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智慧悟语:成与败有时只是“选择”二字而已。
在那些销魂荡魄、国色天香的六宫佳丽,与犯颜直谏、据理力争的大臣之间,神宗选择了前者。
75。怪癖误国的天子
明末的第二个皇帝熹宗,年号“天启”。熹宗从十六岁登基,二十三岁就死了,只短短在位七年。
在位时间不长,留下的荒唐事迹却一箩筐。
熹宗有一种怪癖:喜欢自己当木工。整天拿着刨子、锯子、量尺制做各种小型的宫殿、楼阁,完工后觉得不满意就拆,拆了又重做。他曾仿制一座干清宫,玲珑精致、手艺非凡,堪称是当今“小人国”的始祖。
熹宗的第二种怪癖是喜欢颠倒乾坤、阴阳错置。有一年盛夏,他在宫中闲得发慌,就领着一干太监穿着厚重的冬衣,玩起“雪夜巡视”的家家酒游戏,弄出中暑的笑话。
嬉游无度的熹宗把自己弄得体弱多病,终于在有一次划船时跌落水中,救起后沈疴不起,也就英年早逝了。
如果把局势放大来看,明朝天启初年,正是宦官魏忠贤残害“东林党”知识份子最烈的时期。朝廷内宦官专权腐化不堪,那皇宫外呢?在《湮没的辉煌》一书中,有段精辟的分析天启五年的夏天,整个中国都在呼啸的棍棒下呻吟。棍棒声中,华北和甘陕大地饿殍遍野,昏黄的天幕下,灾民在拣拾树皮、草根、观音土、甚至粪便填充饥肠。那个二十年后将要戴着一顶斗笠闯进京城的李自成,因为借了富绅的“驴打滚”无力偿还,此刻正被木枷铁镣绑在毒烈的太阳下示众。而山海关外,努尔哈赤正在调动他攻无不克的八旗子弟,向着宁远—这个明王朝在关外的最后一座据点—悄悄地完成了战略包围。
“明亡不在于崇祯,而在于万历、天启。”清朝嘉庆皇帝的这句话,正呼应了这样的形势。
智慧悟语:美国前国务卿艾奇逊说:“未来会在一天之中同时到来。”
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你的踌躇和没落就是敌人大步前进的最佳时刻。千万不要以为“未来”还很远!
76。吃人的朝代
崇祯元年,地处黄土高原的陕北地区遭到大旱袭击,短短之十年间干旱蔓延,陜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江苏,一时间赤地千里,黄河的水干了,汾水、漳河、洛水也都见底。
大荒的结果是百姓无米可炊、无粮可食,只好抓虫子吃,继而吃草根和树皮,到后来就只好吃人了。这真是个惨绝人寰的年代,干旱地区的百姓,十个人中就有五六个饿死,没死的便流亡各地,变为强盗或加入农民军。
那时期的“人相食”已严重到如此景况:有小孩子或落单的行人,一出城外就没了身影,隔不久便看见有人在门外“炊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吃的就是这些已剩下皮包骨的可怜鬼。
“皮尽心伤生趣穷,疏条犹自舞长风”;“食寄荒野栖在路,行人哪不泪潺潺”用这样的诗句来形容当时的惨况,其实是太文雅了。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而所谓妖孽无非是天灾、人祸。明朝之所以灭亡,跟崇祯年间那一场史上历时最长、范围最大的大干旱,脱不了干系。
时人张明弼写了一首《人啖人歌》,其中片断,大意如此:“可怜我饿得只剩一层皮,不能充作老父三天的粮食,老父若念我,希望将我的残骨埋在深沟野壑,别让他人捡去磨碎了,当做糊浆吃。”闻之令人动容、令人鼻酸。
而这样的惨况却没能引起崇祯皇帝的重视,仍然为了征兵募粮逼迫地方府县“严为催科”,百姓的旧税还没缴完,新税赋又来催收,地方官吏为了交差也只得敲诈勒索、动辄杀人,一时间主昏臣迷、天下大乱。
有道是:“天步之艰如此,人谋之失如彼,天人俱失,何以为国?”有这样的君臣,岂不呜呼哀哉!
智慧悟语:天怒加剧人怨,人祸激化天灾。“不幸”是因为“愚蠢”所带来的惩罚,更糟糕的是“不幸”深具传染力。
千万不要为一个恶灵打开门,因为其他更恐怖的恶灵一定会跟着来。
77。崇祯五十相
明思宗在位十七年,因鉴于朝政积弊已深,百官结党营私、贪赃枉法,颇想有一番作为,于是祭出“治乱世用重典”苦撑明末残局。
但明思宗刚愎自用、刻薄残忍,自他的爱臣温体仁死后,一时找不到他中意的人,就一再玩起内阁大搬风的把戏。
《崇祯帝·明帝列传》一书记载,崇祯一朝,各部尚书被更换的,总计吏部十三人、户部八人、礼部十一人、兵部十七人、刑部十六人,工部十三人、都察院十三人,所谓的七卿大员每人平均的任职时间不到一年三个月。而位居要津的内阁辅臣也用了五十位,后人称为“崇祯五十相”。
至于各省巡抚,府县司官被撤换或重处的,更达数百人之多。这样的用人无度终于导致众叛亲离,思宗感慨地说:“君非亡国之君,而臣皆亡国之臣。”感慨归感慨,事实是:明朝灭亡了。
如果说该“君死社稷”的皇帝,论排名,崇祯决不该是明朝第一人。放荡游嬉的武宗,破选妃记录的世宗,听信宦官之言而致“土木之役”的英宗,不理朝政,不批奏章的神宗……明朝皇帝有一大半都早该上煤山去自缢,只是思宗总揽了列祖列宗的恶果罢了。
张岱的《烈皇帝本纪》有番话说得透彻:“先帝焦于求治,刻于理财,渴于用人,骤于行法,以致十七年之间天下三翻四覆,夕改朝更,耳目之前,觉有一番变革,向后思之,迄无一用,不亦枉却此十七年之精励哉。”
中国古代的政治,经常都是由士大夫在台上围着一个人做戏,问题在于有仁心又有智慧的皇帝实在太少了,大家照着戏码演,时间到了就下台一鞠躬,幕起幕落之际,暮霭沉沉,只剩千年一叹!
智慧悟语:英国历史学家威尔斯的名言:“人类的历史愈来愈变成是一场教育与灾祸的竞争。”
从教育的学习和省思中,不要犯大多数人所犯的错误,才能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摆脱错误的思考,并且全力以赴,你是否注意到你自己?
78。水淹开封城
明朝崇祯年间,李自成率农民军起义,于崇祯十五年率大军攻打明朝重镇——开封城,并采取围而不打的战略,硬是将开封围困了五个月。
明廷守将高名衡因城中粮草殆尽,骡马也全被吃光,竟炸开黄河大堤,想借暮秋洪水淹没农民军。
一丈多高的洪水冲破开封城门,虽然溺死了数万敌军,却也让百万人口的开封百姓葬身鱼腹。
当李自成奋力救难,运粮济民之际,明思宗却下令奖赏开封守城将官,终于激起巨大民愤,加速明朝灭亡之路。
一个朝代的兴衰,事实上都有迹可循。
相对于明朝历代君王的荒淫无度,百官的受贿贪渎、极尽搜括弄得民不聊生的境况,农民军主帅李自成即时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并且明文规定农民军所到之处“杀一人者如杀我父,淫一女者如淫吾母。”于是中州百姓称庆,视为王师。
李自成能够在短短数年间,由所部千余人,迅速发展壮大为四、五十万人,由明廷的“剿寇”,攻守易位为农民军的“灭明”,这样的形势变化,岂不令人深思。
智慧悟语:荷兰印象派画家梵谷曾经说过:“伟大的成就不是凭一时的冲动而完成的,而是一连串细微的事情的结合。”
一个能够审时度势,提出正确的因应之道的人,一定能横越所有的艰难险阻,创造出一番伟大的生命成就。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79。周皇后之死
明朝崇祯十七年,当李自成的大顺军包围了紫禁城,城破之际,明思宗在乾清宫召来周皇后,含泪对周皇后说:“大势去矣,尔为天下母,宜死!”
周皇后起身说道:“妾事陛下十八年,卒不听一语,今日同死社稷,亦复何恨?”说完便哭着走回坤宁宫,悬梁自尽了。
其实,史学家眼中的周皇后是一位才德过人的女子,她常对明思宗提呈一些国事上的建议,甚至对思宗的重大过错也能提出振聋启聩的批评,诗人曾对周皇后的识见形容“二十一史资内治,四千年事鉴明时”。如李自成大军直逼京师之时,周皇后就力主迁都江南以图振兴,可惜的是思宗刚愎自用、犹疑不决,最终并没采纳周皇后的良言,而误了家国,连带也让周皇后赔上一条性命。
“正是深宫三月暮,落花和雨葬婵娟。”诗人所叹的,恐怕也是良禽择错了栖木的最终下场了。
智慧悟语:慎选一位值得跟随的“主”,其实是最重要的战略性思考,如果跟错了人,纵使你才德兼备,也不过是江河中的一粒泥沙,最终还是逃不过命运既定的方向。
80。费宫娥和百官之死
明崇祯十七年,当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入紫禁城后,思宗于煤山上吊自杀,于是从那一年起,一直到康熙元年,南明兴起随帝殉难的自杀潮,在《明末忠烈纪实》一书中所谓的“甲申殉难”,文臣武将士大夫以身殉主的案例不胜枚举,而最震撼人心的,莫过于“宫女自杀者三百余人”,其中又以费宫娥之死,最为后世流传。
那年,费宫娥才十六岁,生得聪慧美丽。思宗和皇后死后,长平公主被思宗斩杀未死,费宫娥与太监将公主救走,自己穿上公主的服装跳井自杀,被农民军以铁钩救起,就伪称自己是长平公主。李自成将她赏给一位姓罗的武将。费宫娥便要求举行轰轰烈烈的完婚仪式,并于罗某宴后醉酒入睡之时,乘夜刺死罗某,然后举剑刎颈而死。
费宫娥在北京城破之前曾向太监王承恩询问军情。王承恩说:“你在深宫之中,何必知道君国之事?”她解释说:“人都混混沌沌的,谁以君国为意?万一不幸,一定得死,也不能平白而死。”相隔数日之后,果然石破天惊,智取敌将性命才从容就义。
当世史学家张岱曾对这股文武百官的殉难潮提出批评:“无奈居官者视遍地烽烟皆不干己事,及至火燎其室,玉石俱焚,扑灯之蛾与处堂之燕皆成灰烬。”又说:“为爵禄者,死护爵禄;为利名者,死获利名;为门户者,死获门户……推此一念,虽名为君父死,而此中真有不可以对君父者矣。救火者死于火,抢火者亦死于火,不可谓抢火之死与救火之死同其一死也。”
如此看来,费宫娥殉难与文武百官之死,何者为义?何者为利?似乎也就不辩自明了。
智慧悟语:十八世纪时,美国有一位工程师克德林说:“我们应该关心未来,因为我们必须在未来之中度过我们的余生。”
构巢于焚室之下,奏乐于漏舟之中,等到屋子烧了,船沉了,所有的身家性命还能存得住么?
81。昏君?罪臣?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农民军攻陷北京,明思宗煤山自缢之前曾写下《血书遗诏》。赫然提到:“诸臣误朕,文臣个个可杀”。
思宗死后,他的儿子朱慈烺被农民军活逮,李自成亲自审讯,有如下一段对话。
李:“你父何在?”朱:“死寿宁宫矣。”
李:“你家何以失天下?”朱:“误用庸臣。”
李:“你也明白。”朱:“何不速杀我?”
李:“你无罪,我岂妄杀。”
朱慈烺一听,立刻顺水推舟:“如是听吾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