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

第110部分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110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又多出一个刘惠来,听那个从冀州来的队率介绍,貌似当初还很牛叉的样子,这样的本家多了,还真是让刘和有些头痛。

其次,刘和如果这时候正式征辟了刘惠,就等于是告诉冀州所有的士人,韩馥是个知人不善任的小气鬼外加草包,你们都不要跟他混啦,赶紧来幽州、来马城吧!我这里位置多的很,不用抢、不用争,来了就有一顶官帽子!

这不是明火执仗地拆韩馥的台么?

关键是,韩馥这么听话胆小的草包,暂时还不能倒,刘和甚至觉得今后若想从颍川招揽人才,韩馥就是最好的一个中间人,将他放在自己阵营合适的位置上,就等于是给颍川士林树起了一座尊贤爱才的“大灯塔”,迟早会吸引到人才来投奔。

刘和才不怕韩馥的能力弱、胆子小,其实他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家伙,因为好管束呀,不怕他们以后起来造反呀!

选傀儡……哦,不对,这话有点难听了,应该说选代理人,不就是要选这样的么?

最让刘和郁闷的是,偏偏在自己需要有人帮忙出主意的时候,此时马城除了赵爱儿和慕容平,似乎没有别人好商量了!

一边是人才匮乏带来的种种纠结郁闷,一边是送上门来的人才不知道该不该收,世上最蛋疼的事情或许也就这样了吧?

刘和心里揣着顾虑又无处可说,只好慢慢悠悠地往自己府上走,他刚才以安顿大戟士为借口,跑出来呆了一会,但是终究还得回府面对刘惠这位冀州名士。

负责领着刘惠先一步回府的两名卫兵,都是公子身边的老人了,他们对于刘和礼贤下士的作风十分熟悉,所以陪着刘惠回府之后,便急忙让府中下人又是煮茶,又是焚香,好一阵忙碌。

说起焚香,也是在汉代兴起的一件雅致的事情。武帝为求长生,是神就敬,打破以往“香祭祭天”的垄断,使香这种原本用来祭祀的东西进入了生活和日用。而在这一时期,产自西域的真正“香料”也趁机传入中国。于是,香具应运而生,中国第一个香炉“博山炉”也发明出来。从此,香品与香炉相配,使大汉的熏香事业进入繁荣发展阶段。

富贵人家府上来了客人,熏香和煮茶,那是表示尊敬欢迎的意思。刘惠初至刘和府上,能享受这样的接待,心里自然是满意的。他静静地坐在会客厅内,仔细品尝着略带苦涩的茶水,回想过往的人生,便生出几分唏嘘不已的感慨。

刘惠进门的时候就仔细留意过,发现刘和的府宅内外都很简单,甚至可以用简陋来形容,而且府内下人很少,几乎不见任何女婢和女眷,很多事情都是由卫兵来做,这在其他高门大族家中可是难以见到的。

一个为人随和又不贪恋奢华享受的人,这是刘惠对于刘和目前的印象。

刘和回府,先不急着往中院去,而是进了前院卫兵们居住的房屋内,然后派一个人去将还在厅内侍奉刘惠的两个卫兵给喊出来。当然了,刘和肯定要仔细交待这个去喊人的卫兵,让他寻个其他理由,千万不能说出自己已经回府的事情。

不多时,两个卫兵过来,那个喊人的却留在了会客厅内。

“咦,公子您怎么在这里?”卫兵甲一脸惊讶。

“噤声!我有事要问你俩!”公子一脸的严肃。

“公子你问吧,我们知无不言,那个……言无什么来着?”卫兵乙拍着胸脯。

“言无不尽!”刘和翻个白眼,觉得自己这些卫兵貌似也变得猥琐起来。“我问你俩,那个刘惠跟着你们进府之后有没有说过什么?有没有向你们打听什么?”

卫兵甲:“刘先生一直比较沉默,好像没跟我俩说过话。”

卫兵乙:“不对,说了一句!他问府里怎么没有女婢,还问公子有没有女眷。”

“呃,那你们是怎么回答的?”

卫兵甲:“我回答刘先生说公子用惯了护卫,凡事喜欢交给我们这些士兵去做,嫌带着女婢太麻烦!”

刘和点头,觉得卫兵甲回答的不错。

卫兵乙:“我回答刘先生说,府中如今只有一位女眷,这几日出门去山中寻药去了。”

“胡扯!赵别驾之姊怎么能算是府中女眷呢!那是我的客人,明白了么?”刘和指着卫兵乙的鼻子一通训。

刘和问了半天,结果发现一点有用的也没问着,只好郁闷地来到中院会客的厅堂。

“子惠先生勿怪小子怠慢,实在是城中各项事务过于繁杂,魏曹掾他们几人又去了别处。”

刘和一进屋,脸上就堆起了笑容,向坐着的刘惠致歉。

刘惠急忙起身,对刘和说道:“公子多礼了,侍卫们对我很客气。公子驭下有方,令我佩服。”

眼见刘惠如此热切,刘和只得硬着头皮坐了下来,然后带着笑脸询问一些路途上的事情,一些关于冀州近况的事情,总之尽量不往征辟和招揽这个话题上靠。

刘惠当初在冀州能够位列田丰、沮授、审配等人之上,又岂是庸碌之人,他很快就发现了刘和言辞之间的闪烁,于是笑着问道:“公子,是不是觉得草民今日前来让你为难了?”

“啊?不为难,不为难!子惠先生多想了,像我这样的无名小辈,能得您的青眼有加,怎么会为难呢……”刘和讪讪地笑着,怎么也难以掩藏自己的心虚。

刘惠已过不惑之年,不知见到过多少人和事,对于刘和的外热内避看得分明,他说:“公子所虑者,不过是担心今日收留了我,以后无法跟韩馥交待,不知对否?”

刘和面露难色,沉默不语。

对于刘和这样的表情,刘惠并不生气,而是平静地说道:“公子在冀州的作为,若用一句话来概括,便是‘趁势,造势,借势’。当时袁绍和公孙瓒皆有吞并冀州的企图,而韩馥又是在让与不让间犹豫徘徊,公子便及时的出现在高邑,而且仅凭言语就离间了韩馥与袁绍,此为趁势而入。”

“公子顺利稳住了韩馥和袁绍之后,又将时间拖到了公孙瓒率军南下,于是冀州便形成了二虎竞食的局面。到了这个时候,公子忽然放出风来,称刘太傅将出兵救援冀州,这便是造势了。若是刘大人当初真欲救韩馥,何必等到公孙瓒南下?恐怕早在袁绍出兵攻击韩馥时,就会有所表示吧?”

刘和点头,对于刘惠的分析表示承认。

“等刘大人后来率领五万大军进入中山境内,公子又借势促成了信都会盟,对外宣称是四方共商讨董之事,对内则是协调韩馥、公孙瓒和袁绍三方之间的关系。纵观公子在冀州的作为,在下最不能理解的是你如何洞悉人心,将韩馥、公孙瓒和袁绍的心思琢磨的如此清楚?”

被刘惠如此一问,刘和只好打个哈哈,笑着说道:“小子哪有子惠先生说的这么厉害,不过是恰逢其会,误打误撞罢了。当时我就想自己是太傅长子,就算做不成事情,冀州各方也不好要了我的性命,所以也就厚着脸皮赖在高邑,等着吾父前来营救。”

刘惠也跟着呵呵笑了起来,不过眼神中透露出来的分明是“就知道你个滑头肯定不会承认!”

厅内的氛围因为这一段而变得轻松起来,刘惠忽然说道:“公子,如今你在河北之地的名声,比之当初在冀州时,又提升了许多。《纳贤告示》的传扬,大败轲比能的消息,让河北士林觉得你文武兼备,此时若是收留草民,就算在下是碌碌无为之辈,对你的声望也只会增加,不会有损,不知你为何还要犹豫呢?”

刘和便欲开口向刘惠解释,结果刘惠继续说道:“其实,公子有些当局者迷了。以韩馥那样的性格,今后只会更加倚重于幽州,只要你继续支持于他,就算他在这件事情上心中不满,又怎么会向你表示不满呢?”

刘惠这话说的很白,直言韩馥那种胆小鬼,就算明知道刘和收留了自己,他也绝对不敢唧唧歪歪,因为刘和父子是他现在对抗公孙瓒和袁绍最大的助力!

刘和刚才一直在认真听刘惠对于自己在冀州的评价,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刘惠能够用“趁势、造势、借势”六个字就高度总结了自己的作为,因为当初他真的就是全凭直觉去做的,根本就没有一个完整的计划!

刘和告诉刘惠说自己因为不担心有生命危险,所以可以放手一搏,也是大实话。刘和的冀州之行,说白了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误打误撞地办成了,真要是再来一次,刘和未必还能做的像当初那么顺利。

现在,刘惠指出刘和犯了“当局者迷”的错误,一下子就打开了刘和的思路。刘和仔细一琢磨,发现确实就像刘惠说的那样,由他来征辟刘惠,跟刘虞出面征辟刘惠完全就是两个概念,韩馥其实真正在乎的是刘虞的态度,而不是他这个大公子!

想通了这些,刘和如释重负,赶紧起身向刘惠郑重行了一礼,说道:“多谢先生指点迷津!还请先生留在马城,帮助小子保境安民,报效汉室!”

刘惠起身回礼,说:“只要公子不嫌草民声名有污,敢不效死尔!”

刘惠说自己声名有污,指的是身披囚衣去服徭役的事情。

刘和当然不会在乎了,话说有本事的人,貌似很多当初都服过刑,坐过牢?

正文 第一三六章 分官咯

很久之后,每当刘和想起当初自己在马城收刘惠的情形,都有一种侥幸的感觉。若非当时刘惠急于向天下人证明自己的能力,同时洗去韩馥加在他身上的屈辱,他当时看到刘和那种犹犹豫豫的样子,可能会直接拂袖而去,才不会搭理刘和。

当日夜里,虽然城中上层次的陪客几乎没有,但刘和还是让人摆下宴席,隆重地为刘惠接风洗尘,表达了自己的欢迎之情。

这次,刘和还让人去射字营内将慕容平也请了过来,这让慕容平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第二日,梳洗打理完毕的刘惠,穿着公子让卫兵送来的崭新玄衫,披着上等的毛皮大氅,腰间悬挂一柄饰剑,十分亮眼地出现在了马城军民的视野当中。

前一天入城时,刘惠还是一副半年没洗澡,三年没修面的落魄样子,转天就成了玄衣大氅的高级幕僚,这种变化和反差实在有些大!

唯一不觉得惊奇的,就是“戟字营”内的那五十名新到的教头了。他们理所当然地觉得现在的刘惠,才与当初名传冀州的刘治中基本符合,至于路途上见到的那个刘治中,不过是一段小小插曲罢了。

刘和带着刘惠满城到处转了一圈,然后又带着刘惠去了一趟即将开训的射字营和戟字营,充分向城内军民宣示刘惠的到来,也算给足了刘惠面子。

回府之后,刘惠向刘和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敢问公子,天下各路诸侯如今都在忙着抢夺地盘,争夺人口,扩充军队,为何公子甘心偏于此隅,埋首于练兵和政事?”

刘和答曰:“民为兵之本,兵为民之魂。练兵和养民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理当齐头并进。子惠先生问我为何甘心偏安此隅,其实并非如此。幽州之地看似广袤,却被公孙度、公孙瓒和吾父三分,在我立足的北方是如狼似虎的鲜卑人和反复无常的乌桓人,在我立足的西边是混乱的并州和作乱的南匈奴,在我立足的东面是公孙瓒的数万大军,在我立足的南方是软弱无能的韩馥,处于这样的局面中,敢问先生何以教我?”

刘惠沉吟片刻,回答:“以卑职愚见,公子若是能够将内外长城之间的这数百里之地经营好了,未必就比别人差。”

“如何经营呢?”

“外御胡寇,内安流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