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记-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过去只学人家的船坚炮利,学点声光化电,用王国维的话讲,那都是些“形而下的粗迹”,不知道他们还有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文化,我们既然要开放,就不能只知道人家的机器,也应该知道人家的文化。王、梁一辈人介绍西方哲学,中国人才知道原来西方人也有西方的精神文明,过去我们总认为中国的东西是最好的,中国的仁义道德全世界第一,西方无非就是船坚炮利。一直要到他们这一辈人才逐渐了解,先进也有先进的道理,也有他们自己的一套精神文化。林琴南介绍的那些文学著作,写的都是人心和感情生活,原来西方人也有很精微的精神生活和思想感情,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只会做机器。这使中国人的世界知识更深入了一步,而且是非常有价值的。
林琴南的功绩还是应该肯定的,不能只从翻译技术层面去评价他,实际上他不懂外文,先后找过几个人合作,其中以杭州魏易最佳,他为林讲故事,然后林就完全用自己的话来写。林琴南是桐城派,文笔不错的,虽则也闹出好多笑话。比如他在一本小说里描述,某个人生气了,就“拂袖而去”。中国古代人的衣服是宽衣博带,生气了把袖子一甩就走了,叫作“拂袖而去”。西洋人穿的是西装,袖子挺窄的,无法“拂袖”,所以就闹了笑话。不过我们不能从翻译的角度去看他,说他哪里不符合原文,哪里不符合原义,在文化转型的时期,在当时的条件下,他输入那么多东西对中国是有贡献的。再说那也不是翻译,而是别人告诉他一个故事,他用自己的笔重写。严复也是这样,不过严复比他好一点,因为严复懂英文,可是他是按照自己的意思译,加了很多自己的东西在里边,所以现在要是专门研究严复的话,得仔细对照原文,看哪些是他自己加上去的,哪些是原来的内容
另外还有两本书让我觉得开阔眼界和思路的,一本是JamesJeans(金斯)的《神秘的宇宙》。金斯是英国的物理学家,不过他写些通俗和哲学的东西,在当时是非常新的书,也被收入“开明青年丛书”。还有一本书叫作TheNatureofPhysicalWorld(《物理世界的性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译名为“物理世界真诠”,作者也是英国的物理学家,叫A。Eddington(艾丁顿)。看了这两本书,我觉得大开眼界,因为我们那时候不懂科学,以为科学就是“铁板钉钉子”,但在他们看来,科学并没有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认识是主观形成的,物理世界不过是你思想中的构造,究竟物理世界是怎么样的,里面有很多神秘的东西,我们现在理解不了。书里讲了很多奇怪的东西,比如时间,我们以为时间和空间一样,几尺几寸、几分几秒都是客观的存在,可是他说时间本身是可以伸缩的,空间也可以收缩,介绍了费氏收缩作用等等。我不懂科学,但因为作者本人是科学家,我想他们讲的或许也有道理,至少开拓了自己的思路。
可以说,我在年轻的时候既受了唯物论也受了唯心论的影响,后来始终也没有排除一种杂驳的思想。我们过去对于科学认识得太朴素了,以为绝对不能动摇的,中国最早的近代科学家李善兰不就认为牛顿经典体系是“铁案如山”吗?后来我上了大学,又看到有一种观点叫作“方便的假设论”,即我们所有的科学观念都只是方便的假设,比如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是个“方便的假设”,因为它没有证明,是个公理,你用这个最方便你就这么假设。当然别人也可以不这么假设,非欧几何就不承认两点间直线最短,也可以另外推出了一套几何学。
所以,虽然我们说科学具有客观的标准,可是这个客观的标准离不开主观,总是我们思想里所肯定的标准,而不是现成给定在那里的什么东西。就像你戴上有色眼镜看什么东西都带有那种色彩,比如戴上红眼镜,那么看什么都带点红颜色,要是戴个黑眼镜,就什么都比较暗了。问题是:如果我们不戴眼镜,看到的东西是否就是客观的样子呢?也不见得。因为我们生下来就有一副“眼镜”,我们就只能这么认识世界,至于别的物种是不是也认为如此,那就很难说了。比如一个蚂蚁,也许它就体会不到三维,只理解平面,把它放在篮球上,可能它对这个皮球的理解只是个平面,这就是它天生的眼镜。人也是这样,比如四维的空间我们就不会设想,当然科学家也许可以从数学上推论出四维空间,可是我们一般人只能设想是三维空间。人的思维结构就是这样给定的,我们只能这样感知,而不能是那样。所以很多大科学家的都是唯心论的,爱因斯坦相信上帝,他又补充一句说:我的这个“上帝”是斯宾诺莎式的上帝。金斯和艾丁顿的这两本书要是在解放后就得批判,可是解放前“三民主义”里边不涉及这方面问题,所以让我大开眼界,但也带来许多困惑。
当时有一本介绍唯物论思想的哲学书,即艾思奇的《大众哲学》,那是最流行的,很多青年都是受这本书的启发而倾向或者走向革命的。我疑心他也是从日本转手,而且看了这本书以后并不欣赏,觉得他没有讲出道理来。比如他讲事物的变化,一开头就说事物像孙悟空一样可以七十二变。事物是变的,可是能像孙悟空那样变吗?那是神话,不是哲学,比喻不能代替论证。一直到解放以后听他的讲演,我也不怎么欣赏,在我的印象中,他的武断更多于论证。
那时候的思想界也是什么都有,我记得抗战前有一本书叫《当代三大怪杰》,书皮上印着三个人的像:斯大林、希特勒、墨索里尼,他们就是所谓“当代三大怪杰”。因为那时候也有一种思潮,认为民主政治总是乱糟糟的没有效率,独裁政治强而有力,所以独裁政治才是方向,包括张学良在内,他到欧洲旅行了一次,回来以后认为中国还是要实行法西斯。我还记得我回老家入中央大学附中的那一次考试,笔试之后还有口试,口试我的是常任侠先生,后来他到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的第三厅工作。(当时政治部部长陈诚,那是国民党的重要人物,副部长周恩来和黄琪翔——黄琪翔是北伐的将领,周恩来主要依靠第三厅搞文化宣传,郭沫若是厅长,网罗了一批进步人士,所以常任侠也到第三厅工作,后来似乎曾做过周恩来的秘书。)口试的时候问了许多问题,其中有一个我至今都记得。
他问:“你喜欢什么?”
我说:“喜欢文学。”
“看过什么书?”
我随口说了几本文学书。
又问:“你崇拜什么人?”
崇拜其实是一种迷信,不是什么好东西,我那时候也是自由主义的思想,所以就说:“我不崇拜什么人。”
“崇拜墨索里尼?”
我说:“不,我不崇拜他。”
后来我觉得很奇怪,你是个进步人士,怎么问这个问题呢?不过这也说明,独裁政治的思想在当时确实风行一时,所以他才这样问,大概是了解一下我的思想吧。多年以后,好友王浩和我谈起当年的口试,他说也被问过同样的问题,他当时回答说:“我最崇拜我父亲。”他很得意,如此就解决了一个问题。
抗战前报纸很多,在北京影响大的有《晨报》、《世界日报》、《世界晚报》,后两种都是前辈报人成舍我所办。我家里订了两份报,每天放学回家都翻一翻,顶长知识的。北京图书馆里的报纸非常多,中文的、英文的、日文的,记得卢沟桥事件以后数日我看见一份日文报纸,上边印着大字的标题“华北赤化之学生非常不稳”,内容我看不懂,但至少有个印象,就是当年日本人对华北学生运动非常关心。
那时候杂志也多,像《大公报》的《国闻周报》,胡适的《独立评论》,林语堂在上海办《论语》,荟萃了周作人、丰子恺、巴金、老舍等一批当时知名大家的文章,销路很广,我几乎每期必读。其中印象比较深的还有一位叫姚颖的女作家,她的文章很俏皮,写的是“京话”,专门报道南京官场上的动向和见闻。后来有一期新年版,这些作家纷纷写新年贺词,并附有本人照片,我看到有周作人、丰子恺,丰子恺当时也就三十多岁,照片上却留着大胡子,但最让我吃惊的是姚颖——居然是一位妙龄少女!没想到她竟能如此熟悉南京的官场。后来才知道,姚颖的先生当时在南京做个不大不小的京官,是借她的名字来写官场上的事情,抗战期间在甘肃省做教育厅厅长,在一次意外中死了,姚颖自此也从文坛上销声匿迹。
还有好几种跟《论语》差不多的杂志,比如《宇宙风》,是陶亢德与林语堂合编的,邹韬奋在上海办生活书店出了很多进步的杂志,介绍左派的知识。再有就是看《世界知识》,那是左派的国际政治刊物,配有地图分析国际政治形势,在当时是我们有关世界知识的主要来源,在上海出版。另外,那时候也欣赏苏联的一切,因为苏联是一种新文化,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不劳动者不得食,我们看后觉得美极了。当然,实际上恐怕也不就,但当时却引发我们无限的憧憬。国民党那时候也有好几个出版社,也有几家右派杂志,讲什么“伟大的领袖”之类,不过那个没有市场,销路不大。
3。天籁幻想
北京师范大学是当时全国性的一所师范大学,就在和平门,对门是师大附中、师范附小,当时就是名校,我中学上的就是师大附中。那时候中学也是全国性的,如果家庭条件较好,也是把子弟送到大城市里来上学。城市里的学生年纪比较小,个子矮,坐前面,那些从外地来的、乡间来的往往年纪比较大,坐后面。我有一个很熟的同学,从绥远(内蒙古)来的,好像比我大三岁。
其实受教育不一定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师大附中南边是琉璃厂,那是全中国书店最集中的地方,新的、旧的有几百家,中午吃了饭,几个大同学去逛书肆,我也跟在后边转,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好多中国的旧书,也有洋书、新书,新式的出版社,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还有北新书局——鲁迅的书就是北新书局出的,那些书都摆在那里,琳琅满目。当然好多书我都不懂,从前听说有二十四史,没看过,到了书店,哦,那儿摆的有二十五史,还有二十六史,原来还有这么多史。元史是中国正史里边编得最差的,所以清末柯劭忞又编了一套《新元史》,凑起来是二十五史。后来清朝亡了以后就没编史了,民国初年编了一个《清史稿》,不算是正史,所以叫《清史稿》,把它算上就是二十六史。这就开阔了眼界,但让你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多东西。所以很多人接受的知识和他的思想并不单纯是在学校里上课,那些年纪大的同学每天去琉璃厂转,我也跟着在书铺里转,转来转去,知道不少东西。
有一阵我想学音乐,虽然不清楚到底学什么,但真是着迷,现在看来是太荒唐。音乐要从小学起,而且要学得很专业,我没那条件,就是看了王光祈、丰子恺的书,知道有些个名家,什么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音乐界有三“B”,巴哈、贝多芬、勃拉姆斯,觉着这些位大音乐家了不起,就想学音乐。那时候,北京有一个中华乐社,出了一套《世界名歌选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