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无极较量:英国情报机构绝密行动 >

第58部分

无极较量:英国情报机构绝密行动-第58部分

小说: 无极较量:英国情报机构绝密行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穆尼尔的上述遭遇日前得到他的邻居、同是被捕嫌犯的阿兹哈尔·迈赫默德的证实。迈赫默德告诉记者,他看到穆尼尔那天戴着手铐被希腊特工带走,当时他的嘴唇上还淌着血。

穆尼尔说,他前后被关押了6天时间。在受审的过程中,审讯人员要他交出自己的手机。当穆尼尔说他没有手机时,审讯者顿时暴跳如雷地指责他在撒谎。穆尼尔说,他在受审期间又遭到另外两顿毒打,但他一直否认自己知道有关伦敦爆炸案的事情以及对这一恐怖袭击事件的制造者给予过任何帮助。6天后,穆尼尔被释放。有人警告他说,不要把被关押期间发生的事情说出去。穆尼尔说:“他们威胁说,如果我说出去的话,他们会撕裂我的喉咙。我当时非常恐惧,我甚至都不敢对我的父亲讲出实情。”

2009年3月9日,英国广播公司又一次报道了宾亚姆·穆罕默德遭到虐待和拷打之事。

现年30岁的宾亚姆·穆罕默德出生在埃塞俄比亚。曾和阿富汗塔利班并肩作战,2002年在巴基斯坦被捕。美国当局怀疑他可能成为一名炸弹攻击者。于是穆罕默德被关押了近7年,其中4年是在古巴的关塔那摩湾美军基地。他告诉英国《星期日电讯报》说,2002年11月他在摩洛哥遭受酷刑折磨,军情五处的情报人员逼迫他承认参与过恐怖活动。

穆罕默德还对《星期日电讯报》记者说,他还在阿富汗喀布尔的一座监狱中被连续关押在黑暗中长达数周之久。牢房中的高音喇叭每天24小时以震耳欲聋的音量不停播放。他曾连续8天被吊在铁链上,既不能站又不能坐。他无法睡觉,根本不知道是白天还是夜晚。

英国政府正在对宾亚姆·穆罕默德所说的情况展开调查。2008年美国撤销了对他的所有指控,他于2009年2月获释。

英国外交部的一名发言人说:“我们憎恶刑讯,决不会下达有关刑讯的指令,也不会宽容这种做法。”该发言人还说,穆罕默德对军情五处的指控已被递交给总检察长,目前正等待总检察长的反应。

2009年9月11日,来自英国伦敦警察局的报道也证实了此事。报道说英国警方根据总检察长要求,将正式对军情六处涉嫌参与“虐囚”事件展开调查。一名伦敦警察局发言人说:“我们证实,军情六处向英格兰与威尔士总检察长帕特里夏·斯科特兰报告一起事件后,斯科特兰要求警方调查此事。”

英国人权组织“自由”的负责人沙米·查克拉巴蒂表示欢迎警方就虐囚问题展开调查,同时呼吁对所有针对英国执法机构的虐囚指控展开独立司法调查。

另外在2009年7月,英国议会还发布了一份报告,显示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可能在巴基斯坦、古巴关塔那摩、乌兹别克斯坦和埃及参与虐囚。威廉·黑格因此致信首相戈登·布朗和米利班德质询此事。

时任军情六处首脑约翰·斯卡利特在2009年8月也破天荒接受采访。这名即将卸任的军情六处掌门人否认下属对恐怖嫌疑人实施酷刑,也不承认他们参与其他国家相关机构的虐囚活动。

但是反对党自由民主党议员爱德华·戴维却敦促政府披露更多调查细节。他说“需要了解何种因素促使军情六处突然‘良心发现’,从否认与虐囚有关转为主动报告涉嫌虐囚事件”。

同时,英国外交部也就军情六处受调查一事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严刑审讯行为,希望警方展开全面调查。鉴于数名曾受拘押者指控英国情报部门协助他国机构对他们施虐,米利班德说:“英国政府坚决谴责虐囚行为,绝不容忍这种事。我们也未曾请他国代表我们做这种事。”

2009年是英国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成立100周年的日子,没有想到却受到了虐囚丑闻困扰,这给英国情报机关即将到来的喜庆气氛蒙上了阴影。

第六十八章 军情六处与塔利班不干不净

除了虐囚问题受到困扰之外,媒体又曝出英国情报机构,特别是军情六处和“基地”组织以及本·拉登还有着不干不净的关系。

早在2007年12月26日,英国《每日电讯报》就披露说,英国秘密情报局(军情六处)特工曾与阿富汗塔利班武装举行过数次会谈。这家报纸援引一名情报人员的话说:“据我们了解,军情六处的特工遇到塔利班武装人员时,已经直接寻求和塔利班举行和平谈判。英国政府还为塔利班提供‘指导’。”

当年这些会谈是在阿富汗南部的村庄进行的,前后总共有五六次。会谈场所外面有英军部队提供安全保卫,并有阿富汗官员到场。

英国媒体以前也曾传出过英国特工与塔利班密谈的消息,但是《每日电讯报》却予以否认。该报说,英国政府似乎本已准备承认密谈,但是“首相布朗还是忍住了”。

2007年12月12日,布朗在国会下院接受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提问时否认了媒体传闻。布朗在下院强调,他的目标在于“通过消灭塔利班领导层,消除混乱”。“我明确说明,我们不会与这些人举行任何谈判”。

英国政府曾经表示,英国支持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及支持它的部族武装谈判。一些英国高级官员说,只有阿总统哈米德·卡尔扎伊尝试与塔利班成员谈判,以换取对方向政府投诚。

12月25日,阿富汗宣布两名外国人为“不受欢迎的人”,但只是含糊其辞地说这两人对国家安全“有害”,并没有公布两人姓名、身份和国籍。实际上,这两人一个来自英国,另一个来自爱尔兰。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阿富汗官员在10月26日说,这两个人非法会见塔利班成员,还提供资金,但不清楚他们是否支持叛乱活动。他还说,不知道这两个人是以个人身份还是代表官方前来参加会谈的,但是这两个人的近五十名阿富汗籍同事已经受拘留调查。

就在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刚刚否认寻求与塔利班谈判,宣称英国不会与塔利班会面之后,“基地”组织二号人物扎瓦赫里在沉寂一段时间之后,又于8月4日在半岛电视台播放的一盘录像带中露脸了。

这位本·拉登的左膀右臂对英国和美国发出了恐怖威胁。对英国,他扬言要给英国人带来更大的破坏;对美国,他威胁要“取成千上万名美国人的性命”。扎瓦赫里的“露脸”让英美等国的情报机构惊恐不已,据称扎瓦赫里“露脸”或“出声”之后,接下来就会发生恐怖袭击。

第六十九章 炭疽炸弹和英国王子

2010年3月4日,英国《星期日人物报》惊曝秘闻:“基地”恐怖组织正在密谋,准备利用炭疽炸弹,在伦敦“7·7”爆炸案周年纪念日当天,将英国女王的三个儿子查尔斯王子、安德鲁王子和爱德华王子,还有查尔斯夫人卡米拉统统炸死。内幕人士称,恐怖分子的意图是要在“7·7”这个特殊的日子,对英国造成最大的伤害和冲击。

据说,这一秘闻是由警方高层内幕人士披露的。袭击计划由“基地”组织一名“大人物”在数月前制定,他们的计划是,由恐怖分子伪装成王室仆人,悄悄混入三名王子的住处,并在书房和餐厅等王子必经之处,安放混有炭疽病毒的炸弹。

负责国内安全事务的军情五处立即闻风而动,调兵遣将,除了对皇宫加强安保措施外,还对各车站码头和地铁进行明察暗访,对通往王室的通道路口实行二十四小时严密监控。

因此,当“基地”派出的杀手到达英国时,立即被逮捕。据透露,这名“王子杀手”是在英国出生的中东裔男子,他随身携带一只手提箱,里面装满了制造炸药和炭疽炸弹的各种设备。

随即,警方对该男子位于英国北部的家进行了搜查。在其个人电脑中,特工找到了三名王子的私人住址,以及他们住宅的详细地形图,其中包括查尔斯王子和卡米拉目前居住的豪宅海格罗夫庄园。随后,警方查收了该男子的电脑设备,并根据线索追捕其他和“暗杀王子计划”有牵连的恐怖嫌疑人。

警方相信,该男子可能跟“基地”组织一个核心恐怖网络有密切联系。内幕人士称:“我们认为,这是迄今英国反恐战斗中最重要的逮捕行动之一,一起威胁王室成员生命的阴谋被成功挫败。恐怖分子试图让英国屈膝,但他们不会得逞的,我们将和恐怖主义斗争到底。”

伦敦警方目前仍在努力寻找策划暗杀王子行动的“基地”领导人,以及向杀手提供资金、食宿和炸弹制作技巧的恐怖网络。

2010年8月1日,伦敦警方对两名男子进行讯问。这二人被怀疑与英国军情六处总部及伦敦一处邮局发现的包裹炸弹有关。在此前的7月8日,英国军情六处位于伦敦的总部曾收到了一枚包裹炸弹。第二天,警方又在伦敦一家邮局信件分拣室发现另一枚炸弹。

伦敦警方发言人对外宣称,这两名嫌疑人在北威尔士地域被抓获,后转移至伦敦,警方已经对他们进行了公开讯问。不过警方发言人没有透露这两名嫌疑人身份。

由于英美两国情报机构多年来一直是步调一致,共同行动,从而也让自己树敌太多,招致这样的报复并不奇怪。

第二十卷 英美同谋,共同窃听世界风声

第七十章 “英美协定”共同打造曼威斯山窃听网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世界格局的变化,英美在情报方面的合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为了实现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窃听和监控,资源共享成了他们合作的主要方式之一。

二战结束不久,英美两国情报机构签订条约,共同联手建立一个庞大的全球监听网,主要是针对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但并不排除对战时盟国和自己的国民进行监控。

1940年7月8日,正当希特勒占领整个欧洲大陆时,丘吉尔就派出英国大使鲁西安爵士来到白宫,向美国提出合作,决定用英国当时最先进的雷达系统和无线电监听技术,同美国人交换英国急需的情报。因为当时美国在这方面还远远落后于英国。

两天后,鲁西安爵士在写给罗斯福总统的信中再次正式提出:如果您能批准此项交换,我方建议,为避免使情报落入我们的敌人手中,请贵国立即向我国派遣三名军官和科学家。如果美国政府在得到英国设备和仪器的所有细节后,能够与我们的技术专家分享他们急需的秘密情报,我国政府将不胜感激。

双方同意了这项交易,并开始了有限的合作。1943年5月17日,两国正式签署了一份关于通讯情报合作的“英美协定”。从一开始,协定就允许两国可以交换技术专家以及两国监听到的所有敏感信息,还统一规定了搜集和发布情报的方式,参与情报搜集工作的所有人员都必须遵守严格的安全规定。由于英国能够调动一些英联邦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情报机构,这一合作又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1944年3月13日,这些国家解码机构的代表和英美两国代表一起,在弗吉尼亚的阿灵顿举行了一次绝密会议,确定了今后合作的构想。

在“英美协定”中,美国被称为第一方,而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则被称为第二方。两国的情报人员根据各国的地理位置以及监听能力,划分了彼此的势力范围。美国政府当时主要是提供硬件。因为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消耗之后,在那段艰苦时期,英国自然没有能力顾及这方面。当时监听的主要目标是针对以苏联为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