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出的判断——这些原因在开始时可能是某些特殊目的、利益和考虑,是恐惧或希望,或者是历史情况;然而充分认识这种同一则属于能思维的概念的事。。。。。
第148节
法律和权力这些实体性的规定,对个人说来是一些义务,。。。。
并拘束着他的意志的,因为个人作为主观的东西和在本身中没有规定性的东西,或者作为被规定了的特殊的东西,是同这些法律和权力有差别,因而把它们作为他的实体性的东西。。。
来对待的。
附释 伦理学中的义务论,如果是指一种客观学说,。。。。。
就不应包括在道德主观性的空洞原则中,因为这个原则不规定任何东西(第134节)。因此,这种义务论就是伦理必然性的圆圈的系统发展,将在这里第三篇中加以论。。。
述。这一论述不同于义务论的形式,其不同之处仅仅在。。。
于,下述各种伦理性的规定都表现为必然的关系,并且论述到此为止,而不再给每一规定加上结语说:“因此,。。
…… 248
第三篇 伦理791
这一规定对人们说来是一种义务。“。。。。。。。。。。。。。。
义务论不是一种哲学科学,它从现存的关系中获取它的素材,并表明这种素材同本人观念的联系,或同到处出现的原则以及思想、目的、冲动和感觉等等的联系。
它还能把每一种义务,在与其他伦理关系相关中、与福利和意见相关中所产生的其他后果作为理由而补充进去。但是一种内在的、彻底的义务论不外是由于自由的理念而是必然的、因此是现实的那些关系在它们全部范。。。。。。。
围内即在国家中的发展。
第149节
具有拘束力的义务,只是对没有规定性的主观性或抽象的自由、和对自然意志的冲动或道德意志(它任意规定没有规定性的善)的冲动,才是一种限制。但是在义务中个人毋。。
宁说是获得了解放。一方面,他既摆脱了对赤裸裸的自然冲。。
动的依附状态,在关于应做什么,可做什么这种道德反思中,又摆脱了他作为主观特殊性所陷入的困境;另一方面,他摆脱了没有规定性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没有达到定在,也没有达到行为的客观规定性,而仍停留在自己内部,并缺乏现。。。。。
实性。在义务中,个人得到解放而达到了实体性的自由。
补充(作为向自由前进的义务) 义务仅仅限制主。。。。。。。。。。
观性的任性,并且仅仅冲击主观性所死抱住的抽象的善。
当人们说,我们要自由,这句话的意思最初只是:我们要抽象的自由,因此国家的一切规定和组织便都成了对这种自由的限制。所以,义务所限制的并不是自由,而
…… 249
891第三篇 伦理
只是自由的抽象,即不自由。义务就是达到本质、获得肯定的自由。
第150节
伦理性的东西,如果在本性所规定的个人性格本身中得到反映,那便是德。这种德,如果仅仅表现为个人单纯地适合其所应尽——按照其所处的地位——的义务,那就是正直。。。
附释 一个人必须做些什么,应该尽些什么义务,才。。。。
能成为有德的人,这在伦理性的共同体中是容易谈出的:他只须做在他的环境中所已指出的、明确的和他所熟知的事就行了。
正直是在法和伦理上对他要求的普遍物。
但从道德观点看,正直容易显现为一种较低级的东西,人们还必须超越正直而对自己和别人要求更高的东西;其实,要成为某种特殊的东西这种渴望,不会满足于自在。。。。。
自为的存在和普遍的东西;它只有在例外情形中才能获。。。。
得独特性的意识。
正直的各个不同方面都同样可以叫做德,因为它们。。。。。。。
都同样是个人的特质(虽然同别人比起来,并不显得特。。
别)。但是关于德的言论,容易迹近空话,因为这种言论尽是讲些抽象的和没有规定性的东西,并且这种言论中的论据和阐明都是对着作为一种任性或主观偏好的个人而提出的。在现存伦理状态中,当它的各种关系已经得到充分发展和实现的时候,真正的德只有在非常环境中。。。。
以及在那些关系的冲突中,才有地位并获得实现。冲突。。
必须是真正的,因为道德的反思可以到处为自己的目的
…… 250
第三篇 伦理991
制造冲突,并且使自己意识到是某种特殊物,意识到已经作出了牺牲。正因为如此,所以当社会和共同体还处。。
在未开化状态时,尤其可以常常看到德本身的形式,因为在这里,伦理性的东西及其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偏好和个人特殊天才的表现。例如,古人特别对于海格。。
立斯认为是有德的。又在古代国家,伦理还没有成长为。。
独立发展和客观性这样一种自由体系,这个缺陷就必须由个人特有的天才来弥补。
因为关于德的学说不是一种单纯的义务论,它包含着以自然规定性为基础的个性的特殊方面,所以它就是一部精神自然史。。。。。。
因为德是伦理性的东西而应用于特殊物,又因为从这个主观方面来看德是某种没有规定性的东西,所以对德的规定就出现了较多和较少的量的因素。因此对德的考察势必导致同德相对立的缺点或邪恶。亚里士多德正。。。。。
是这样做的,他按照德的正确涵义,把特殊的德规定成为既不过多也不过少的中间物。。。。。
采取义务的形式、然后采取德的形式的那种内容,与。。。
具有冲动的形式的那种内容是相同的(第19节附释)。
冲。。
动也同样以这种内容为其基础。但是,因为在冲动中这种内容还是属于直接意志和本性感觉,而没有发展到伦理性的规定的高度,所以冲动同义务和德具有共同的内容,而这个内容仅仅是一个抽象的对象。这个对象因为本身没有规定性,所以不含有划分冲动善恶的界限,或者抽象地从肯定的方面看,冲动是善的,或者抽象地从。。
…… 251
02第三篇 伦理
否定的方面看,冲动是恶的(第18节)。。。
补充(作为个人造诣的德) 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
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就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德毋宁应该说是一种伦理上的造诣。如果我们现在已经不象以前那样常谈德,这是因为伦理已经不再是特殊个人性格的形式了。在世界各民族中,法国人最常谈德,这是因为在他们看来个人的伦理生活在更大程度上属于个人特性和行为的自然方式的问题。德国人则相反,他们更习惯于沉思,因此同一内容在德国人就采取了普遍性的形式。
第151节
但在跟个人现实性的简单同一中,伦理性的东西就表现。。
为这些个人的普遍行为方式,即表现为风尚。对伦理事物的习惯,成为取代最初纯粹自然意志的第二天性,它是渗透在。。。。。。
习惯定在中的灵魂,是习惯定在的意义和现实。它是象世界一般地活着和现存着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实体就这样地初次。。
作为精神而存在。
补充(风尚、教育、习惯) 风尚是属于自由精神。。。。。。
方面的规律,正如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动物、树木、太阳都遵循着自己的规律一样。法和道德还没有达到叫做风尚的那种东西,即精神。在法中,特殊性还不是概念的特殊性,而只是自然意志的特殊性。同样,在道德的观点上,自我意识也还不是精神的意识,在那里问题只
…… 252
第三篇 伦理102
在于主体在他本身中的价值,就是说,主体按照善的东西比照恶的东西来规定自己,但他还具有任性的形式。
反之,在这里,即在伦理的观点上,意志才是精神的意志,而且具有与自己相适应的实体性的内容。教育学是使人们合乎伦理的一种艺术。它把人看做是自然的,它向他指出再生的道路,使他的原来天性转变为另一种天性,即精神的天性,也就是使这种精神的东西成为他的习惯。
在。。
习惯中,自然意志和主观意志之间的对立消失了,主体内部的斗争平息了,于是习惯成为伦理的一部分,也象它成为哲学思想的一部分一样,因为哲学思想要求训练精神以反对任性的想法,并要求对这些任性的想法加以破坏和克服,来替合乎理性的思维扫清道路。又人死于习惯,这就是说,当他完全习惯于生活,精神和肉体都已变得迟钝,而且主观意识和精神活动之间的对立也已消失了,这时他就死了。因为一个人之所以在活动,是因为他还没有达到某种目的;而在争取达到目的时,他就要创造自己发挥自己。目的一经达到,活动和生命力也就消失了,接着而来的乃是对一切失去兴趣,也就是精神或肉体的死亡。
第152节
伦理实体性就这样地达到了它的法,法也获得了它的实。。。。。。。
效,这就是说,个人的自我意志和他自身的良心在伦理实体。
性中消失了,这种良心曾经自为地存在,也曾与伦理实体性相抗衡。当他成为伦理性的性格时,他就认识到他的起推动
…… 253
202第三篇 伦理
作用的目的就是普遍物,这种普遍物是不受推动的,而是在它的规定中表现为现实的合理性。他还认识到,他的尊严以及他的特殊目的的全部稳定性都建立在这种普遍物中,而且他确在其中达到了他的尊严和目的。主观性本身是实体的绝对形式和实体的实存的现实性,主体同作为他的对象、目的和力量的实体之间的区别,仅仅是形式上的区别,而且这种区别也就同时直接消失。
附释 主观性构成自由这一概念借以存在的基础(第106节)。在道德的观点上,主观性还是同自由、即主观性的概念有区别的,但是在伦理的观点上,它是这一概念的实存,而且适合于概念本身。
第153节
个人主观地规定为自由的权利,只有在个人属于伦理性。。。。。。。。。。。
的现实时,才能得到实现,因为只有在这种客观性中,个人对自己自由的确信才具有真理性,也只有在伦理中个人才实。。。。。。
际上占有他本身的实质和他内在的普遍性(第147节)。。。。。。。。。
附释 一个父亲问:“要在伦理上教育儿子,用什么方法最好”
,毕达哥拉斯派的人曾答说(其他人也会作出同样的答覆)
:“使他成为一个具有良好法律的国家的公。。。。。。。。。。。。。
民“。。补充(实验教育) 教育家想把人从日常一般生活。。。。
中抽出,而在乡村里教育他(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