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兵临天下-第1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院待遇的贵客并不多,除了刘璟外,也就只有代表州牧来贺寿的刘琮了。
刘琮住的院子不远,离刘璟小院只有数十步,吃罢午饭,刘璟小睡了半个时辰,养足了精神,晚上他要开始练武,这几天他在路上耽误了,早已心急如焚。
“公子这次准备在陶府呆多久?”徐庶坐在一旁笑眯眯问道。
刘璟长长伸个懒腰笑道:“我也不知道要呆多久,关键是伯父准我几时返回襄阳?”
“其实我的意思是说,如果可以的话,公子尽量呆久一点,和陶家建立交情。”
刘璟有些奇怪地看着徐庶,他知道徐庶不是随便开口的人,今天上午,自己和黄勇那样针锋相对,他都一言不发,现在他忽然提到陶家,必然是有所指。
“元直不妨明说。”
“今天上午我和赵管事谈了一会儿,我才知道陶家实力之雄厚,他或许是说露嘴了,陶家在江东的沿江地界,竟有三十余座大仓库,粮食和盐的生意做得极大,虽然具体数目不详,但还是让我深感震惊。”
刘璟点点头,“仅从陶府来看,就觉得他们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户人家,他们很低调,让人无法相信他们竟然是南方第一巨富,富可敌国,这也是他们的聪明和无奈之处。”
“公子,我的意思是,将来有一天,公子以江夏为基业,那么陶家如此雄厚的家业,能给公子带来什么好处?”
刘璟负手站在窗前,远远凝视着窗外,半晌没有说话,徐庶又继续道:“陶家非常聪明,将财富分散各地,就算占领了陶府,也拿不到财富,只有让陶府心甘情愿地掏出来,这就是我劝公子和陶家建立交情的缘故。”
刘璟还是没有说话,只是他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
下午,一辆马车驶出了柴桑北门,继而又调头向西而去,马车两边,除了刘璟的十几名手下外,还有陶府的上百名带刀家丁,陶湛已被陶家的重点保护,由于黄勇上午还在柴桑出没,陶家格外小心。
刘璟骑马跟在陶湛马车旁,一路出城,陶湛始终不语,刘璟也感受到了陶湛的情绪变化,她的情绪似乎很低沉,刘璟,没有打扰她,他感觉她的情绪不好似乎和她母亲有关,刘璟在中午时,已经从小包子口中得知了详情。
服侍陶湛母亲的一名丫鬟从老家探亲归来,不久便病倒,随即陶湛母亲和另外两名丫鬟也先后倒下,最早病倒的丫鬟已经死了,而陶家发现及时,隔离了陶湛母亲和另外两名丫鬟。
但这几天正逢陶老爷子寿辰,拜寿之人极多,陶家怕出事,便将三个病人送去城西一座比丘寺隔离,那是陶家供养的比丘佛寺,陶湛母亲也不止一次在佛寺内修行过,这一次,也是希望她能得到佛祖保佑的意思。
一路平安,没有遭遇任何骚扰,约行了十几里,前方一片竹林中出现了一座佛寺,佛教在东汉时传入中原,渐渐开始普及,不过在汉末时还没有完全被民众接受,只是被上层社会信奉,一直到南北朝时期,佛教才开始大规模普及。
陶家也是柴桑为数不多的信佛人家,他们在柴桑一带修建了两座寺院,一座位于城南,供奉僧侣百余人。
另一座位于城西,是一座比丘庵,由百余名信佛的女修士在这里修行,但没有出家,也不是长住寺中,只是修行时,来这里暂住一段时间,包括黄祖的母亲有时候也会来这里修行,平时只有几名女信徒看守寺院。
马车缓缓在寺庙前停了下来,陶湛从马车里出来,低声对刘璟道:“我母亲病倒了,暂时住在这里,有专人照顾。”
刘璟心中暗暗叹了口气,他估计是某种传染病,隔离是应该的,但只要隔离有效,住在府内也无妨,搬出府隔离对病人的身心打击很大。
应该陶家怕传染给客人,所以把她搬出来了,而且刘璟知道,只要不直接接触,及时洗手,其实问题也不大。
陶湛又小声道:“本来我不答应,但父亲说是母亲的意思,母亲信佛,她希望能得到佛祖保佑,我也就同意了。”
刘璟心念一转,这倒也不错,在佛寺中养病,信徒的心理上也是一种安慰。
“走吧!我们进去看看。”
刘璟陪同陶湛走进了佛寺,来到一座小院前,这里有七八名侍女伺候,他们正好遇到一名医匠出来,陶湛连忙问道:“李先生,我母亲情况怎么样?”
医匠苦笑着摇摇头,“情况没有恶化,不过我怀疑是伤寒,我已建议令尊尽快去长沙郡请张太守,就不知张太守有没有时间。”
长沙郡张太守,也就是汉末名医张仲景,他医术极高,尤其对治疗伤寒有独到之处,去年秋天出任长沙郡太守。
正是张仲景的努力,使得荆州民间都懂得了一些常识,比如发现有传染病要立刻隔离,这就在无形中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刘璟在旁边道:“要不要我去一趟长沙,把张太守请来?他应该会给我这个面子。”
“这倒不用了,祖父早年曾在南阳郡为官,和张家的交情很深,只要父亲写封信去,他肯定会赶来。”说到这,陶湛感激地看了刘璟一眼。
“公子请在外面稍候,我去看看母亲就回来。”
陶湛快步向院子里走去,刘璟背着手在院子外踱步,片刻,陶湛快步走出,眼睛红红的,小声道:“公子,你能不能进来一下,我母亲想见见你。”
刘璟默默点头,走进了院子,跟着陶湛进了房间,房间里光线阴暗,充满了浓浓的药味和刺鼻的石灰味,墙角和地上洒满了石灰,旁边靠墙站着两名侍女,努力忍受着石灰的刺激。
窗子上都刻意罩上了布,在靠窗的床榻上罩着一层薄薄的纱幔,纱幔中躺着一名妇人,脸庞枯瘦,双眼深深凹陷下去,脸色蜡黄,没有一丝血色,虽然病情严重,但依然看得出她年轻时的秀美。
陶湛上前两步,在她面前跪下,握住她的手,忍住泪水低声道:“娘,他来了。”
黄氏看见了刘璟,眼中露出欣慰地笑意,刘璟也走上前,在妇人面前跪下行礼,“阿婶!”
妇人手哆嗦着伸向他,刘璟犹豫一下,也握住了她的手,妇人拍拍他的手背,又拉过陶湛的手,将他们两人的手紧紧握一起,泪水从她的眼睛涌了出来。
此时陶湛心中又是羞涩,又是伤心,同时也有几分尴尬,她刚才只是告诉了母亲自己的心思,并没有说刘璟的态度怎么样,但母亲却不管这么多,硬把他们的手合在一起。
陶湛忽然理解了母亲的心,她自知在世不久,只能是自己喜欢人,不管是谁,她都要把自己托付给他,这是一个做母亲的最大心愿,到最后一刻,也不想委屈了自己女儿。
陶湛悲中从中来,泪水扑簌簌滚落,“娘!”
妇人又爱怜地摸了摸女儿的脸,她忽然望向刘璟,浑浊的眼睛迸出一种亮光,带着无尽的期盼,刘璟读懂了妇人的目光,他缓缓点了点头,给了她一个郑重的承诺。
黄氏笑了起来,眼中充满慈爱,刘璟向她行一礼,起身慢慢退出去了。
走出房间,刘璟长长透了口气,他忽然明白陶湛为什么带他来看望母亲了,就是想让她母亲在离开前,看一看自己。
……
第128章 暗流激荡
离开佛寺,天色已黄昏,陶湛依旧沉默,只是这种沉默和来时又有一点不一样,伤心和担忧是一样,只是又多了一份尴尬,她不知该怎么面对刘璟。
她也没有想到母亲会把他们的手合在一起,这分明就是一种托付,把自己的终身托付给他吗?
他会怎么想,会不会认为是自己的意思,是自己告诉母亲,他也喜欢自己,他会认为自己是自作多情吗?
好像他答应了母亲,可这种答应会不会是一种同情?或许是不忍伤害母亲?
难道……他是真心地答应母亲吗?
陶湛心乱如麻,有好几次她想打开车窗和他打声招呼,随意说两句话,这种尴尬的气氛快要把他淹没了,可是她的手碰到车帘又缩回来了,她始终没有这个勇气。
“九娘!”
刘璟的声音从车外传来,他终于打破这种沉寂,陶湛的心怦怦跳了起来,随即又充满担心,‘他是想否认在母亲母亲的承诺吗?’
“嗯!”
她低低答应一声,低下了头,尽管坐在马车里,他看不见,但她的脸还是红了。
“我觉得还是让你母亲搬回家比较好。”
陶湛一颗心放下,原来是这件事,她的紧张顿时消除了,“父亲说,有很多客人,怕传染给他们。”
“其实不要直接接触,不会传染,你母亲没有咳嗽,也不会面对面传染,而且今天我们不是还和你母亲握了手吗?还有医匠,他不知接触了多少病人,他为何没事?我认为没有这么严重。”
“可母亲说过,在佛前,她心中更宁静。”
“不是!你母亲只是不想牵累你们,不想让你们为她担心,九娘,再好的佛心也比不上亲情。”
陶湛沉默了,刘璟深深敲打在她的内心深处,‘再好的佛心也比不上亲情。’
她忽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一种泣血的愧疚,不能!她不能这样把娘一个人孤零零地丢在佛寺里,她一定要把娘接回家。
陶湛拉开车帘,有些激动道:“璟公子,我们回去,帮我把娘接回家。”
刘璟停了片刻,这才柔声道:“先不急,现在已是黄昏了,明天一早再去说服你父亲,给我一点时间,我做一样东西,然后我们一起去建议。”
陶湛慢慢冷静下来,是啊!一定要让爹爹同意,否则娘不会跟自己回去,她想了想,又奇怪地问道:“你要做什么东西?”
刘璟神秘一笑,“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
由于东院客人众多,陶府为了便于管理,开启了一直不用的东门,让客人从东门出入,又开启了东吊桥,同时关闭了东门和主宅后院相联系的几处通道。
而且很多客人都带了随从,人员复杂,陶府又调两百名武装家丁进内宅防护,昼夜巡逻,防护得异常严密。
刘璟先把陶湛送到正门,陶湛下了马车,对刘璟笑道:“今天真是麻烦你陪我,还好,没遇到那个蠢货。”
“我想这几天都不会碰到他,至少我在的这几天,他都不会出现。”刘璟很自信地笑道。
“为何?”
陶湛不解,一双美目里充满好奇,“他怕你吗?”
“他不怕我,但他父亲怕我,所以他应该被黄祖关起来了。”
“哼!看来黄祖并不蠢。”
陶湛又浅浅一笑,“那我等你一起去找父亲谈。”
刘璟点点头,转身牵马走了,陶湛一直望着他背影走远,才感激地叹息一声,走进了大门。
刚走到前院,却见一大群人从中庭走出,正是陶胜送刘琮和蔡逸两人出来。
刘琮满脸笑容,快步从中门出来,却一眼看见了陶湛,眼睛顿时一亮,“九娘也在这里?”
陶湛听他居然叫自己小名,心中极为不满,她没有理会,冷着脸向另外一扇小门走去。
陶胜见女儿居然不理睬贵客,脸上有些挂不住,重重哼了一声,“湛儿!”
陶湛无奈,只得上前向父亲施一礼,“参见父亲!”
“你下午去哪里了?”
“回禀父亲,女儿下午去探望母亲了。”
‘探望母亲’四个字触动到陶胜心中最柔软一块,他暗暗叹一口气,柔声对她道:“琮公子是专门为祖父拜寿而来,蔡公子也是,是我们陶府贵客,不可失礼!”
陶湛默默点头,转身向刘琮和蔡逸行一礼,“欢迎琮公子和蔡公子来陶家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