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超级科技强国 >

第536部分

超级科技强国-第536部分

小说: 超级科技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衷诳蠢醇蛑笔翘旆揭固贰�

所以,希特勒把进攻印度,腹部打击盟军的计划作为了交换条件之一。

“委员长说得对,目前我们在东南亚战场上的损失虽然不大,但如果久拖不决,对我们的国力和长远计划来讲还是会有相当拖累的。”周国来作为政务院总理,掌管全国的政务,是最有发言权的。

其余数人也发表了一下看法,基本都是同意,到了这个时候,中国也不需要再斤斤计较那一点算计了,德国人该吃的亏,苏联人该受的罪,中国该拿到的土地都差不多到手了。

张蜀生见众人没有反对的意见,暗叹一声,却是说起了一些自己心中的想法,“同志们,战争不可能永远打下去,二战更不可能永远持续下,我们也不可能永远坐壁观火。交战国双方如今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众多国家中除了美国人远离欧亚大陆,还没有被战火波及外,其他国家大多已经尽了全力,濒临崩溃。

而反观我们,放远一点,更多更广阔的苏联领土,中亚领土以及半个印度,半个中东都可以是我们下一个夺取的目标。放近一些,远东战争在两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就会彻底结束,到时候日本问题是必须解决的,我们对二战的态度需要有一个变化了。”

微微一顿,他继续说道,“所以,在得到足够利益交换的前提下,进攻中亚腹地,打通中德陆上通道,覆灭苏联,进攻日本本土,这些都是我们接下来必须做的。

中苏之间和中日之间的情况一模一样,都是不死不休的仇,中国要想在二战结束后获得一个平静发展的外部环境,必须以雷霆手段消灭这两个国家。”

这是张蜀生第一次最清晰无比地显露自己心中对于二战的战略安排,在以往的大小会议甚至是这样的小型高层会谈中,他都没有如此清晰地表达过自己的决定。

“委员长,按照您的想法,一旦二战结束,我们至少可以维持一个非常恢弘的局面,远可以抵达乌克兰和中东,近可以囊括半个印度和整个日本,这,这几乎意味着整个亚洲只剩下我们中国了……”

众人有些目瞪口呆,他们从未想象到张蜀生的决心居然如此大,六亿中国人居然要统治整个亚洲,甚至是比亚洲更大的地方。

细细一想,众人发现,中国目前的版图已经非常大了,南方,东南亚有70%的领土在中国手中,那是东南亚行省。整个南海海域,只有印尼还在鬼子手里,连菲律宾都成为了以岛为本的汉中省的一部分。再往北,台湾在中国手中,远东马上就要全部落入中国手中,甚至是大半个苏联。

从地图上来看,这是一个恢弘到让人窒息的局面。

“不错,这就是我们的二战版图!”

张蜀生走到大地图前,拿起笔墨最粗的那支笔,在偌大的地图上拉了一个巨大的圆圈,比原来的中国雄鸡版图大了足有两倍。这其中,苏联人贡献最大,提供了近乎一个多雄鸡的疆域给中国。

占领这样庞大的疆域,除了强大到让亚洲的人们无法反抗外,六亿多中国人,归顺中华的东南亚人民,被分化和驯服的原菲律宾人和苏联人也是一部分,总共加起来,整个二战打到现在,中国的版图扩大到了原来的两倍多,整个统治疆域下的人口由6亿增加到了七亿。

当然,也不是没有反对和反抗,只是他们都被雷霆手段消灭了,张蜀生想要推动历史车轮加速向前,一些挡车的螳螂蝼蚁就注定要被消灭掉。

“三十年前,我从来没有想到过我们的版图会有这么巨大。中华完全可以称为中华大帝国!!”

蔡锷和蒋百里二人毕竟不是西南的土著官员,半路加入西南,如今看到中华走到了这一步,实在是唏嘘感慨。

眼前这位委员长,仿佛和二十多年前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依然是和蔼,笑意常在,给人一种学者型元首的感觉。没想到,整个中华随着他从东川梨树坪发家,三十年过去了,居然一步步走到了如今这个前无古人的高度。

“我认为蔡部长说的有道理,前段时间我看到报纸上有一篇社论很有意思,评论者认为,中国即便不快速推行帝制,也可以改名,共和国已经不再合适如今的中华称谓,改名为中华帝国或许更能激发人们心中的帝国雄心。”

宣传部韦三才适时插嘴道。

“嗯,这篇报道我也看了,说的有一些道理,帝制恢复与否我们可以暂且不讨论,改国号的事情可以论证一下,共和国这个称谓确实不如帝国让人感觉大气和自豪。”

张蜀生笑着说道,他是很赞同改为中华帝国的,建国之初没有实行这个称谓,主要是因为那时候中国的国力远不如如今,面临的问题也不如如今复杂。

“太好了,政务院会联合各部门进行论证的,如果能赶上明年的国庆就太好了。”这时就连平日里老成持重的政务院总理周国来都忍不住拊掌笑道。

众人又是一番讨论后,张蜀生最后说道,“德国人提出的物资援助可以答应他们,毕竟现成的中东石油和储备黄金我们都是有大用途的。即便我们以后能够占领中东,能够抢回来黄金,也会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疆域的扩充,国力的继续增强,大量的能源,稀有金属,黄金是我们亟需的。

德国人的采购,正好可以让我们将库存和现有的劣质装备淘汰下来,给他们用,他们却能以此压倒苏联人,抗衡盟军开辟第二战场,颠覆纳粹政权的阴谋。

技术就不要给了,没有装备可以来买嘛,反正他们不是要出人帮忙修铁路嘛,以后也是很方便运输的。

至于我们答应提供交易的武器装备清单,就要看德国人最终的底牌了。”

第406章 德国人的底牌:瓜分欧亚非

张蜀生在高层谈话上为这次中德谈判定下基调后,谈判开始加速,德国人开始将一个又一个的好消息送回柏林,希特勒甚至高兴地很罕见的和自己夫人喝了酒,摆了一次家宴。

然而,中国人在短暂地提出了几个条件,答应了两个要求后,又开始在细节上捉摸不透,谈判在第二周时又开始陷入僵局。

汉京酒店,德国谈判团的住处。

“中国人的态度转变的有些快啊。”

希特勒的高级军事顾问海森堡有些闷闷不乐地对里宾特洛甫抱怨道,原本以为中国人会一口气答应完这些条件,没想到一转眼又陷入僵局。

中国人先是答应了德国人关于陆上联合军事进攻的请求,接着又答应了有偿军事援助,爽快地同意以石油与矿产资源以及储备黄金等稀有金属换取军事物资,但接下来却异常强硬地否决了关于德国人希望获得的诸多技术援助请求。

“海森堡将军,我很了解中国人。”里宾特洛甫会一口流利的汉语,三次前来中国,又是一个长期研究东方文明和研究新中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对于谈判遇到这种情况并不觉得意外,“其实我来的时候就预感到中国绝对不会答应这些条件。让我们看看军方都需要的是什么,TL系列喷气式战斗机的技术,最新的东方系列导弹技术,猛虎5号坦克的技术,大型航空母舰的图纸,甚至还有中国人的舰载机弹射和拦阻技术,对了,上帝,他们居然还希望获得中国最先进的潜艇技术……”

听着他说的这些,海森堡的目光有些躲闪,当时在国内时,他就是力主支持提出这些技术请求的军方人员之一。他认为,哪怕是付出巨大的代价换来这些技术,甚至只是中国人这些技术中并不先进的早期技术,或者只是一两样技术,德国都将受益巨大。

“海森堡将军,我可以非常明确地告诉你,中国人一个技术合作条件都不会答应的。作为外交部长,我非常清楚中德之间近二十年的技术合作中,中国人几乎从未提供真正先进的技术。当然,他们提供的一些包括坦克技术在内的技术,确实对我们进攻苏联和轰炸英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这些技术从来不是战略性的,也从来不是能够影响到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

里宾特洛甫在德国的时候就很想告诉希特勒,这些要求中国一个都不会答应,即便付出了再大的代价,哪怕是翻出底牌,中国人也不会答应,但他不敢这样做,希特勒这位元首有着近乎疯狂的偏执,一旦他把某个人或者某些人的意见听进去了以后,他就会冒险,甚至是在只看到1%希望的前提下就去做。

“他们绝不会答应的。张蜀生是一个非常固执的人,为了民族,他可以拒绝一切。”里宾特洛甫摇摇头,算是结束了自己的感慨。

“那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办?部长先生,您是一位中国通,对中国的文化和政治远比我了解得多,我会听从你的安排。回国后,我也会向元首解释此行遇到的问题,以及部长先生为此作出的周旋。”

海森堡慷慨地说道,其实,既然是谈判,他也做好过谈得拢和谈不拢的心理准备,如今中国人能接受大部分请求和相应的交换条件,他已经觉得非常成功了。

他话里的意思是,里宾特洛甫可以去和中国人谈谈,把德方的底牌翻出来了。

“海森堡将军请放心,我已经有准备了。”里宾特洛甫笑着说道。

……

第二天,德国谈判团提出休息一天,德方团长里宾特洛甫希望能够以盟友代表的身份,率领德方谈判团成员参拜中华忠烈祠。

耐人寻味的是,德方仅仅是在通知中方一个小时后就在汉京酒店召开的记者见面会上向中外记者们表达了这一诚恳的愿望。

在记者会上,里宾特洛甫极高地赞扬了中德合作和轴心国组织在二战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他认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为二战,为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里宾特洛甫表示,在二战进入尾声转折点之际,中德双方应该加强合作,以更大的决心开创世界新局面。

不得不说德国人的这一招非常高明,极大的迎合了共和国当前的民意,不惜以德国的角度来给予中国和中华民族予以极高的赞同和褒奖,甚至让人觉得,轴心国没有了中国就必败无疑的口吻。

国人是乐于见到这样的事情的,至少国内舆论和民情对于德国和里宾特洛甫在此时是有好感的。毕竟目前来看,中德没有实质性的冲突,反而是盟友,而德国人以西方人的角度高度赞扬和夸奖中国,这是对中华民族的一种另种形式的认可。

曾几何时,西方人视中国为东亚病夫,如今却只能来讨好中国,区区数十年时间,真可谓是风水轮流转,让国人有一种仰天长啸的快意。

疆域扩大两倍,西方畏惧,这些都是当前的真实写照。

很快,共和国大本营给予了回应,欢迎德国使团参拜中华忠烈祠,中方陪同人员有政务院副总理刘绍齐和外交部长李宗仁。

当天,忠烈祠举行了一个简单却有肃穆的仪式,在简短的外宾阅兵观礼仪式后,中方官员陪同里宾特洛甫等人以中方的礼节为主,上了香,还鞠了躬。

不得不说,即便在汉京遇到了很多让人吃惊的事情,但德方代表团祭拜忠烈祠时,忠烈祠巨大的陵园,高规格的政治地位,巍峨大气的感觉依然让他们感到极大的震惊。

德方谈判团副团长,希特勒的高级军事顾问,两年前开始对中文产生兴趣的海森堡中将甚至公开说道,“一个民族对于他们的先烈敬仰到这样的地步,体现了伟大民族的胸怀气魄以及不忘本的特征,这让我非常惊讶。我想转达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