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科技强国-第3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疆和东北都没有什么动静,反而是在蒙古和恰克图上空,双方的空军已经爆发了数次交战,苏联人的飞机越来越多,但性能却完全被中国的歼—2式战斗机全面压制,根据确切情报,苏联人正在研制某型新式战机,准备用在中苏战场上。
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张蜀生非常怀疑,苏德战争打响后,他们也拿不出来足够对抗歼—2的战斗机。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苏联不是德国,在二战末期就能拿出喷气式战斗机和飞行姿态可控火箭(导弹雏形)的变态国家。
欧洲方面,德国人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入侵法国,不仅仅是中国的特情部特工和潜伏入内部的孤儿院成员发回来了确切情报,甚至连法国人情报部门也收到了德国可能于今年入侵法国的情报。
然而,法国人虽然有所准备,但却太过于依赖德法边境的马其顿防线,正在战壕里一边喝着咖啡与红酒,一边想象着德国人一旦冲过来,自己将在战壕里射杀一百个德国人还是一千个德国人,或许,还能依靠战壕炮或者要塞炮,消灭一个德国装甲师。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德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入侵法国,法国却躲在战壕里拿着望远镜嘲笑边境防线上的德国人,然后一边出兵远东,准备收拾日本人。
“德国和法国,或许应该打得更激烈一些。”
张蜀生拿开抽屉,看了看那份写了不到一半的计划,又关上了,这份计划是一定要实施的,到时候会给各方一个巨大的惊喜。
除了战云密布在欧亚大陆外,美国却显得非常欢呼雀跃,多年不见反弹的经济,终于在二战来临后,大幅度上扬,虽然有中国人分走了包括美国人的财富在内的部分世界贸易订单,但依然无法阻挡美国人民赚钱,雪花般的订单飞向中国或者美国,一船又一船的货物从中国或者美国的码头出发,驶往德国、法国、英国甚至是苏联、日本。
奇怪的现象,几大国家正憋足了劲头准备大动干戈,中美却憋足了劲头在全世界抢订单。根据之前签订的中美经济合作协议秘约,两国将在战争来临前后的时间内保存特殊的经济合作关系。
这无疑是在向各国证明:我们不反对也不参与你们的战争,但是,你们不能反对我们和任何一方进行贸易。
后世的美国人,没有一个这样方便的经济盟友,但这一次,他们和中国人一起,在世界范围内赚钱,只是这一次,中国人的新产品更多,贸易额似乎也比他们更大。
与此同时,中国在世界各地掌控或者暗中掌控的能源、资源,却在日夜不停地运往中国,从墨西哥到中东,从澳大利亚到非洲,遍布各地。而且,在中国全面加入战争前,这些当年从土著政权或者殖民者手中低价买来的开采权或者勘探权,都将为中国带来庞大的资源储备。
而为了准备战争,中国也开始大踏步地扩军,陆军在1941年底前扩充到380万人的规模,预备役和民兵部队保持在近400万人的规模,也就是说,在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的时候,如果需要,中国可以动员的兵力能够达到780万左右,勉强达到苏联和德国人的水平。
另外,中国的坦克制造,飞机制造,舰艇制造也全面加速,无数的坦克厂开始建设,无数的拖拉机厂开始增设坦克生产线,并进行拖拉机生产线改造为坦克生产线的论证工作。这些都不是一时间能够完成的,必须提前布局,否则,到时候别说生产上万的坦克,还得慢慢地建厂。
“委员长,陆梓云司令员来了。”
茅云先敲门的声音,打断了张蜀生的沉思。
“进来。”
随即,一名穿着少将制服的军官走了进来,四十多岁的样子,老成持重,却是西南老将陆梓云,最早是广州陆军出身,因为被上级军官诬陷,连夜出逃到云南入伍,随后进入军校,这名出身富裕家庭的少将,可谓是军事理论和军事实战经验都很丰富。而如今,他却离开了常规军队,出任了特殊军种的司令。
“委员长!”陆梓云进了办公室,关上门后,敬了一个礼。
“坐,这几年在新疆过得还习惯吧?你看你,完全的晒黑了。”
张蜀生笑着打量道,陆梓云确实晒黑了,整个人看起来也比较显老,看得出来是长期高强度工作导致的。毕竟他负责的是一支新成立的军种,工作强度远比普通部队大,而且一切都是在摸索中前进,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技术资料和专家的指导。
“多谢委员长关心。偌大中国,哪里不能扎根,比起12号基地的那些人,我们还是后来者,这点苦”陆梓云虽然是富家出身,但早年被人陷害后,流落到云南这段时间内可谓是吃尽了苦头,作为一个有知识的旧社会军人,他当初参加小青山民团的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他们馒头管够!
“怎么样,进度如何?我的战略火箭部队司令官!”
这是只有张蜀生才能对陆梓云说的话,只要出了这个门,陆梓云又成为了编号1199部队的司令官,而且还是一个隶属于后勤部的编制。
陆梓云:“报告委员长,计划进展非常顺利,我前天刚去火箭实验室走了一趟,他们已经造出了一枚实弹,配套的工程也将很快完工。5月,你就能看到我们中国的第一次火箭试射。”
他这次回汉京是专门向张蜀生汇报工作的,由于是绝密,目前陆梓云只对张蜀生一个人负责,其他人,都无权过问。
“很好,那我预祝你们一切准备工作顺利,5月,我亲自去一趟新疆,出席发射仪式。”
张蜀生也非常激动,丝毫不下于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带来的喜悦,原子弹虽然厉害,但导弹同样将带来一系列的军事革命,比如,已经在研发中的卫星,没有火箭,没有可控飞行的火箭,卫星如何上天。
转眼,就是五月了!
第253章 火箭试射(下):火箭的一小步,文明的一大步
五月的中国,并不平静,北地的战事牵动着所有国人的心,然而经济和工业却在以前所未有的迅猛速度发展。更庞大的海外贸易量,更多的士兵入伍参军编入现役,更多的坦克,飞机,大炮开下了生产线,更多的船厂正在铺设龙骨,和反应迟钝的美国人不同,中国已经在开始半全面化的战争准备。
北方的战事,暂时处于胶着之中,苏联人派出了朱可夫作为前线司令官,他将率领总共近60万苏联红军与中国58万大军对峙。中国方向,最高作战部部长粟裕任少将北上,与第二装甲军军长陈军中将联合指挥这场中苏大战。
一个精锐装甲军,八个机械化步兵师,加上其他集中起来的装甲部队,总共达到了七个坦克师的编制,坦克总数达到1000辆,几乎90%以上都是中国的主战坦克猛虎2型。
空军方面,在蒙古警备区原有600多架各式战机的基础上,5个空军战斗机师,3个轰炸机师进抵蒙古,新增的8个师近500架各式战机,总共1100架中国空军战机,将面对的是苏联人花了5个月时间集中起来的1800多架各式飞机。
整体来看,中国处于数量上的暂时劣势,但如果把质和量同时考虑,苏联人则处于完全的下风,和陆战不同,空战方面中国布置的早期预警雷达基站与跟随战机群出动的雷达预警机,足以给苏联人带去未知的巨大悲剧。这些绝密的领先苏联数年的军事技术,是斯大林或者那些空军参谋想破头也无法计算进去的战争参数。
大战笼罩在中苏边境,而中国则按部就班地在发展自己,该扩大生产的扩大生产,该大规模招工的继续招工,培养更多的熟练工人,该进行的社会和民生建设,同样没有落下。
二战爆发仅仅一年,由于战争带来的巨大海外贸易量,中国的经济总量迅速超过了德国和苏联,朝美国人逼近。这证明了一句话,想要在战争的时代获得利益,只有2种办法,一是加入进战争,并取得胜利。二是和战争的各方做生意,帮助他们取得胜利或者影响他们战败。
当然,还有全面的科学研究,以军事领域的科学研究为龙头,中国的科学发展速度异常快,许多重大科学项目的进展远超各国的速度。它们或许多年前久在秘密地进行,这些领先各国的技术,或许在10年前,20年前就开始了,然而,直到今天,它们才真正开花结果,长期的准备期过去后,中国的科技井喷时代终于来临。
其标志性科学成果,第一当属原子弹的成功爆炸,第二,则是火箭的试射。
5月,当张蜀生终于接到来自甘肃酒泉的报告时,他总算放下了一颗心,带着夫人何凝,轻装出行,乘坐空军一号直接飞抵酒泉。
中国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火箭发射试验,将在酒泉航空航天中心进行。
按照中国的科学发展思路,战略前瞻性是张蜀生在定位某种科研路线的时候就考虑好的,所以,中国在最开始就筹建了三个航空航天中心,甘肃酒泉航空航天中心,四川西昌航空航天中心和海南航空航天中心。这三个航天基地虽然开始投资并不大,规模也不大,但没有走太多弯路。因为创建早,在中国火箭发展到一定高度后,将迅速让中国成为航空航天王国。
5月10日,丘吉尔在伦敦宣誓就任新一任英国政府首相,也正是在这一天,张蜀生登上空军一号,赶赴甘肃酒泉。
今天的酒泉,虽然不是鲜花的海洋,但却洋溢在一股严肃隆重的气氛中,基地方圆几十公里都已经戒严,主基地中,偌大的发射场上,执勤的警卫部队正一丝不苟地站在偌大的发射架下面。
早上11时,酒泉军用机场。
“来了,来了!”
一大早,军用机场就得到了一级战备警戒令,战机升空,在附近空域执行全天候巡逻,雷达开机,时刻警惕任何可能的来犯敌人。虽然这里不是边境,但一级战备警戒令,依然让机场一丝不苟地执行着。
最早,雷达上面发现有符合特征的飞行目标靠近,随即,指挥中心向待命多时的升空战机下达命令。
“空军一号即将抵达你们的空域,编队护送委员长座机降落。重复一遍,委员长座机空军一号将抵达你们的空域,编队护送委员长座机降落。”
当耳机中传来这意外的指令时,战机编队两个中队的飞行员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然而,飞行员的高素质让他们一丝不苟地执行了命令。
“收到,护送空军一号降落机场,命令确认。”
不时,在机场指引的空域方向,两个战斗机编队发现了空军一号。
战机编队迅速拱卫到空军一号的两侧,以最高礼仪护送它降落。
“欢迎委员长来到酒泉!”
当张蜀生的委员长专机,那架极具特色的C—31运输机为模板改造的大型空中专机降落时,大多数人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酒泉机场最近的起降任务越来越频繁,而今天的高度警备也让人猜到有重要人物会前来,却没想到是委员长亲自前来。
按照共和国的迎宾条例,即便是共和国高官出行,也只会有必要的安全保卫措施,而不会有太过于形式化的东西,比如大规模的欢迎。
“欢迎委员长和何副部长视察酒泉!”
甘肃警备区,酒泉警备分区司令员角升卿带着警备分区的主要军政干部,在机场简单而隆重地欢迎了张蜀生。
对于角升卿,张蜀生还有一些印象,这个小子当年在西南时,还是民团的一名副班长,如今多年过去,已经成为一名警备分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