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王者-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这句话是说:“自古发展以农为主,商为末。一人不耕种,则一家挨饿。一女不织步,则一家受寒。生产东西需要时间,而使用起来却挥霍无度,如此一来,财物和人力都必然用尽。古治天下,需极其细致周密,因此,要积蓄足够钱粮,以防不时之需。如果背本业而尊末业,末业一多,便是大汉经济最大的伤害。奢侈习俗,将会一天天地增长,不久即可生成最可怕的祸害。群祸盛行,没有人制止它。那么国的命运将要覆灭,没有谁能可以拯救。生产出来的东西很少,而商家奢侈浪费的却很多,国家的财物怎么能不陷于困境呢?”
这一套长篇大论,将商家的危害述说的淋漓尽致。
鲁肃也是世家,自幼对商人就有一种歧视,非常认同荀彧的意见,说道:“商人不劳而获,只知从百姓的血汗中,谋取暴利。非正道也。不值得为甄家而跟袁绍结仇。”
孙灿虽然他觉得荀彧说的有道理,但是心里却有些别扭,暗想:“商人真的那么不堪吗?如果是,为什么商人依旧存在这个世上?……希望亚父能给一个真正让我信服的理由。”于是,就将目光看想了刘华。
刘华不象荀彧、鲁肃那么守旧,他是后世人,没有受到数百年来重农抑商的影响,略微思索了片刻,问道:“文若、子敬都觉得商人是不劳而获,把东边的东西,双倍卖到西边,从中谋取暴利,就一种小人行径,并非正途?”
荀彧、鲁肃相继点头。
“但是,你们想过没有,如果没有商人,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如何?”刘华的嘴角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
荀彧、鲁肃两人眼光何等长远,闻刘华之言就犹如当头棒喝,细细思量刘华刚刚的只言片语,不觉恍然大悟,豆大的汗珠纷纷落下,面色有些难堪。
刘华说道:“商人乃是当今世上最大的促进力量。他们人们制造所需要的各种产品,将北没的必要东西,以一个良好的流通渠道送入北地,他们通过缴纳税款为大汉提供了钱财的支撑……如果没有商人,我们可能一天也没法存活。打个比方说,文若,你喜欢看书,我就常常见你在商贾开的书店转悠。
不久前,大儒管宁所著的一本《氏性论》问世,记得当时文若也买了一本。如果没有商人,试问文若这本《氏性论》你如何得来?难不成你要赶上数个月的路程,去北地寻管宁买?且不说管宁处是否有书出售,即使有书卖,难道你可以抛下淮南的事物,数月政务不理吗?
相信以文若的才智,分得清孰轻孰重。可是,万一这《氏性论》是一本旷世奇书,那文若岂不抱憾终身?
若没有商贾的印刷,那么这部旷世奇书岂不就此毁灭?
其实,商人和农民一样,谁也不可缺少,如果没有农民,就没有五谷杂粮,我等也将无粮而亡。同样,如果没有商人,那么大汉的文化,经济都得不到流通。试问,如此一来,我们跟北方蛮夷有何区别?
如今淮南一地,什么也不缺,唯一缺少的就是生气。生气从何而来?从商而来,商多自然热闹。甄家乃当世之巨贾,四大商家之首,在商界有极高的名望和地位,如果甄家可以加盟。我们就可以利用甄家百年的声誉和商业渠道,来发展我军领地内的经济和购买战斗物质,尤其是我军急缺的战马,更是可以得到很好的补充。”
孙灿这时道:“甄宓姑娘还决定献上一半家财,助我军成大事?”
荀彧、鲁肃沉默了一会儿,他们都不是死板之人,袁绍是为人他们也清楚,即便没有甄宓这回事,就凭孙灿在洛阳大骂袁绍,斩杀其弟袁术。这两样事情足以让孙、袁两家成为死敌,他们先前反对的理由主要是商人奸诈,不愿让甄家这个大汉最大的商人,霍乱淮南。但是经过刘华的点拨,他们发现商人的好处后,结果自然就大不一样。如此大利于淮南的事情,他们岂能在加以反对?
鲁肃率先道:“子静先生说得在理,救人的利,确实大过于鄙。只要计划得当,可放手一事。”
孙灿看向荀彧,看看他是否改口。
荀彧见孙灿望着自己,笑道:“彧非迂腐之人,一切皆为我军利益为上。”
孙灿见三人的想法已经一致,也就决定派人北上救援甄家。
刘华成竹在胸,提议道:“袁绍为人志大才疏,刚愎自用,表面上宽厚儒雅,心底里猜忌刻薄,又喜欢逞能,好出风头。我等可利用这点,先派人潜入冀州,散布谣言,说‘公孙瓒频繁调兵,准备南下’在派人去幽州说‘袁绍频繁调兵,准备北上’。
袁绍、公孙瓒本就是老对头了,只要稍加挑拨,势必战火再起。
这时,我们再在冀州散布袁绍无能,不通军略,不晓兵法,是个只知吃喝玩乐的废才。相信以袁绍那好面子的脾气一定会亲自领兵出战公孙瓒,让人知道他的伟大英明。另外,袁绍还喜欢出风头,他一出征,前呼后拥,一众仪式,绝不可少,大军也必将随他而去。如此一来,邺城防守,可想而知,这个时候,也是救人转移的最佳时机。”
这一番话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孙灿欢喜地看着刘华,立刻就定下了计策,并招来长丰太守王越,商议具体的实行计划。
计划进行的非常顺利,刘华的计策是根据袁绍的性格来设的,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被刘华看透了性格的袁绍,一步一步的按照刘华所说的行动来走。
王越凭借着高超的武技,再加上甄家百年基业的实力,在商队的协助下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救出了甄氏一家。
淮河之畔,孙灿站在岸边眺望,身旁还站着一个神色焦急的甄宓,在他后头分别是赵云、许褚还有两百亲卫。
孙灿此举正是迎接甄逸,说起来有些荒唐,但在孙灿的脑中却一点也不这样想。经过一月前,刘华的话,让孙灿深刻意识到商人的重要性。尤其是现在的淮南,百废待新,正需要一个大商家的全力支持。为他们购买战马,优质铁矿等等物质,毫无疑问,甄家就是最佳人选。
孙灿必须将甄家紧紧的跟自己绑在一起。可是,甄家什么也不缺,钱他们多的是;权,他们商人对这个或者感兴趣,可是现在的甄家是绝对不敢轻易进入孙灿领地的统治层的。
剩下唯一可以用的就是尊严。
商人的地位极度低下,世族大家都瞧不起商人。商人还有一个名称,叫贱商,地位连贩夫走卒都比不上。因此,商人是没有任何尊严可以讲的,是商人就应该低着头走路。纵然你有亿贯家财也是无济于事。
身份如此,根本得不到重用。
可想而知,当甄逸知道孙灿亲自来迎接他的时候,那神情是多么惊讶,多么不可思议,那呆滞的神情,几乎都成了木头一般。
孙灿抱拳说道:“孙灿代表淮南百姓,欢迎甄家的联盟。”
“大……人……言重……了……”甄逸几乎成了口吃,说话也有些不清楚,强压下心中的震惊,想起自己先前的所作所为,在想想对方的不计前嫌,顿时觉得一阵脸红,血气一上涌,粗声道:“甄逸能得大人如此看待,此身无悔,愿倾家财助大人成就大业。”
孙灿笑道:“那在下就先行谢过。”
“爹,孙大哥,你们别谢来谢去的了,在谢下去天都要黑了。”甄宓见甄逸和孙灿在那里谢来谢去,心里一阵不痛快。
“孙大哥”甄逸惊讶的看了甄宓一眼,在看看了孙灿,男俊女貌,俨然就是一队壁人,当下误以为他们有了什么,这才让孙灿亲自来迎接的,心想:“我是觉得怎么有些怪,原来是迎接岳丈来的。”当即道:“灿儿,我只有宓儿怎么一个孩儿,将来你可要好好待她。”
一丝黑线出现在孙灿的额头,孙灿脸都青了,这什么跟什么啊,立刻澄清道:“甄公误会了,孙灿跟甄姑娘清清白白,并没有任何复杂的关系在里面。
孙灿之所以救甄公,一不为家财,二不为美色。只为公道二字!‘灿儿’二字其实随便叫得的”语气最后转为严肃。。
甄逸一脸的尴尬。
甄宓更是一脸怒气,狠狠的瞪着孙灿,暗自说道:“孙子羽,你两次弃我不疑,让我颜面何存?我就不信我真的这么差,将来我非让你爱上我不可。”
想着,心底却莫名其妙的生出一阵凄楚。
第六部 再战荆襄 第一章 兵发宛城
初平三年,壬申,袁绍与公孙瓒再次会战于磐河。袁绍自大,认为自己兵多将广,军势是公孙瓒的二倍以上,遂不将公孙瓒放在眼里,贪攻冒进,未听沮授、田丰之良言。
中公孙瓒麾下谋士田豫之策,遭到“白马从义”的奇袭,连败三阵。后从沮授之谋,于公孙瓒对峙于磐河。僵持百日,旱灾大起,双方粮草相继告急,同时罢兵停战。
初平四年,癸酉,曹操整军再战吕布,奈何吕布神勇,加之李儒、陈宫之谋划,曹操虽有众多文臣武将,但也一时间也无法拿吕布如何?
交战半载,因无粮而退却。
次年,曹操依照军师戏志才的计策,以战养战,相继收服豫州附近黄巾余党何仪、黄劭等人,收编其众,取其钱粮。
同年六月,曹操三战吕布,军师戏志才亲自潜入濮阳说服城中大户田氏,并以典韦、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虎将在南门牵制吕布,再让于禁、李典、乐进奇袭北门,田氏开门,放于禁、李典等人杀入城内。
城中李儒、陈宫开东门,保护吕布老小出城。
月后,曹操步步紧逼,不留吕布喘息之机,于山阳大破吕布大军,将吕布、张邈赶出兖州,吕布、张邈投徐州刘备而去。
九月,长安郭汜、李傕中杨彪之谋,二人引兵相互攻击,后来又分别劫持了汉献帝和公卿。后来,张绣领兵前来和解,二人暂时罢兵。
汉献帝求计于贾诩。
贾诩用计离间郭汜、李傕,并让杨奉、宋果临阵倒戈,救出汉献帝,同时还通知董承前来迎接。
贾诩计成,汉献帝成功脱离长安,逃出虎口。
孙灿军中重臣荀彧,在第一时间内,把握战机,劝孙灿出兵救驾,打算以迎天子,以天子之名,征讨四方。不料大军渡河的船只,莫名其妙的燃烧了起来。使得大军行程耽搁了三日,被曹操赶上,先一步迎献帝前往许县。
曹操在许县盖造宫室殿宇,立宗庙社稷、省台司院衙门,修城郭府库;封董承等十三人为列侯。赏功罚罪,全听曹操处置,还自封为大将军武平侯,同时还记起孙灿救济之情,封他为镇南将军,定远侯。
此刻,淮南已非昔日的淮南可以相比的,领地内一片片欢声笑语,丰收的喜悦让感染了每一个人。
淮南地理优越,水源充足,领地内大小河流不下百条,几乎不存在什么干旱之灾,除了数年难得一见的水灾以外,淮南几乎年年都是大丰收。
尤其是经过孙灿治理,农民都得到了极大的获益,商人也可以取得丰厚的盈利,形势可谓一片大好。
寿春府衙。
“亚父,渡江船只为何着火,至今还没有消息吗?”孙灿一提起这事,心头就起了一团火。原本,这奉天子而令不臣的人应该是自己,可是,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火,让他停了三天,以至让曹操给抢了个头功。
对于船只着火一事,他总觉得是有人故意为之,就派郭嘉去调查。二十余天后,一点进展也没有。
因此,他又将此事交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