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学士 >

第177部分

大学士-第177部分

小说: 大学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同他们二人没有任何关系。臣被他们一吵,反将孙鹤年给忽略掉了。”

“不用说了。”皇帝将手中的票拟扔在案上,“什么允许,又要什么思路?你做你的事,秉公而断就是了。此事闹得沸沸扬扬,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就这么办,尽快审结。”

“是。”翟鸾起身,慢慢推出屋子。

看翟鸾离去,皇帝不为人知地松了一口气,提起案上的玉如意在磬上一敲。

悠扬的声音远远传开。

侍侯在一旁的那个太监忙问:“陛下有何吩咐。”

皇帝咬着牙花子,从牙缝里露出一句话来:“先把孙鹤年的家抄了。”

“是,臣这就交给陆松和陆炳去办。”

皇帝大声冷笑:“孙鹤年好大胆子,竟敢在朕的恩科舞弊。他很缺钱吗,想钱也想疯了,都丧心病狂了。依朕看来,他孙家至少有上百万两家产吧?”

那个太监回答说:“启禀陛下,孙家倒没这么多钱,大多是祖上传下来的田产和宅子,合一起,五六十万总是有的。”他突然讨好地一笑:“陛下,其实,我们司礼监的几个人下来也商议过这件案子,都觉得这事孙鹤年有舞弊嫌疑,该撤职抄家。臣几个也都合计好了,查抄孙府之后,得的银子就不入国库了,全部上呈宫里。武宗皇帝没留下什么家底,陛下接手之后,内藏府空空如也。再苦不能苦了君父,臣等都是这个心思。”

皇帝也不回话,就那么默默地看着这个太监。

这种事情他当然不会直接对人言明的。

那个司礼监的太监只好等在那里。

屋中突然安静得可以听到绣花针落地的声音。

半天,皇帝才叹息一声:“都是缺钱惹出来的事情,你们侍侯在朕的身边,自然知道朕这个家当得有多不容易。朕虽然做了皇帝,可比以前在安陆还穷,却苦了朕的嫔妃们。人穷志短,她们做出些不合体统的事情,也……也其情可怜……罢了,拟旨,查抄孙鹤年……你顺便替朕批红。”

“是。”那个太监慌忙写了圣旨,递过皇帝,皇帝只摆了摆手。

太监慌忙批了红,然后跪下领旨。

太监:“圣上,黄公公和孙先生他们怎么处置?”

“处置……怎么处置,孙淡也是,他也知道黄锦是牛脾气,心胸不够开阔,怎么就不能顾全大局,让着他些。哎,黄锦毕竟是书读得少了,眼界狭窄。就让他们几个在里面好好呆着,好好想想。等过些日子再放出来。对了,把他们几个都给我关在一个院子里。道理不辩不明,朕要让他们好生辩论辩论。”

说到这里,皇帝突然觉得有点头晕,身体一晃,急忙将手扶在案桌上。

“陛下。”太监慌忙伸手扶住皇帝:“圣上可要保重龙体啊!”

“我没病!”皇帝推开那个太监,怒喝道:“朕壮实得很,死不了。”

自科场舞弊案之后,皇帝就透着不那么正常,常常是忽喜忽悲,动不动就同人翻脸。

宫中的人也习惯了他的乖戾,遇到这样的情况,也只能默默地在旁边侍侯着。

“朕身边的人没一个争气的,黄锦、孙淡,还有朕的张贵妃。”皇帝掏出一颗丹药吞进肚子,沙哑着喉咙怒道:“黄锦要权,孙淡要出一口气,张妃要钱。朕身边还缺一个好色的,如此,权色财气都全了。”

这句话一说出口,皇帝突然走岔了气,一张年轻的脸红得像是要滴出血来。

那个太监大惊,忙扶皇帝坐在蒲团上,大叫:“陛下,快守住你那一口真元,保持神智,千万不要走火入魔啊!”

他一边扶着皇帝,一边大喊:“来人啦,去请王漓王神仙过来。”

第二百三十四章 审结

既然这件案子皇帝已经定了性质,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无非是想办法弄到人证物证,翟鸾在刑部侍郎位置上虽然呆得时间不长,可没吃过羊肉,却也见过羊跑,干起这活儿来倒也顺手。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同几个副主审商量了一下,大家都说天子圣明,本案如此处置很公允。

于是,大家又过了几次堂,传了相关人等,录了口供。当然,孙淡和黄锦那几位爷翟鸾是再懒得去传他们过堂了,就算传他们来也没用,反会吃一肚子气。

做完这些,然后将卷宗递报内阁,内阁票拟之后转呈司礼监,皇帝的批红很快下来。

如此一来,这件皇帝登基以来的第一大案算是审结了。

掐指算来,从孙淡和黄锦等人进北衙等审,到现在已经大半个月过去了。时间也已经到了九月,天突然凉快起来,秋高气爽,正是一个让人非常舒服的季节。当然,这也是杀人的好日子。也不知道今科秋帷又有几人被秋后问斩。

商量之后,经过皇帝点头,本案的结果出来了:孙淡和黄锦与本案无关,着即释放;吏部尚书乔宇,身为顺天府乡试主考,有失察之罪,罚俸一年,任回吏部任职;至于孙鹤年,乃是科场舞弊案主犯,证据确凿,按律当斩。其余一干人犯,或斩或流,各有判决。

如此一来,这件惊天大案总算结束了。

因为这件案子牵涉到皇帝的两大心腹,自然不好深究。黄锦和孙淡二人一点事没有,只不过是在北衙闲住了大半个月。

乔宇也是屁事没有,只被罚了半年俸禄了事。这点俸禄对乔宇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明朝官员的俸禄是制订得很低的,品级低的官员自然可以靠俸禄维持生计,但高级官员要想靠工资位置其奢华的生活根本没有可能。所以,地方官的主要收入依靠税务截流,比如实物税的损耗,运输途中应该扣除的人工和消耗等等。至于京官的,主要收入则来自于地方上的孝敬,比如每年夏天的冰敬,冬季的碳火。打个比方,一个七品的县令,每年的俸禄是米九十石,也就是一万三千多斤,这点粮米,也只够他一大家人吃一年。

要想活下去,活得滋润,还得从其他地方想办法。

乔宇如今是吏部尚书,平日里少不了有人孝敬。他即便再清廉,必要的应酬还是需要的,只要不爱过分,对自己的声名倒没任何影响。而且,他在南京做兵部尚书的时候,主持过南京防务,手头有兵,自然不缺钱。

所以,这半年的俸禄对他来说不过是毛毛雨,根本不值一提。

这件案看起来好生严重,但处理的时候,皇帝的扳子却是高高举起,然后轻轻落下,也伤不了这三人些许皮毛。

这其中最倒霉的自然就是孙鹤年了,被判了个斩立决,连带着贡院的十几个副考官、书办也跟着人头落地。

说起来,孙鹤年也算是杨廷和的门生,按理也不可能判得这么重。可关键是,这科舞弊的考生中有十多个同他有关,也是他放进考场的。铁证如山,换谁也翻不了案。

而且,皇帝登基没几天,为了维持朝局面的稳定,换取皇帝对即将开始的政治改革的支持,杨首辅对这件案子保持了沉默。

这期间发生了一件颇值得玩味的事情,皇帝竟然批准了杨廷和所提出的裁撤掉南京六部三百多闲官的奏折,帮杨首辅顶住了政治上的压力。

政治或许是一种交易,可这事翟鸾觉得杨廷和倒做得很正确,凡事都占着了道理。精简机构本就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关乎江山社稷,相比于社稷之重,一个孙鹤年的命运自然轻到不可计量的地步。

而且,孙鹤年本就犯了大罪,就算让杨廷和来当这个主审,按律也要判他一个斩首。

“挥泪斩马谡,杨阁老做得没错,也让人敬服。”翟鸾对杨廷和这个老人突然有些敬佩起来。

这是一个值得人尊敬的老人。

上完早朝,翟鸾就领了圣旨,带着判决书朝北镇抚司走去,准备向一干人犯宣读最后的审结结果。因为黄锦和毕云是宫中的太监,皇帝另有旨意,就派了一个司礼监的太监跟着一道过去宣旨。

京城再大,也架不住长了翅膀的消息,今天要审结正德十六年顺天府科场舞弊案一事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在城中传开了。

等翟鸾和那个太监一行人抵达北镇抚司的时候,外面的小广场上已经来了不少人。乍一眼看过去,至少有上千人。

这些人有男有女,估计不是人犯的亲属就是门生同僚。

到处都是蓝呢大轿子,看样子,还来了不少官员。

刚一落轿,就有一个下人走过来,恭敬地说:“可是翟大人?我家主母想请你过去一叙,还请屈尊。”

能够靠进翟鸾的也应该不是寻常人,翟鸾就留了心,客气地点点头:“正是翟鸾,你家主人是谁?”

那个下人忙道:“我家夫人乃是会昌侯孙家的刘夫人。”

“原来是刘夫人。”翟鸾有些意外,心中却有些不悦。我翟鸾可是领了省治的,你说见就见啊,成何体统?可是,考虑到刘夫人乃是刘大夏的女儿,老刘在世的时候声誉不错,是个有才干的人。看在他的面子上,翟鸾也不好发作:“回去对你家夫人说,翟鸾公务在身,不便去见她,还请谅解。”

他这段日子也是烦不胜烦,这件案中的一干人犯的家属门生们托了门路,不断找上门来,说情者有之,打探消息者有之。

翟鸾知道这件案子的厉害之处,这可是被皇帝盯上了的,若私下接触人犯家属,他翟鸾就要上皇帝的黑名单,这辈子也被想再进内阁当差了。

因此,遇到这种事,他都是一概不见。

“可是……可是……”那个下人急得像是要哭出声来:“大人,夫人说了,看在已过世的刘大夏刘大老爷的情分上,请大人务必过去一趟。”

一提到刘大夏的名字,翟鸾心中却有些不忍。说起来,老刘在兵部尚书任上的时候,他翟鸾还欠过他一个人情。

第二百三十五章 相见

老刘也是,想当初他也是做过浙江布政使、两广总督这种封疆大吏的人。后来更做过兵部尚书这样的中央机关首脑,后来因为得罪刘谨被诬陷入狱,充军肃州。虽然在正德五年,刘谨以罪被诛,刘大夏被官复原职,可往日的威权已然消失殆尽,在任上带了几年就去世了。

往日的弘治四君子之一,晚景凄凉,死之后这才没几年,他女婿又遇到这么件大案,想起来,真让人不胜唏嘘。

看着那下人哭泣的脸,翟鸾心中难过,柔声道:“回去吧,对你家夫人说,翟鸾皇命在身,不方便见她,抱歉了。”

那下人也不说话,只跪在地上不住磕头,眼泪一滴滴落了下去。

翟鸾被他缠得有些无奈,继续劝道:“回去吧。我这是要进去宣旨的,等下你们就知道结果了,现在找我过去也没用。”

正说着话,身边那个司礼监的太监心肠软,道:“翟大人,你去见见故人也没什么打紧,国法虽然严峻,可也不能不讲人情。老刘当年做庶吉士的时候,还是咱家亲眼见他金榜提名的。”

翟鸾松了一口气:“可以吗?”

“也没什么不可以,不过是叙叙旧,陛下那里也可以理解的。”

“要不,公公也一同过去。”

那太监想了想,点点头:“好。”

孙府下人大喜,连连磕头:“多谢翟大人,多谢公公。”

那个太监叹息一声:“别谢我,咱家是顾念着刘大人当初的一点香火人情,刘大人坎坷一生,也不容易。”

……

正如翟鸾所看到的那样,小广场上满是犯人的家属。这件大案,且不说黄锦、孙淡、毕云、乔宇、孙鹤年几个大人物,光陷进去的秀才就有一百多号,再加上贡院的考官、书办、誊录、差役,一共三百多人。

这三百多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