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心-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谈晓培和卓秀这东平国的第一家庭正在聊着叶韬的同时,远在宜城的齐镇涛也在嘀咕着类似的事情。
“老爷,那碧海潮音书要是能弄到手,放在宅子里就好了,那可是好东西啊。”齐镇涛的一个老伙计这么说,而他的眼神里闪过的分明是对于那东西的庞大的现金价值的馋意。
“滚你的,”齐镇涛不以为然地反对道:“老夫海上漂了那么多年了,什么潮没听过?还要宅子里摆个那东西?说到潮……嗯……除了娘们被弄爽的时候那一波一波潮水样的叫声,其他声音,都他妈的没啥兴趣了。”
齐镇涛直白的说法引起了一片哄笑声,这帮多年一起在海上打拼的老伙计都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点没有不好意思。一直等笑声停歇了下来,原来给齐镇涛当过近十年大副的李蒙才有些遗憾地说:“这最后一阵怕是要输,叶小子失了面子,这生意怎么办?”
齐镇涛想了想说:“没事。谁会觉得十五岁的少年输给人家百年老字号是失面子的事情?没看叶韬把那帮家伙逼到了什么地步?”说是这么说,齐镇涛暗里还是在嘀咕,要是能赢下来,那就更好了。
第三集 第041章 声光色效
与其说大家在等待叶韬变戏法一样地弄出什么东西来赢得最后的胜利,倒不如说大家更现实地在等待叶韬找出一个可以体面地下台的机会。胜利的机会是如此渺茫。
然而,大家关注着的叶韬却好像浑然不觉,他没有将时间和精力放在解释自己是如何尽了全力,也没有通过任何人去接触尚宝堂和楼庆希,来约定一个“场外和解”的方案。
叶韬将自己和所有叶氏工坊的学徒学工一起隔绝在了工坊里,除了公主府送饮食和送去叶韬要求的各种材料,其他所有人一概不接待。鲁丹是个合格的门神,而且他心情很差,被他把了门,所有的好奇心都被挡在了高墙之外。连谈玮馨这时候也只能靠着叶韬要求送去的那些材料和工具来判断,他正在弄的可能是一个和光学相关的东西,不然无法解释为什么会要那么多的品质很高的水晶,会需要那么多纯净度相当不错的石英砂……连谈玮馨都不明就里,其他人,那就不用提了。
毋庸置疑,现代对于光学的各种特性和对于光的各种前沿研究的了解,和叶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的发展水平,有着最大的落差。光是什么?这个时空距离能够有这样本源的研究成果还有着几乎无限远的距离。诸如光的色彩、光的折射反射的性质,说是无知一点都不过分。毕竟,作为光学研究必备设备的玻璃和镜子,至少在这片大陆上,还没有被系统地生产出来呢,那些掺杂着太多杂质五彩纷呈的琉璃和几乎照不清楚什么东西的铜镜,实在不具备产生系统的光学成果的基础条件。
只要能够在限期内拿出什么东西,无论任何东西,在这个时代可能都是爆炸性的,里程碑式的。而关键就在这时间上了。楼庆希很想看看,到底叶韬最后能够拿出什么样的东西来,但是他也知道,现在最关键的这个时间问题上,他是不能松口的。要是叶韬真的能在限期内拿出夺天地造化之功的东西来压住了碧海潮音书的风头,那他只好认了。可是如果他说出什么放宽时限等等之类的话,那像罗勤宋玉这样的人,将来或许就要给他小鞋穿。在春南国根基颇深的楼庆希自然不会害怕两个年轻人,但像他这样掌握着相当巨大的生意的人,更明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道理,更明白和任何人,尤其是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年轻人结怨,实在不是个好主意。
而就在一片对叶韬不太看好的局面下,叶氏工坊,叶韬乃至公主府却仍然按部就班地做着各种各样的准备工作。做这最后一件东西展示的场地定在了现在已经基本完成了建设的弈战楼前的小型广场。虽然弈战楼的主体建筑和那幢将来用来进行大型比赛解说的大型会场都没有造完,但两幢建筑现在都隐隐有了些宏伟的造型。用来作为弈战小铺的店堂和用来当作为露天和室内茶座提供茶水和餐点的辅助型的小楼,则建成很久,即将投入试运营。整个建筑群中间的小型广场,更是早早地铺好了青石地砖,展露出颇为整饬的样子来。在弈战小铺的试运营之前,能够在这里进行这最后一件东西的展示,对于将来弈战楼在京城的生意,毫无疑问是有着莫大的好处和莫大的风险的。相应的,在这里进行这次发布,也算是充分展露了叶韬、叶氏工坊,以及公主府的充足的信心。
到了第六天下午,公主府的卫士们就接到了一项任务:为叶氏工坊的展示递送正式的请柬。公主府的卫士们还从来没有接到过这样的任务,对于这些身手矫健的卫士们来说,让他们去递送请柬不啻是一种浪费。但是,公主府的人更清楚谈玮馨对于叶韬的态度,清楚这昭华公主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对于叶韬的支持只有更大而丝毫不曾减小过。而叶氏工坊将原本应该是他们来做的事情假手公主府的侍卫们也是迫不得已。工坊在这几天里昼夜轮转,没有休息过哪怕一个时辰。工坊所有的学工学徒们都是三班轮转着工作,为了能够在七天的限期内将叶韬的创想变成现实。
实际上,在第六天中午的时候,叶韬绘制在图纸上的东西已经完成了,谈玮馨暗地里进行的配合工作也告一段落,那些终于做完了手里的活的学工,学徒们,有不少累得甚至是蜷在工坊的角落里就睡着了,而已经累得将双眼活生生憋成兔子一样红,仿佛随时可能昏倒的叶韬,却强撑着布置着一件又一件事情。
和碧海潮音书夺天地造化的表演方式不同,叶氏工坊的这件东西的展示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人的表现,这部分的工作早就由谈玮馨去落实了,而现在,在非常紧张的时间里,至少要进行两次彩排。
弈战楼的小广场从第六天晚上开始就被谈玮馨调去的五百名禁军将士们团团围住,在里面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这番戒备让整个丹阳将近两百个接到了请柬的人心里躁动不已。
和大家预料的不同,这一次叶韬不但又做出了什么东西,不但没有求一个体面的下场的意思,反而大张旗鼓地邀请了更多的人。这近两百张请柬或许会带来四百到五百个好奇的观众,比起先前任何一次的展示,都多了一倍不止。到底是什么东西,让叶韬能够有这样的自信呢?
第七天晚上,络绎到来的人们在进入弈战楼的小广场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三面放在一起的巨大的白色帷幕。每一块帷幕都有两丈宽,大约一丈半高。三块帷幕并排放置在一个五六尺高的台上,形成一个弧形。在台前,则一排一排的摆放着几百张椅子,这就是观众们观赏今天展示的席位了。
在观众区之后,则是颇为奇怪的一个像是小房子一样的木质结构的东西,那造型就像是一个小型的堡垒,只有在朝着高台的那一面,才有一个可以开启的窗口,其他方向居然是全部封闭的。这个小木房子的背后,几位叶氏工坊的学工们进进出出,但都随手拉上门,居然是让好奇的人们看不到里面的丝毫情况。但这些年纪不同,却同样带着平静而自信的表情的学工们,则让大家意识到,今天有戏!
时间到了。看着叶韬穿着一身浅青色的长衫登上高台,前几次已经对叶韬颇为熟悉的人都不由得一愣。原本就很清瘦的叶韬居然在这短短几天里又硬生生瘦下去一圈,现在,用形销骨立来形容叶韬,大概也没什么不妥了。叶韬一脸疲惫,显然还是没休息好,休息够,但他的表情却是安详的。
向着台下所有观众团团一揖,叶韬朗声说道:“多谢诸位今天能来到这里。不管是拗不过公主府侍卫送来的请柬的面子,还是真的来捧场,不管是想要来看我叶韬出丑,或者是存着万一的念想觉得在下还能变出什么花样,这些都不重要了。工匠实在是不好当,尤其是在下不自量力,居然想要和那夺天地造化的碧海潮音书赌斗。不过,自古以来,对于匠人的最高评价就是四个字:巧夺天工。在下不才,但对于匠人这个身份却还是很看重的,这巧夺天工四个字,正是我以技艺传家的叶家,和叶氏工坊全体的目标之所在。哪怕是不自量力,却也要勉力尝试一番。好在,拼上了这几天的功夫,叶氏工坊的东西算是做出来了。到底是不是能胜过碧海潮音书,在下不敢说,但在这几天里,能够做到这样的地步,在下已经满意了。放眼全天下,我敢说,再没有第二家能做出这个玩意了。今天到场的诸位都是有眼力,都是见过诸多好东西的人,这一次的赌斗,到底最后是什么结果,就看今天诸位的评判了。”
又是团团一揖,叶韬神色轻松地下了高台,缓缓穿过观众坐席之间的通道,走进了那个封闭的小木屋里。
一队乐手从旁边还没有营业的弈战小铺的那幢楼里带着全套的乐器,走了出来,在高台两侧摆开。而在弈战小铺的二楼,还隐藏着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一个会成为今天晚上的表演关键人物的乐手,而这位乐手,拨动了第一个音符。
随着乐声想起,木质小楼打开了朝向高台的那个窗口,几束明亮的光线射在白色的帷幕上,映出清晰的画面。
右侧的帷幕上,映出的画面是辽阔水面上的夕阳晚照,橙红色的太阳让整个天空像是烧起来一般,几只水鸟在云间穿行。
在中间的帷幕上,映出的是港口里穿梭如织的大大小小的船只,颜色却没有右边帷幕上那么浓烈张扬。那水面是苍青色的,但跃动着的金橙色的粼光却让画面看起来暖暖的。
左边的帷幕上,是一座修建在山坡上的高楼。挺拔的线条让建筑物看起来有一派森严的气象,但停矗在檐角的一只懒洋洋的,正在用嘴梳理翅膀的白鹭,则为这森严的气象添上了几分诙谐。左边的这画面,色调更是浓郁,仿佛阴沉的夜空随时会席卷而来,将整个建筑吞没其中。
三幅画面,恰好形成了远景,中景,近景三个层次,而这三个画面连接起来,恰恰是叶韬已经屡屡使用,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十里烟波图的翻版。
随着帷幕上映出清晰的画面,一旁的侍卫们乘着大家失神的一刹那,将场内的其他灯光全都熄灭了。这个没有月光的夜晚,帷幕上的那些光线成为了整个丹阳的焦点。当场内再没有其他灯光的时候,帷幕上的画面显得越发的清晰了。
“画面……在动?”一个人忽然嘟哝着,有些不可思议地说。随着乐声,在右侧画面上,在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几点帆影,而后,这帆影居然一点一点变大,变近,恰如归航的渔船。
在画面左侧,在森严的建筑物下面,则涌出了一片人群,细致的笔触刻画出画面里每个人的神情和动作。他们中间有的在眺望远方,有的在逗弄怀抱里的孩子,有的则紧紧互握着双手,像是担忧些什么,又像是在憧憬些什么。
渔船更近了。作为音乐核心的古筝,已经从空灵飘忽变得活泼了起来,那密集的强烈的奏响,仿佛是渔船上的人们在和那些靠近了他们的船上的人们打着招呼,互相问答着一天的收获。
渔船进入了中间的画面,那越发明亮欣喜的乐声仿佛在倾诉着渔人们急切归家的心情,而在近景上的那些人群,也向着码头涌去,带着各种各样的表情。活动的画面中最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