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弊主 >

第412部分

大清弊主-第412部分

小说: 大清弊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八艘船只靠上码头,从船上下来几个发式、服装皆异于大清,说话也听不懂的水手之后,码头上一众人才意识到这六艘船是前来朝贡的藩属国的使节船。这可没他们揽活的份,一众人都一哄而散,此时码头上繁忙无比,他们可没时间和精力瞧热闹,见多识广的都知道那是琉球藩国的使节团。

    来的八艘船并非琉球的,而是分属琉球和日本两个藩属国。琉球的使节是封禄大夫程可正,日本的使节也是熟人,江户幕府辅佐幼君大臣新井君美,两藩属国的来意皆是一样,前来上表请封。

    日本是新归附的藩属国,自然是要谴使来京上表请求册封倭王和将军,而琉球却是国王尚敬继位之后未及请封,江户一战,琉球虽无功劳也有苦劳,更是见识了清国海军的强盛,特意谴使前来请封,一则是以示隆重,二则也是想要订购战舰,随便捞点好处。

    新井君美并未急着下船,而是站在船头打量着天津的繁华,一路沿海河而上,沿河两岸停的密不透风的船只让他极为震撼,眼前所见的繁华景象超出了他的想象,比他收到的情报所描述的景象更胜几分,他不由冒出了与清国互贸的念头,日本国内现在是闭关,要想打破这种现状,由清国提出互贸则最为理想,可清国愿意吗?

    当看到停泊在码头的船只卸载的都是稻米,新井君美眉头不由一皱,难道清国北方遇上了灾荒?这可不是好消息,他急忙吩咐道:“谴人去码头打探一下,清国北方是否遇上了灾荒?顺带探听下米价,以及他们的金银兑换比。”

    下人鞠躬退下后,新井君美望着一片繁忙的码头,却是暗叹了口气,此番出使大清,之所以由他亲自领队前来,一则是因为他通晓礼学、熟悉朱子礼仪,二则是巨额的战争赔款,使的江户幕府出现了极为严重的财政危机,各地大藩蠢蠢欲动,已经危及到幕府的统治,此次出使,他是寻求帮助而来,至不济,也要将战争赔款缓一缓。

    若是清国真是遇上了灾荒,这个时候提出暂缓战争赔款,清国的皇帝只怕不会同意,那只能是寻求帮助了,支援火枪火炮,可能性极小,派兵倒是有可能,却又担心请神容易送神难,正在左右权衡,探听消息的武士已经赶了回来,躬身禀报道:“禀大人,清国北方数省确实是发生了严重的春旱,如今天津的米价在一两四钱银子一石,金银汇兑在一比一十六左右。”

    灾荒之年,米价才一两四钱银子一石?新井君美不由微微怔了一下,这个价位可是比起康熙在位时还要低,这个贞武果然是治国大才,看来,用粮食折抵白银这条路是走不通了,想到这里,他暗叹了一声,清国不仅疆域辽阔而且物产丰饶,即便是遇上灾荒,也能南北照应,这物价实是太低了,灾荒之年的粮价都比日本要便宜几倍,可惜清国严禁粮食出海贸易,否则开通两国互贸的话,仅是粮食一宗贸易,幕府就能够彻底稳住局势。

    直隶总督施世纶很快便听闻了琉球、日本两藩属国使节团抵达的天津的消息,他如今一天忙的脚不沾地,也没心思去接见使节团,只是按规矩命人将使节团安置到驿站,并派出兵丁护卫使节团安全,忙完之后,又给贞武写折子禀报此事,谴人快马送往京城。

    呆在紫竹林的老九胤禟听的这消息心里不由一喜,日本的使节团到了,那和亲的二十名日本公主、姬什么的也应该到了,老十四可是答应送他两个的,不知道这日本女人和大同婆娘哪个会更胜一筹,仰或是春兰秋菊,各擅胜场?

    很快,他的心思就转了开来,日本称臣纳贡、谴使请封、送公主和亲这对朝廷可是大事,更难得的这些全是老十四的功劳,京师必然要大举庆贺,老十四会不会籍此对一众兄弟进行封赏?

    如今已是三月底了,已足足旱了两个月之久,说不定近期可能就会下雨,那可是喜上加喜,还不止这两件事,听说,北洋舰队在三月底也会抵达天津,这更是大喜事,不行,得赶紧把手头的事情安排好,老十四随时有可能召有回京。

    京城。

    乾清宫,贞武批阅完奏折,呷了口茶,才三月底,竟是有些酷热了,他偏头望了一眼窗外的阳光,起身在殿内舒展了一下身子,而后步出殿外仰头望了一眼一碧如洗的蔚蓝天空,眉头却是不知不觉的皱了起来。

    守侯在殿外的几个太监见他出来,早就不言声的跪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出一口,跟在他后面的包福全见贞武仰头望天,知道他是忧心旱情,也不敢胡乱开口,陪着小心的肃立着。

    贞武在殿外台阶上站立了一阵,才道:“去宣钦天监监正纪利安,五官灵台郎张显望两人觐见。”说完,他便转身进了殿,在殿内缓缓的踱着。

    从富宁安、噶敏图、赖都、揆叙等人和北方几省的大员上的奏折、密折以及监生的日记来看,各灾区的赈济事宜处置的井井有条,民心也算安稳,只是这天何时才会降雨?

    想到这里,贞武不觉微微有些焦躁,虽然目前形势尚好,可这都是大笔的银子砸出来的,灾区每天的钱粮消耗是相当惊人的数目,若是再有十天半月不下雨,这募集来的银子可就该见底了。

    此番赈灾募捐,由于有京报广告的诱惑以及盐商的大笔输捐,募集的银子着实不少,高达一千二百余万两,堪称创下了大清募集之最,不过,这一千二百余万两银子足有七百万是各地盐商的总会输捐的,加上自个捐了二百万,真正是民间输捐的只有三百多万。

    而盐商之所以肯大出血,不外乎是国家太平了二十余年,他们攒足了家底,亦有可能是欲革新盐政的消息传了出去,盐商们急着表忠心,他这次算是真的见识了盐商的财力,对于盐政革新他也打算再仔细的掂量一下,这些个盐商等于是皇家的小金库,也难怪康熙对盐政弊端视而不见。(未完待续)

第600章 有雨

    在殿内踱了两圈,贞武的心思又绕回到旱情上面,此次赈灾不仅关系到他的威望,也关系到对北方各省的官场整顿,同时也是博取民心的机会,自然不能虎头蛇尾,若是持续干旱下去,花光了募集的银子,他唯有用他的内帑去填灾区这个窟窿了。//小说阅 读网首 发 ww w。MFxs。 //

    国库虽然不缺银子,但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动用的,若是花费巨大,容易招惹物议,至少一个好大喜功的帽子是免不了的,若是所费不多,则根本没有必要。

    登基改元便遭逢大旱,他心里也是憋着一股气,得知募集的银两足有一千二百万两,便起心不花费国帑一个大子儿,漂漂亮亮的赈济此次大旱灾,一举压过康熙的威望,对他而言,康熙的威望实在是太高了,他可不想活在康熙的阴影之下,那对他日后推行革新不利。

    不过,灾区的消耗实在太大,他虽然富足,也禁不住如此消耗,况且,他如今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手头这点银子,根本不敢乱花。

    想到这里,他不觉微感伤神,军队要钱、建作坊也要钱,教育一旦铺开,更需要钱,还要给康熙修建避暑山庄,‘四大恒’的低息放贷也要及时的补充,澳洲移民也是大头,真是钱到用时方恨少。

    看来,得想办法再弄点黄金白银,最好是黄金,以便日后推行金本位制,山东就有超大的金矿,这他是知道的,不过,国内本土的金矿他却不想动,澳洲、美洲、非州都有不少超大金矿,只是大清禁矿数十年,这方面的人才奇缺,还得大力培训,远水难解近渴。

    发动战争?南洋诸藩国、莫卧尔帝国、奥斯曼帝国都是好对象。不过,在西北未定之前,他还真不敢轻举妄动,看来。唯有在日本人身上压榨了,日本的金银矿可不少。

    贞武正自盘算如何压榨日本,包福全却是满脸喜色的进来禀报道:“皇上,钦天监监正索朗、纪利安,在外求见。”

    这么快?灵台郎张显望为何没来?贞武立时便反应过来,这是正好遇上索朗、纪利安前来求见,二人既来求见。定然是好消息了,他停住脚步道:“宣二人进来。”

    索朗、纪利安进来磕头请安之后,索朗便说道:“恭喜皇上,钦天监观测到,三日后必定有雨。”

    三日后有雨?贞武热切的盯着二人问道:“可能确定?”

    纪利安是法国的传教士,不过在京多年,早已是一口流利的京腔,当下便叩首道:“回皇上。千真万确。”

    索朗也跟着道:“奴才亦知滋事体大,不敢妄言,三日后有雨。乃是纪利安与灵台郎张显望经过再三证实的。”

    贞武微微点了点头,事关重大,钦天监确实不敢妄报,三日后能够有雨,这确实是个好消息,能够减少不小的损失,微微沉吟,他才道:“天文历法用途广泛,不可局限于一隅,战争、航海皆用的上。着钦天监扩大对天文生的招募,既要从落第的士子中选拔,亦要大力从幼童培育起。”

    一听这话,索朗不由大喜,贞武如此重视天文,这可是钦天监的绝好机会。他忙磕头道:“奴才尊旨。”抬起身,他便接着诉苦道:“皇上,钦天监官吏终生不得改迁转职,又是子孙世业,况且俸禄亦不高,钦天监扩招实是难度不小,奴才恐有负圣恩。”

    钦天监官吏终生不得改迁转职,子孙世业?贞武不由暗自腹诽,这都是些什么破规矩!微微沉吟,他才有点明白,这钦天监职掌制历、观象、报时,同时还具有选定历注、出具占语、诹日择地的职责,而且与诸多的国家政务、礼仪甚至的皇家的行为都有较大的联系,这个规矩应该是防止泄漏皇家的一些机密。

    这事贸然废除,显然是不能的,不过,不废除的话,则必然导致人浮于事,逃不出一代不如一代,逐步衰落的格局,微一沉吟,贞武才道:“子孙世业是人才凋零的根本原因,钦天监适当整理一下,将天文历算、天象观测等隔离出来,废除子孙世业。

    微微顿了顿,他才接着道:”钦天监现有品级过低,着由正五品升格为正三品,其下官职升迁,你与吏部商议一下,写个条陈上来。”

    一听将钦天监升格为正三品,索朗、纪利安皆是大喜,立即便磕了几个响头道:“奴才尊旨。”

    贞武微微颌首道:“钦天监不要过多的涉及政务,要致力于对天象、气象的研究,不要固步自封,要善于博采百家之长,天象、气象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必须的大力培养人才、招揽人才,有关待遇,朕会给你们逐步提高,能出研究成果,朕另有封赏,朕不吝啬爵位。

    另外,随着大清海外领土的扩张,航海业的兴盛、大清皇家海军的壮大,海洋上的天象、气象、洋流、风暴也必须有专人研究,此事,必须得专门成立一个部门负责,你先把架子搭建起来,慢慢招揽人才、培养日才充实,有关的经费按例从内帑中划拨。

    再则,观测天象、气象离不开各种仪器,钦天监的仪器大多仍是沿用元、明等前朝旧的仪器,太上皇督建的新仪也不多,仅只天文仪、地平经仪、地平纬仪、黄道经纬仪、赤道经纬仪等几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办法多添几件仪器,也要多培养能够制造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