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弊主 >

第139部分

大清弊主-第139部分

小说: 大清弊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牢记本站域名 《  》

    第220章生番熟番

    施世骠在众人的镞拥下,沿着港湾视察了一圈,他每月都来,每次的变化都让他惊讶,相比于大湾,这里地理位置更为优越,而且无淤填之虑,实乃天然良港。

    因为青壮劳力众多,港口、码头、道路、房舍等修建工程,同时全面铺开,整个打狗港处处皆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沿着海湾,一溜五十余个大小泊位都已初具雏形,道路与库房也在紧张的建设之中。

    不过半年时间,就能有这个规模,施世骠不由大为感慨,十四爷不仅有钱,而且也会做人,福建招抚,他将福建的大员都保了下来,奏折一上去,一众大员都是官复原级,如此大的饥民暴*,福建一应大员无一遭牵连,已是堪称官场奇迹。

    一众官员心里都清楚是拜十四阿哥所赐,一个个自然是投桃报李,对十四爷主导的移台饥民格外的关照,简直可说是无微不至,一应救灾、安置的物质都是源源不断的运送过来,如此大规模的移民,历时半年,便顺利完成,实在是罕见的高效。

    也正因为如此,打狗港的建设才能有这般成就,预计再有半年时间,打狗港便可初步投入使用,想到这里,施世骠不由赞叹不已,建成了港口,台湾的稳定便不用再愁,饥民也得到稳妥的安置,等到明年夏天,这些饥民便都足以自给自足了,实在是一举数得。

    而且,经过福建招抚,移民入台,建设港口,十四爷在福建、在台湾可说是深得人心,闽南一带,台湾的饥民,几乎家家都供着十四爷的长生牌位。

    从福建招抚开始,施世骠就跟着胤祯,一步步走来,不过大半年的时间,便形成了这种局面,他当初可是连做梦也想不到,也亏的是十四爷前来招抚,否则哪来移民台湾、开发台湾的这种兴盛局面,朝中一众大员,因循守旧者多,敢于创新者少,更无人有十四爷这种眼光和魄力,财力就更是不济了,仅仅这次三十万饥民移台,耗银就在百万两上下,指望朝廷出这笔钱,那真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对于台湾,施世骠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是他施家一族的丰功伟绩,他自然是希望看到台湾繁荣兴盛,移民入台、打狗港的建设,不论是于国于民,还是于公于私,都是影响深远之举,他和福建水师上下自然要尽力支持。

    徐世桢陪着一路转下来,心里却是兴奋异常,这港口的规模足以媲美上海港,有如此大的港口,繁华就只是时间问题,这可比他心中所想的要好上百倍。

    看到这个港口,他心里也有点明白过来,十四爷为何要让他这里做知县了,这里,很可能便是十四爷的远洋舰队的又一个基地,只是不知道,十四爷在这荒山野岛建个基地有什么用?

    一行人视察完毕,便回到县城,宋永清有心巴结,酒宴自然是丰盛到了极点,不过,施世骠却是饮了几杯酒,便放下了杯子,因品级差的太远,一众人等亦不敢相劝,酒宴草草收场。

    酒宴之后,施世骠也未回军营,直接就住在了县衙,徐世桢估摸着他有事交代,安顿下来之后,便赶了过去求见。

    进屋略微寒暄之后,施世骠就直接问道:“你赴任前,十四爷对你可有交代?”

    徐世桢恭谨的欠身回道:“彼时,十四爷仍在京师,下官一接到任命便即启程,并未接到十四爷书信。”

    施世骠点了点头,方沉吟着道:“十四爷既让你来凤山,自然对你甚为看重,日后自有书信于你,我这里简单说几句,你心里也好有底,打狗港建设,关系到台湾的稳定,十四爷也甚为重视,欲将其作为远洋舰队在台湾的一个基地,打狗港的建设乃是首务,你要抓紧,不得有丝毫懈怠。

    十四爷既是有心把此地作为远洋舰队的一个基地,那么一应后勤补给自然就要着重考虑,凤山地势平坦,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宜种稻谷,你不要只顾眼前利益种甘蔗。

    再有,凤山新迁移民,皆是十四爷招抚福建的暴动饥民,可是花了无数的银子和心血,你要善加体恤,不要让十四爷的一片心血白费。”

    “下官明白。”徐世桢起身一揖道:“下官谨谢施军门指点。”

    次日一早,施世骠便赶回厦门,自码头送别回到县衙,宋永清便笑道:“徐大人雷厉风行,真是我辈楷模,凤山县事务繁杂,咱们今日便行办理交割事宜,徐大人意下如何?”

    徐世桢知道他急于脱身,当下便道:“如此甚好。”

    “一应帐目、名册,皆已整理、封好。徐大人谴师爷去接收、查验便可。”宋永清收敛了笑容,缓缓正容说道:“有一点,要郑重提醒徐大人,台湾乃半开化之地,境内尚有许多‘生番’(高山族)、‘熟番’(平埔族)。

    对‘熟番’的管理,皆是沿袭旧时习俗,采取自治原则,在熟番聚集地设番社,头人由他们自行推举,官府任命即可,一般在番社都另行设置商社,以方便收税管理,目前,凤山共有十二番社。

    对于‘生番’,因语言、风俗迥异,历来便是采取立碑、划界等隔离措施,以避免接触而产生冲突。

    去年一举迁移了三万余户入境,开荒种地,越境自是在所难免,虽然截止目前还未起冲突,但冲突迟早会来,徐大人还宜及早想好应对之策,新迁移民,根基未稳,民心未定,一旦冲突,有酿成大变之虑。”

    难道还要请兵征剿不成?徐世桢听的暗暗叫苦,对他来说,这可是新问题,他起身一揖,很是恭谨的道:“还望宋大人不吝指教。”

    宋永清还了一礼,含笑道:“无非是剿、抚二字,以抚为上,生番、熟番都是人,尊重其风俗,派人携带药材、布帛等物与之交流,重新划界,若行不通,则剿,剿了再抚,再行划界,平日小冲突,则能忍则忍,时日一长,便可相安无事。”

    第220章生番熟番

    第220章生番熟番,到网址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 》;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221章李卫下套

    请牢记本站域名 《  》

    第221章李卫下套

    正月十五,上元节。

    上元节俗称灯节,正月十五日及前后两天皆是燃灯、观灯日,自十四日起,内务府专司节灯的吏员,便在紫禁城宫中和畅春园等皇家园囿中张挂各式华贵宫灯。

    京城一众宗室亲贵、王公大臣府邸,各大商号、富贾、小民百姓门前,都挂起了各式各样的灯笼,有身份有地位有钱的则悬挂各种鲩灯、玉灯、琉璃灯、缀珠灯、羊皮灯、罗帛灯等等,升斗小民则悬挂形态不一的大红灯笼。

    一到晚上,整个北京城便成了灯的海洋,随处可见晃耀夺目,如清冰玉壶的玉灯,精镂细刻,妆染如影戏之法的羊皮灯,宛如牡丹、莲荷、曼陀罗等花卉形状的罗帛灯,有如车舆、屏风、佛塔等形状的琉璃灯,以水流和热气流为动力的走马灯,以及极具满族特色的各式冰灯。

    月上柳梢头,花市灯如昼,自然是多情少男,怀春少女幽会的浪漫时刻,然则,胤祯却是无福体验,整整一天,他都呆在宫里,经过漫长的赐外藩宴之后,晚间,他和一众王公大臣、外藩王公以及大群后妃又陪同康熙,在紫禁城乾清宫观灯、放焰火。

    各式华贵宫灯虽然尽皆精美,但看多了也就索然无味了,胤祯跟随着人群一边漫不经心的欣赏着,一边却在心里惦记着李卫,也不知道那小子能把事情办的利索不?

    天刚察黑,李卫便赶到‘老马记客栈’,敲响了俞鸿图、戴铎二人所在后院的院门,俞鸿图开门一见是他,欣喜的道:“李兄今日如何得暇?”

    李卫微微笑道:“十四爷进宫观灯去了,我今日恰好轮休,在京城亦无什朋友,这不就想到二位了,可愿一同去观灯?”

    “同去同去。”却是戴铎闻听响动走了出来,轻笑道:“有李兄这块头,咱们也不虑被挤着。”

    “上次还要多谢李兄援手。”俞鸿图躬身一揖,谢道。

    “些许小事,何足挂齿。”李卫摇手道:“如此客气,可是不把李卫当朋友了。”

    “痛快,李兄果真是爽快人。”戴铎笑道:“麟一,你看李兄这一身,真个是清爽利落,玉树临风,咱们也快去拾掇拾掇,正是月上柳梢头,咱们可别错失了此番良辰美景。”

    李卫今日一改往日的富绅打扮,一袭皂色长袍,他本高大魁梧,如此一装扮,确有几分玉树临风的味道,闻言,却是笑道:“我一脸**子,纵然玉树临风,亦只能看背影。”

    俞鸿图促狭的笑道:“无访,咱们今日专走灯光暗淡处,不就看不出麻子了?”

    “去去去。”李卫甩了甩手,正容道:“情人眼里出西施,我老李脸上,那可是一颗麻子一朵花。”

    俞鸿图、戴铎二人笑的差点岔了气,半晌,戴铎忍住笑,道:“李兄,你脸上的花也忒多了点。”

    三人出得门来,天已黑尽,但满街灯火,流光溢彩,照映的大街一片通明,恍如白昼,三人都是头一次到京城过上元节,恰如乡巴佬进城,各式各样,精美绝伦的灯笼只看三人应接不暇,目眩神迷。

    大街上亦是人如潮涌,来来往往川流不息,不时可见提着花灯的妙龄女子,不过,大多都有仆从前呼后拥,往往惊鸿一瞥,令人遐思无限。

    待到繁华处,已是灯如海,人如潮,笑语盈盈,欢声醉人,猜灯谜处,舞龙灯处,观歌舞处更是人声鼎沸,喧声盈天,几无立锥之地。

    俞鸿图慨然长叹道:“今夕何夕,此情只应诗中见。”

    戴铎亦道:“去年在江宁,只道江南繁华天下难继,不料京师奢华竟至如斯。”

    “那是自然,京师乃天下精萃汇聚之地。”李卫接着道:“这世道可是一年比一年好了。”

    “真没料到,今年北方数省遭遇罕见春旱,竟然还有这般盛况。”

    “朝廷有钱,福建遭灾,北方遭灾,都是大洒银子赈济,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逛到半夜,三人回到客栈,李卫又出银子叫了席面,俞鸿图颇为过意不去,“今日已是尽欢,李兄何必再破费?”

    李卫笑道:“上元节自然是要吃元宵的,另外,过得几日,我便要随十四爷下江南,今日机会难得,咱们一醉方休。”

    听说离别在即,三人兴头登时消了不少,一时席面送来,李卫举杯便道:“李卫预祝两位兄弟金榜题名,高中榜首。”

    两杯酒下肚,三人兴致又高了起来,李卫有心,对俞鸿图格外照顾,杯来盏往,不几回合,便将俞鸿图灌倒在桌。

    待桌上只有他与戴铎二人,李卫笑道:“没想到麟一如此不济,长夜漫漫,咱俩可悠着点。”

    吃了些元宵,用了些干果,李卫才恍然道:“今日还有一事,不想光顾着高兴,竟然忘了。”

    “李兄还有何事?”戴铎颇为好奇。

    李卫一拍脑袋,连声道:“我有个想法,想进献给十四爷,心里却没底,不知道适合不?二位是饱读经书之人,想让二位给拿个主意。”

    听说这等小事,戴铎不由笑道:“这有何难,李兄请说,咱们边喝酒边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