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公元1042 >

第163部分

公元1042-第163部分

小说: 公元104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番彻查后才知道,那人只不过是宫中一个打杂宫女的后代,哪是什么皇子,陛下为了顾及颜面没杀他,但是流放到千里之外的沙门岛,你难不成想走歪门邪路,傍上狄青?”

“不,属下绝无此意啊”狄宁赶紧回答。

“那你问我狄青作甚!”我看着狄宁的眼睛问他。

这家伙眼珠子瞪得跟灯笼似的,回答说:“司令,俺刚才都说了,俺小时候认识狄青,那时候他家住汾州西河,俺们是一个村的,您若是不信尽可向汾州西河县康主簿查问此事,名字都在那呢,假不了”

“好吧,就算狄宁大队长跟狄青是同村那又能怎地,你可别想拉关系,狄青出身寒门不像朝中其他将领,他可不敢私自提携你啊!”

“大人误会了,属下其实是想问问,咱们啥时候也去西边跟西夏狗干上一仗,俺狄宁也是好汉一条,用不着攀附狄青,俺只是问问,问问而已!”

“哦,你这样说本大人就明白了,告诉你,仗是有的打,不过要先把眼前的这个剿匪的差事做好,万一出了岔子,咱们可就阴沟里翻了船,你要记住本大人的这句话,这次剿匪只准成功,不准失败!”

狄宁一拍胸脯:“大人放心,只要属下在保准王伦那狗贼手到擒来!”

训练日歌谣:汴梁小哥

汴梁小哥,

骑着小驹进城去,

帽上插根羽毛,

称为时髦小哥儿。

汴梁小哥,加把劲儿,

汴梁小哥,时髦小哥儿,

留心音乐和脚步,

轻巧地伴着姑娘舞。

我爹和我上军营,

跟赵泽司令同行,

在那我们看见许多士兵,

密密麻麻就像玉米布丁。

在那儿我们看见上千人,

都是地主财神一样的有钱人;

他们每天挥霍的东西,

我真想能够省下一丝。

还有那司令赵泽,

骑着一匹高头骏马,

向部下发号施令,

我猜准有上百万人。

在那我看到一小桶,

它的盖是用皮做的,

他们用两根棒击它,

把士兵召集到一起。

在那我看到一尊巨大的炮,

大得就像一根长长的枫木,

架在一辆坚实的小车上,

要我爹的牛来拉。

每次他们开炮,

得装一牛角火药,

响声就像我爹的枪,

只是大大超过枪声。

啊,乱七八糟一大堆,

我连一半都说不全,

于是我脱帽鞠个躬,

急奔回家去找娘亲。

汴梁小哥,

大宋人就爱这曲儿,

它可供你吹哨、唱吟或弹奏,

而且在战斗时有它最带劲。

赵泽的训话日记版:

我是司令赵泽,我希望大伙以后称呼我为长官!

众人齐声高呼:遵命,长官!

我需要一千个士兵,我们将乘帆船下江南。我们去那只有一个目的,杀了乱贼王伦。王伦利用谋杀、拷打、威胁统治着一支虎翼军,而我们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我们对王伦绝不留情,因为我们残暴,他们会知道我们是谁。我们会让王伦见识到什么是真正的暴行,我们要打得他措手不及,我们要让他和他的兄弟倒在我们的脚下、我们的手下,我们的屠刀下,我们要让王伦反胃,让他一谈到我们就会闻风丧胆,王伦毫无人性,所以我们要消灭他们,这是我对你们的最低要求!

最后,希望大家跟我一起重复下面的话:

我喜欢为陛下工作!让我知道自己究竟是谁!大宋特种兵!我爱这个特种兵!我的、你的、大家的特种兵!

愿陛下保佑你们!

19。最后的杨家将

五月二十七日,汴梁,大雨如注。

祥符军营。

赵泽走到沙盘前,将一面小旗子插到了江南扬州,说道:“我军可在这里登陆,阻王伦南下,杨校尉以为如何!”

杨文广一身劲装打扮,眉头深锁,听了赵泽的提议后问道:“大人,王伦那厮真的不会从海路逃窜吗?”

“大人请看”杨文广指着海州沿岸说道,“东海近在咫尺,王伦若是聪明只需劫持几艘大船上路,一旦逃入大海,我等便无迹可寻了!”

“这只是一种可能,若是真的发生了,我等到时再想办法,为今之计,便是赶到王伦一伙贼人的前头,伺机而动,杨校尉请看,王伦造反是在沂州,后一路东去密州,为何不北上青州或西进兖州呢!”

杨文广回答道:“如果属下猜的不错,这王伦定是知道青州、兖州一带都有重兵把守,去了也讨不到好处,更何况,追兵就在眼前,只有东去密州才是上策。”

“不错,密州没朝廷大军把守,连城防都没有,王伦最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会先逃去密州躲避官军风头,当他兵强马壮后才突然挥军南下,应天府的巡检使傅永吉也证实了这一点,既然王伦已进入了海州,剩下的事,就只能靠咱们预料了,本官以为王伦只有两条路选择,一是沿东海岸南下直接通过涟水军驻地进入楚州,那里河流湖泊甚多,王伦若是逃去那里可能性很大,不过他的人马也有五六百之多,怎么可能在涟水军眼皮底下一声不响地走过去呢,除非涟水军都睡着了,这一点,本官问过兵部的人,他们也觉得不可能,既然王伦直接通过涟水军驻地的可能性不大,就只剩下另外一条路了,就是这里”

赵泽指了指西南的淮阳军:“王伦不会再北上了,除非他想自杀,因为官家的大军正在后边追他,至少王伦会这样想,所以他会望南逃窜,既然涟水军那里行不通,本官猜测,他会选淮阳军东北的山区,那里山高皇帝远,淮阳军估计还没收到王伦造反的消息,就算知道了,也没那么多兵力四处设伏,所以王伦通过这里的可能性很大,只要他躲过淮阳军,进入了泗州,他就能喘一口气,这里的州县根本无力与之对抗…”

“大人所言甚是,不过王伦到了泗州后会作何打算,南下还是西进,或者干脆逃往海边”杨文广继续问着,因为他要了解赵泽的全部意图,也想知道知道赵泽是否真的懂用兵之道,枢密使杜大人也暗中嘱咐过他。

“西进难度很大,无论是宿州、濠州、还是滁州,本官在庐州呆过一段时间,知道那里的情况,所以才敢断言王伦不敢望西逃窜”

“那么”杨文广点了点头接着说道,“王伦只有冒险通过扬州向东,然后再南下了”

“正是,所以我等要在短时间内赶到扬州,希望能够尽快发现王伦的行踪!”赵泽拿起一只小木船放到了陈留县汴河之上,“半个月务必要赶到扬州!”

出征的日子,即将到来。

赵泽的日记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其中有这样一段关于杨文广的描述:

古代的将军总是那么的神秘,那么的耀眼,虽然一生飘迫,大起大落,却有着一举成名的好汉体魄。

杨文广的祖上三代都是将军,他爷爷杨业是大宋朝的开国功臣,当年随太祖赵匡胤征讨四方,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真正让杨业一战成名的却是早年的雁门关之战,当时辽国驸马萧多罗率军十万进犯雁门,战况空前激烈,若是一味死守,恐怕支撑不了多久。为了退敌,杨业老将军制定了一个极为冒险的偷袭计划,意在刺杀辽国统帅萧多罗。

这种作战方式在我的那个时代,称之为斩首行动。要点是隐蔽潜行、快进快出,参加行动的人必须全部是精锐之士,视死如归,对敌一击必杀,捣毁敌军的指挥系统。

当杨文广跟我说,他的爷爷当时留下了绝大多数士兵固守关城,自己亲率三百死士绕道辽军背后,趁夜发起了突袭,刀斩了辽国统帅萧多罗,生擒辽将领李重海,使辽军望之丧胆,“望见业之旌旗即引去”之时。

我震惊了,因为古时候的没那么多先进的装备,也没有隐形迷彩,更没有超低空无声战机,为了解开心里的谜团,我问他:“杨校尉的爷爷当时是怎样率军通过敌人的封锁线,怎样绕过十几万辽国大军的营地,又怎样知道辽军统帅身居何处,他们身边的武士难道没发现你爷爷吗?”

杨文广告诉我,他爷爷当时就没打算活着回来,连遗书都写好了,带着他父亲还有三百死士,换了契丹人的军服,连夜潜入城外,因为长年在边关与辽人开战,爷爷懂得契丹话,也知道契丹人行军布阵的方法。

唯一难的就是辽国统帅萧多罗在哪,这个人比较狡猾,不像之前的辽国大帅,他每晚都会换到不同的地方下榻,爷爷为了寻找萧多罗冒险灭了一座敌军的营帐,活捉了里边的一个指挥使,通过逼问才知道了萧多罗的住处。

那一晚,爷爷终生难忘,当他和他的部下闯进萧多罗的营帐时,见到了不少契丹武士正在饮酒作乐,当中不但有萧多罗,还有他们的节度使耶律德荣、侍中肖咄李,几个亲军指挥使,没等这些人反应过来,爷爷大叫了一声一刀斩向了萧多罗,混战马上开始了。

大帐中刀光剑影,血肉横飞,不断有人倒下去,惨叫声惊动了四周的契丹兵…

杨文广双眼闪闪发亮,望着夜空,看到流星飞过时,告诉我,这一战他们死了一百多人,契丹人的主要将领被杀了半数,天还没亮,辽军营地便乱成了一片,因为没了统兵大将,十万大军无法统一行动。

爷爷在城外发出了信号,雁门关守军精锐尽出,直奔辽军营帐,不到一个时辰便杀了三千多敌酋,俘虏了一万多人,这一战彻底动摇了辽军的军心,加之辽军营地中四处着起了大火,火光中喊杀声震天响地,宋军得胜已成定局。

这就是我所知道了杨文广和他爷爷杨业的事迹。

当我问起他的父亲时,杨文广激动地说了一句话:“父亲精忠报国四十几载,病故在高阳关,那时我才两岁,他的事是母亲告诉我的,不过现在已经记不得多少了!”

是真的记不得,还是不想记得,我看只有杨文广自己知道。

虽然他不想说,但他如电的眼神,已经告诉了我,他有更伟大的理想,他想做得更好,超越他的爷爷和父亲,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他是天波杨府将来最杰出的将军吧!

20。起航的日子

六月,汴梁风轻,又见艳阳天。

有农夫作诗道: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锄田当日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劚’读zhú,此处作‘锄’解)

“老伯好雅兴啊!”一背包的年轻人走到了地头上,拍手称赞。

那耕地的老伯慢慢直起腰,捶了捶酸痛的背,抱起地上的杂草直奔地头走来。

“方才可是小哥称赞老汉啊!”耕地的老伯笑呵呵地问道。

“正是在下”背包的年轻人恭敬地作了一揖。

“不敢当,不敢当”耕地的老伯还了一礼,“老汉也是跟村里的孩子学的,干活累了就念一念会轻松不少”

“哦,原来如此,方才听老伯的口音怕不是汴梁人吧!”背包的年轻人有点沙哑地问道。

“没错,小哥好眼力啊,老汉是济州的难民,来祥符快半年了,是赵府的庄客!”

“赵府?”背包的年轻人忽然一愣,接着露出了喜色,问道:“老伯,可是赵泽大人的府上啊”

“啊,正是啊,小哥你怎会知道?”耕地的老伯问他。

背包的年轻人笑了笑,告诉他说:“在下是范仲淹大人推荐来京的,想跟赵大人学习火枪齐射之道,还有…反正还有很多要学的,一时也讲不完”

耕地的老汉眨了眨眼,盯着他望了半天,忽然笑了起来,回答道:“真不巧,赵大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