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908之钢铁雄心 >

第509部分

1908之钢铁雄心-第509部分

小说: 1908之钢铁雄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最重要的是,虽然现在的德国已经疲软了,但同样比历史上要弱许多的俄国如果不从西伯利亚调集生力量的话,也是没有能力将俄国人驱逐出莫斯科的…
    只可惜,朱可夫相信不行还给是斯大林相信才行
    好在事实很快就证明了朱可夫的正确,在实力不如人的情况下,虽然朱可夫的指挥出色,但是却始终无法将德国人驱逐出莫斯科
    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自然是以为朱可夫是在消极怠工或者是指挥能力有问题为此斯大林甚至还找来了华西列夫斯基等人,想要将朱可夫换掉好在华西列夫斯基等人都很支持朱可夫,并且也一直认为眼下的局面是由于兵力不足造成的…
    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也只能承认朱可夫是正确的
    当然,这也为将来所发生的一些事情埋下了伏笔
    事实上在历史上朱可夫的下场并不算是很好在历史上战后朱可夫曾经任驻德苏军集团军总司令和苏占区最高军事行政长官然而到1946年4月,斯大林称因艾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都已召回国内,他决定也召朱可夫回国,改任苏联常务副国防人民委员,陆军总司令,索科洛夫斯基接替他任驻德苏军司令西方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朱可夫战功显赫和自身性格的缺点,遭到斯大林的猜忌之后在被中央军事委员会批评对党政治上不可靠后他被罢免了陆军总司令的位置
    1946年6月9日,根据罗织的罪名,斯大林签署命令,指责朱可夫:“不谦虚,过于傲慢,把战争期间取得所有重大战役胜利的决定作用归功于己”指出“朱可夫怀着仇恨准备网罗一些失意者、被撤职的司令员,从事反对政府和最高统帅部的活动”
    由于科涅夫、罗科索夫斯基和华西列夫斯基坚决驳斥了关于朱可夫有阴谋企图的说法斯大林才没有决定逮捕朱可夫
    不过即使如此,朱可夫担任的三个要职还是被撤销从党中央委员会中被开除,受到降职处分,贬到敖德萨军区任司令员,后又被贬到乌拉尔军区任司令员
    这一情况,一直到斯大林死后才结束
    1953年朱可夫参与逮捕贝利亚的行动,因此成为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并在1955年2月任苏联国防部部长
    1957年赫鲁晓夫与莫洛托夫、布尔加宁等人发生矛盾,后者在主席团会议上要求赫鲁晓夫辞职,赫鲁晓夫要求召开党中央全体会议朱可夫支持赫鲁晓夫,命令国防部用军用飞机将中央委员火接到莫斯科6月19日,三百多名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及检查委员召开全会,大多数委员表示支持赫鲁晓夫,马林科夫、莫洛托夫等人被解除职务
    然而他的过于张扬终于招来了猜疑,在受铁托邀请访南时,他的国防部长职务被解除,另外还有中央政治委员地位和强制退休,报道他回国的同一期红星报也登着他被免职的消息朱可夫以前的下级和同事被动员起来公开指责朱可夫当年在战场上被朱可夫解救的一些将领,也出面发难
    在这种情况下,最终朱可夫不得不提出疗养,并从此退出政治舞台
    赫鲁晓夫下台后,朱可夫才又重被提起但对他的窃听却仍然继续下去,一直延续到9年多以后他去世的那一刻…
    ————————————————————
    由于一直都无法将德国人驱逐出莫斯科,因此最后斯大林不得不同意朱可夫的提议,将西伯利亚的一些精锐部队调回莫斯科
    这些所谓的精锐部队,或许的确称得上是精锐
    因为这些部队,大多都曾经参与过和国防军的边境冲突,另外在他们出发前,也接收了相当一部分的国防军的标准装备,同时还装备了喀秋莎等式装备
    虽说装备未必等于战斗力,但至少作为正规军的他们,要比西方面军的预备队要强上许多…
    而也正是因为这支生力军的关系,朱可夫最后才能将德国人驱逐出莫斯科
    只不过在将德国人驱逐出莫斯科后,朱可夫却也没有能力进行追击
    原因很简单在过去的漫长的战争当中,俄国已经损失的太多了,多到短时间内俄国都没办法动员出足够的力量来当然,这也和中国突然中断了某些关键项目的支援有关
    不过这也不奇怪,毕竟对严光来讲,俄国人和德国人的战争打的越惨烈牺牲越多也就越好
    要是战争早早的就结束了,那才不和他的心意呢
    另一方面,严光也需要将西方人的眼睛集中在欧洲战场较长的时间,这样一来他才有可能趁着这个机会,将澳大利亚纳入怀中
    毕竟不管怎么说澳大利亚也是一个独立的洲,这么大的一个地方,如果没有些特殊情况的话,英美是绝不可能坐视中国吞并的…
    ————————————————————
    虽然朱可夫很想乘胜追击,但是由于中国中断了许多物资的供应,再加上俄国在将德国人驱逐出莫斯科的过程中也付出了相当大的损失,因此在将德国人驱逐出莫斯科后,朱可夫也只能中断了这个念头转而去对剩下的部队进行整编以尽快让他们恢复战斗力
    同时朱可夫也亲自跑到斯大林的面前,要求斯大林同中国进行交涉,尽快恢复一些关键项目上的援助,这样也能尽快的展开对德国人的战役
    而另一边的严光,也乐得和俄国人磨皮…
    与此同时,德国人被赶出莫斯科和台湾的光复也成为了当时世界报纸上的头条
    当然,对英美等西方国家来讲莫斯科战役的胜利,肯定要比台湾的胜利重要的多毕竟莫斯科的重要性绝对要远远的过台湾,这点无论是谁都是无法否认的
    也因此,在各大报纸上,头版几乎都是莫斯科的报道,而台湾的消息却只能排在第二版
    然而对日本人而言,台湾失陷的消息,却是不折不扣的第一版
    虽说现在的台湾,已经无法和日本已经夺取的南洋群岛和澳大利亚相比,但是对日本人而言,台湾毕竟是他们最早得到的两块殖民地之一
    在台湾,日本人已经经营多年,对这个地方他们同样有着很深的感情,也因此当台湾失陷的消息传回日本本土后,对日本人而言简直就如晴天霹雳一般
    当然,这只是对普通的日本人而言,对于日本的高层们来说,台湾的失陷本来就是可以预料的事情,因此在台湾失陷后他们虽然也很心疼,但是最后他们的目光还是转而集中到了缴获到的自动步枪身上…
    对于这种武器,不少陆军将领的评价很高,当然,也有多的陆军将领认为这种武器太浪费子弹了,也有一些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武士道精神什么的…
    不过评价如何的混乱,其中一项评价还是相当统一的,那就是这是一种日本无法用的起的武器
    原因很简单,虽然这种武器的弹匣差不多是30发子弹的样子,用弹鼓或加长弹匣的话还可以多,但是同样这种武器消耗子弹的度也很快…
    作为一个铜矿十分的少,至少是不够八亿人口用的国家,为了解决子弹问题,国防军下属的部门在经过了近二十年的攻关后,最终制造出了实用性很强的钢壳子弹
    不得不承认的是,铜壳的子弹的确比钢壳的好用,但是因为铜资源缺乏的原因,中国却无法使用过多的子弹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时候的中国有着六七百万的军队,但是国内的铜矿却无法提供能够供应六七百万军队的子弹
    尤其是现在还是战争时期,平时的射击训练什么的就已经很紧张了,战争时期的话,弹药的消耗只会比和平时期加大
    当然,中国也可以从智利等国家进口铜矿,毕竟这些国家的铜矿很富裕,而且过去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也一直都在和中国进行着这方面的交易,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中国甚至还在智利收购了不少的铜矿
    问题是,现在是战争时期,智利的铜矿是无法运到中国的…
    于是,钢壳子弹出现了,毕竟中国的铁矿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铜壳子弹不行,钢壳子弹还是没问题的
    可是中国行,却不代表日本也行
    毕竟无论是铜矿资源还是铁矿资源,日本都是一样的贫匮…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东条英机等人才看清了这种自动武器不适合日本的真相,当然,虽说如此,但是还是有不少的日军将领很欣赏这种武器
    不过欣赏贵欣赏,其他的就…
    “既然我们用不了,那就送给德国人…”
    “然后,换一些我们能用的武器回来”
    在这种情况下步枪飘扬过来来到了德国,而这个时候德国人也已经在港口等候多时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五章 出兵印度
    欢迎大家来到…《  》…:
    虽说日本人决定将缴获的自动步枪送给德国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人就准备将步枪白白的送给德国人,毕竟日本人不像中国或美国一样家大业大,能随随便便的送一大堆的东西给别人
    事实上,日本人是准备用这枝自动步枪,向德国人换取一些急需的技术的毕竟这一时期的德国,在技术方面的确要强于日本许多,而且日本也确实有不少的技术需要从德国引进
    至于用潜艇什么的,送步枪到德国会不会有危险…
    事实上,在历史上日本和德国就经常这么干
    在历史上,由于钨矿等资源很少的关系,当时德国的主要钨矿来源就是西班牙、葡萄牙和中国及日本而在中日两国交战后,中国这条线也就算是断掉了
    另一方面,由于当时的日本占据了东南亚,因此当时日本经常用潜艇搭载钨矿等资源送到德国去
    在这个时空,由于德国和中国间曾经的友好关系,德国人本来是不需要这么做的,毕竟他们从中国进口就已经可以满足对石油和钨矿等稀缺资源的需求
    不过等到中国中断了对德国的资源出口后,德国的情况也就变得困难了许多
    事实上,现在德国也是靠着当出交易还能进行的时候,储备的那些资源来进行支撑,另一方面也在加大着国内各项物资的开采力度
    不过进的度,毕竟不如出的那么快…
    因此就和历史上一样,日本人开始用潜艇替德国人运送其所缺少的物资,而德国人也就这项交易进行了汇报
    到如今,在半年多的时间过去后,日、德两国的交易已经进行了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在这些事件里发生意外的时候很少,这也是日本人会放心的一个原因
    ————————————————————
    另一方面,在获悉了自动步枪的情报后,德国人也派人在港口等待着日本潜艇的到来
    和历史上不同由于同中国接触的时间较多的关系,因此对中国人重视火力的观点,德国人多多少少也是会接受一些的
    stg44突击步枪,是现代步兵史上划时代的成就之一它是首先使用了短药筒的中间型威力枪弹并大规模装备的自动步枪而在后世,这款自动步枪也可以称得上是如雷贯耳了,当然围绕着这款自动步枪的争议也是相当的多的
    实验证明二十世纪初的标准的步枪弹药对自动步枪来说威力过大自动步枪在连发射击时难以控制精度,而且重量较大不方便单兵携带20世纪30年代后期,德国陆军开始研究威力小一些的短药筒弹药使用短药筒弹药可以将冲锋枪的特点结合到全自动步枪上,可保持步枪轻便,连发射击容易控制的特点
    由枪械设计师路易?施迈瑟担任方案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