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908之钢铁雄心 >

第480部分

1908之钢铁雄心-第480部分

小说: 1908之钢铁雄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理先生!”
    “哦?史密斯将军!”
    看见史密斯。约翰?柯廷笑着点了点头。
    “有什么事吗?”
    在宗主国已经不顶用的情况下,美国已然成为了澳大利亚最强有力的后盾,所以对史密斯这些来自美国的军人,约翰?柯廷还是表现的十分尊敬的。
    至于史密斯这些美军?
    在日军于1941年12月7日偷袭了珍珠港后,在美国参战的情况下,一批自旧金山出发的美国部队被抓紧送到了饱受蹂躏的澳大利亚,负责协助澳大利亚部队进行防御。
    而当时将这些部队运送到澳大利亚的,就是眼下约翰?柯廷他们所乘坐的“伊丽莎白皇后号”邮轮了。而当时这支部队是直接被送到悉尼的,毕竟北部的布里斯班已经沦陷,事实上悉尼能坚持这么长的时间,其实和这些美军部队也不无关系。
    不过后再由于军事、政治和外交上的多重关系。所以最后这些美军士兵却是和澳大利亚政府转移到了墨尔本去,到最后更是和澳大利亚政府一起逃离了澳大利亚。
    好在最初的时候“伊丽莎白皇后号”只能运载5000人,而在多次战役结束后,这些美国人更是死的只剩下一两千人,不然的话真要是像历史上那样这些美国人还真未必能跑的出来。
    要知道“伊丽莎白皇后号”这艘八万多吨的超级豪华邮轮。最初的时候的确是5000人,可是稍后没多久就翻倍到了10000人,但即便如此,当时的同盟国高层人士依然觉得意犹未尽。
    而在一次有记录可查的交谈中。英国首相丘吉尔和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曾就最大限度增加“伊丽莎白皇后号”和“玛丽皇后号”两艘皇后的运载能力进行过交谈。(玛丽皇后和伊丽莎白皇后是姐妹舰,玛丽皇后是姐姐。由于是较早建造的,所以吨位比较小。只有81000吨,不过玛丽皇后并不是当时最大的船只,最大的是法国的诺曼底号,有83000吨,当然没过多久就被更大的,拥有83673吨的伊丽莎白皇后号就出现了)
    当时马歇尔曾经问丘吉尔,如果选择忽略英国国内的相关安全条例,那么她到底能载多少人?
    而丘吉尔在略加思索后,就报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16000人。”
    “当然,你给好好权衡一下这件事。”在说出这个惊人的数字后,丘吉尔连忙补充了一句。“毕竟你给想想自己能否承担相应的风险。”
    也难怪丘吉尔会这么说,毕竟那可是一个师的兵力,更何况还有一艘超级邮轮。
    风险当然大得令人胆战心惊,但是能够快速运送大量部队的前景超越了这份恐惧。美国方面很快就提出了扩容的要求,英国海军高层也持默许态度。于是在扩容工程当中,所有能利用的空间都被利用上了。
    两个室内游泳池,被改成了硕大的统铺舱室。
    那些在新加坡改装期间可以容纳12个人的标准舱室现在也可以住进更多的人了,最夸张的记录是居然塞进去了21个人。
    另外在舱室之外还引入了美国海军的一项发明,也就是所谓的“站立铺位”,这其实就是一个吊挂起来的,由钢圈加固的长方形帆布袋,使用过他的美国人一直认为这种热麻袋完全是一种罔顾人体感受的糟糕发明,他唯一的好处恐怕就是不占地方,哪里都能挂。
    当然,能够被挂起来的士兵还算是幸运的,毕竟当时还有不少连铺位也分不到的人,就只能和衣睡在什么都没有的甲板上。
    另外“伊丽莎白皇后号”的吃水标也被涂掉了,那原本是用来提醒本传最大载运量的提醒线。在战争期间,这条线干脆就被人遗忘了。
    其结果就是“皇后”们的运载潜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释放,创纪录的时刻接连到来。
    像是在1942年的8月。“玛丽皇后”号首次搭载了一个完整的步兵师,载员为美第1步兵师的15125人和863船员。而到了1943年的7月23日,“玛丽皇后”再次创下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载运量记录,载员为15740名士兵和943名船员。这一纪录至今也没有被打破,使得她成为了运兵舰中当之无愧的“皇后”。
    当然,这么做的风险也是很大的,因为的那个是穿上的救生艇严重不足。本来在“泰坦尼克号”的悲剧后,英国严格要求全部的邮轮救生艇座位数量应该和载客量一比一配置。
    然而“王后”们的救生艇能够提供的座位却只有3000多个,可想而知一点发生意外,船上的大部分人员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不过当时也有人自嘲道。
    “加入噩运来临,至少不会有让女人和孩子先走这档子事了…”
    ————————————————————
    “总理先生…”
    绕过拥挤的甲板。史密斯在走到约翰?柯廷的面前后,一脸笑容的道。
    “我来是告诉您一个好消息的。”
    “哦?”
    听史密斯这么说,约翰?柯廷多少有些好奇了起来。
    要知道,最近一段时间无论在欧洲、非洲还是亚洲。可都没什么称得上好消息的事情。
    “难不成…”这么想着,约翰?柯廷开口道。“难不成俄国人在莫斯科终于击退德国人了?”
    至少在约翰?柯廷看来,能称得上好事的,短期内能发生的似乎就只有这一个了,毕竟在莫斯科的战役已经持续很久了。而且胜负一直处于一种难以预估的状态。
    然而听到约翰?柯廷的话,史密斯却笑着摇头道。
    “不是,是比这更好的事情。”
    说着史密斯也不再继续卖关子,而是直接道。
    “刚刚华盛顿传来消息。中国人已经正式决定愿意和我们一起共同对抗轴心国的混蛋了!!!”
    “当啷…”
    当史密斯的话出口后,原本嘈杂的甲板立刻安静了下来。一名端着咖啡的美军士兵更是惊的连杯子都掉到了甲板上。
    而此时站在史密斯对面的约翰?柯廷听到这个消息,脸上也是一脸难以掩饰的惊喜。
    “真的吗!!!”
    在法国被德国一个多月就铲平了后。当前世界一共有中、德、苏、美、英、日六大强国,这其中除了中国外剩下的五个强国都已经被卷入了战争当中。
    惨烈的战争,让所有的参与国都损失惨重,然而无论怎么看,现在占据上风的都是轴心国而非同盟国。在这种情况下同盟国一方自然希望能有一个强援出现,帮助他们赢得战争的胜利。
    然而眼下除了南美的几个国家外,剩下地区的国家几乎已经全部卷入到了战争当中。在这种情况下也只有一个中国还没有卷入战争,可过去中国的一贯立场却是偏向轴心国一方的…
    在同盟国内部约翰?柯廷的地位还是很高的,毕竟不管怎么说他也是澳大利亚的总理。因此中国在和同盟国交涉谈判这件事,约翰?柯廷也是知晓的。
    但是由于过去中国的一贯立场,所以约翰?柯廷对此其实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不过现在…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实在是太好了…”
    听着史密斯传来的好消息,约翰?柯廷双手合十做出了一幅谢天谢地的姿势。
    也难怪约翰?柯廷会这样,虽说现在的几个轴心国凶焰滔天,但中国毕竟也不是吃素的。而且德国和中国能打的这么顺利,也多亏了中国在背后支持,如果没有了中国的支持的话…
    就在约翰?柯廷这么想着的时候,一旁的史密斯却凑到了约翰?柯廷的耳边,悄悄的将中美的密约的一部分内容告知了约翰?柯廷。
    听到美国和英国对中国做出的让步,约翰?柯廷脸色一变,但最后也没能多说什么。
    没办法,居于劣势的一方,总是比较吃亏的…
    然而约翰?柯廷不知道的是,严光的真正目的却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只不过这些严光却没有说出来,毕竟如果严光真的将这个目的说出来,美国人和英国人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严光盯上澳大利亚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毕竟像澳大利亚这种地广人稀、物产丰富的地方实在是太少了。尤其是澳大利亚自成一体没有外来威胁,这点上更是堪称完美。
    只不过过去一直有一个问题在困扰着严光,那就是澳大利亚是英联邦的一员,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更是成为了同盟国的一员。
    所以严光才会利用日本,并且对日本许诺,在日本占领了澳大利亚后在将法属印度支那的土地交出——————因为严光本来看上的就是这块土地。
    ————————————————————
    虽然中国和同盟国还有俄国都已经签订协议,并已经决定和轴心国断绝关系,但是宣战这回事毕竟还是需要在等一段时间的。
    毕竟在泰国人的事情后。日本和德国还没有做出任何有敌意的举动。
    而且对严光来说,教训背叛者明显要更重要一些,因为他要杀鸡儆猴,不然的话万一将来的附属国有样学样。那可就是件麻烦事了。
    因此在中断了对德国和日本等轴心国的物资,尤其是石油上的供应后,中国并没有立即做出大的动作。
    不过就算这样,对德国和日本的打击也是巨大的。要知道现在轴心国能一直维持着军事行动,靠的就是来自中国的物资支持。尤其是石油上的。要知道日本和德国可不产石油,德国到还好说,至少有罗马尼亚在背后支持,不过高加索的巴库油田就不用想了。到是日本。那可是真真正正的贫油国…
    而在占下缅甸后,日本到是从缅甸弄了点石油。
    缅甸有百余年石油开采历史。1853年仁安羌油田的石油开始出口到欧洲,主要分布在缅甸中部和沿海地区。
    然而在1938年。boc公司在缅甸开发石油业时,该公司在缅甸的日产石油最高产量也不过是23400桶,而在60年代的时候缅甸的日产量也不过才3w多桶。说实话,这点产量对日本庞大的战争机器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
    要知道,哪怕单是科威特和伊拉克的其中一个,他的石油日产量也已经达到了两百多万桶…
    在中国中断了对轴心国的石油供应后,包括意大利在内的轴心国国家都做出了强烈的反应,尤其是希特勒更是警告严光不要做出“错误的决定”,然而这时的严光却是在为新成立的【中盟】而忙碌着。
    【中立国同盟】简称【中盟】当然你将其称为【中国同盟】的话严光也不介意,对于这个组织,严光是准备将其作为区别于同盟国、轴心国、共产国际的第四大势力建立的——————当然,用不了多久共产国际就该解散了。
    而在战后,【中国同盟】同样会成为【北约】和【华约】外的第三大势力存在。
    当然,现在【中盟】还处于草创状态,除了中国外早期的加盟国更是只有三个,也就是刚刚独立的越南、柬埔寨和老挝…
    除了这三个国家外,剩下的就是从缅甸和泰国、菲律宾、印尼、朝鲜等地跑出来的由中国支持的所谓“新政府”,当然除开中国外,不要说轴心国了,就连同盟国也没有一个承认的。
    可以说在成立之初,不要说和加盟国众多的【同盟国】相比,就连和数量相对较少但是质量比较高的【轴心国】相比,【中盟】这个新成立的组织也是要大大不如的。
    不过没关系,反正只要有中国在,就不会有人敢瞧不起【中盟】,要知道单是中国一个,至少就能打两个国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