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908之钢铁雄心 >

第467部分

1908之钢铁雄心-第467部分

小说: 1908之钢铁雄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野佑一郎点点头,对此他是最有体会的了
    “那么长谷川君,我就在这里祝福你一下了…”
    听到长野佑一郎这么说,那个叫长谷川的军官连忙道
    “哪里…”
    ————————————————————
    到了第二天,在经过了几天的修整后,这些长途跋涉的日军也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
    而望着远处的悉尼,长野佑一郎也是一阵出神
    悉尼,这座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战乱后,已经快要变成一处废墟了而原本城市中的一百多万人口,在经过了这段时间的变化后,也只剩下了九十多万的样子
    然而哪怕是这样,悉尼依然是澳大利亚第一大的城市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悉尼才能在日军一系列的攻势中坚持下来,迫使日军不得不将目标转移为堪培拉
    然而今天,日本人却已经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拿下悉尼
    因为只有先拿下悉尼,才有可能拿下墨尔本,而只有将悉尼、墨尔本还有堪培拉三座城市全部拿下,才算是真正将整个澳大利亚融入掌握当中
    “先让火炮部队上…”
    在用望远镜看了看远处曾经十分美丽,如今却已经成为废墟的悉尼后,长野佑一郎对着一旁的一名军官道
    “是”
    听到长野佑一郎的命令,那名军官双腿一并
    不一会的功夫,得到命令的炮兵部队就已经开始发威
    上次对悉尼发起猛攻的时候,日军的炮兵部队主要装备的是九六式150mm野战榴弹炮和**式150mm野战加农炮
    九六式150mm野战榴弹炮是日军精锐师团或旅团所属炮兵部队与精锐野战重炮兵旅团的野战榴弹炮,也是战争期间日本陆军产量最大的型150mm口径榴弹炮,这种火炮精度极高,射程又远,被日军称做最强的150mm口径榴弹炮
    不过在历史上此炮因成本问题在1943年被迫基本停产,大多数96式150mm野战榴弹炮是在19361941年完成
    至于**式150mm野战加农炮则主要装备于日军精锐步兵师团所属炮兵部队野战重炮兵旅团,重炮兵联队,独立重炮兵部队的远程野战加农炮这种炮射程远,而且弹丸威力比日军的150mm野战榴弹炮的弹丸大
    这种火炮在918事变后开始广泛用于中国战场,发挥了巨大毁伤作用,不过在太平洋战场由于美军采取了避实就虚的蛙跳战术,很少有机会遭遇到这种火炮的威胁
    1945年冲绳战役,日军8门89式150mm野战加农炮参加了战斗,并取得了巨大杀伤效果,美军巴纳克中将也是被这种火炮击中身亡
    虽说150mm口径的火炮在口径上也不算小了但是对于攻城战来说毕竟还是小了一些上次日军攻城失败,和主炮过小也不是没有关系,毕竟有很多坚固的攻势只有较大口径的主炮才有可能击毁,不然的话在历史上德国和其他国家也不会发展那么多的大口径火炮了
    当然,在后世由于各种原因,所以大口径火炮已经很少了,通常最大口径的火炮也不过才210mm而已,而且装备这种口径的国家很少最多的还是150mm…
    而这次为了能够顺利拿下悉尼在对堪培拉发起攻势的同时,日本人也趁着这个机会从日本本土弄了一些九六式240mm重榴弹炮过来
    九六式240mm重榴弹炮属于摧毁敌对要塞防御工事用途的攻城重炮,装备常设步兵师团野战重炮兵旅团的攻城重炮兵中队,在太平洋战场也只在总攻巴丹要塞之战动用过,在历史上的中国战场运用的较多
    事实上九六式240mm重榴弹炮的到来,多少也增强了一些长野佑一郎的信心毕竟战争中在质量合格的情况下始终都是武器口径较大的一方比较占优…
    ————————————————————
    “妈的,这次日本人的火力比上次猛了许多。hetiqi。…”
    听着炮弹飞落时的尖啸声和落地时的爆炸声在一座地下工事内,一名澳大利亚军官怒骂道这么说的时候他还用拳头捶了一下墙壁
    然而这时由混凝土构成的墙壁,也因为炮弹炮炸产生的冲击波而不断震颤着,所以这个军官刚把拳头捶上去,居然就被弹了回来
    “我X”
    这时旁边的一个同伴看到他的样子,笑着道
    “小心点,可别炮弹没把工事弄踏,反到是你把工事弄塌了…”
    唔,虽然这个澳大利亚军官似乎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可不管怎么看他都是一副有所谓的样子,因为现在他的脸色已经灰的快看不见人色了
    而且每次有炮弹落在附近的时候,他的身体似乎也会跟着颤抖一下
    也不知道究竟过了多少时间,日本人的炮击似乎终于停止了,工事里的几个人在呼出了一口气的同时,也都一个个的静了下来
    在上次战役中,日本人曾经耍过一个很普通的小花招,就是在炮击后假装停止炮击,装作要发起进攻的样子结果等澳大利亚人都从工事里出来后,日本人的炮兵部队却重开始进行轰击,而且在猛烈的程度上还要出几倍…
    就是那次,使得澳大利亚人原本就不多的兵力损失了不少,同时也让澳大利亚人得到了一个教训——————没办法,毕竟澳大利亚不是像英国或法国这样的国家,在海外澳大利亚可没什么殖民地,也没有和邻国爆发过什么边境冲突——————因为整个大陆都是他的
    当然,也不能说没有冲突,至少澳大利亚和西兰两个国家的关系就是出了名的不好,不过就算有冲突两个国家也是海上冲突,毕竟双方还隔着一座大海呢…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澳大利亚部队的实战经验其实是很差的,不然的话也不会上了日本人的鬼当
    这时几个澳大利亚军官在工事里静静的坐着,就是在等外面传来讯号而没多久,外面果然传来了一阵讯号
    “没错,这次的确是日本人来了”
    听到事先制定好的讯号,刚刚的那个军官跳了起来
    这是上次战役结束后制定好的讯号,为的就是防止出现上一次的情况,而在军官和工事内的官兵一个个的快走出工事后,他们发现在距离工事很远的距离上,数不清的日本人正在朝着里涌来…
    “这些该死的日本人”
    嘟囔了一句,刚刚的那名军官操起了一挺机关枪…
    由于澳大利亚部队在人数上是出于劣势的,所以他们也只能在装备上尽量争取了于是在花出了大价钱后,澳大利亚部队装备了大量的自动武器,在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的武器装备其实是英国订购的,只是为了支持澳大利亚所以才转运到了这里
    也正是由于有这些装备,所以澳大利亚才能撑的过上一次的战役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将枪口瞄准了远处不断涌来的日本人后,刚刚那个军官扣下了扳机
    在枪口处,子弹如火蛇般狂舞而出,几乎只是一照面的功夫,对面就已经倒下了四五个日本士兵而这时军官附近的其他澳大利亚部队,也纷纷开始对涌上来的日军进行阻击
    只不过或许是由于刚刚的炮火过于猛烈的关系,所以这处位于郊外的防线上,有不少的工事、坑道都被刚刚的炮火给炸的塌陷了,这也使得防线的火力密度下降了不少…
    然而即便这样,涌上来的日军士兵依然在被一片片的扫倒着…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一些日军士兵突然蹲了下来,接着将一个个长长的管子竖了起来…
    “该死”
    一个澳大利亚军官大骂了一声,想将枪口对准那些日军士兵,只可惜就在他调转枪口的时候,一阵黑咕隆冬的东西却已经像雨点一样飞了过来
    “快卧倒“
    军官大叫了一声,连忙卧倒在了战壕里
    这时附近的澳大利亚部队也都反映了过来,一个个的也连忙暂停了射击
    “轰…“
    一连串的爆炸,虽然爆炸的威力不大,但是还是让防线上的澳大利亚官兵一阵灰头土脸
    没办法,掷弹筒就是这么一个麻烦的玩意
    不过这时刚刚的那个军官却有些奇怪
    “威力好像有些小。hetiqi。…”
    然而只是不一会的功夫他就反映了过来
    “该死,是毒气弹”
    这么说的时候,军官连忙戴上了一只带在身上却没用上过的防毒面具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像他一样的,由于在过去日军在澳大利亚还没有使用毒气弹的例子,所以虽然澳大利亚部队人手一个防毒面具,却从来没有人带过,甚至不少的澳大利亚士兵干脆将防毒面具遗落在工事里,结果现在…
    “该死”
    看着阵地上发生的惨状,军官一边继续用机枪朝开始涌上来的日军射击,一边指派附近的士兵对那些没带防毒面具的士兵紧急救治…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六张 攻城
    ~日期:~11月22日~
    掷弹筒的别名又叫超轻型迫击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装备二战中的纳粹德国和日本军队。口径在50以下,单兵携不占编制。
    德国掷弹筒口径50毫米,弹头重1千克左右,射程250米左右,射速25发/分,杀伤半径在5米左右。
    日本掷弹筒口径50毫米,有两种型号,主要区别在于抛射筒长度,侵华日军主要装备抛射筒为254毫米的掷弹筒,每个日军步兵小队(相当于中国的排,人数在50人到70人之间)都配备一个机枪小组(有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小组(有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班。后期为一个小队一个掷弹筒,一挺轻机枪。
    因为发射准备时间短,还被广泛用作指挥部自卫火器。弹头重800克左右,射程300米,射速30发/分,杀伤半径5米左右,掷弹筒重量相对德国的要轻一些。
    日本掷弹筒除了发射专用榴弹外,还可以发射制式手榴弹…………此时要加装发射药盂,且因为手榴弹作为炮弹使用闭气型不好,此时的射程大约在200米左右。在实战中,日军往往把毒气弹和榴弹混合使用,给当时中国的抗战军民造成很大的杀伤。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主要使用的是大正十年掷弹筒和**式掷弹筒。
    大正十年掷弹筒口径50毫米,重量很轻只有2。6公斤,射程为175米。它的设计目的主要是日本军方消能够弥补中型迫击炮和单兵手榴弹之间的火力空档,同时能够大大增强步兵分队(相当于中**队的班)火力。大正十年式掷弹筒在日军服役长达25年。直到日军二战战败为之。
    但是大正十年式自身性能不佳,它的射程太短(不到200米),这让士兵无法在较为安全的距离使用它,另外它的精度也不佳,这使得它很快就被后来**式掷弹筒所取代。
    **式掷弹筒是大正十年的改进型。口径也是50毫米,全炮长413毫米,炮筒身长260毫米,全炮重2。7公斤,炮筒重1。6公斤≮筒脚长170毫米,炮筒板重1。1公斤,脚板高60毫米,脚板宽67毫米,最大射程700米,有效射程500米。
    掷弹筒的主要优点在于重量轻,易于携带。可提供及时的火力支援。
    在当时世界同口径的迫击炮一般至少要超过6公斤,**式掷弹筒只有不到3公斤,居然比一把步枪的重量还要轻的多,非呈合单兵携带。
    九一式手榴弹也不过0。45公斤,一个弹药袋装弹八发也不过3。6斤。加上掷弹筒整个作战系统一共不到7公斤,比一挺捷克式轻机枪还要轻的多。由于重量轻,掷弹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