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908之钢铁雄心 >

第318部分

1908之钢铁雄心-第318部分

小说: 1908之钢铁雄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渣都不留…
    目前唯一还算安稳的,恐怕也就剩下迪兰铁路了。
    到不是迪兰铁路不乱,只是因为中亚地域终究不像西伯利亚那么大,而且中亚也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方,再加远征军在中亚也有一些驻军营地在。而且在俄皇退位,俄国境内一片混乱,在严光征得了英法的同意后也征询过俄国临时政府的同意,只是人家没答应,好在现在也不需要俄国的同意了,原本屯驻于迪化和兰州的一些国防军,全部进入俄国的中亚地区内,在一些交通要道,几乎都布置了驻军。
    当然,英法也不是没有想过,要是远征军在中亚赖着不走了怎么办。
    可是想想现在的俄国只不过是在经历新政府成立后必经的混乱,英法也就不再担心了。何况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加有英法帮衬着,只要等到俄国的内乱结束,就算中国人想赖着不走恐怕也不可能…
    只是恐怕英法不会想到,在过几个月的时间,目前至少在名义还维持着统一的俄国临时政府,就会面临新一轮的革命风暴,而等到这场风暴结束的时候,新生的俄国政府的主导者,就会是英法视为死敌的“锤子镰刀党”了。
    真到了那个地步,暂且不提新生的苏维埃政府有没有能力将远征军驱逐出去,恐怕到时候会是英法求着中国将军队留在中亚…
    毕竟和苏联的“锤子镰刀党”成员比,在英法看来,中国已经算不得什么威胁了。而这也是严光会出资资助苏联的原因,虽然在未来苏联肯定会成为中国的头号敌人。
    可同样,苏联也会是英法美德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头号大敌,而在由西方主导的世界里,一个强大的中国实在是太显眼了一些,因此若是能有一个苏联站出来替中国吸引火力,那就实在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就如后世一般,在苏联还在时,美英等国甚至考虑过将中国纳入北约,可等到苏联解体后呢?如果不是突然冒出来了一个拉登同志,替中国吸引了十多年的火力,恐怕…
    苏联存在的意义对中国就是如此,他就是严光专门留出来吸引英法美德等国火力用的。一直到中国强大到,不再需要惧怕任何人为止…
    而现在,严光的任务就是继续秘密资助俄国的“锤子镰刀党”,一直到他们获得“十月革命”的成功,幸运的扛过了“苏俄内战”,并最终成为了整个世界的大敌为止…
    !

第三百四十九章 蓄势待发
    第三百四十九章蓄势待发
    中亚小镇托克马克,是一座位于今位于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的北部的小镇。小镇地处丝绸之路两条干线的交汇处,古时中西商人汇集于此,东西使者的必经之路。由于地处楚河河谷的中东部,有来自附近雪山上的雪水滋养,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对于中世纪那些强有力的征服者来说,这块土地是颇有吸引力,曾作为喀喇汗国、西辽的都城。
    成吉思汗征服西辽的时候,伊斯兰教徒杀死城中守军,哲别不战而入此城。1830年代,这里曾作为浩罕汗国的一个军事前哨,30年后,它落入俄罗斯帝国的手中,俄国人拆毁了堡垒,现代的城镇是mikhailchernyayev上校在1864年5月13日兴建的。
    顺带一提,唐代的碎叶城距离托克马克并不是很远,而唐代诗人李白,就是在这里出生的,一直到他6岁的时候,李白才离开了这里。
    本来作为这么一个曾经有过一些历史,但现在已经很荒凉了的小镇,托克马克是不应该出现什么问题的,只不过…
    “都小心着点,千万不要让这些家伙越过了警戒线…”
    在托克马克小镇的火车站台上,一名远征军的军官大声呼喝着,而在一旁,至少一个连的远征军官兵正组成一道警戒线,神色极为严肃。
    事实上,眼下也有不得他们不严肃,因为就在警戒线的外面,至少有近千名吉尔吉斯人和俄罗斯人,正在对着警戒线内的火车站虎视眈眈着…
    而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完全是因为二月革命,导致统治俄国304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彻底垮台的关系…
    很多人都清楚,因为欧战的关系俄国已经是内外交困,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民生等各方面,都已经乱的是一塌糊涂。原本罗曼诺夫王朝在的时候,因为从上到下都给听尼古拉二世的,所以至少还能稍微的维持一下,可是等到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崩塌,新成立的临时政府却分为了资产阶级和“锤子镰刀”这么两个部门的时候,俄国在各方面都彻底陷入了混乱状态…
    而这种混乱,也导致托克马克这么一个,原本应该很富饶的小镇陷于济困当中。事实上,这个小镇过去的确是和很富有,只不过因为欧战及过去的一些原因。。。
    不管怎么说,现在的托克马克已经是穷的什么都没有了,而等到罗曼诺夫王朝彻底垮塌,整个俄国都失去了控制后,就更没有人出面来管他们了,也就是在陷入了这种境地后,托克马克的居民们瞄上了由迪化运往高加索的军用物资…
    要知道,军用物资不止是弹药武器等物资,也包含了粮食,甚至是牛羊肉等各种物资——————吉尔吉斯人几乎都是信奉伊斯兰的穆斯林,这些物资配他们到算是正好…
    而因为饥饿的关系,托克马克的居民,也顾不得这些物资都是运往前线的了,毕竟在托克马克的居民们看来,沙皇俄国都没有了,他们又何必去顾忌那么多呢…
    只不过…
    在他们的面前,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譬如说,挡在火车站前的一个连的远征军…
    事实上国内的反应还是很快的,在罗曼诺夫王朝垮塌后,就已经料到已俄国目前的情况,迪化至中亚的运输通道肯定会遇到一些麻烦。
    还好这时的中国,在中亚境内有不少的训练基地,还有一些负责对受伤士兵进行休养的营地,再加上迪化和兰州也有不少正准备西进的远征军,因此一声令下后,数万远征军已经涌入中亚,占据了中亚的多个交通要点。
    而托克马克,就是这些要点中的一个。
    在这里的远征军虽然只有一个连,但算上连部的话也有一百五十多人,再加上手头上的“麦德森”等武器,虽然火车站外面有差不多近千人,但是他们也不用太过担心…
    或许吧…
    吉尔吉斯人不说,俄国人可是出了名的悍勇,再加上饥寒交迫的压力,俄国的枪支多少也有点泛滥,水连珠或许不多,可是各式的老式步枪却绝对不少,真的要是发生了冲突,哪怕把这近千的乱民全部杀干净了,只要自己的弟兄死了几个,那就是赔本的买卖,这也是为什么那个军官会大声呼喝的关系。
    毕竟这里不是前线,他们的任务也只是看守火车站,真的要在这里躺倒几个弟兄,而且还是死在这些已经饿的有些消瘦的乱民手里,那可实在是太不值得了…
    只是…
    虽然远征军的官兵已经在火车站的一些站台一类的建筑房顶上架设了机枪,可或许是饥饿比机枪更让人有动力吧,在稍稍的犹豫了一下后,火车站外的近前中亚百姓已经缓步的走了上来。
    而负责警戒的远征军士兵,虽然他们的枪口已经瞄准了这些百姓,可他们扣在扳机上的手指却依然在犹豫着…
    他们面前的这些并不是敌军,仅仅只是一群百姓,其中甚至还有许多的老人、妇女和儿童,在看看他们因饥饿而变得消瘦的样子…
    “妈的…”
    刚刚那个呼喝的军官低声骂了一句,看看远处的乱民,在看看自己弟兄的样子,他何尝不知道自己手下们的想法。可是他也没办法说什么,因为他何尝又不是下不了手…
    说实在的,对付敌人也就算了,可是对付老百姓…
    可是军令如山,他也无法就这么让这些乱民攻占了火车站,将火车站上剩余的物资给夺走,毕竟那些都是前线弟兄们救命用的东西…
    不过…
    就在军官准备狠心下令,等到这些乱民进入到200米的距离就开火的时候,远处却突然传来了一声火车汽笛的鸣笛声。
    听到汽笛声,几乎所有人都愣住了,尤其是那个正准备下令的军官,更是开始翻找起了记事本,因为他记得这个时候是不应该有火车抵达的…
    就在军官准备在时刻表上找出个子丑卯寅来的时候,那列火车却已经驶入了火车站。
    看着驶入火车站的火车,已经将时刻表扔到一边的军官狠狠的拍了一下额头。
    “歹命啊!”
    说完,已经准备让手下的弟兄们进行戒备,他可是很清楚,这么一列火车的物资,对外面那些已经处于饥饿状态许久的百姓会有多么大的刺激。
    事实上,他想的也不错,在看到这么一列40节的火车驶入火车站后,火车站外的小镇百姓已经全部红了眼了。就连那些原本对机枪有些畏惧的,现在也都勇气十足,而他们勇气的来源,就是火车车厢里面的那些“物资”。
    然而…
    “嘭”
    一记响声,一列车厢的车门被人从里面拉开,然后从车厢里至少跳出了十多个身着黑色军服的士兵,而且看样子里面似乎还有更多的士兵在。而在这列车厢的车门被打开没多久,剩下的三十多节车厢也全部被打开,而车厢里,则不断涌出着身穿黑色军服的远征军士兵。
    就在火车站的远征军,和火车站外的小镇百姓都在目瞪口呆的时候,整个火车站已经挤满了人,不少站不下的远征军士兵甚至跑到了站台下面的铁轨下去,粗粗的算一下,这些士兵的数量差不多是一个团,比外面围着的近千小镇百姓还要多出了一千多人…
    看到这么多的军人从火车里涌了出来,原本红了眼的小镇百姓立刻清醒了过来,连忙拖家带口的从火车站周围消失了。
    而从火车上下来的,一个军衔最高的上校军官,则是不管不顾的走到了火车站负责人面前道。
    “鄙人是三十七师一四九团团长楚钟秦,奉命占领托克马克镇,你部已暂归我团管辖,配合我团占领托克马克镇,这是文件…”
    说着楚钟秦将一份文件交给了负责人,那个负责人只是扫了一眼文件,已经连忙敬礼道。
    “请长官放心,卑职一定尽力配合…”
    步兵团长是上校军衔,而连长则只是上尉,他这个卑职的确是名副其实啊…
    至于对接下来攻取托克马克的任务?上尉到是一点都不担心,因为整个托克马克都只有几千人而已。(到了二十一世纪,也不过是几万人的小城市),而现在在火车站就有一个团二千余人,攻取这么一个小镇实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在攻下了小镇后,究竟应该怎么弄一个别出心裁的入城仪式。甚至于,上尉都觉得,如果在攻城的时候身边的那个上校团长,愿意向镇内的百姓承诺免费提供食物的话,恐怕不需要一枪一弹,就能轻松的夺下整个托克马克了…
    不过…】
    上尉的心理还是有些好奇,那就是,为什么上校会用攻取这个词?
    根据上尉的了解,现在民国和俄国可是同盟关系,是盟友,攻占盟友的城市,恐怕很容易引起盟友的反弹吧?虽然现在这个盟友自顾不暇,但是不是还有英法在吗?真要是有什么反应的话…
    其实和上尉有同样忧虑的,并不只是上尉一个人,因为在托克马克抵达了一列火车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