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908之钢铁雄心 >

第16部分

1908之钢铁雄心-第16部分

小说: 1908之钢铁雄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不是每件事情都可以用肢体语言解释清楚的…
    ――――――――――
    就在严光等人在那里安装机器的时候,成都城内一名差役打扮的人正朝着知府衙门的方向跑去。
    “呦,二子,今天怎么跑的这么快?”看门的差役一看是熟人,连忙将其拦住然后调笑道。
    “去去去,别拦着我,我有事情要向大人禀报呢。”叫二子的差役气喘吁吁的甩开了差役的手。
    “嗯?什么事啊?”差役有些好奇的道,其他几个看着门的差役也好奇的凑了过来。
    “急事。”二子只是扔下这么两个字,就朝着衙门里面跑进去了。
    “急事?”剩下的几个差役一看没拦住,最后只是互相看了看。“这光天化日的能有什么急事?该不会是?”
    想到如今大清朝仅有的几种可能发生的急事…
    “该不会是有革命党在四川闹事了吧?”差役脸色发白的想到。
    那个叫二子的差役并不知道自己的一句话居然会让这些人给联想到了革命党身上,他只是朝着里面跑,想要将自己刚刚看到的事情告诉给知府而已。
    四川知府于宗潼,本身虽然并不是洋务派但却知道想要强国就需要办实业,只可惜作为四川省省会城市成都的知府,在上面有一个总督的情况下实在是…
    而成都自从有了警察局后更是连刑事也管不了了,因此在任内除了处理一些公务外,就是尽自己的能力在成都兴办一些学堂。
    不过在了解了实业的重要性后,于宗潼也曾经让手下的差役注意下,看看成都附近是否有什么工厂兴建,只可惜从他上任以来尽是一些小打小闹,有的时候就连小打小闹都没有,渐渐的他也就忘了这回事情…
    不过作为知府的他忘了,但是手下的差役却没有忘记,所以在看到那一队车马和上面的机器后,二子立刻从城外跑回了衙门。
    就在二子到了书房外的时候,一名差役拦住了他的去路。“二子,大人正在书房里面休息呢,不是要紧的事情不要进去打扰大人。”
    一听差役这么说,二子也有些犹豫了,毕竟这件事情是于宗潼很久以前吩咐的,事到如今他究竟还记不记得都是一件难说的事情,万一他不记得而自己又打扰到了他的休息…
    “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提到过的事情,应该不能算是什么紧要的事情吧。”这么想着,二子也就站在了外面,就这么一直等到下午的时候书房的门才被打开。
    “咦?”看到自己书房外面又多站了一个人,于宗潼有点奇怪。“什么事情啊?”于宗潼到是认得二子,知道这是自己手下的差役。
    “大人…”一看于宗潼已经出来了,二子连忙上前。“您还记得两年前您曾经提到过的,如果成都附近有人建了工厂就来…”
    “哦哦哦,对,是有这么回事,怎么难道有人在成都附近建了工厂?”一听二子提到这件事情于宗潼到是想起来了,连忙追问道。
    看到于宗潼没有忘记这件事情,二子在心里擦了一下汗。
    “是不是工厂小人到是不清楚,但是我看到了很长的一排马车,而且车上面全都是机器…”
    “这样啊…”于宗潼点了点头。“一会我亲自去看一下…”
    ――――――――――
    求收藏和票票~~~

第二十五章 赵尔丰
    “大人,就是这里了!”二子带着于宗潼出了成都城后,又走了一段距离才来到了一座看起来非常大的工厂。
    “这…”骑在马上,看着眼前的工厂于宗潼不停的捻着须子。“这应该是整个成都,不,应该是整个四川最大的工厂了吧…”显然,严光当初特意往大了建的工厂让于宗潼吃了一惊。
    “是不是四川最大的我不知道,不过至少在成都长这么大我还没见过比这更大的工厂。”二子在一旁道,其他的几名差役也点头附和。
    也难怪他们会这般,要知道在这时的中国工厂可是新鲜事物,尤其是民国之前更是如此。
    根据记载,1895年之前,也就是1872年至1894年之间全中国一共不过72家工厂,而从1895年以后到1913年,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中国全国的工厂数量也不过549家而已,其中资本超过一百万两的只有区区17家而已,而这些工厂绝大多数都集中在了沿海,其中多是一些资本一万多两的小工厂…
    严光当初虽然仅仅只是想建一间资本在十万银元的纺织厂,不过为了方便将来的扩建所以在建造厂房的时候特意让工人们建的大一些,这种规模的工厂至少在四川是绝无仅有的。尤其是在严光从上海带回了三倍数量的机器后,可以说严光的这间纺织厂已经是整个四川最大的纺织厂了。
    “……”虽然已经确定了这的确是一间很大的工厂,不过于宗潼还是带着几个差役在工厂的周围转了一圈。
    再次看了工厂一眼,虽说近些年来诸事不顺,但今天于宗潼的心情确实是要愉悦许多。
    “走,我们去总督府。”说着于宗潼调转了马头。
    “是,大人。”几名差役连忙跟了上去。
    严光并不知道就在他的工厂外,成都的知府和几名差役刚刚查看过他的工厂,如今更是朝着总督府那里而去。
    这个时候严光正手忙脚乱的在几名洋技师和工人之间做着调节工作,好在此时的机械并不是很复杂,所以机械的安装工作还算顺利。
    “呼!”看着第一台机器终于安装完成了,严光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
    虽说在安装的过程当中他一直充当着翻译,但是有的时候就算他翻译完了那些工人也不知道他说什么,最后他不得不和几个洋技师亲自下去做示范,所以他和那几名洋技师到也不比旁边的工人们轻松多少。
    “忙完这件事我就去找翻译,不然接下来是没法活了…”咕嘟咕嘟喝着王二递过来的水,严光在心里这么想到…
    ――――――――――
    对自己的治下出了全国都不一定有几家的大型工厂,于宗潼还是很。hetiqi。的,虽然目前还不知道这究竟是家什么工厂,不过于宗潼还是决定去找四川总督,嗯,代总督赵尔丰去,为的就是一年前上面曾经下达过的一道旨意。
    在成都做知府这么多年,一直被岑春煊和赵尔丰压着无所事事,如今于宗潼终于有了点做知府的感觉。
    想到这里于宗潼扬起了鞭子,打算在快一点赶回成都。
    “大人,大人,您是不是慢一点…”跟在于宗潼的马蹄子后面,几个差役不停的喊道。
    本来他们几个跟的就已经很勉强了,如今一看于宗潼还要加快马力,几个差役立刻喊了起来,毕竟他们只有两条腿而已,比不上于宗潼四条腿跑的快。
    看着身后几个不争气的差役,于宗潼叹了口气。
    也就是他的脾气还算好,如果是换了其他地方的知府听到自己手下的差役这么喊,恐怕早就扬起鞭子抽下去了。
    “唉…”拉了拉缰绳,最后于宗潼还是用和来时差不多的速度朝着成都而行。
    身后的几个差役早就摸透了他的脾性,所以到也没怎么在意,只是在后面嬉笑着跟上。
    当于宗潼他们回到成都时,严光他们也已经将第二台机器安装好了。
    回到成都后,于宗潼直接前往赵尔丰的总督府,不过在路过知府衙门的时候却打发几个差役回去休息。
    本来几个已经有些累的差役还打算在跟一段时间,但一听于宗潼让他们回衙门休息,一个个的立刻一脸感激的回去了。
    “驾!”没了几个差役拖后腿,于宗潼虽然不能在城内策马狂奔,但速度也要比原来快上不少,不多时便赶到了总督府的大门前。
    “知府大人?有什么事要找我们家大人吗?”总督府门前正闲的无聊的门房看到于宗潼骑马过来,连忙迎了上去。
    只是看着于宗潼骑着马,门房的心里也嘀咕了起来,毕竟这些读书人一般都是坐轿子的,马车都很少会有人去坐,就更别提什么骑马了,如今于宗潼骑着马就过来了难道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于宗潼到是没想那么多,只是问了句。“总督大人在吗?”
    “在,在,大人今天一天都没出去。”虽然因为上面有个四川总督的缘故,于宗潼这个成都知府的存在感相当的薄弱,不过门房还是不敢怠慢。
    此时已经是下午了,赵尔丰正在书房里看报纸,听到门房说于宗潼来找自己而且看起来很急的样子(因为是骑马来的),赵尔丰虽然有些觉得奇怪,但还是让人带于宗潼进来。
    “知府大人。”于宗潼进了书房后,一看见赵尔丰便行礼道。
    “梓生啊,有什么事吗?”将手上的报纸放到一边,赵尔丰抬头问道,说着还示意于宗潼坐下来说。
    “是这样的,今天手下的一名差役在城外的时候看到了一个车队,上面装的全部都是机器,于是那名差役便回了衙门通报给我,我听了以后想起了去年朝廷曾经下发的旨意…”于宗潼徐徐的将自己的来意将了出来。
    “哦,那个旨意啊?!”一听于宗潼这么说,赵尔丰也想起了去年曾经下达的那个旨意。“不过我记得旨意上写着最低也需要二十万银元…”
    于宗潼连忙道。“那车队我虽然没有看到,不过那间工厂的占地却极为庞大,川内恐怕无出其左右者,想来肯定是能达标的。”
    赵尔丰一听也坐直了身子,连忙叫下人去将自己的幕僚给请来。
    作为四川总督,赵尔丰在清末这个特殊时期也算是非常有能力的了。
    1907年,锡良离任,赵尔丰一度代理四川总督一职。1908年又升任驻藏大臣兼任川滇边务大臣,在打箭炉驻兵,改设打箭炉为康定府后又设登科等府,加强清政府对西康的控制。1909年,赵尔丰挫败进攻巴塘的西藏叛军,并乘胜进入西藏,收复江卡、贡觉等四个部落地区,更越过丹达山向西,一直到达江达宗,此时距离拉萨只有六天的路程,**喇嘛逃往英属印度。赵尔丰上书请求乘胜平定西藏全土,并建议在藏区推行革教易俗政策,由于担心其举措过激,为避免事端,清政府没有允许,但赵尔丰入藏期间仍有大量寺庙被毁。之后赵尔丰又收复了三崖(今贡觉、瞻对、波密和白马岗等地)。
    瓦弄勒卡玛坝子西南角峰顶积雪的大山之下,在那峭崖上勒石镌刻着每个有八仙桌面大小的十个汉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巨大的刻石下方留款:“大清国一品顶戴、双眼花翎、钦差大臣赵尔丰,亲临勘界、刻石、……”
    可以说如果没有赵尔丰的话,究竟能不能有后来的西康省真的很难说。
    而现如今让赵尔丰背上屠夫之名的保路运动,在最初的时候赵尔丰是支持的,并且曾一度认为“四川百姓争路是极正常的事”,一面开导民众,一面电恳内阁“筹商转圜之策”,后又参劾盛宣怀,请求朝廷查处盛宣怀。但清廷对赵尔丰等所陈各节,不但置之不顾,反而电饬赵尔丰解散群众,切实镇压。
    简单点讲,就和上海股票风波时满清政府弄砸了上海道台蔡乃煌的救市行动,最终导致铁路国有和保路运动一样,满清政府的电饬也弄得四川的保路运动扩大话,最后不得不从武汉调派新军,并导致了武昌起义的发生…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如果说地方上还有那么一些有能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