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木匠皇帝-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抱负,自己一切,六年时间恐怕是杯水车薪。
跟在天启皇帝身边的张皇后忽然绝对有些冷,看着身边的天启皇帝,张皇后觉得天启皇帝被一种莫名的情绪包裹着。轻轻的晃动着天启皇帝的胳膊,娇声的说道:“陛下,怎么了?”
被张皇后呼唤,天启皇帝猛地回过神来,大口的喘着气,天启皇帝有些后怕的说道:“没什么,朕没什么!”
虽然很想问问究竟是怎么回事,可是张皇后还是没有开口,只是紧紧的看着天启皇帝。
轻轻的舒了一口气,天启皇帝摇着头笑了笑,自己这个已经死过一次的人居然还如此怕死。现在多活一天都是上天的恩赐,何必纠结这样的问题?能活着就是非常好的事情,更何况自己现在还是皇帝。
第三百一十九章不一样的十五
……
明朝皇帝赐宴的时候并不少,约定俗成的每年的正旦赐宴,科考的之后的琼林宴。为了拉近君臣之间的关系,能够彰显天子气派,皇家威仪每逢节日的时候也会有额外的赐宴。
八月十五这一天天启皇帝起得很早,在张皇后的伺候下穿好了龙袍,梳洗完毕之后,天启皇帝一边和张皇后用膳一边询问王承恩。
天启皇帝在今年的这年的正旦已经赏赐宴过一次了,这是第二次了,大致的礼仪都已经知道。看着一边的王承恩,天启皇帝沉声问道:“怎么样?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吧?”
“回陛下,一切都准备妥当了,陛下尽可放心!”王承恩今天特意传了意见新的衣服,精神看起来也不错,说起话来也是笑容满面的。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沉声说道:“这样就好,不要有什么纰漏!”沉吟了一下,天启皇帝接着说道:“岚妃那边你挑几个机灵懂事的宫女,有年纪大些的,懂事的多弄几个过去,好好的照顾岚妃和小公主。让太医勤走动一点,不要出什么事情。”
“回陛下!皇后娘娘昨天已经交代过来,人昨天就已经掉过去了!”王承恩笑着看了一眼张皇后,语气恭顺的说道。
天启皇帝微微一愣,侧脸看着一边的张皇后,笑着说道:“宝珠有心了!”
“这是妾身应该做的,皇上有国家大事要忙,妾身做这些事情应该的!”张皇后甜甜的看着天启皇帝,轻声的说道。
将目光再一次转向王承恩,天启皇帝沉声说道:“今天是中秋,朕要带着皇后去给太后请安,你告诉后宫的几位娘娘,等一下要一切过去!”
天启皇帝的话刚说完,王承恩还没说什么,一边的张皇后已经轻笑出声了。
见天启皇帝看着自己,张皇后连忙解释道:“皇上,妾身和后宫的姐妹们每天都要去给太后请安的,每天早晚两次。如果皇上在那里留宿,那晚上那一次才可以免去!”
有些尴尬的笑了笑,天启皇帝发现自己弄了一个大乌龙,本以为自己不用去其他人也不用去的,看来以后自己要多关心一下后宫的事情。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过去吧!给母后请安之后,朕要去看看岚妃!然后在去接见群臣,王承恩你陪着朕,至于其他的事情就交给陈林去做吧!”天启皇帝看着王承恩,语气轻缓的说道。
一边的王承恩眉毛微微一跳,不过脸上的神色却是丝毫不变,笑吟吟的看着天启皇帝,恭敬的说道:“回皇上,臣知道了。”
满意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便没有在说话。和张皇后用完早膳之后,天启皇帝便带着张皇后去了慈宁宫,皇后那里自然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
不过当看到满脸委屈的朱婉君,天启皇帝脸上虽然没有表现出来,可是心里却是大乐。皇太后虽然没有说天启皇帝什么,可是朱婉君却因为上次偷溜出宫被狠狠的责罚了一顿。
从慈宁宫出来,天启皇帝就去看了李岚,当看到李岚的时候,天启皇帝险些没认出来。想着自己刚过来的第一天就看到了这个女人,天启皇帝忽然感慨良多。
轻轻的拉起李岚的手,天启皇帝语气轻缓的说道:“真是辛苦你了!好好的养着,等到身体好了,你还在为朕生儿育女呢!”
自从来到这个时代,天启皇帝的思想中还保有着很多原本那个时代的东西,可是也慢慢的融入了这个时代。天启皇帝明白自己怎样说乎她们会喜欢,在这个时代的女人看来,能够为自己的男人生儿育女是最重要的。
听到天启皇帝的话,李岚缓缓的点了点头,颇为感动的说道:“妾身本是戴罪之身,皇上非但不怪罪还对妾身这么好,妾身无以为报!”
缓缓的摇了摇头,天启皇帝笑着说道:“你没有罪,以前的事情都过去了,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不要想太多,好好的养着,把小公主给朕带大,一定长的和你一样漂亮。”
“是,妾身遵旨!”李岚甜甜的笑了笑,看的出来他很开心。
“睡吧!朕要去见大臣们,你好好的休息。朕一有空就会过来,你有什么事情也可以派人去找朕。不要怕打扰朕办事,你的事情朕一定会抽些时间出来。”天启皇帝为李岚掖了掖被角,一边嘱咐道。
听着天启皇帝的话语,李岚轻轻的点了点头,没有在说什么,只是眼圈有些发红。
慢慢的站起身子,天启皇帝看着一边的一个宫女,沉声说道:“好好伺候娘娘,如果有什么事情你可以去找王公公,如果王公公解决不了,你就直接去找朕!”
“是,陛下!奴婢明白。”对着天启皇帝行了一礼,一边的宫女恭敬的说道。
又叮嘱了一些事情之后,天启皇帝才带着王承恩离开了,向着今天准备赐宴的皇极殿去了。
一边走着,王承恩一边在脑子里想着,宫里的人都知道岚妃曾经非常的得宠。可是天启皇帝大婚之后,这位贵妃娘娘却似乎差了很多,因为天启皇帝专宠皇后娘娘了。可是今天王承恩算是看出来了,天启皇帝对岚贵妃有着特殊的感情,不足为外人道啊!
在心里打定以后一定要会做一些,王承恩不断的告诫自己,一定要好好的巩固自己在宫里的地位。
大明朝的赐宴是有讲究的,不是什么人都能参加的。大部分都是世袭的勋贵,文武官员能参加的可不多。
此时文武官员已经在文武百官都到丹墀按序班排好,至于天启皇帝则是在皇极殿里面,等待着自己升座的时候。一名太监拿着净鞭出来,噼啪连甩三响,皇极殿的帘子卷起来。这个时候文武百官在开始准备进入皇极殿,在这之前是决不允许进入的。
鼓声第三遍响起,导驾官前导,尚宝司棒着玉玺前行,设在皇极门东西两面的大乐、设在皇极殿内的中和韶乐一起奏“飞龙引”之曲。天启皇帝在王承恩的引领下缓步的走了出来,走到龙书案的后面,坐到自己的龙椅上。
大臣们此时全都看着天启皇帝,这位天子虽然年纪不大,登基的时间也不长,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敢小看他。那些小看天启皇帝的大臣此时已经不知道在哪里了,对于天启皇帝,这些大臣都是发自内心的敬畏。
外赞排班,班齐鞠躬,奏“风云会”之曲,再奏“庆皇都”之乐,三奏“喜升平”之乐。
天启皇帝看着下面的大臣,心里轻轻的叹了口气,这样的形式主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改一改。大明朝已经和后世一样了,全是形式主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取消这些形式主义?在场的官员们并没有多么激动,他们早就把大朝会当成例行公事了,甚至因为有人起床太早,脑袋一点一点的打瞌睡,便有专设的“纠仪御史”来提醒他,叫官员们不要交头接耳的说话、不要打瞌睡。
此时站在下面的大部分都是世袭勋贵,文官要四品以上,武官要都督以上。大殿里的人并不多,所以天启皇帝能够把所有人神情都看在眼里。
在这个时候按照礼仪天启皇帝要离座,等着赐宴开始再出来。这个天启皇帝自然不回忘记,在王承恩的搀扶下,天启皇帝慢慢的离开了大殿。
天启皇帝这边准备着过节,骆思恭那边也在准备,不过他自然不是准备过节。
看着下面嬉闹繁华的街道,骆思恭沉声说道:“这里就是张家口,大明边塞最繁华的地方,这里的人也都在准备着过节。我们兵围了张家口,这里依旧是如此的繁华热闹,不知道以往是什么样的景色。”
此时骆思恭双手住着窗口,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眼中却是冷光不断。虽然说话的语气很平和,可是他的笑容之中却隐隐带着杀气。
在骆思恭的身后是两个身穿黑衣的女子,头上都带着面巾,每个人的手里都拿着一把刀,那是雁翎刀。虽然没有出鞘,可是能看的出刀身很窄,刀尖微微上翘,这两把刀应该是特制的。
在两个女子的身后则是两个人男人,一个是东厂掌刑千户刘风化,另外一个则是锦衣卫千户党寒。
缓缓的转过身,骆思恭看着两个人,面色严肃的说道:“你们两个都已经布置完了吗?”
“回大人,万无一失!”两个人对着骆思恭一抱拳,恭敬的说道。
满意的点了点头,骆思恭沉声说道:“果然是精兵强将,你们两个人都没有然我失望。既然这样就不要等到月上中天了,夕阳西下我们便动手。在黄昏中动手,正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是,大人!”党寒和刘风化也没什么心思吟诗,不过看到骆思恭的神情,两个人都觉得心里有了底。
“抓到人之后直接关进大牢里,大牢那边有问题吗?”骆思恭看着两个女子,轻声的问道。
对着骆思恭一抱拳,其中一个女子说道:“大牢已经被我们的人接管了,万无一失!”
第三百二十章一样的夜晚
……
御宴终于要开始了。
中秋赐宴不是简单的宴席,作大明朝大臣福利的一种,国宴本身就是非常隆重的一件事情。
尚宝司设御座于皇极殿,锦衣卫设黄麾于殿外之东西,金吾等卫设护卫官二十四人于殿中东西。教坊司设七奏乐歌于殿内,设大乐于殿外。立三舞杂队于殿下。光禄寺设酒亭于御座下西,膳亭于御座下东,珍羞美味亭于酒膳亭之东西,设御筵于御座东西。
仪礼司请升座,大乐奏响,天启皇帝前后导引慢慢走上御座,乐声停歇。
太监甩响净鞭三声,文武上殿不由正门,而是从东西两侧分别进入皇极殿内,此时大圆桌子、高脚椅子都已经摆好,但群臣不忙入座,先要朝皇帝赞拜如仪。
在大臣们三拜九叩之后,光禄寺进御筵,大乐再次奏响,在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为首的太监向御前献花。光禄寺卿开爵注酒,端到御前进第一爵,教坊司奏《炎精之曲》。
陆续换了《皇风之曲》、《平定天下之舞》等七套曲、舞,除了第一道酒群臣跪拜赞礼,之后每一道曲、舞都要朝御前进酒、进汤,群臣还得站起来肃立。
这一会儿跪、一会儿站、一会儿坐,繁琐的程序整整七遍,搞得天启皇帝一个头两个大。天启皇帝终于明白王承恩为什么要让自己先吃一点东西垫垫肚子了。这套程序做下来,饭菜还没入口呢,你就先饿死了。
好不容易把全套程序闹完了,天启皇帝看到有些白发苍苍的老臣额角都在冒冷汗。这些做到文职四品、武职都督以上的臣僚多数是官场上几十年的老油条,大约参加国宴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一个个没精打采不耐烦之极,根本没有什么诚惶诚恐、受宠若惊的感觉。
对与这些人来说,这样的赐宴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