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初唐-第6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激烈的讨论,毕竟,这其中要考虑地不仅仅是吐蕃内部的反应,另外还有大唐周边属国的反应,以及能从中取得对于大唐有利的态势。
他们讨论,相信时间不会短,我可没功夫继续跟他们纠缠,我地主要重心放在了学院上边。三月初,也就是春试结束之前的两天,《大唐时代周刊》和《大唐日报》之上,在首版上,刊载了大大地标题:曲江书院招收学生,意欲在三月二十五日正式开学。
此消息一出,长安顿时轰动了起来,大家都早就听闻了曲江书院之名,也知道曲江书院的主办者是现在大唐很出风头的新派学术领袖房二,而从刊物上,他们了解到这曲江书院的办学,是经过了大唐皇帝陛下的首肯,在国子监进行了报备的一所纯私人投资的学府。
学院开设了君子六艺,和其他各科,各计有近二十门学科,学院分为三个学院,一级为蒙学院,二级为小学院,三级为大学院。蒙学的学生学习时间
,招收的是六岁至八岁的孩童。
而小学的学习时间为五年,招收的是九岁以上的少年。而大学的学生正常学习时间为四年,并且,是按学分制计算,也就是说,不满四年,只要你能够获得足够的学分,也能从学院之中毕业,如果满了四年,你的学分仍然达不到毕业的程度,那只能继续学习,又或者不想读了,可以发给你一个结业证书。
另外,每个学院的每个学科的前五名都会获得一笔奖学金,而至于那些无钱购置学习用具的贫困生,将由学院组织他们在学院内勤工俭学,由学院免费提供他们的一切食宿。但凡大学的毕业生,都可以参加大唐的科举考试。
而且,学院招生广告之上还注明,但凡在曲江书院大学学习医科、建筑等这几类学土的毕业生,曲江学院将会推荐安排工作,总而言之,到了曲江书院,您将会拥有更多的选择,而且在这里,新颖的教学方式,新式的学科,完备的教学体系,将会是大唐的年青俊杰们的最佳学习之地。
—
第一天,就有一些半信半疑的学子,特别是寒门士子和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学子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前来学院和设在长安朱雀街上的招生办公室探听消息,因为他们大都还在考试,能不能及第还不清楚,所以这些人并没有报名,但并不是没有人报名,我的学生们自然全都报了名,包括贺兰敏之兄妹,我家的娃儿,亦有程叔叔家的几个年纪较长的孙儿,还有长安一些与我父亲交好,也知道本公子实力的勋贵子弟,也都按照年纪,报了各个学院。
而清河房氏族学之中,亦派出了一批约二十余人的学子,前来报名入学,不愧是一家人,对我这位房氏的新名人的支持亦是不留余力,干事也爽快。早在去年,老爷子就去了信与族中商议,清河房氏中有名望的学者就来了好几位,成为了大唐曲江书院之中的教师。
除了清河房氏之外,娘亲的婆家,自然也不甘落后,亦派出了一批成员前来,有的来当学生,有的来当老师。至于崔氏,也应了我丈母娘的邀请,亦派了人来支援。至于郑家,郑须的关系在这里,加上那位族学名士郑德很是痛快地应允之后,郑氏也不甘人后的遣了人来入学。
--------
就连李恪的孩儿也都报名准备与学生们一块在学院之中学习,人并不多,但却作出了表率,想想小王爷、小国公爷,这些人都去这里学习,咱干嘛不去呢?从众心理是常态。很快,到了三月二十日,大唐春试结束,且放榜完毕之后,报名大学的学生陡然暴增了起来。仅仅一天的功夫,就有近两百人报名参学。
我坐在学院设在长安朱雀街的招生办公室内,正在与诸位工作人员一齐忙碌着,骆宾王这位副总编辑已经交卸了编辑部的工作,这位才华横溢的唐初四杰之一,已然答应了我的请求,决意不在再科举,而成为了我手下的一名优秀教职工。
正在忙碌之时,突然听闻院外的脚步之声,我把花名册放下,方一抬头,便见老爷子竟然亲来了。
周边诸人长躬,连称房相又或是房伯父,我赶紧上前朝老爷子行礼:“孩儿见过父亲。父亲怎么会到此地,莫非是家中有事不成?”
“呵呵,为夫不过是过来瞧一瞧罢了,诸位都免礼了,老夫在家中呆得无趣,又知道你在此忙碌,所以,便散步过来,瞧瞧有什么需要老夫帮忙的。”老爷子扫了在场的诸人一眼,笑呵呵地道。
“岂敢烦劳房伯父,这些事情,我等年轻人来做便是可以了。”郑须游上前两步笑道。老爷子与诸人聊了几句之后,便随我去了隔壁房间坐下。
--------------------
第868章 退一步,是为了未来
了口茶水,老爷子方才道出了来意:“你已经连续数了,每每皆是唤房成回家知会一声,害得你娘亲和老夫的儿媳妇们是吃睡都不安宁,老夫今日再不过来瞧瞧,怕是明儿你娘亲都要亲自过来了,呵呵……”
听了老爷子这话,我心里边觉得有些愧疚,便解释道:“是孩儿失礼了,这些日子确实忙了一些,加上很多事务需要处置,书院那边的安置,还有这边的新学生的报名,孩儿都不敢太过大意,事事皆要留心。”
“嗯,二郎你不须多言,这些日子你干了甚子,房成他们自然会知会老夫,这才对嘛,男子汉大丈夫,做事就该有头有尾有担当,既为首脑,有些事就得起到表率的作用,你只管放心在这儿做你的事儿,家里,为父自会替你说项,大丈夫本就该以事业为重,岂能日日陷那……”老爷子嘴巴一张,习惯性的教训之言又涛涛不绝。
无奈,只好蹲在一旁,老老实实地听父亲大人训斥,好半天,老爷子这才心满意足地闭上了嘴巴子,抿了口茶水朝我道:“眼下情况如何了?”
“对了,孩儿还没谢过父亲授手之恩,若不是父亲大人劝说了陛下,让那些未来的小王爷、小公爷也入读于校中,引得这些士子皆把目光投于书院,怕是到现在,孩儿的很多学科怕是连人都没有办法凑出一个班来。。
如今参与招名的共计有千余人,勋贵子弟也不少,不过。寒门士子亦占了大半。另外,咱们大唐的世族门阀地子弟也来了不少,甚至那些世家宗族地族学师者。亦投入我曲江书院,这着实让孩儿有些以理解。”
“呵呵,你是我的孩儿我不帮你,莫非还助他人一臂之力不成?再说了,这里边,既有为父替你安排。其他的呵呵,怕是这些世家大族心里边打着其他地主意罢了。”老爷子冷笑了声道。
--------
听了老爷子这话,我不由得微微一愣。老爷子不等我问,旋及又道:“各大世家,那一个不是人老成精的主,陛下对你如此亲厚,许你在帝都长安建学,广招门徒。宣传学术,那些经学世家,哪一个不希望自己学派的弟子多一些?他们来这儿,能安有多少好心?”
再加上曲江论坛。让他们看到了另一种让自己的学派发扬光大的途径,必须曲江书院就建在帝都。有什么学术论坛的位置能比长安更好?
不过这样也好,本公子办这坛论,就是希望能让真理越辩越明,让天下文人士子明白,真理,并非是老师说了是啥就是啥,而是需要经过长时间地,系统性的论证,才能成为现实。
那帮老家伙打什么算计,我也清楚得很,但我并不怕,这种事情,从古到今,尿不到一个壶里的大有人在,只不过现在我借用这些人的名声罢了,况且,这些人中,也多有真材实学,他们教,弟子学,这正常得很,但我曲江书院非是止请了某家大师,而是汇集了多家的经学大豪,挤到了一块,学生们虽然不敢说从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至少也能明白求同存异的道理。
至于这些个老先生心里边相互不服气,这简单,大唐曲江书院论坛,每十日一期,就算是你们辩论个几十上百年也无所谓,若是掐架的人太多,那也能,咱多给你们准备一些场地,爱吵吵去。
明面上反而让大家都觉得咱曲江书院学风开明,采纳众长。
老爷子笑的差点弯了腰:“好你个二郎,怕是早就打着这个主意了吧?不过,这样也好,怕是十数年之后,天下学子地目光,落在曲江书院,要比落在国子监和宏文馆等国家办学之地还要多了。”
“父亲勿忧,凡事,有竞争,才会有进步,我曲江书院势大,自然会有看不顺眼之人也跳出来,请奏办学,又或者提高国子监和宏文馆的素质,这不等于变向地提高我大唐的教学水平?”我这句话,倒是让老爷子很有知己之感。
叮嘱交待了我一先事项,既然不回家,也要注意身体云云,方自离去。
到了截止报名之时,反到是报名入学的人数越来越多,最终只得又退迟了一天,然
在招生办公室外张贴布告,以后想报名地,请明年再然,就按着学生们目前的课程科目进行考试合格者,又或者是得到了书院院长本公子地首肯,方允许插班入学。
—
报名人数总计二千余人,蒙学班的人数较少,没有超过五个班,每班四十余人,总人数两百多人,而小学班的人数倒是比蒙学班又多了一些,不过同样也仅仅有八个班,人数不过三百余人。
剩下的一千五百余人中,年轻学子占到了七层,却也有三层是年过三十的中年士子,这些人大多都是多都考科举不得中,丧失了希望之后,听说了曲江书院有很多学科一旦能修完学业毕业,可由学院推荐安排工作之后,方自从各地赶来的,所以,这一批人也是倒得最晚,最后三天,几乎来的都是这一类已经丧失了科举兴趣的读书人。
而其者,皆都入了大学,当然,大学里,君子六艺是他们必须学习的基础科目,礼,也就是道德和礼仪规范,外加思想品德政治教育。
乐:不仅仅名手各种仪式音乐舞蹈,更包含了乐器的使用,简谱的使用和记录,创作新乐曲等,射箭这是必须的,这不仅仅是锻炼士子们的臂力,同样也是在锻炼他们的意志。至于御,也就是驾车,因为大唐不再时兴这玩意,所以,被我改成了体育,以各种团体和单人动作取代,另外,标点符号来说文断句,培养他们良好的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
--------
另外,数,六艺中的最后一艺,计算,被我大大地加强了,首先,大唐数字以及各种数学符号的使用,另外还加开了珠算科目。至于几何什么的,那是第二天,等他们这些年青人打好了基础,接受了我们这样的教学方式之后,方才教授新的科目和全新的课程。
“……我不希望一口吃出一个胖子,我最希望的是他们能在循序渐进的过程当中,了解到每一种知识都有着他必要的用途。我们现在退一步,是为了今后,能迈出更坚决,更有利的步伐。”我这话,不仅仅是说给我自己听的,同样也是说给我身边的几个心腹手下和我的弟子们听的。
骆宾王沉沉地点了点头:“所以,公子您才决定于第二年再开始分班,想必就是为了这个原因吧?”
“正是,这还是小弟这么些年来教书育人,吃了多少苦头,才总结出来的经验。那些老先生,虽然表面上认同我们的分班,但是骨子里,却害怕咱们把天下的读书人引入歧途,那我就用时间来证明一切,用我们的知识去潜移默化,让这些年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