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凌云志异 >

第47部分

凌云志异-第47部分

小说: 凌云志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暂时不谈,问题是,那些豪绅侵占土地之事,并不是子虚乌有。问题是每次洪灾过后皆是如此,百姓都是敢怒不敢言,现在七殿下拿这个作文章,是不是皇上的授意?毕竟世家独大,乃是朝廷大忌!”卢思芒身为按察使,考虑的就更为长远。

众人都陷入了沉默,如果真的如此,就算打发了七皇子,皇帝还会派来个八皇子九皇子,反正皇帝子孙众多,这皇族的钦差怕是没完没了。可是,以那些地头蛇的性子,怕是不那么容易妥协。

“还是本官出面吧。”郭汉谨叹了口气,“那些豪绅没一个是省油的灯,你们和他们打交道不多,恐怕难以应付。实话说一句,此次的风波,背后涉及的朝廷官员无数,露在表面的却是我们这些地方官员。这些世家的姻亲关系遍布朝野,一个不小心,我们这些人就全得当替罪羊。”

“郭兄,明日还是下官陪你一起去吧。”卢思芒咬牙道,“现在聂大人已死,我们藩臬两司齐去,倘若他们再不给面子,那我们也只好用极端的手段了!”他的脸色异常狰狞,“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把我们逼到绝路上,也只好拉些垫背的!”

郭汉谨忧虑地点了点头,“那就劳烦卢兄了。总之,各地的官员你们都去打个招呼,如今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第二条路可走,让他们安分些,跟着上司,否则,当了弃子别怪我等心狠手辣!”一向以儒雅著称的他说出如此之话,让其余人都不禁心惊,看来,事情真的已经到了鱼死网破的时刻。

福州郊外连江县,矗立着一大片宅子,号称八闽第一世家的越家就安居在这里。两百年前,越家的老祖宗靠打渔起家,随后开始贩卖私盐,最后生意作大了,也就顺理成章地和官服搭上了关系,摇身一变成了官盐。接着就是一番令人眼花缭乱的买卖扩张,请了几位山西老号退休的帐房先生,做起了银庄的生意。连远在东三省的药材生意,越家也横插了一脚。几代下来,钱是越挣越多,子孙中也是人才辈出,姑娘也大多攀上了豪门。几个有出息的旁系子弟甚至中了举,如今朝堂上的户部侍郎越千繁,就是越家的旁系子弟,要不是当年越家家主越明钟资助他十年,越千繁压根就没有现在的锦绣前程。因此前年越夫人跟着丈夫回老家探亲,竟是让自己的幼子过继到了越明钟次子越千节名下。朝中有中枢官员相助,越家的声势更是如日中天。

“老爷,郭大人和卢大人来拜。”一个青衣小僮急急进了正厅,恭恭敬敬地跪地禀道。越明钟虽有两个儿子作了官,但自己却是一介白身,朝廷大员来访,原应开中门迎接,如今下人竟用了一个“拜”字,可见越家的气焰嚣张。

“怪不得今早眼皮跳个不断。”越明钟冷笑道,“看来是有人来下通谍了。来人,开中门,老夫亲自迎接,给郭大人和卢大人一个面子!”

郭汉谨和卢思芒看着越家很久没有动用的中门大开,心中都涌起一种不安的感觉。如此排场浩大,显然越明钟并不打算以私人名义见他们,而是代表了整个越家的立场。

“越明钟率越家子弟恭迎郭大人,卢大人!两位大人莅临寒舍,真是令蜗居蓬荜生辉!”越明钟率了数十位越家直系亲族出迎,话音刚落,竟是直挺挺地准备行大礼参拜。

郭汉谨和卢思芒都慌了手脚,此人之礼岂是等闲,若是风无痕在此,以皇子钦差身份受他一礼倒还说得过去,但掂量一下自己的身份,却是无论如何都受不得的。郭汉谨抢前一步,忙不迭地扶起越明钟,连声道:“越老先生乃是前辈,晚辈等哪敢受此重礼,实在是使不得!”

越明钟就势起身,心中暗笑,“两位大人说笑了,越某惶恐。请!”他向侍立身后的长子使了个眼色。

待到了正厅,郭汉谨和卢思芒都愣了神。这越府他们也来过不少次,向来对正厅那名家字画和古董珍玩颇为眼热,但碍于越明钟的身份,谁都不敢开口讨要。可如今,整个室内空荡荡的,竟是半点装饰都没有。只有孤零零的一套酸枝木家具,看上去煞是寒碜。

“越先生,这是怎么回事?”卢思芒忍不住发问道,“原先的那些东西怎么不见了?莫非先生有意藏宝,不欲外人亵渎宝物?”他有些恼怒越明钟的故作姿态,因此言语中也带了几分不客气。

“卢大人说笑了。如今福建大灾过后,百姓生活堪忧。我越家虽不能一力赈济灾民,但却也不会甘于人后。虽然越家产业大多无法立刻变卖,但这些玩意却能换不少粮食。前日我已吩咐人以一幅字画一百石粮食的代价,从广东收了一批粮食,虽然不能完全解福建之急,但想必也可以为大人分些忧。至于珍玩嘛,老夫则换了些药材,大灾过后瘟疫流行,些许薄物必能救人无数。”越明钟的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

若是常人,必定称颂越家的善心,可郭汉谨和卢思芒都在福建为官多年,深知越家人的秉性。哼,一幅字画只值一百石粮食?简直是笑话,越家所藏,俱是名家珍品,万金难求,岂会轻易贱卖,用来换粮食?越家囤积的粮食,本就是福建之冠,拿个几千石出来,也不是什么难事。至于药材,更是离谱,越家在东北收药材的人,几乎是包揽了东三省三成的珍贵药材生意,常人以一两银子买来的药材,越家人最多只要花费两钱,本钱极薄,拿出那些药材来,最多不过数千两银子。如今大水已有些退去,越家趁机占的无主或是有主田地,怕是不下数万亩,相比不到一万两银子的本钱,已是赚得盆满钵满。

“越先生的好意,下官等心领了。”郭汉谨微微欠身谢道,“只不过大灾过后,朝廷恐怕要清查部分不法之事,七殿下此次以皇子之尊奉钦命来到福建,所怀密谕我等尽不知其中深意。还请越先生及早决断,免得后悔。”他轻轻提点出重要之处,算是一个警告。

· 第二卷 展翅 ·

~第二十九章 微服~

走出越府,郭汉谨和卢思芒对视一眼,同时失望地摇了摇头,今天算是白来了。越明钟确实老谋深算,他的所作所为完全堵住了别人的嘴。赈济灾民,越家不落人后,解救病痛,越家提供药材,既收拢了百姓的心,还可以做给朝廷看,一举两得。可是,事情若是如此好解决,他们俩也不会轻易找上越家。

“郭兄,如今应该怎么办?”卢思芒忧心忡忡地说,“二殿下死得离奇,我们的靠山已失,就算侥幸逃得此次,难保以后……”他欲言又止。

“卢兄,这些事回去再说吧。”郭汉谨仰天长叹,“我等时运不济,怨不得别人,回去再作打算不迟!”

钦差行辕内,风无痕始终觉得心神不宁,海若兰莫名其妙的到来,让他原本平静的心防变得脆弱无比,很多已经接近淡忘的事情竟然接二连三地出现在回忆中,包括他想要刻意忘记的身世。尽管一次又一次告诉自己,不可能再回到那个原来的世界中,但是,那间简陋而温暖的屋子,已经连续几天在梦境中浮现出影子。

“小方子!”他习惯性地叫道,然而,应声而入的,却是另一个身着蓝衣的小太监。风无痕分辨了半天,才认出他是临走前父皇赏赐给自己的伺候人,心中不禁又是一番烦闷。这种君王赐下的人,十有八九都担负着另一种责任,尽管自己明知道,却只能和颜悦色地对他说话,实在是不好受。他此时才省起已经遣了小方子去照顾海若兰,但不管出于何种考虑,他都不可能把小方子召回来,还是先用着这个小太监再说吧。

“你叫什么名字。”风无痕似乎是漫不经心地问道。

“回殿下的话,奴才刘五,平常大家都叫奴才小五子。”那小太监甚是伶俐,跪下叩头后笑嘻嘻地道,“奴才这是贱名,殿下要是高兴,随便赐个名也行。”

“算了,本王没那个兴致,就叫小五子好了。”风无痕无所谓道,正想开口再吩咐些事情,却瞅见徐春书面色古怪地在门外朝自己做着手势。他心中一奇,随口打发了小五子,这才踱到门边道:“子煦,怎么回事?”

“殿下,门外有个人持着海老相爷家的腰牌,说有要事求见殿下。”徐春书已经有些糊涂了。

风无痕先是一愣,随后立即醒悟,海若兰单身出门绝不可能,那个求见的人一定是她的贴身丫鬟,这下可好,小方子能调回来了。少了这个贴心的小子,还真是有些不习惯。“子煦,把那人请进来,然后直接送到若兰小姐那。本王就不接见了。”

徐春书答应了一声,立刻转身去安排,心里直犯嘀咕,海二小姐这么跟到福建,传扬出去,自己的主子和她两个的关系,不免就有些不清不楚。不过,以徐春书的性子,刁蛮任性的海若欣,除了美貌,没一点配得上风无痕,绝对不是王妃的上佳人选,还不如庶出的若兰来的有大家风范。但是,这等男女之事,他可不想瞎搅和,还是随他们去好了。

风无痕见了小方子回来,这才松了口气,自己一时考虑欠妥,竟把身边最得力的人给了海若兰,实在是关心则乱。看小方子也是一脸苦相的样子,他不禁一笑,“没想到你这机灵的小子也有吃鳖的时候,怎么,若兰小姐给你脸色看了?”

“主子,要是那大小姐给奴才脸色看倒好了!”小方子叫起了撞天屈,“问题是奴才不管问什么,她都是不理不睬的,连饭菜也是扒拉几口就完,整天呆呆的。主子,您是不是去看看?若是海二小姐有什么三长两短的,老相爷面子上须不好看。”他心底里倒是有些同情,只是主子的事,只能稍微提一提,大主意他可不敢擅专。

“好了,这事你就别管了。”风无痕立刻调转了话题,“在这钦差行辕一直呆着,实在闷得慌,我来福建可不是为了一直呆在这里。小方子,你去准备准备,我们出去走走。”

“主子,奴才这就去通知徐大人。”小方子应道,心中也极为欢喜,毕竟身为太监,出皇城的机会本就极少,主子既然有心到外面走走,他哪有不从的理?

“对了,吩咐子煦少带几个人。”风无痕又加了一句,“就他们几个,平日里也没出过什么岔子,人多了太引人注目。”风无痕没有注意到,门外远处,那个小五子正以一种极为嫉妒的目光盯着小方子。

就这么着,风无痕的后面还是跟着几十条尾巴,虽然竭力要求他们不要跟太紧,但这些侍卫和兵士都是责任在身,丝毫不敢怠慢,隐约分成了不少小组,或明或暗地掩护着风无痕的安全。陈令诚也跟了出来,美其名曰“陪侍”,但风无痕心中明白,这个老家伙实在是有心看自己的笑话,但自己偏偏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随他去。倒是师京奇不能不带,此人对闽地和自己一样不熟悉,多看看风土人情,也对出谋划策有利些。

适逢灾后,大街上有几分冷清,大多也是衣着寒酸的路人,风无痕一行的华贵衣衫就分外惹眼,旁观者的目光中便有些羡慕和疑忌。风无痕心中后悔,这里不是京城,穿着这样出来,不是摆明了告诉别人自己是从外地来的么?可是,现在如果扭头回去,不仅徒惹人疑,传扬出去,免不了被那些福建的官员笑话。就这么且行且走,一行人转眼间到了一座寺庙前。

虽是大灾时节,这寺庙却香火甚旺,往来其间的多是些青年男女,每个人都是一幅匆匆忙忙的样子。风无痕抬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