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辛亥大英雄 >

第571部分

辛亥大英雄-第571部分

小说: 辛亥大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的保安力量不在限制之列。最后他还拒绝实力更强的英荷壳牌公司,以5000万美元将其出售给哈弗斯石油技术公司。
    完成这一切后杨秋才前往荷兰,就苏门答腊油田等问题和荷兰政府进行正式磋商。面对中英双方已经达成的协议,被吓得半死的荷兰政府也只能眼巴巴看着英国揽下苏门答腊油田股权,并和杨秋签署了《中荷关于东印度地区矿石出口和勘探协议》,准许中国企业进入荷属东印度投资。当然,这个小霸王仗着英国撑腰,提出所有中国企业必须缴纳资源重税,还要将部分股份交给巴里巴板殖民政府管辖等等条件。最后在西南矿业公司提出修建码头和铁路等设施时,又狮子大开口硬生生讹诈300万美元的建设审批费用,马奎气得七窍生烟的时也争取到砸油田附近修建一座临时机场用于对外联络的许可。
    等一切都尘埃落定后,西南矿业公司正式更名为海湾石油公司,开始开发苏门答腊油田。与此同时,杨秋立刻让吕碧城将华辰石油公司拥有的沙特油田也出售给海湾石油公司。这样一来海湾石油公司正式成为中国第一家股份制石油公司。而华辰石油公司也在出售后专注国内石油开发,并正式上市成为全国第二大石油公司。由于沙特油田储量一直没公布,并且数年来都产量极小,所以外界对海湾石油公司的关注依然集中在苏门答腊油田,却并不知道这家公司其实已经拿下南洋和波斯湾最大的两座油田,并且开始秘密在波斯湾其它地区进行探油工作。
    解决油田后,杨秋留下贝祖贻和张彩监督自动生产线交付工作,才又重新启程开始欧洲之行,并与11月7日正式步入困境中的魏玛德国。
    (未完待续)


第五七六章 不同的朋友
    @@@@@“看看,你们看看!口口声声为国为民?值几亿的油田股份就卖了5000万,这是卖国!怕都被他中饱私囊了吧。”巴达维亚港的民党办事处内,胡汉民将刚出版的报纸狠狠扔在桌上。
    杨秋和国社崛起后,国内民党势力几乎遭遇灭顶之灾,龙济光更是把民党大本营的广州搅得四分五裂,最后引狼入室被蔡济民率领国防军来了个兜底。于是他和陈炯明、柏文蔚等人不得不远遁南洋来巴达维亚寄居。后来陈其美入狱,黄郛等上海民党要员也陆陆续续赶来汇合。
    国内回不去,他们这些遗老遗少只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南洋,加之早期杨秋要专心解决国内和日本麻烦,后来又参加欧战实在是顾不上这块,反倒被他们在这里发展的有声有色。但这种好日子也要渐渐远去了,随着国社率先走出国门,陈果夫为首的急先锋迅速将国社推行到南洋华人中,白银危机和苏门答腊油田都是国社和国内资本涌入南洋的先兆,让他们格外担心最后地盘也要被蚕食。
    胡汉民最激动,想当年他可是孙逸仙的接班人,和大总统宝座就差那么一点,现在全没希望了。所以一直对杨秋和国社格外仇视,说道:“应该联系上海,让章士钊和汪兆铭发动国会好好问个清楚!”他仗着资格老,所以完全不怕现任民党主席的章士钊和总务秘书汪兆铭放在眼里,动不动就直呼其名。
    继续怒道:“还有李烈钧,不知道在搞什么鬼!封了个少将师长就被收买了,连续7年都缺席代表大会,这还是我们党人吗!应该撤掉他的委员身份。膺白,你说对不对?”
    胡汉民说完后扭头去看黄郛。这位跟陈其美盛极一时的前沪军军长退出军界后就失势潦倒,如今在南洋还是靠当年黑帮管理苦力那套东西赚点钱,和以前比实在是天差地别,所以心底颇为空落,附和道:“展堂说的不错,这是个打击杨秋的机会,不能白白放过。”
    两人一唱一和大有立刻把杨秋拉下马,但坐在角落里的陈炯明和柏文蔚却一言不发,最后前者干脆拍拍屁股:“你们聊着吧,我先回去了,这几日海军一直在港外巡游,我去看看船回来没有。”
    “对对对,你们聊。广州那边还催我把橡胶运回去呢,这一天几份电报实在是烦人。”陈炯明一走,柏文蔚也不愿意留了,干脆也借口有事离开。
    见两人相继离开,胡汉民气得七窍生烟,破口大骂:“呸!什么东西,还以为是都督呢?膺白,你看看这些人,还有些当年的样子吗?都要学孙逸仙那样,带个日本婊子躲在夏威夷当缩头乌龟吗?”
    听他越说越难听,黄郛连忙拉住他叹口气:“算了展堂,竞存和烈武也是想图个太平。他们一个搞船运,一个搞橡胶也不容易,这些年要不是靠他俩提供资金,我们能不能立足还难说呢。”
    “不就是点钱嘛!他杨秋挥挥手就把几亿贱卖了,难道我们连说都说不得?这还是共和吗?我看章太炎和汪兆铭一个比一个窝囊,这么多年连多拿几个国会席位都办不到,要是英士和渔夫还在,我们怎么会沦落到有国难回的地步!”
    胡汉民怒气难消,拿起桌上的报纸摔在地上狠狠踩上几脚。这种孩子脾气让黄郛暗暗冷笑,就这气度还天天做美梦想当民党主席扳倒杨秋?这不是玩笑嘛。于是岔开话题道:“对了,说起英士兄差点忘了大事。再有三个月英士兄就要出狱,听说他在狱中还被人打折一条腿。哎,总算是兄弟一场,你我回趟上海接接吧。”
    孙逸仙避居夏威夷,黄克强和宋教仁身陨,谭人凤、居正都当起寓公,李烈钧不管,章太炎和汪兆铭又被他视为无能,反倒是出任水利部长的廖仲秋突然成了民党新旗帜,这让胡汉民格外气愤。可他自知势单力孤,所以陈其美这颗大树还是要拉住的,不管怎么说他侄子陈果夫是国社秘书,陈立夫又在教育处任公派留学办公室主任,手里还是有点权的,所以点点头答应下来。
    两人聊了会陈其美出狱该怎么办后,各自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可才走到门口就见两个洋人走了过来。其中一位身材瘦瘦,留着两撇小胡子。还有一位梳着分头,鼻梁微微歪斜的男子相随。留着胡子的洋人男子见到两人,弯腰行了个礼自我介绍:“请容许我介绍。马林,荷兰人。这位是维经斯基同志,苏联人。”
    如果说荷兰人还不意外的话,那么苏联人和同志两个词就让胡汉民和黄郛都呆住了,对视中都看到彼此眼中的诧异。中俄这点事早已闹得沸沸扬扬,杨秋当初可没少把俄国往死里整。即便俄国变成苏俄,但至今叶尼塞河以东都是他们的禁区,也就日本人在鄂霍次克海附近画了点势力圈采矿。
    两人正想着要对付杨秋,马林和维经斯基就突然出现这算什么意思?胡汉民想了半天,最后慢慢伸出手:“欢迎两位,不知来巴达维亚有何贵干?”
    “我们希望两位能帮忙,向华人购买一些粮食。”维经斯基越过马林,道出来意后眼角却瞄向后者,继续说道:“我们急切需要全世界朋友的帮助。”
    “朋友。”胡汉民咀嚼着这两个字,将两人请到室内。
    马林和维经斯基突然造访胡汉民和民党巴达维亚分部,为本就因为国社和民国资本涌入开始变得混乱的南洋地区再添几分诡异。
    但杨秋还没空管南洋上空的细微变化,他正在德国寻找最后一块工业拼图,以便继续推动笨鸟先飞政策。
    抵达柏林后第二天,就传来著名的啤酒罐暴动消息,大街小巷的警察和军队让苦难中德国愈加动荡。由于啤酒罐暴动,兴登堡总统不得不推迟接见杨秋,而随行的中央警卫团更是大气都不敢出,不仅包下饭店整个楼面,还设立大量暗哨确保万无一失。
    站在窗口,望着一辆辆满载士兵驶过的军车,杨秋很有种立刻去慕尼黑看看的冲动。但他知道这是妄想,现在身份不同了,就算想警卫团也不会让他去现在德国最乱的地方。但反过来说,啤酒罐暴动其实也没必要多说,何况他对纳粹没好感。不过此事也提醒他,时间越来越近了!此次事件对纳粹既是损失也是帮助,由于事后大量纳粹被捕,加之牵连鲁登道夫所以被报纸大肆渲染,希特勒和纳粹党也因此一举成名,正式宣布希特勒进入公众视野!
    由于动乱警卫团不准他离开酒店,所以他只能拿起书消遣时间。才翻两页,敲门声响了起来,美女秘书严玉秋带着从法国赶来的王正廷步入房间。让他微微惊讶的是,除王正廷外,身后居然还跟着一位头发花白,戴着眼镜神态疲倦的老人。
    “特劳恩阁下!”
    等看清楚老人的面貌后,杨秋豁然而起。足足9年不见,特劳恩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不仅看上去苍老很多,戴上眼镜,而且当年担任驻华公使的气质也全部消失,有些发白的衣角说明,他这些年过的非常不如意。
    能再次见到杨秋,特劳恩也非常高兴。虽然两人过节颇多,但当初在中国时杨秋也的确挺照顾他,尤其是欧战爆发后他们这些旅华外交官都被专门送至美国,很多人前往南美,他则搭乘美国货船冒险回到德国。但让他没想到的是,随后中国就参战了,而且还加入了英法一方,所以他这位前驻华公使受到鄙夷,逐渐被同事排挤不得不与17年底正式辞职。但由于德国战败国内动荡,这些年只能依靠积蓄艰难度日,如果不是王正廷来找他,或许过一段时间就会和大多数德国中产家庭一样,前往美国寻找机会。
    “特劳恩阁下,您这些年过的还好吗?”
    面对杨秋的关怀,特劳恩倒是很洒脱的推推眼镜,看看漂亮的严玉秋笑道:“一定没您那样好。”
    “呵呵。”
    严玉秋不懂德语,但女人的直觉让她感觉特劳恩在拿自己取笑杨秋,脸颊红红的关门退了出去。王正廷在法国也选修了德语,杨秋本身德语不错,所以三人都不需要翻译就能流利对话。
    其实特劳恩人不错,在华时虽然不乏赚点小便宜,但比起那些鼻孔朝天英国人矜矜业业很多。从通气管交换后来的磺胺、船队交付,说服青岛要塞投降等等既帮了杨秋,又帮德国拿到急需的技术。尤其是磺胺和通气管技术帮了很大的忙,德军伤员的感染死亡率比历史上减少3成,潜艇击沉商船数量是平行世界的1。4倍!但德国的敌人实在是太强,尤其是暗暗资助的美国,更是将德国资源不足,纵深狭小的问题百倍放大,最终因为内忧外患才不得不签署耻辱的巴黎和约。
    这也是杨秋抗拒第三帝国的原因。除非是美国不参战,否则即使中德携手也很难。毕竟苏俄纵深太广,德国缺乏海军后英美可以从容支持。历史上二战时美国才发挥出一半国力,要真全部爆发出来扶持苏联对抗中德,会很可怕。而且斯大林只要切断通往乌拉尔的铁路,几千公里寒区的补给和消耗就足以耗死百万军队。日本挡不住美国海军,最后就是缺乏海外基地,或许制造业能匹敌德美但绝不会比美国强大的中国自己出马,但登陆距离遥远航线危机重重,最终结果就是互拼消耗,即使胜利牺牲也会极大,何况获胜的概率很小。
    好战略家的首选一定是用最小代价,获取付出后能得到的最大收益。欧战赌博是没办法,不赌就没机会了,但下次世界大战由于中国崛起至今局势不明,所以他决不能用千万年轻人的命来赌博。
    特劳恩这些年也很关注杨秋和中国,尤其是中俄、中日和最近出现的苏门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