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金牙海盗 >

第170部分

金牙海盗-第170部分

小说: 金牙海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及盾牌也都可以分别当作武器使用。真是一铳多用,攻防兼备。赵公真可谓用心良苦。

迅雷铳在历史上没有实战的准确记载,更没有实物流传下来,这是非常遗憾之事。为了能更好地领略它的风采,笔者制作了一个1∶10的模型。在制作模型过程中,笔者深感史料不完整带来的困惑。主要是:图纸不但没有尺寸,图中各零件的比例也不统一;铳管与铳杆之间的定位问题没有交代;机匣没有内部结构图 。一般火绳枪的点火龙头与火门的位置是固定的,点火的准确性基本没有问题。而迅雷铳的5根铳管可360转动,火绳只有与火门上的火药线相接触,才能保证铳管准确发射。如果让士兵在瞄准的同时还要眼手并用寻找火绳与火药线,并使之对接,恐怕难度较高,不免要顾此失彼了。迅雷铳本是为了提高射速,如果如此使用不方便,就得不偿失了。作为火器专家的赵士桢是如何考虑铳管定位问题,目前不得而知。另外当敌人逼近需掉转铳杆使用铁枪头格斗时,铳杆与铳管连在一起也是非常不便的。总而言之,5根铳管与铳杆和机匣之间,不但要能灵活转动,还要能适当定位,并可快速拆卸分解。

笔者在制作模型过程中,既要解决这几个问题,同时还不能改变迅雷铳的外形,其结构也不能超出当时的技术水平。笔者只好在机匣与5根铳管之间想办法,使二者相连,做了一个快装手柄和一个类似棘轮的装置,从而解决了以上全部问题。至于机匣内部的结构,笔者只好臆造了,最终使扳机与点火龙头联动,做到“捏之则落,射毕自行弹起”。史料中的迅雷铳,其盾牌前面为曲线状,与我们通常的认识正好相反,于是就自做主张进行改动,并且也没有用生牛皮和头发、丝绵来制作,主要是考虑到效果的问题,模型采用铜质盾牌。史料中,作为支架的小斧插到了5根铳管之间,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铳管就无法转动了。笔者对此亦进行了改动。

随着所有问题的解决,模型也就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如何把迅雷铳架起来。笔者曾设想过几个方案,都不理想,最后还是《神器谱》的插图给予启示,完成了模型的“架设”,这就是现在读者见到的题图照片。这种方式既展示了当年的风貌又淡化了士兵,突出了主题。

迅雷铳既然有那么多优点,为什么没有大量装备使用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一是其自身存在的缺点。世上器物但凡功能一多,必然体积较大,结构较复杂,迅雷铳或许存在这方面的不足。二是与当时的封建制度有关。当时任何有关军械的发明研制、使用与推广,全部取决于最高统治者的意志。赵士桢只能将研制成果“恭进御前”、“进呈御览”,请求 “恩准制造”,皇帝一人的决断就决定了一项发明的命运。而当时的西方国家社会制度比较宽松,百姓可以比较自由地研制各种器械,包括兵器,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即使本国没人赏识还可以卖到国外,至于能否有市场或投入战场,主要靠本身的实用性。而在中国,顽固落后的封建社会制度不知埋没了多少人才,压制了多少发明创造,极大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况且中国的儒家思想一贯重文轻武,以至于赵士桢极其丰硕的成果被深深地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几乎被人们遗忘。不单《明史》无名,《四库全书》亦无记载。不过令人宽慰的是英国学者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王兆春先生的《中国火器史》、《速读中国古代兵书》,洪震寰先生的《自然科学史研究》等书中,对赵士桢和迅雷铳都有详实记载与高度评价。

据记载,赵士桢不仅仅是一位火器专家,还是一位具有献身精神的爱国者,他广泛汲取古今中外各种知识,一生辛劳,硕果累累。郑振铎在《玄览堂丛书》中形容其“竟成锻癖……似醉若痴”,“千金坐散而不顾”,“备极劳苦而不辞,……”。他曾自筹钱财研制火器进献朝廷。在赵士桢诸多成果中,不仅限于轻型火器,还有各种重型火器和战车。为对付倭寇,他还专门研制了“震叠铳”。同时,著书详述以便于士兵作战、训练等,并阐述了各种火器的结构、性能、特点、

制作过程、试验情况、工艺材料以及使用方法、射击姿势等等。他在著作中还论述了火器与富国强兵的关系,战术战法、排兵布阵、部队的组成等等。甚至频频上奏朝廷,阐述自己对固国安邦、国防建设和兵器工业长远发展的诸多见解,真不愧是一位德才兼备、具有实干精神的科技专家。

笔者谨以此模型、此文纪念兵工事业的先驱——赵士桢。

李时珍(1518~1593)

 李时珍(1518~1593)

明代医家。字东璧,晚号濒湖老人。蕲州(今湖北蕲春)人。世业医。父李言闻系当地名医。幼习儒,后从医。曾精研古籍及医典,并亲自上山采药,收集民间的经验。有感于历代本草谬说多,遂参考文献800余种,结合实践,历时27年,撰成《本草纲目》52卷。在医理方面受金元四大家影响。对脉学、经络也有研究,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流传于世;而《五脏图论》、《命门考》等医著已佚。

时珍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今湖北省蕲春县)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一五一八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一五九三年)。他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名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那些空洞乏味的八股文,怎么也学不进去。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九年,三次到武昌考举人,都落第了。于是,他放弃了科举作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求父亲说:“我今年二十三岁了,老是考不上,您还是让我学医吧!”并且表示了这样的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 很有名望的医生。大约到了三十八岁,就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只任职一年,李便辞职回乡。

在这十几年中,李时珍阅读了大量古医籍,又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品数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析为二三,或二物混为一品”(《明外史本传》)。特别是许多毒性药品,竟被认为可以“久服延年”,因而遗祸无穷。于是,他决心要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三十一岁那年,他就开始酝酿,为了“穷搜博采”,读了大量参考书。家藏的书读完了,就利用行医的机会,向本乡豪门大户借。后来,进了武昌楚王府和北京太医院,读的书就更多,简直成了“书迷”。他自述“长耽嗜典籍,若啖蔗饴”(《本草纲目》原序)。顾景星在《李时珍传》里,也赞他“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瞡”。确实如此,他不但读了八百余种上万卷医书,而且看过不少历史、地理和文学名著,敦煌的经史巨作,他遍读了;几个古代伟大诗人的全集也都仔细钻研过。他还摘录了大量有关医药学的诗句。这些诗句给了他许多真实有用的医药学知识,帮助他纠正了前人在医药学上的许多谬误。如古代医书中,常常出现“鹜与凫”。它们指的是什么?是否有区别?历代药物学家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李时珍摘引屈原《离骚》中的“将与鸡鹜争食乎”,“将泛乎若水中之凫乎”两句,指出诗人把“鹜”与“凫”对举并称,就是它们不是同一种禽鸟的明证。他又根据诗中对它们不同生活环境的描绘,证明“鹜”是家鸭,“凫”是野鸭子,药性不同。屈原的诗赋,竟成了李时珍考证药物名实的雄辩依据。

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混杂,往往弄不清药物的形状生长的情况。过去的本草书,虽然作了反复的解释,但是由于有些作者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在“纸上猜度”,所以越解释越糊涂,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例如药物远志,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说它是小草,象麻黄,但颜色青,开白花,宋代马志却认为它象大青,并责备陶弘景根本不认识远志。又如狗脊一药,有的说它象萆薢,有的说它象拔葜,有的又说它象贯众,说法很不一致。类似此情况很多,李时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搁下笔来。这些难题该怎样解决呢?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

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他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采访。后来,他多次出外采访。除湖广外,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好多地方。均州的太和山也到过。盛产药材的江西庐山和南京的摄山、茅山、牛首山,估计也有他的足迹。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反映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

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向各式各样的人物请求。其中有采药的,有种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热情地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药物。

比如芸苔,是治病常用的药。但究竟是什么样的?《神农本草经》说不明白,各家注释也搞不清楚。李时珍问一个种菜的老人,在他指点下,又察了实物,才知道芸苔,实际上就是油菜。这种植物,头一年下种,第二年开花,种子可以榨油,于是,这种药物,便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一清二楚地注解出来了。

在四处采访中,或在自己的药圃里,李时珍都非常注意观察药物的形态和生长情况。蕲蛇,即蕲州产的白花蛇。这种药有医治风痹、惊搐、癣癞等功用。李时珍早就研究它。但开始,只从蛇贩子那里观察。内行人提醒他,那是从江南兴国州山里捕来的,不是真的蕲蛇。那么真正蕲蛇的样子又是怎么样的呢?他请教一位捕蛇的人。那人告诉他,蕲蛇牙尖有剧毒。人被咬伤,要立即截肢,否则就中毒死亡。在治疗上述诸病有特效,因之非常贵重。州官逼着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去捉,以便向皇帝进贡。蕲州那么大,其实只有城北龙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蕲蛇。李时珍追根究底,要亲眼观察蕲蛇,于是请捕蛇人带他上了龙峰山上。那里有个狻猊洞,洞周围怪石嶙峋,灌木丛生。缠绕在灌木上的石南藤,举目皆是。蕲蛇喜欢吃石南藤的花叶,所以生活在这一带。李时珍置危险于度外,到处寻找。在捕蛇人的帮助下,终于亲眼看见了蕲蛇,并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过程。由于这样深入实际调查过,后来他在《本草纲目》写到白花蛇时,就得心应手,说得简明准确。说蕲蛇的形态是:“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胁有二十四个方胜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长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长一二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