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的子孙在天涯 >

第3部分

龙的子孙在天涯-第3部分

小说: 龙的子孙在天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大人在大堂内急走几圈,最后将拳头重重地砸在书案上。他对着差役说:“你去告诉议和的大人们,就说西夷的条件我们全部接受,望双方早日停战。”

差役刚退下,刘知府又开始不安地踱起步来。他知道问题并未解决,西夷尝到了甜头,迟早会再度入侵,到那时我们拿什么来抵抗呢?

正在为难之际,又一名衙役进门通报:“张国利大人求见。”

“快快请进!”

新中华府矿业局主事张国利大步流星地进入衙门大堂。他向刘知府一作揖,开门见山地说:“下官听说刘大人为抵抗西夷一事犯愁,下官想斗胆献策。”

“张大人请讲!”

“西夷兵强马壮,我小小新中华府势单力孤,无力与之抗争。下官以为,刘大人只有一着可试,那就是以夷治夷!”

“以夷治夷?此话怎讲?”

“万历年间有一西洋神甫来大明说教,他说:天下共五大洲,西夷居欧罗巴洲,而欧罗巴洲共七十余国。属下认为,那七十余国中必有一国精通夷术,痛恨西夷,我们与之联合,可共抗西夷!”

“可欧罗巴洲距大明本土有数万里之遥,而新中华府距大明本土亦有万里,从新中华府到欧罗巴总共十万里有余,要出访欧国谈何容易啊?”

“大人此言差矣!”说罢,张国利从袖中抽出一张地图铺在桌案上。“下官收集了永乐二十一年的航海记录及西洋传教士提供的地图,自己绘制了一幅‘四海全图’。大人请看,您说的十万里有余的路线是往西,而去欧罗巴的近路却是往东!”

“往东?”刘知府指了指位于地图最东侧的新中华府和最西侧的欧罗巴,说:“从张大人的图上看,此路不通啊!”

“东边的尽头便是西边的开始!”

刘知府略有所思地点点头,“张大人请继续讲。”

“往东可走海路,也可走陆路。走海路必先向南绕行,可那里全是西夷控制的要塞,根本无法通行,我们只能走陆路。走陆路得先翻越新中华府以东的雪山岭,至于以后的路吗,下官也不清楚,只有去试了才知道。”

“张大人,这计划虽好,可你说的这条陆路一定凶险无比,有谁愿意冒死尝试呢?”

张国利一挺身,抱拳道:“下官愿为新中华府赴汤蹈火,率队出使欧罗巴!”

刘知府激动地站起身来。“既然张大人有此决心,本官任命你为新中华正使,郑福海将军为副使,你们即刻组织公使团,出访欧罗巴!”

工匠出身的张国利虽读过一点书但并未在科举考中明列前茅,他也没有京城的高官显贵推荐,要在大明本土,他根本做不了官。所幸的是,新中华府地处偏远,并非状元进士向往之地,矿业又属新中华府的重要产业,需专人管理,种种机缘巧合将他推上了矿业主事一职。

这次出访欧罗巴,除了结盟一事外,张大人其实还有自己的打算。几次兵败的主要原因是西军火器凌厉,很明显西洋火器的制造水平已胜过中国。此外还有一些技术差距外行难以察觉,比如说,中国虽为火药发明国,又成功地在新中华府使用火药开矿,但是中国火药不仅质量不稳定,而且保存困难,常常会受潮或分离失效。相比之下,西夷能制造出如此数量众多的优质火药,又将火药安全运载过海,一定有他们的秘密。如果能通过欧罗巴之行弄清楚这些秘密,也算是个意外收获。

公使团的筹建工作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郑将军建议要带一些造船工匠,以便渡海之需,张大人则挑选了一些精通各行各业的文武官员同行。接下来的问题是翻译,在大明本土会说欧洲语言的人已凤毛麟角,而在新中华府,这种翻译从未耳闻。几经周折,张大人终于找到一个自称会说一点“洋话”的人,他曾在大明本土给一位意大利神甫做过佣人。

主要人选定了之后,张大人便着手寻找护队卫兵兼挑夫。这时,有人推荐乡民王二,说他作战英勇。

王二低头跟着一名官府衙役,来到张大人的公使团筹建处。这里人来人往,好生热闹。他好奇地抬头张望,但马上又低下了头。被官府招来准没好事,还是留神一些为妙。

“你就是王二吗?”张大人见着他便问。

“正是草民。”王二心里直打鼓,这大官怎么连我的名字都知道?一定是在什么地方冲撞了他!他紧张地跪下叩头。

“起来吧。”张国利笑着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此人中上个头,大脸庞,胳膊又粗又壮,看来有把子力气。“王二,本官想让你随我出使欧罗巴,你就当卫兵兼挑夫,愿意去吗?”

原来是美差啊,王二暗暗嘘了一口气。他挠了挠头皮问:“大人,您刚才说的那国叫什么巴?”

“欧罗巴!”

好地方!藕,莲藕;萝,萝卜;巴,锅巴,去那儿至少不会饿肚子。他在心中默念了一遍这个新名词,大声答道:“只要大人不嫌弃,小民一定将大人平安护送到藕萝巴!”

“好!出发前,我会再来找你的。”

“谢大人,小民告辞了!”王二刚要走,张国利忽然想起了什么。

“慢着,你认字吗?”

“禀大人,小民家里穷,没钱念书。”

张大人摇了摇头,说:“唉,你这次是代表堂堂大明出使番邦夷国,如果连字都不认,岂不让那些蛮夷耻笑?”

“小民惭愧!”

“这样吧,城里有家不错的学堂,趁这几天工夫,你就去那儿学习读书写字,学费由官府来付。”

“谢大人!谢大人!”王二连连叩谢。

张大人微微一点头,接着说:“还有件事,公使团里不巧已有一个王二了,他比你年长,我们只能委屈你了,叫你‘小二’。”

“大人叫我什么都行。”王二躬身告辞。

他一路得意地哼着小调,走向张大人指定的学堂。今天真是喜从天降,先是进了公使团,代表大明前去会见番邦夷国的首领,这可是件很了不起的活啊!接着又免费进了学堂,等我王二学会了读书写字,就给我娘写封信,让她高兴高兴!只是“小二”这个称呼有点美中不足,看来我王二命中注定要当一辈子小二了。即便如此,当公使大人的小二不丢脸!

可是进了学堂后他才知道,张大人给他这差事并不轻松。尽管他粗壮的大手握着铁斧毫不晃悠,可拿起竹竿小笔却哆嗦不已。而学堂先生教的那一个个斗大的字,他过目即忘,为此挨了先生不少揍。

一天过后,王二拖着疲惫的身子离开了学堂,而他的脑子里依然是一片空白。这得学多久才能给娘写信啊?他焦急地想。

“小二!”街上有人挡住了他的去路。他惊奇地抬起了眼,原来那是张大人手下的差役。“张大人有令,晚上去他府上上课!”

“还有课?”他瞪大了眼,心中叫苦不已。原来这课是每位公使团成员必修的“地理常识”。

“据说欧罗巴洲共有七十多个国家,可与我大明有来往的却不多。”一位临时地理老师在那儿摇头摆尾地叙述,“我先说说佛郎机(葡萄牙),该国于正德年间来访我国……他们与西夷在文化和宗教习俗方面十分相近,据说还是西夷的盟国,但愿此次欧罗巴之行不要遇到他们。”

佛什么?对于王二来说,听这些洋词真象听天书一般。他那疲倦的大脑再也不能集中精力,沉重的眼皮需要铁条才能撑起。

“现在,我来说一说和兰(荷兰)国。”地理教师继续兴致勃勃地讲着课,“和兰也是欧洲大国,于万历年间来访我国,该国人俗称红毛夷……”

王二早已进入梦乡。在梦里,一个西夷模样的人在给他们考试,考的正是地理,谁交白卷就杀头!

公使团终于筹建完毕。临行前,有一官府差役发给公使团每位成员一块上等丝帛,上面印着一只蓝花瓷瓶,边上还有“明”字和新中华府官印。王二从未摸过如此名贵的丝绸,他不解地问:“差大人,怎么给我这么贵的丝巾擦汗啊?”

“给你擦汗?”差役气恼地指着王二的鼻子大声吼道,“你小子好好听着,这块丝帛你一定要收好喽,它是你的公使护照!”

原来张国利担心路途艰险,有人可能会走散,如果遇上夷人或土著必须让他们知道,走散的人是大明公使团成员,或许能得到保护。为此,张大人特地给每个人准备了一份独特的“大明护照”。

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公使团出发了。旅途一开始就不顺利,他们在大雪山中足足转了三个月,才在金山镇东北部找到了一个可以过雪山的山口。翻过雪山后,眼前仍有一望无际的崇山峻岭,不仅如此,山谷盆地中不是森林而是沙漠戈壁。许多人体力不支倒了下去,幸好王二身子骨硬,挺了下来。

公使团走出了沙漠,接下来又是大雪山!所幸的是,公使团巧遇一名土著猎手,他特别喜欢中国人的铁箭头,张大人就送了一些给他,那猎手很高兴地把公使团带出了山地。

王二欣慰地发现大山后面终于出现了平原,那是一块平得象大海一样的草原,草原上几乎一棵树也没有。走着走着,起初的高兴劲不见了,尽管走大平地比爬山省力,但在草原上走极为枯燥,每天看到的总是一样的景色,没有任何有进展的迹象。王二在心中许愿:快点出现几棵树吧,在这草地上走真闷死了!

老天好象听见了王二的许愿,树终于出现了,不是一棵两棵,而是十万百万。在以后的几个月里,公使团艰难地在山峦叠嶂的密林中穿行,要是没有郑将军的指南针,大家早就迷失了方向。密林大得无边无际,连一向乐观的张国利也开始犯难,公使团出行已一年有余,不知我们能否到达欧罗巴?

一天,大家正在林中穿走,忽闻流水潺潺。此时天色近晚,张国利决定在此宿营,他吩咐道:“小二,你去河边打两桶水来。天快黑了,要快去快回!”

王二挑了两只空桶向流水的方向猛跑。不多时,一条宽阔的大河展现在他的眼前,成群的野鸭在清澈的河面上游弋。他兴奋地大叫一声,一头扎入水中,自己先喝了个痛快。

王二满意地咂了咂嘴,然后哼起小调往回走。走着走着他知道坏事了。由于来时过于匆忙,没好好认路,现在他怎么也找不到营地,即使大喊大叫也无人答应。其实他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此时已离营地很远。天黑了,王二还在摸索着前进只是他越走越远。

第二天早晨,在公使团营地的张大人实在等不及了,他叹了一口气说:“昨晚闻狼嚎,小二可能喂了狼。”公使团继续上路。

王二跌跌撞撞地在林子里瞎走。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天,他不知不觉中兜了一个圈子,又回到了那条大河边。肚子里那一点点小浆果早已荡然无存,他两眼一黑,脚一软,便人事不醒。

上篇 第三章 密林奇遇

王二觉得有人在推他。那是人?不,是仙女!眼前模模糊糊地出现了一位蹲着的长发小仙女,她发色金黄略闪红光,两眼海蓝微微泛绿,她的脸颊粉红粉红,象熟透的蜜桃,她的鼻子狭窄得出奇,象被木夹夹过似的,还有她那身奇怪的衣裙和那件束胸马甲下的双峰与细腰,真太夸张了,太……

他不自觉地向她伸出了手,似乎想证实眼前的一切不是梦境。小仙女见状立即递上一壶水,问:“Water?”

王二在心里乐,原来那仙女不仅长得不象人,连说话都不一样!不管怎么说,我王二好歹算是入了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