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沃轩辕 >

第59部分

血沃轩辕-第59部分

小说: 血沃轩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兄弟之见兄长不如早做准备!”

见自己兄弟说话如此推心置腹,吴三桂大是感动,长长叹息一声说道:“兄弟,我知道也劝说你不住,可,能放督帅一马,就尽量放他一马吧,他总也算是我的长辈……”

朱斌微微笑了一下,也不多说,抱拳道:“兄长,浙江军政繁忙,兄弟不敢久呆,这就告辞了,若是将来遇到什么困难,尽管到浙江来找朱斌,朱斌不敢忘了建昌城下你我相交之谊!”

说完翻身上马,对着军营大声道:“傅宗龙,傅宗龙,山东平叛有功,可两千英烈之忠魂你以为能放过你吗?”

风中他的话语清清楚楚地传到军营中士兵的耳中,那些将士一个个都大惊失色,这位巡抚大人真的动了真怒,这摆明了是向督帅下了战书,山东的天,也许很快就又会不太平了……

连夜赶回太平城,郑天瑞等人已把善后事宜处理得差不多了,交代了几句,正想着赶回浙江办理弹劾傅宗龙的事情,郑天瑞忽然说了句:“抚帅,你走后不久,来了几名锦衣卫,带走了一具尸体。”

“哦,锦衣卫带走尸体?”朱斌也心中一愣,奇怪地道:“谁的尸体,居然能劳动到锦衣卫,”

“尸体是一个姓胡的百总的。”郑天瑞扰了扰了头:“可具体怎么样我们也不清楚,他们带走厂卫金牌,持这金牌通行无阻,因此,这事我们也不好管,只能任由他们把尸体带走!”

第二卷 潜龙腾天

第一百十八章 … 弹劾奏章

京城,紫禁城,西暖阁。

一份奏章静静地放在大明皇帝崇祯的面前,崇祯一声不响,用手托着下巴,似乎在那考虑着什么。在他对面的文渊阁大学士刘鸿训和礼部右侍郎周延儒大气也不敢出,肃手站在一旁,等待着圣上的示下。

“这份奏章我想你们也都看过了吧。”好久,崇祯终于开口说道:“朕自登基以来,从来都没有看到过措词如此激烈的弹劾奏章,简直就像面对杀父仇人一般,你们是如何看待的啊?”

两人谁也不敢先开口,见皇上又追问了一次,身为朝廷首辅的刘鸿训硬着头皮说道:“臣以为这只是浙江巡抚朱斌的一面之词,尚需深查。况且,今日傅宗龙的奏章也到了,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个清楚,与朱斌奏的截然相反,请圣上过目。”

接过奏章粗粗看了一下,崇祯顺手扔在一边:“那你们看这两份奏章哪份更可信啊?”

那周延儒何等聪明过人,只看崇祯对待奏章的态度和手势,心中已然一片雪亮:

“陛下,臣以为朱斌所言为真。朱斌所弹劾的总有七款十一罪,其中最主要的有三,其一傅宗龙见死不救,任凭我大明近四千忠勇将士战死疆场,而这其中两千士兵,还是从浙江千里驰援而去,百姓死伤更是不计其数;其二部下葛元投靠反贼,反过来以朝廷火炮对付朝廷士兵;其三还是其部下雷天德,在太平战斗最紧之时,公然逃跑,挫动军心。臣以为,这些事情都是有名有姓,又有人证,诬陷同僚乃是重罪,朱斌不会不懂这一点,若傅宗龙没有做过这些事情,朱斌他又怎敢上这奏章?”

那傅宗龙乃是刘鸿训竭力保举前往山东剿匪的,眼见皇上频频点头,刘鸿训有些着急地说道:“圣上,周大人,舍弃太平不救,乃是傅宗龙效仿壮士断腕之举,此于私德虽然有亏,然于我大明朝廷有功无过也。至于他的部下,人的十指尚且不能一般长短,又何况十数万将士,如何能让傅宗龙一一了解?还请圣上明鉴……”

“壮士断腕?”周延儒冷笑连连:“朱斌千里驰援,却被人断了腕,这是何道理?剿灭了古世清部之后,傅宗龙迟迟不肯发兵救援,难道还需要断腕吗?哦,我明白了,傅宗龙乃是首相大人您推荐的,因此除了他以外,那谁的腕都是可以断的了……”

见他话中有话,刘鸿训直气得面色通红,可在圣上面前,却又不好公开发作。

崇祯摆了摆手,让两人安静下来:“宣锦衣卫郭粱进来。”

随着崇祯的宣诏,不一会一名锦衣卫千户走进,崇祯缓缓地说道:“郭粱,把你得到的情报,和两位大人说一下吧。”

“是。”那郭粱低着头道:“太平之战爆发之后,凑巧的是,我们锦衣卫有名校尉正在太平,此人姓胡,名老东,用的是一百总的名义。从太平之战开始到最后一战,胡老东都将其中经过详细记载了下来,现请两位大人过目。”

他将一叠纸递了过去,那上面详细记载了太平之战中所发生的一切,黄飙如何奋勇断臂,李天齐如何英勇作战,太平军民如何死守了三十七天,远远超过了傅宗龙要求的十五天,而答应的援军始终不到。黄飙等将领又是如何放弃了逃生的机会,决意死战于太平等等……

在最后的几行之中,字迹非常潦草,明显是匆匆写上去的

“黄李二将军决意于城同亡,黄飙将军命令打开城门死战,并高呼‘大明万岁!陛下万岁!决一死战!’,所余六百将士皆和之,胡老东亦决意效仿之,陛下万岁……”

“真忠烈之士也!”周延儒大声呼道:“如此忠烈之士不嘉奖之,岂不令天下寒心,陛下,周延儒斗胆进言,请陛下公开嘉奖太平忠烈,以慰英魂!”

“真忠烈之士也!”崇祯站了起来,重复着周延儒的话道:“不到四千人,整整挡住了五万叛军的进攻,朕,朕实在想不通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若我大明将士皆都如此,我大明早就廓清四海,宇内臣服。‘大明万岁!陛下万岁!决一死战!’,至死都不忘朝廷,朕有这样的忠烈英勇之士,朕开心得很,开心得很……”

真正打动崇祯的,只怕还是这十二个字,能在临死前还在高呼陛下万岁,大明万岁,这样的人在哪个皇上心中,那都是大大的忠臣!

“有什么样的皇上,就有什么样的臣子。”周延儒趁势恭维道:“陛下用朱斌用得好,朱斌用这些将领也用得好,可是说来说去,还都是圣上能识人,善用人。”

崇祯嘴角露出了难得的微笑,说道:“刘相,你上了年纪,又陪朕说了这么多时候话,朕看你也累了,先回去休息吧……”

刘鸿训心中一片悲凉,圣上这是在赶自己走了,怪只怪自己错在为傅宗龙说了话,无法揣摩到圣上的意思,跪了磕了个头,巍巍颤颤的站了起来,步履蹒跚地走出了西暖阁。

“玉绳。”崇祯叫了声道:“这朱斌真的不简单啊,到了浙江,还没有多少时候,就给朕送来了大批的饷银,解了朕的燃眉之急。还是没用多少时候,练出来的精兵当真能以一当十,他当初承诺的事可都做到的。我大明宗亲里居然出了这么位人才,当真是祖宗保佑啊……”

这其中最主要的可就是因为朱斌姓“朱”了,那傅宗龙立下的功劳再大,终究也是个外人,皇上怎么不可能不猜疑,更何况,太平之战这帮将士打得也实在是太漂亮了!

第二卷 潜龙腾天

第一百十九章 … 处置

没有人比周延儒心里更加了解崇祯的想法了,朱斌之所以如此得到当今圣上的信任,除了他的才干之外,最重要的一样因素就是因为朱斌姓“朱”,这看起来有些荒谬的理由,其实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圣上对于宦官和宗师成员的信任,是从来不加掩饰的,这也不是其他“外人”可以比拟的,深知这一点的周延儒,却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要想达到自己仕途的顶峰,唯一的途径就是夹起尾巴做人,顺着圣上的心思为官……

“陛下,方才陛下评价朱斌的两件事,臣以为倒也算不了什么……”见崇祯的脸色微微变了一下,周延儒不慌不忙地说道:“朱斌身上真正值得可取之处,在于一个字,‘忠”。对朝廷之忠,对陛下之忠。否则,他的那些部下焉会舍生忘死,赴死之机尚念念不忘陛下乎?”

这几句话果然让崇祯龙颜大悦,他起身来回走动几步,说道:“传旨,浙江巡抚朱斌,忠贞不二,勤勉有加,加封‘武英将军’。太平一役,浙江将士多有死难者,着朱斌依功上报朝廷,一一嘉奖。另,自今日起,浙江及四府地方官员,文职五品以下,武职四品以下任命、罢免、调动,皆由朱斌独断,不必再行上报朝廷……”

周延儒吓了一跳,这份恩典实在大了去了,这等于是给了朱斌自行任命官员的权利,自大明王朝开国以来从未有过,难道自应天府之后,朝廷的又一个陪都又要出现了?

偷偷看了崇祯一眼,见他那副兴致勃勃的样子,到嘴的话又咽了回去。可是这时的周延儒,心中对自己颇有好感的朱斌也有份隐隐的担忧,爬得越高,将来跌下来也摔得越重。现在圣上对朱斌恩宠有加,谁知道什么时候,一旦朱斌触怒了圣上,又会遭到什么样的下场……

“至于傅宗龙……”说到这个名字,崇祯的脸色就阴沉了下来:“朱斌奏章上的七款十一罪皆准,本应从重处置,念新平定山东匪乱有功,着罢免一切官职,让他回家去吧……”

周延儒心里轻轻叹息一声,天下人的性命前途,皆在圣上一言之间,那傅宗龙辛苦经营,先后平定了贵州、山东等地的叛乱,结果却落得个丢官的下场。

这时候他的心里忽然有了种奇怪的想法,天底下最不能得罪的就是当今皇上,那么下来谁是不能得罪的?朱斌?先有浙江官员的榜样,接着就有傅宗龙……大明首辅的位置离自己已经很近很近了,可要在这张位置上坐得长,坐得久,是不是应该得到一些外来力量的帮助……

“圣上,用膳的时间到了。”正当这两军臣各有所思的时候,一名小太监上来说道。

崇祯拍了拍肚子,笑道:“不说倒也忘了,说起肚子里真觉得饥饿难挡,周延儒,走,跟朕一起用饭去。”

乾清宫中殿两侧的宫女奏起细乐,皇上的膳食不过是一案米食,一案面食,一案常用菜肴而已。自崇祯登基以来,朝廷用度年年紧张,朝廷没一日不为钱发愁的,因此崇祯命令,皇宫中的一切开销全部从俭。

甚至在民间还有过这样的传闻,为了筹措费用,崇祯帝朱由检甚至命令将万历年间储藏下来的干人参拿到集市上去变卖,百官多有购买者,也因此可以看出,朝廷的经费有多么窘迫。

“圣上生活如此清苦,这,这都是做臣子的罪过。”周延儒长长叹息了一声。

崇祯夹起一个枣芽放到嘴里,倒是一点也不以为意:“自从朱斌连续送来了两笔银子,朕的日子已经宽松了许多,说起来,这朱斌还是朕的恩人了呢,哈哈……”

周延儒心中一惊,手里筷子险些落地,急忙假装低头吃菜。圣上今天有些失态了,身为天子的,怎么可以说出这样的话来……

“周延儒,怎么不说话啊?”见周延儒只管吃东西,崇祯笑吟吟地问道。

“臣见圣上很久没有那么开心过了,打心里也为圣上高兴。”周延儒强笑着掩饰着道:“朱斌干练之才,干练之才,圣上重用此人,实乃朝廷之福。”

崇祯放下碗筷,说道:“在朕看来,只要先能挡住后金对我大明的侵扰,而后平定各地动乱,只要我等军臣上下一心,都如朱斌一般对朝廷尽忠尽责,用不了二十年,我大明中兴可待!”

未等周延儒说话,崇祯又接着说道:“周延儒啊,刘相上了些年纪了,最近做事总有些不称朕意,朕意是让他荣归故里,你以为谁可以接他位置啊?”

周延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