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发明 >

第195部分

大发明-第195部分

小说: 大发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雪岩站起来躬了躬身:“根据国民银行的管理规定,这次华夏新币的兑换大额是需要进行登记的,起初是各家钱庄、票号进行了大额兑换,按照规定一家都不超过一万银元,所以我也没有特别关注。”

“这是什么时候地事情?”叶枫见胡雪岩神态从容,估计他是没有参与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心里总算好受了些。

“也就是十月一日正式开始兑换的前三天,因为兑换挺顺利的,从第四天开始,有几家钱庄和票号、还有商号提出一次兑换几万银元,按规定这是要经过中央银行批准的,然后一连几天都有这样的大单子,中央银行都给了批准,所以只用了三天时间,全部银元差不多就兑换出去,却很少有人再存进银行。”

当时盘点的时候,国民银行的一个职员就提出疑惑,因为最后几天兑换大量银元的都不是那些实力雄厚的钱庄票号,相反比较大地几家早在前两天就兑换了一万银元。

胡雪岩在仔细查看过后来几家的资料以后,发现情况有些不对,按说这些钱庄一次性拿出几万两白银也是可以的,但在新币改革还不明朗的情况下,谁也不会将自己的存银都换成华夏银元,这其中肯定有问题。

胡雪岩动了心思,便让那个叫宋易文地职员去钱庄兑换华夏银元,结果发现这几家钱庄能够提供兑换地华夏银元非常少,那么他们兑换回去的银元都到哪里去了?

胡雪岩立刻将相关情况向自己地顶头上司中央银行行长唐廷植作了汇报,唐廷植对此不置可否,只是说国民银行只要按规定办事就行,监管上的事情中央银行会去做胡雪岩想到叶枫一再强调的管理者和游戏者要分开,中央银行不进行金融运作,国民银行也不具备金融管理权利,也就没有多作过问。

然而,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由于市场上华夏银元偏少,所以华夏银元的兑换价就水涨船高起来,但是银元和铜元、纸币兑换价又是死的,这就导致了华夏币币值偏高,而与之相挂钩的制钱价值降低,不可避免造成了市场波动。

直到叶枫通过情报部得知物价变化,才找到唐廷植询问这件事,发现了背后藏着的巨大阴谋。

“英国人不想我们把事情做好,”叶枫冷冷地笑着:“这件事到底是怎么样的,陆石武你的情报部负责调查,如果有中外勾结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定不宽恕。”

“我相信这件事和在座的各位都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却不能推卸身上的责任,”叶枫看向丁日昌:“作为上海市市长,重点就是要抓好民生教化,丁日昌,你告诉我,银钱兑换引发的物价变化,你有没有看到?为什么没有报告?”

“唐廷枢,不管唐廷植有没有问题,这和你没有关系,你依然是商务部部长,兼招商局局长,希望你能继续做好自己的事情。但是今天这件事,你还是有责任的,商务部要监管国内的商业贸易环境,物价变动有没有关注?”

叶枫说完这些,背靠着沙发,无奈地笑着,他对这件事感到最无力的不是大家的意识不够警觉,毕竟不管是丁日昌、唐廷枢,甚至是胡雪岩,他们对金融市场的理解都还是不够的;最让他无奈的甚至不是唐廷植,而是那些帮助渣打、汇丰囤钱的钱庄、票号、商号的老板,他们都是中国人,却帮助洋人祸害自己国家的人,实在是可恶!

第六集 中国攻略 275 整顿

“对于这件事,我们大家都要反思,”叶枫缓缓地说道:“容闳,你一直和我说立法的事情,这方面的工作也一直在做,现在情况如何了?”

容闳咳嗽了一声,缓了缓屋内压抑的氛围:“组织在商务印书馆的协助下,已经翻译了美国的律法和法国民法典,在这个基础上整理华夏的法律体系,暂时只有宪法、商法有个框架,强学会对此争论交大,所以进展不是很快。”

“思路不错,”叶枫捏了捏鼻梁,一般来说立法应该先制定根本大法宪法,然后再制定具体的法律法规:“宪法先放一放,具体的事情先做。”

看到容闳露出疑惑的表情,叶枫只能解释道:“宪法是根本大法,一旦确定就不容轻易更改,而以我们现在的情况,很多东西都无法达成共识,即便勉强达成了,也未必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与其以后更改,还不如先规范具体的法规。”

见容闳还要辩解,叶枫摆了摆手:“这件事先这样决定,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中央银行这件事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对华夏的官员用理想、用道德去约束是不够的,所以有必要成立一个监察机构,专门对官员进行监察,特别要防止贪污腐败行贿受贿,导致国家人民的利益受损,”叶枫拍了拍桌子:“这个部门,独立于内阁,直接对总督负责,黄胜你来负责,宣传那一块先交给冯桂芬。”

对于成立这样一个部门,众人并没有什么意见,但是对叶枫提出监察部要将违规官员的名字和劣迹公告天下的做法,丁日昌就有些不解:“如果这样,岂不是让官府威信丧失,声名扫地?”

叶枫看了丁日昌一眼。容闳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大人的这个办法好,在美国新闻媒体被称为无冕之王,舆论监督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当前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三权分立体系尚未形成的情况下,舆论监督更是可以弥补不足。防止官员权力过大。”

接着黄胜也站出来支持,他之前就是负责办报印书的,因此说得更加详细,丁日昌听后也觉得有些道理,表示接受。

借着这个机会,叶枫决定重整官僚体系,在总督府这个层级下面,正式推出内阁,王韬是内阁首相,下设财政大臣徐荣村、商务大臣唐廷枢、国防大臣颜永京、产业大臣沈葆桢、文教大臣冯桂芬、司法大臣王运。

总督府之下。设置独立于内阁的都察院,负责监察百官,黄胜为都御史;立法院负责起草和制定法律,容闳为立法院院长;按察司掌管检察诉讼,由原浙江巡抚王有龄任按察使;大理寺掌审问定罪,由原温州知府谭钟麟任大理寺丞。

这一套机构很多都使用了传统地名称,一经公布。等于宣告四省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度,虽然这会引起一部分人的反对,也会遭到清廷的仇视,但是在拿下上海,江南连成一片以后,华夏的重点就在于建设,也就必然要扫清内部的障碍,这时候需要地就是理由。

而对于江北的清廷,根本没有能力南下,这样的宣告在树敌的同时。也等于是号召天下的才俊前来投靠,反正中国人信奉的便是良禽择木而栖。

而对于这次的货币风波,叶枫决定重拳整治金融市场,他当然不会使用暴力的手段,表面上也没有采取打击措施,他在等,等一些重要人物的到来,而在此期间,总督府加大了对国民银行的扶持力度,凡是与总督府有关地各项银钱往来。必须经过国民银行,他要扶持华夏银行以抗衡外资银行和大大小小的钱庄票号。

中央银行进行了整顿,但是行长的职位暂时没有定下来,因为叶枫还在等一个人。

十月底,叶枫离开上海回到杭州。参加华夏科学院的成立仪式。并授予徐寿、李善兰、华蘅芳等人为华夏科学院第一批院士的称号。

作为中国比较早接受西方科学的徐寿等人,在过去的两年中并没有取得重大地科学发现或者理论上的突破。他们的大部分时间一直用来传授知识,以及学习更新的知识。

由于过去的闭关锁国,此时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与世界相差很远,徐寿他们就是一边学习,一边传播,还深入工厂田间推广应用。

叶枫对他们的贡献进行了高度肯定,并希望他们继续努力:“有什么需要,你们可以尽管找我,科学是华夏复兴的希望,而你们就是华夏科学的希望。”

和徐寿他们一起成为院士的,还有很多外国人,都是叶枫从诺贝尔公司那边拉过来地,虽然大部分算不上顶尖的科学高手,但相对来说功底比较扎实,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并且在中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叶枫是尽量为他们创造好的条件,希望他们留下来,毕竟教育和人才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中国要改变薄弱的局面还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科学院现在进行的工作主要还是实用化地研究和技术支持,消化欧美传过来的最新技术,真正独创性和基础理论研究暂时还停留在大学实验室,毕竟基础太薄弱了。

晚上科学院办起了庆祝宴会,叶枫请大家随便坐,他也有了些当初做研究时的感觉:“徐院长,你最近是在基隆造船厂那边吧,有什么好的消息吗?”

“我们的铁甲船下水了,”徐寿大声笑道。

叶枫微微一愣:“这么快?”

这个时代地船舰依然是木壳地,军舰大多是风帆和蒸汽混合动力,世界上第一艘铁甲舰也是年初在法国下水,然后英国人、美国人也各造了一艘,美国的那艘就是诺贝尔船厂制造地,基隆船厂能分享那边的技术,但是仅仅相隔几个月就能造出自己的铁甲船,还是让叶枫很意外。

“基隆那边使用美国的技术,一年多以前就开始造铁甲舰,大人曾指示过以铁甲舰为重点,所谓大家都很努力,所以也就比美国那边晚了几个月,”徐寿说起这个显得兴高采烈:“不过也是刚刚下水,大炮和船上的装备还没有完成。”

“那也快了,”叶枫不由希望能登上这艘铁甲舰,看一看他的雄姿,想到几十年来的屈辱,忍不住有些感慨:“坚船利炮,中国人也有自己的坚船利炮了啊!”

“大人,铁甲舰试航的数据非常出色,一旦装备完成,目前远东还没有同级别的战舰,不过虽然船厂那边很努力,但至今也只造出两艘木壳战列舰,整体实力还是远远不够,”伍廷芳对技术虽不明了,但是对军事力量的分析却很清晰。

叶枫点了点头:“华夏一定要有海军,不说驰骋大洋,起码也要守卫自己的海疆。”

他转头看了看有些热切的伍廷芳:“怎么,对海军感兴趣?”

“是的,”伍廷芳郑重地点了点头:“要是我们有海军,上次哪里能让淮军从容退走?这些人撤走以后,在皖中可是嚣张得很,也不知道太平军是怎么了,就这么一支刚组建的杂牌军都搞不定?”

“那可是淮军啊,”叶枫笑了笑:“据说淮军的火力很猛,想来是英国人支持了不少。”

“那要看遇上谁,至少英国人自己用的也就是滑膛枪,”伍廷芳不屑地说道:“但是英国人船多,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舰队与之抗衡,上海的事情还会再度发生,我愿意为大人去打造这支舰队。”

叶枫点了点头,问旁边的徐寿:“徐院长,马尾的造船厂建得如何了?”

“已经快了,几个新式的船坞年底就能投入使用,可用于造船的木材已经准备了很多,一旦条件具备,马上就可以开工造船,造船的计划这次也带来了,还请大人审核批准,”徐寿认真地说道:“看着码头上那些外国军舰,大伙都憋了一口气啊。”

叶枫接过徐寿递过来的造船计划,有些为难:“未来是铁甲舰的天下,不过我们的海军太弱了,又急需大量可用于战斗的舰船,如果专门造铁甲舰的话,建造周期又太长,就算造出一两艘,也不足以守卫海疆,但是造大量木船的话,很快就被淘汰……哦,伍廷芳,你有什么意见?”

叶枫知道铁甲舰的出现必然会改变近代海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