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明-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吗?那真的是太好了。”凯瑟琳雀跃道,燕子一样飞到隔间外面,好奇地看着里面的灯泡。
“这样也行?”普朗泰愣住了。
叶枫笑了笑,对不同的人,就要用不同的说法。
原本烧结灯泡的,烧了几个,就被叶枫叫停了:“不要那么积极,我们再来想想,制造真空的技术,是不是还可以提高?还有灯丝,有了真空技术,以后你们要试验出最好灯丝,既然钨丝还不行,就先尝试不同的绣丝,找出最好用的来。”
爱迪生最后用的是日本竹子,那里太远,叶枫也不认为那里的竹子就很特殊,就算灯丝寿命少一点,也比大老远从日本运竹子,划算得多。
在亢奋的状态下,大家的思维非常活跃,真的想出了一些很好的主意。
特别是关于真空,从原理上来说,真空泵抽出的真空,绝对不是纯净的,总是有一点点剩余。
抽掉空气的目的其实是去除氧气,于是大家想出一个主意,在灯泡里涂点红磷,红磷在空气中不容易发生反应,但受热后就能反应,而且会变成白磷,然后就能和氧气反应,将剩余的氧气消耗掉。
“那开始直接用红磷不就可以了?”有个研究员大声兴奋地叫道,像是发现新大陆似的。
有不少研究员都跟着点头,毕竟很多人对化学了解也不多,都以为这个注意很好。
“眼镜”推了推眼镜:“不行,灯泡里氧气太多,反应会比较激烈。”
“哦!”那个开始大声叫嚷的人羞愧地点了点头,知道自己考虑问题太片面了。
不过这样的事情经常有发生,大家早就不奇怪了,很快推敲起具体的方案,比如,究竟将红磷涂在哪里,以及使用多少的量。
利用已知的化学知识,推测反应会造成的影响,仔细论证后,制订详细的计划,马上开始动手,为了研究空气分离,这样的试验材料多得很。
这个主意非常好,需要消耗的红磷也极少,而且效果明显,多了这道工序,灯泡里的氧气很难再存在。
亢奋的研究员很快搞定了几只涂磷的灯泡,当然,涂磷其实挺麻烦的,但大家都没感觉,劲头很足。
让他们失望的是,通电后,居然看不到里面的磷发生反应,通电一段时间关灯再观察,似乎红磷不见了,也不知道蒸发了,还是变化了,反正就是没有了。
总之,里面应该没有氧气了吧!大家这样想着,又将灯泡接上电源,开始“耐力测试”。
这个时候,叶枫才开始考虑充氮气的方案。
因为要充气,肯定要先抽空。
如果不抽空,直接充气,无论怎么稀释,里面总还会有氧气在,而且“稀释大法”很不经济,资源浪费太多。
使用化学方法消耗灯泡的氧气,首先要确保灯泡密封,然后才能反应,在氧气较多的情况下,很难控制。
“消耗大法”不是不可以,但总的来说,工艺太过复杂,也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抽空的情况下,再来充气,就容易多了。
至于空气的分离,比较多的是深温冷凝法,目前的制冷机达不到要求。
空气分离小组这段时间,按照叶枫的要求,找到了一种可行的方法,和消耗大法差不多。
将空气通过亚硫酸盐溶液除去氧气,再通过碱液除去二氧化碳,通过浓硫酸溶液进行干燥,除去水蒸气,多次重复,最后得到的,就是比较纯净的氮气和惰性气体混合气。
这个工艺不算太复杂,实验室也制备了一些,试验证明,这种气体里物质无法燃烧,白磷也只会闪一下,这样就得到比较纯的无
气体。
至于充气,就很简单了,真空泵上早就留出了接口,可以直接对抽成真空的灯泡充气,就这样,充气灯泡也搞定了。
通电,顺利地点亮,开始“耐力赛”!
而这个时候,天色已经大亮,最早那只真空灯泡,已经亮了十六个小时。
“大家困不困?”叶枫伸了个懒腰,大声问道。
“不困。”所有人整齐地吼了起来。
“不过,还是要休息啊,普朗泰,谁押了十六个小时以下的?让他们去买早点。”叶枫呵呵笑道:“买巴黎最好的早点,钱么,老板我来出,犒劳犒劳大家,哈哈。”
可怜的凯瑟琳早就趴在实验室的床上睡着了,被这群野兽一吼,迷糊着眼爬起来,嘟囓道:“还是我去吧,你们这群兽人知道买什么吗?”
“哈哈!”实验室爆发出一阵大笑。
不过,伊莉莎已经将早点准备好了,精力充沛的研究员吃完早点,还是不肯睡觉,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灯丝能坚持的时间,还有灯的未来。
叶枫摇了摇头,回到自己单独的工作室,将已经准备好的新闻稿,填上相关的数据,让凯瑟琳给送出去,这是早就安排好的。
这一天的报纸头版,有三条消息,一是巴黎市政厅宣布香榭丽舍大道灯光改造计划将于今天开工;第二条是施耐德电气公司斥资五百万法郎,在市郊兴建一座新的电烛工厂,以确保巴黎市政工程的需要,以及各地纷涌而来的电烛订单。
第三条是一则科技新闻:诺贝尔研究中心发明全密封的白炽灯泡,与电烛相比,具有耗电量少,低于二十分之一……,一台蓄电池可以使用十六个小时……,灯泡连续使用寿命超过二十小时……
“之所以使用省略号,是因为耐力测试还在进行当中,相关的数据可能进一步增加,本报将跟踪报道,及时向你通报最新的数据。”
一件正在进行中的试验,居然上了报纸头条,这是不可思议,但是法国最大报纸《新闻报》、《世纪报》的主编得到路透社、哈瓦斯通讯社送过来的这个消息后,立马决定刊登,并派出自己的记者,前往诺贝尔研究中心蹲点。
不是所有人都像凯瑟琳那样见怪不怪,加上前段时间电烛的宣传,大家都知道电光源的好处,可惜电烛太耗电,还有很多缺点,不太实用。
但这些缺点,几乎都被白炽灯解决,而且,似乎这白炽灯,还会越来越好。
到了中午,诺贝尔研究中心已经来了十几个记者,在这个时代,这已经是巴黎新闻报纸的全部了,还有更多其他报刊的记者,因为得到消息晚,还正在赶过来的路上。
研究中心并没有和行政中心一起搬往艺术宫,还在原来蒙田大道的老地方,这里早已经人去楼空,只剩下现在大部分股权属于埃德蒙的影院。
但房产还没卖出去,叶枫是不会让记者进自己实验室的,他打算在原来的办公大楼挑一个房间,将电灯搬过去,让这些记者们看着。
正指挥搬的时候,一个人冒失地闯进来,只顾盯着那些灯看。
是埃德蒙,他看了半天,才拉着叶枫,问怎么回事。
叶枫笑了笑:“别激动,一个小发明而已,我现在打算搬到前面去,让记者们看着。”
“前面?你那些地方太小了,怎么够?”埃德蒙一挥手:“你知不知道前面给你拦了多少人?搬到我的影院里面去,我这就让人开门卖票,哈…哈哈。”
第三集 巴黎扬名 149 煤气小太阳
一起发,别漏了。
电影院?叶枫想想也好,毕竟,原来一楼那些专卖店也不大。
研究员们亲自动手,四个人抬蓄电池,一个人提着灯架,一个人护着电路,小心翼翼像搬着自己的孩子似的,将白炽灯弄到影院的台子上。
那些记者们跟在后面进了影院,也不找位置坐下,就站在那里,对着那明亮的白炽灯指指点点,突然有人惊呼了一声。
叶枫向声音响起的地方看过去,只见一个研究员站在窗户那里,指着外面,满脸惊讶。
叶枫向窗外一看,也吃了一惊,大街上咋这么多人?
怪不得刚才埃德蒙说,前面拦了很多人,原来是这样。
原来,已经有不少巴黎人听说能点亮十几个小时的电灯,都想过来看看,又将蒙田大道给挤满了。
叶枫看了看,觉得埃德蒙的电影院也小了,赶紧招呼研究员回去,再做几只白炽灯,送到工业宫去,放到前面的广场上,让大家都看看。
叶枫没想到,白炽灯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不过,也不是所有人看到这则消息都高兴。
刚刚砸出去八百万法郎,踌躇满志的施耐德先生,像往常一样,吃着精美的甜点,喝着热奶,打开报纸,很快看到自家的消息,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而且经久不散……凝固了!
“这***怎么回事?”施耐德发出歇斯底里的怒吼,精美的甜点飞了起来,热奶泼在身上,冒起一片白茫茫的蒸汽。
施耐德有理由愤怒,这个白炽灯,完全针对电烛,而且击中电烛的死穴。
“大哥,怎么了?”刚从国外回来的小施耐德走进餐厅,被吓了一跳。
施耐德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压下怒火,由着女仆擦去身上的牛奶,将那份报纸扔向小施耐德。
报纸迎风一扬,还落在施耐德面前,小施耐德见大哥须发皆张的样子,马上就要爆发,赶紧跨上两步将报纸抓在手里,看到那则消息,脸色也变了。
小施耐德担忧地看了看自己的大哥,他刚从国外回来,知道大哥居然和诺贝尔公司决裂了,心里很不赞同,但现在木已成舟,也没有办法了。
“大哥,其实不用太担心的。”小施耐德想了想道。
“不担心?该死的诺贝尔是要把我们往死里整啊。”施耐德怒气冲冲地一屁股坐下,谁知道刚才站起来的时候,将椅子给踢开了,咚隆一声摔了个四脚朝天。
小施耐德和女仆连忙手忙脚乱地将施耐德扶起来,一边解释道:“大哥你不用急,你看这里面说的,白炽灯不像电烛那样刺眼,又比煤气灯亮,换句话说,白炽灯没有电烛亮,我估计白炽灯耗电这么少,持续时间这么常,估计就是小号的电烛,适合家用的。”
“小号电烛?他这是侵权,我要告他去。”施耐德龇着牙,倒抽着冷气,痛苦地揉着自己的屁股。
小施耐德心中苦笑,小号电烛是说亮度,不是说设计。
对白炽灯的原理,他多少知道一点。唯一能够指望的,就是白炽灯没有电烛亮,那它的主要市场只是室内照明,这一块反正电烛进不去,影响不大。
想了想,他决定亲自去看一看,并找机会缓和一下两个家族之间的关系,这个诺贝尔公司,推出新产品的速度,实在是太恐怖了。
叶枫带着研究员们继续做了几只白炽灯,准备放到工业宫前的广场上展示。
玻璃灯泡是订做的,储存了很多,灯丝也有存货,真空泵的使用也很纯熟了,不过他又发现一个不爽的地方,就是用煤气灯烧结玻璃管这一道工序,太慢了。
这个时代还没有电焊、气焊,叶枫想着相关的信息,看着煤气灯的火焰,不由走神了。
他突然想起了在乡下搞大型活动时,使用的汽油灯,还有白炽灯的原理。
白炽灯的原理,就是将碳丝加热到白炽状态,碳丝就会发出明亮的光。
那么,只要加热就行,不一定非要用电。
用煤气灯的灯焰,也可以加热,当然碳丝易燃,肯定不行的,但别的材料可以。
叶枫仔细推敲了一下白炽的条件,要耐高温,加工成丝状。
当然他还有现成的例子可以借鉴,大功率汽油灯也是利用了白炽原理,汽油灯的灯罩使用的是石棉网。
这种灯不是那种手提的煤油灯,加了纱罩的汽油灯,亮度可以提高好几倍,经常用在通电不方便的大型工地上。
至于石棉,历史上早就有了,也一直用来做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