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宋-权柄 >

第286部分

新宋-权柄-第286部分

小说: 新宋-权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看耶寅回报罢。”

兴庆府。某处。

耶寅低着头,跪在暗红的地毯上。十步以外,秉常坐在一张铺着虎皮的大椅子上,打量着这个从宋朝归来的年轻人,叶悖麻的儿子。

在一个多月前,秉常设法绕开梁太后,向石越派去了密使,希望能够了解石越的底线,看看是否能够与宋朝达成和议。战争绝无胜利的希望,这一点秉常已经了解得清清楚楚,但是,无论如何,他也要尽最后的努力。

一个多月以后,密使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个人。

这个跪在自己面前的人,就是叶悖麻的儿子,也是石越的“幕僚”。据说,这个耶寅是主动求见石越,要求随密使回来面见自己的。出乎秉常意料的是,耶寅一见到自己,竟然是以臣礼参拜。

“你便是耶寅?”

“臣。”

“令尊是叶悖麻?”

“正是先父。”

简短的对答之后,秉常沉默了一会。

“叶将军殉国,是国家失一栋梁。”秉常感慨地说道,所谓“国难思良将”,秉常的确很困扰于人材的凋零。“你是在西平府城破之时被俘,而后入石越幕府的?”

“陛下明鉴,臣苟且偷生,不过负国恨家仇,欲有所为也。”耶寅咬牙道。

“我听闻石越为人精细多智,你又如何入得他幕府?”秉常狐疑地问道。

“行大事者,欲招揽人材,不宜过于挑剔。石越入西平府后,网罗吾国为梁氏所抑、素不得志之文武计数十人,或荐之为官,或举之为将。无非是收揽人心,网罗豪杰之意。其蓄臣,不过是备非常之用,非引为腹心者。臣亦算不得入其幕府,不过暂随其府中,以备咨询而已。”

秉常再度默然。石越的举措,他也有所风闻。据说石越在宋军占据的西夏各地都张挂了求贤令,无论是文是武,只须有一技之长,或德行可取,无论自荐或是他荐,皆得举之为官。许多在过往西夏统治时不得志的人,纷纷投效宋朝,成为帮助宋朝统治地方的得力助手。对比起自己身边的人材缺乏,秉常自然是感触良多。

“既是如此,你回兴庆府何事?欲游说我么?”秉常的话里充满了苦涩。

“臣不敢!”耶寅连连顿首,泣道:“臣生为夏臣,死为夏鬼。岂肯为东朝臣?!”

秉常看着耶寅,他不知道是该相信他,还是该怀疑他。

也许自己应该效法石越,能够容忍、接纳即使是别有用心的人,才能够真正的网罗人材。

“任何君主,身边都不会只有而贤臣而无奸臣,亦不会只有奸臣而无贤臣。君之贤明与否,不过是看他是否能够分辨臣之奸贤。但比此事更重要的,却是凡为君主者,须懂得不要从臣子之动机来判断是非,而要从事情之本身来判断是非……”秉常忽然想起这么一段话。这是他在读《战国策》之时,李清曾经对他说过的话。战国之时,纵横之士朝秦暮楚,难道是那些君主们不知道他们的行为么?为何明知纵横之士绝非忠臣,但是那些君主还会采纳他们的意见,被其游说呢?当他向李清发问时,李清如此回答他。

动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事情本身。

况且,他也不用在乎耶寅是不是间谍,即使多上耶寅一个间谍,局势也不可能变得更坏。石越实在没有必要多此一举。或者,石越之所以纵耶寅西归,原因也不过是如此,若他能起点作用固然好,即便起不了作用,跑掉一个耶寅,也无关大局。

“难得你有此忠心。”秉常温言赞慰着。“可惜的是,你回来得晚了一点。”

“陛下何出此言?!”

秉常低声叹道:“而今大夏国不过是苟延残喘,实是朝不保夕。”

“陛下非亡国之君,则大夏无亡国之理!”耶寅激动地说道,“臣之偷生,正为此事!”

秉常几乎腾地从椅子上站起身来,他好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缓缓坐回椅子,问道:“莫非石越许和?!”

耶寅却并没有正面回答秉常,只是缓缓说道:“西平府城破之时,臣之兄耶亥亦为宋军所擒。臣能来见陛下,是向石越许诺以臣兄为质,前来游说陛下,借机挑起大夏内乱。若臣一去不返,则包括臣兄在内,凡臣家在东朝者,皆当斩之于西市。”

秉常腮上的肌肉微微抽动了一下,绷了绷嘴唇。

“臣不敢欺君,然臣亦不曾诳石越。”耶寅抬头凝视着秉常,沉声道:“臣为陛下所定之策,不过是‘尽诛梁氏,举族西迁’八个字!”

室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当中。

耶寅从怀中小心地掏出一张发黄的纸来,双手捧着。侍立在秉常身边一个心腹的侍卫连忙上前来,接过去递给秉常。

这是一张《汴京新闻》,发黄的纸上,印着一副略显粗陋的地图,东自高丽,远至泰西。

秉常疑惑地望着耶寅。

“陛下,自大夏国以西,还有宽广无垠的土地。”耶寅的声音低沉,眼睛发亮,整个人都沉浸在对西方那广阔大陆的遐想当中,“东朝太强大了,绝非昔日之东朝可比。而今大夏国形势已失,若继续抱残守缺,与东朝针锋相对,决不会有任何出路可言。臣冒死直言,我大夏之未来,便在那贺兰山的西方!陛下若欲中兴大夏,除此之外,再无他途!”

“祖宗陵寝,一朝弃之……”秉常早已没了与宋朝争雄的心思,但是却依然忍不住犹疑。

“陛下,只要大夏不亡国,东朝就不会侵犯祖宗之陵寝。若大夏亡国,则祖宗不得血食矣!”耶寅说的是铁一般的真理。

秉常的确有点动心。西迁之议,在西夏小朝廷内,也是沸沸扬扬争论过一段时间。但是故土难离,果真要推行起来,却是阻力重重。连梁太后对此也无能为力。

“臣在陕西时,曾数度试探石越,臣以为宋朝之意,亦并非是欲亡我而甘心。东朝之野心,其实是在贺兰山、西凉府以东。陛下请看地图——石越将西凉府至沙州,称为‘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以北是大漠,以南则是黄头回纥与吐蕃。今吐蕃依附东朝而攻我,其所欲得者,便是河西走廊之地。若其得偿所愿,则黄头回纥迟早为其兼并。如此,则吐蕃可复唐时之强盛。此亦非宋朝所愿见也。然宋蕃有盟,吐蕃有功无罪,东朝不愿背盟,招致边患,便不敢自取河西走廊,引发吐蕃怨恨。对于东朝而言,倒莫若由我大夏占据河西走廊,如此我大夏、青唐吐蕃、黄头回纥、西州回鹘,相互牵制,皆不足为东朝之患。而东朝据贺兰山之险以守,扼西凉府控河西走廊之入口,占尽形胜,正是进则可攻,退则可守。此乃是石越老谋深算之策。”

“故大夏若西迁,宋军一则困于补给,二则限于地势,三则不欲青唐强大,必不至于穷追不舍。陛下西迁之后,当效勾践之行,卑辞厚词,臣于宋朝;薄赋俭,致生育,训战士,以培元气;鼓励通商,以富国库。十年之后,东顾无忧,而国力初复,则可南向兼并黄头回纥,西向谋取高昌。自景宗皇帝大破甘州回鹘以来,黄头回纥与西州回鹘皆弱,以陛下之明,卧薪尝胆,不一二十年之内,两国皆为吾有。尔后挥兵而西,击于阗、东西黑汗,则大夏中兴,当更盛祖宗之时。”

耶寅慷慨而谈,指点江山,秉常听到他勾勒的美景,亦不禁怦然心动。

无论是黄头回纥也好,还是西州回鹘也好,原本都不过是西夏人的手下败将。若不是西夏将经营的重点放在东边,这两个国家早就被兼并。

“当年秦国欲东向争霸,受阻于晋,而西并羌胡,遂称强大。待三家分晋,中原可乘,再挥兵东向,则所向无敌。秦人能做成的事,我大夏亦能做成!”耶寅趁热打铁,继续说以利害,“若是犹豫不决,困守兴庆,待雪化冰消,宋军再至,陛下何以当之?陛下甘当做东朝的违命侯么?!”

“然……然则国中之事,实操于太后、梁乙逋、嵬名荣之手……且贵人多不欲西迁……”秉常终于说出了大实话。他心中又何曾反对过西迁,不待耶寅游说,秉常早就明白,只要西迁,他就有希望重新掌握权力!但是他却一直被另一个死结困扰着——他若不能掌握权力,便不可能西迁!

“贵人不欲西迁,是欲为守财奴耳。彼辈目中但有家财,何曾有朝廷君王?此不必虑。”耶寅断然道,“至于权奸之臣,臣当为陛下谋之。不除梁氏,西迁之议,终不过是镜花水月!”

秉常听到这话,心中顿时激荡起来。西迁也好,固守也好,怎么样也好,对于秉常而言,还都在其次。毕竟他若不重新掌握大权,说什么也是白搭。重新掌握权力,才是秉常梦寐以求的,也是一切的基础,为了这个,他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尔若能助朕铲除权奸,朕当以尔为国相。”毫不犹豫的,秉常便郑重地许下了诺言。

“禄位非臣所求。但梁氏专权,忠臣义士无不切齿,君父之仇,不得不报。”

“君家真是满门忠义。”

耶寅顿首道:“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这不过是为人臣子的本份。然陛下欲除权奸,非得内外相济不可。”

“内外相济?何谓‘内’?何谓‘外’?”

“内是禹藏花麻,外则是石越!”

“石越?”秉常不禁愕然,禹藏花麻倒也罢了,石越如何会助自己?

“陛下若能割贺兰、西凉以东予宋朝,臣便能说得石越相助。”

秉常苦笑道:“我纵是不舍得割让,难道便守得住么?若果真能除权奸,我无所惜者。然恐石越未易说也。”

“石越实无亡我之心,不过不欲授人以柄。彼既欲我牵制青唐,又可轻易得数千里之地,顺水人情,岂有拒绝之理?”

一个月后。

陕西安抚司,燕歌亭。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一个白袍男子站在亭中,低声吟哦着唐人的这首《燕歌行》。他面容削瘦,脸色苍白,仿佛是大病初愈,而眉宇之间,又似有无尽的沧桑。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这首《燕歌行》,真是写尽了征戍之事!”一个爽朗的声音从亭外传来,白袍男子连忙转身望去,却是石越领着李丁文、司马梦求,向这边走来。说话之人,正是陕西路安抚使、端明殿学士石越。他连忙趋前数步,拜道:“下官宣节副尉文焕,拜见石帅、司马大人。”

“翊麾不必多礼。”石越快走两步,亲手扶起文焕。

“翊麾?”文焕愕然望着石越。

司马梦求在旁含笑道:“正要恭喜文君,兵部已除君翊麾校尉。”

文焕闻言,扑通一声,重又拜倒在地,双眼噙泪,“石帅再造之恩,下官没齿难忘。”他九死一生,捡回一条性命,好不容易才康复,其间翻检报纸,过往之事,早已知道得清楚。对于生死禄位,他早已看淡,由宣节副尉升至翊麾校尉,他也并不如何看重——须知这和他在西夏的地位比起来,简直是不值一道。但是这次晋升,却代表着宋朝对他的承认。此时此刻,纵是死了,文焕也觉可以瞑目。

石越再次扶起文焕,温声道:“不负国家者,国家必不负之。翊麾于国有功,这是理所应得的。不过,而今西夏未定,此事暂时不宜声张,翊麾还要忍耐一段时间。”

“朝廷知道下官非叛臣,于愿已足,岂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