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好医生 >

第637部分

唐朝好医生-第637部分

小说: 唐朝好医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阳利道:“那是,换了谁,谁不笑啊,以后好几辈子都吃穿不愁了”说罢,他离开正堂,去办事了,一晚上他尽来回折腾了,幸亏体力好些,要不然还真吃不消。
    王平安站起身,也离了正堂去后宅,路过武媚娘的小院子时,停下来想了想,却终是没有进去,慢慢的走着去了父母的院子。
    王家老两口的院子里可热闹了,栓了好几只羊,这些羊来了新地方,不老实一个劲儿地咩咩叫着,丫环婆子们伺候人有经验,可摆弄羊却个个束手无策,不知怎么能让羊不叫,有个丫环拿着鸡毛掸子打羊,可越打羊叫得越大声,后宅尽听羊叫了
    王平安进了院子,见一群丫环婆子围着羊转,他又是好气,又是好笑,道:“羊爱吃纸,你们喂它们吃纸就好了,还有不要打它们,越打它们岂不是让它们叫得越欢,还让不让老爷夫人睡觉了”
    丫环婆子们都感惊讶,羊爱吃纸?太矫性了吧那纸多贵呢,要是上好的白纸,就是少爷写字的那种,一刀纸就抵上一只羊贵了,给它们吃纸?谁舍得啊
    王平安见她们都愣着,摆手道:“实在不行就把羊的嘴给绑上,只是不让它们叫而已,又有什么麻烦的了还有,今天的事不许说出去,谁说出去,就把她送到突厥去,找个突厥男人,让她成天摆弄羊,一群一群的摆弄”
    丫环婆子们差点集体吓晕去,还去突厥放羊呢,还一群一群的放,光眼前这几只就摆不平了,再多些谁能受得了啊
    王平安进了屋子,屋子里门窗全都关得严严实实,还摆着好几只大铜炉,屋里热乎乎的,父亲王有财已经躺到了床上,一只手柱着头,看着杨氏。杨氏则坐在床边,推着摇篮,哼着小调儿,满脸慈爱地看着摇篮里的小太平。
    见王平安进来,杨氏嘘了声,让他小声点儿。王平安走到摇篮的跟前,见小太平小脸蛋红扑扑的,正睡得香呢
    他小声问道:“她刚才有没有哭闹?”
    杨氏道:“没怎么哭闹,刚才小小地哭了几声,给换了尿布,又喂了点儿羊奶,这不就又睡着了”
    王有财笑着小声道:“这孩子可真好养活,喂羊奶就喝,一点都不挑剔,可不象你小时候,那个挑嘴啊,你现在也挺挑的。”
    王平安嘿嘿轻笑几声,道:“好养活就成。对了,乳母已经找好了,也是刚刚生产完的,只是不愿意今晚就过来,得等天亮的。我答应给她们家一百亩的良田,只要能把咱们家的小太平给喂养好,再多些也无妨啊”
    要放在平常,一听给个乳母一百亩的良田,杨氏非得怒了不可,谁家的乳母啊,这么个值钱法儿,一百亩的良田,是打算雇一个乳母啊,还是把她全家全族的人都雇来可今晚她却半点儿都没生气,反而笑着道:“一个怕是不够,多雇几个才好,可万万不要委屈了咱们家的小心肝儿啊”
    王平安笑了两声,伸出手指,轻轻刮了刮小太平的脸蛋儿,小太平轻轻嗯了几声,咂吧咂吧嘴,小脑袋摇了摇,还接着睡
    王家三口一起笑了,这孩子当真是可人心,可人疼,可人怜啊
    又看了会儿小太平,王平安这才离开,王有财和杨氏都没有再问武媚娘的事,显而易见地,他们都不想再提到她,内心深处已经很反感那个女人了
    回到自己的房间,王平安合衣而卧,今天是大年夜,明天得早早起来,应酬大清早就跑来拍马屁的人,而且他还要亲自去李恪那里,给那位倒霉王爷拜年,明天比今天还要累
    小半宿无话,第二天一早起来,王平安洗漱完毕,正要去前面,丁丹若却告诉他,黄小丫来了,正等在院外。王平安只好叫进,估计着武媚娘的那封信是写完了,要他派人送去长安。
    果然不出所料,黄小丫请王平安过去。其实,现在的王平安对武媚娘也有些反感,但他毕竟是后世之人,对于武媚娘那些事儿有所了解,所以并不象杨氏和王有财那样,到了连武媚娘提都不愿意提的地步。
    王平安让黄小丫先回去,他又在屋里坐了一小会儿,整理一下情绪,这才起身去见武媚娘。
    进了武媚娘的屋子,把黄小丫打发出去。王平安见武媚娘神色还可以,恢复得很好,只是黑眼圈重了些,除此之外,根本没有想象中的憔悴,除了肚子小下去了,一切如常。
    王平安相当地佩服这个女人了,真是和普通人不一样啊,要换了别人,这时不得躺到床上,脑袋上盖着手巾,有气无力一番,就算装也得装一装啊,那能象她这样,就象事情不是她的似的
    武媚娘坐在桌边,打开一叠纸,道:“舅舅,这是媚娘写给太子的书信,媚娘想了,如果全是我自己亲笔,怕是效果不佳,所以这张短的是媚娘写的,而这几张长的,还得请舅舅抄录一遍,一并送出,秘密送去长安给太子。”
    王平安嗯了声,他先拿过那张所谓短的,看了一遍,就见这张纸皱皱巴巴的,上面有的字还花了,看样子是泪水滴到了上面,所以字迹才会花的。他心中叹气,武媚娘造假的本事了得,她要是生在现代,完全可以去制造假古董,造出来的假货,保准能骗倒一大群的人
    纸上字词断续,前言不搭后语,象是大病之人,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胡乱写出来的。但值得称赞的是,这封信里并没有太多的儿女情长,只是略略提了提武媚娘是多么的想念李治,但着重却写她失去了孩子,是多么的悲伤,而且只提了一个要求,就是希望李治,把她和孩子合葬,棺椁送到她的祖籍并州安葬。
    除此之外,并没有过多的话
    王平安心中大叫厉害,这信写的,也太能抓住李治的心理了,以李治的性格来讲,看了这封信,非得嚎啕大哭不可,他完全可以想象得到,李治那一脸眼泪鼻涕的样子,而结果他也能料到,李治非得把武媚娘接到身边去不可,再困难他也会办到的,当然办事儿的不是李治本人,肯定是自己这个第一心腹而已……自己这才叫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先制造困难,然后上了
    看完了短信,又看长信。这一看长信,王平安的头皮都发麻了,好么,这封长信简直都快赶上一篇惊险的短篇小说了,要是翻译成白话文,至少得上万字,完全可以收录进唐传奇中。
    长信描写了武媚娘在生产时,如何的艰难,是多么的惊险,而王平安本人又是多么的“英勇”,把武媚娘从死亡的边缘抢救了回来,完全是以王平安的口吻写的,先是自吹一通,然后又说对不起太子,孩子没有保住
    王平安心中叹气,接着往下看,后面写的是自己如何照顾武媚娘,而武媚娘又如何的身体虚弱,昏迷中不停地叫着太子,醒过来后又不吃不喝,神志偶尔清醒,她恳求自己,不要把她想念太子的事,写信告知太子,不能让太子为她担心。
    信的最后,又写臣不敢欺瞒君上,只能将实情告知,后续事宜,还请太子定夺
    看完了信,王平安拍了拍那几张纸,苦着脸道:“媚娘啊,这不是欺君,也是欺君啦,如日后太子翻旧帐,你舅舅我这脑袋,怕是在脖子上待不牢啦”
    武媚娘站起身,给王平安福了一福,道:“只要媚娘在太子的身边,太子又岂能翻今日的旧帐?”
    王平安嘿了声,心想:“也罢,就把你送回长安吧,要不然留在庆州,指不定还得起什么妖娥子呢”


第七百零六章 李恪成了大胖子
    王平安很“体谅”地道:“好,那我就把这信抄一份,其实我也希望你能和太子殿下多多相处,感情越深厚越好。我这就抄信,一切都是为了媚娘啊”
    武媚娘连忙又给他福了一福,道:“舅舅最疼媚娘,媚娘心里很清楚的。”
    王平安笑了笑,坐到桌子之后,铺开纸,提笔抄信,武媚娘给他研墨。过不多时,信件抄完,王平安取过信封,将长信和短信一起放入信封里,道:“把蜡烛点上,我要来封信口。”
    武媚娘点着蜡烛,在信封口滴上几滴烛汁,王平安取出随身小印,将信口封了。他拿起信,道:“我要派人去长安送信,媚娘还有什么要嘱咐的吗?”办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既然要顺着武媚娘的意办事了,当然得让她全部都满意才行。
    武媚娘想了想,道:“舅舅最好派亲信去,媚娘想如果太子看到了信,必会召信使去问情况,舅舅最好能交待一下,让那亲信说什么都不知道,一点儿不要把媚娘的事儿,说给太子听,那这事儿基本上就成了”
    王平安笑着点了点头,李治要是真的娶了武媚娘这个女人,真是不知是福还是祸啊,这女人算计他,都算计到骨髓里了,这种老婆,换了别人,还真是消受不起啊
    王平安答应一声,拿着信出了屋子,就在院中,叫来欧阳利,命他派个兄弟去长安送信,并且把见着太子该怎么说,按着武媚娘嘱咐的,说了一遍,说话的声音不大,但恰恰能让屋里面听到。这么做是为了让武媚娘放心,你交待的事,舅舅我全力支持,完全顺着你的意,给你办得完满无忧。
    武媚娘在屋子里听着,对王平安的做法很是满意,更是心中感激,觉得王平安办事细腻,很能为别人着想,要是换了性子粗疏的人,怕是不会想得这么周到。
    吩咐完之后,并没有立即打发欧阳利去办事,王平安又进了屋子,道:“媚娘,刚才你都听见了吧,这样说可妥当,还要不要再补充什么?”
    武媚娘道:“多谢舅舅细心,倒是不必在补充什么了,媚娘还要谢谢那位送信去的兄弟,希望他能带回好消息。”
    王平安笑道:“好消息是一定会带回来的,谢谢他就不必了,他能为你办事,是他应该做的。”推门出来,打发欧阳利去办事了。
    王平安并不在院子里多留,出门之后,叫来黄小丫,让她好生伺候杨大婶,并且承诺,如果伺候得好了,以后给她找个好婆家,让她吃香的喝辣的。黄小丫大喜过望,她终于可以混出头儿了,喝辣的她不喜欢,可吃香的她却是喜欢得不能再喜欢了
    把后宅的事情办好了,他这才去了正堂,大年初一,给他拍马屁的人多到数不清。虽然这种应酬很没营养,但却不得不应付,否则就是不给别人面子。
    面子这个东西是很重要的,如果别人给你,你不要,那就会得罪人,如果别人要,而你不给,那更是要得罪人,所以只要是涉及到面子的事儿,就不是小事儿
    王平安来到正堂,果然见堂里堂外,全是人啊他心中感叹,真是难为这帮哥们儿了,其中有不少人是昨天晚上在这里喝得迷迷糊糊的,可今天早上再看到到他们,个个精神饱满,甚至有些人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气宇轩昂,声音洪亮,大声说笑,忆往昔,望未来,天南地北,就没有他们不说的
    众人一见王平安来了,同时起身,几个自认为和王平安关系很好的人,叫道:“王公,怎地不多睡一会儿,昨晚闹到很晚,今天你该养足精神才好,咱们还得接着喝哪”
    王平安哈哈大笑,道:“各位,诸君,好兄弟们,要说喝酒,谁怕谁啊?但只怕一样儿”
    众人一起问道:“不知王公怕的是哪样儿?”
    王平安笑道:“就怕我这府里,桌子不够用,没地方让你们钻啊”
    哄堂大笑,众人见王平安说话诙谐,无不上前拍马屁,说吉利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