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政客-第4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高迎祥的侄子,李自成早就显露出来了锋芒,在义军之中的影响,甚至要超过高迎祥了,但罗汝才对李自成并不感冒。
表面上的合作。不代表内心的臣服。
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人,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性格坚韧,为人狠毒,说得不客气一些,当杀人和杀猪一样。根本就不眨眼,不管对方是自己的敌人,还是自己的手下,只要是阻挡了前进的道路,毫不留情的除掉。
干大事情需要有这样的性格,柔弱是成不了大器的,但想要扬名立万,真正的成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胸怀全局、能够认清楚局势,能够做出来准确的判断和部署,这就不是随便能够具备的素质了,与个人的涵养、学识有着很大的关系。
遗憾的是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人,都不具备这样的素质。
张献忠已经被江宁营擒获之后斩杀,暂且不去议论了,就说李自成,满嘴里面说出来的是替天行道。要求也是如此,必须体恤老百姓。但时时刻刻跟在李自成身边的罗汝才,是清楚一切的,李自成身上的光环,迷惑不了他。
劫富济贫、替天行道不过是义军造反的幌子,开始肯定是因为活不下去了,为了活命而造反。可一旦有了一点点的气候,本性就暴露出来了,打家劫舍,胜不相让,败不相救。拼命掠夺钱财美女,顾着自身的享受,完全是乌合之众。
义军初期陷入到这样的恶性循环,屡战屡败,之后资金梁、高迎祥等人,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开始整顿义军,企图改变诸多首领的认识,罗汝才也暗中帮助,可惜这种想法,过于的美好了。
和紫金梁、高迎祥比较起来,李自成有着过人的地方,看问题很准,知道义军的症结在什么地方,也明确今后发展的方向,该决断的时候,毫不犹豫,但罗汝才断定,李自成也成不了气候。
李自成信奉的霸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胁迫所有人听自己的指挥,不服气的就果断杀掉,这么多年造反,李自成劫掠了无数的财富,自己是不缺钱花的,对老百姓的死活,根本没有真正的放在心上,之所以抛出来诸多的规矩,也是因为义军遭遇危险,难以维持了。李自成推行的法律,严苛的近乎无情,偷一只鸡都要被杀头。
李自成最大的弱点,在于做人不仗义,用人脸朝前,不用人脸朝后,过河拆桥,这样的性格是致命的,导致没有谁会死心塌地。
罗汝才的想法不同,虽说造反也是为了能够过上好日子,为了能够享受,但他时时刻刻想到,如何保住这样的好日子,手里有军队,军队能够不断取得胜利、维持下去,这样的好日子才能够继续。
所以说,李自成成为闯王之后,罗汝才抛弃前嫌,与之合作。
可惜一段时间过去,罗汝才渐渐看清楚了李自成的本性,他时时刻刻担心,若是义军真的取得了胜利,有了更大的地盘之后,自己也难以保住小命了。
义军能够维持,诸多的首领能够卖命,与罗汝才有着直接的关系,罗汝才能够很好的协调关系,能够安抚各路人马,将众人捏合到一起,最令众人称道的,是罗汝才在钱财分配方面,愿意吃亏,照顾到方方面面,大家造反,图的就是钱财美女,你和他们讲那么多的大道理,鬼才理你,诸多首领与罗汝才合作攻城,不管伤亡多大,也不管出兵多少,罗汝才都能够秉公分配钱财,所以说,他才是义军能够团结的核心人物。
罗汝才被称作曹操,为人狡诈多谋,这些想法,他是不会暴露出来的,但一直都在找寻机会,离开李自成,他感觉到,继续辅佐李自成,等于是加速自己死亡的时间。
义军的发展与个人的性命比较,罗汝才还是看重后者的。
这一次李自成率领大军攻打夔州府城,罗汝才内心是不看好的,但在狂热的李自成面前,他不会明确反对,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对手苏天成是什么人,李自成应该有冷静的分析,你比不上人家,就是比不上,期盼着一次关键的战斗扭转乾坤,除非老天真的站在你这一边。
罗汝才还有自身的判断,就算是李自成这一手成功了,想要苏天成和江宁营偃旗息鼓,那是不可能的,人家可以和你拼个鱼死网破,江宁营大军真正围过来,不顾一切的时候,也就是李自成覆灭的时候了。
离开李自成需要机会,这一次的机会就来了。
李自成决定带领九万大军攻打夔州府城的时候,罗汝才坚决要求留下来,这一次感动了李自成,答应了罗汝才所提出来的几条要求。
以前的老部队,这次留下来了,这些都是罗汝才的亲信,有着强悍战斗力的一部分军士也留下来了,毕竟要面对江宁营的主力,不可能留下老弱病残,钱粮也留下了很多,都是充足的,三万大军依靠这些钱财,能够维持数年的时间。
一切的条件都具备了。
罗汝才当然不会留下来等死,义军本来就惧怕江宁营,这一次是数倍于义军的江宁营将士,恐怕双方不需要真正的交手,义军就垮下来了。
所以罗汝才要走了。
他要带着大量的钱粮,和自己的两万核心部队,逃离巴州,直接进入到松潘卫,从松潘卫再次进入到朵甘都司的地盘,那里的条件是非常恶劣的,可义军在中原几乎没有立足的地方了,只能够到朵甘都司,看看有没有活路,这也算是一次赌博了。
部署在南面的一万军士,这些大都是李自成的部队,不可能带走,也不能够带走。
八月初七,李自成带领大军离开两日了。
留守的诸多军官,进入了房间里面,有十来个军官,刚刚进入房间里面,就被罗汝才的亲兵控制起来了,其余的军官,看着罗汝才,目瞪口呆。
看着众人,罗汝才脸色铁青的开口了。
“兄弟们,我决定要撤走了,沿着龙安府,进入到松潘,甚至是进入到朵甘都司所辖的地方,这是一条无比艰苦的道路,一般人都不敢走的道路,为什么这样做,我不想解释,你们现在做出来选择,愿意跟着我走的,站到右边来,不愿意跟着我走的,站到左边去,我会给你们一些钱财,你们自己去找出路。”
罗汝才对手下的仗义,这是众人都清楚的。
很快,百来人站好了位置,跟随罗汝才的占据了绝大多数,不愿意走的,寥寥无几,也就是几个人罢了。
罗汝才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他看了看被控制的十来人,这些都是李自成的心腹。
“诸位兄弟,对不起了,你们都是闯王的心腹,万万不可能跟随我的,到地下去了之后,不要怪我,每年清明的时候,我会给你们烧纸的。”
说完他挥挥手,亲兵很快将这些人押出去了。
不到一刻钟时间,十几个人头被端上来了。
不愿意跟随罗汝才的几个人,吓得身体发抖,脸色发白。
罗汝才看了看他们,慢慢开口了。
“你们不用紧张,我说话算数,你们不愿意过这样的日子了,可以理解,这也是你们的选择,你们跟着我这么多年了,想着放下屠刀,我成全你们,可你们要记住,今日之事绝对保密,要是有了丝毫的泄露,我不仅仅会杀掉你们,还会屠灭你们全家。”
说完这些话,罗汝才挥挥手,亲兵端上来了好几个盘子,盘子里面放着的都是黄金。
“你们每人三百两黄金,这些黄金,足够你们养活家人,过上不错的日子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五百九十六章 怪异'
驻守在保宁府南江的一万五千江宁营将士,在骁骑营卫指挥使刘实亮的率领之下,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巴州城。
刘实亮进入到巴州城的时间,是八月初六的晚上。
巴州城的气氛高度紧张起来了,大军进驻,预示着大战即将开始,几个月时间以来,巴州成为了最为热闹的地方,驻扎在这里的保宁卫,和流寇进行了好几次的厮杀,双方的损失都是不小的,他们很清楚,流寇的主力,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巴州一带,凭着他们的实力,不可能对抗,若是流寇全面出动了,只有覆灭的命运。
江宁营将士进入到巴州之后,保宁卫指挥使送了一口大气。
四川总兵官秦良玉要求严格,所有的卫指挥使,都不敢违抗军令,否则就保不住脑袋了,保宁卫指挥使,几乎没有睡一个好觉,时时刻刻都是提心吊胆的,咬着牙坚持,生怕一不小心,被流寇拿去了脑袋。
卫指挥使亲自去拜访刘实亮。
两人的级别是一样的,都是卫指挥使,但实际上的待遇,是大不一样的,江宁营是什么名气,江宁营的卫指挥使,任何一人人出来,威信超过了省里的都指挥使,所以说,见到了刘实亮之后,卫指挥使态度很是卑谦。
刘实亮早就接到了命令。
身为卫指挥使,他需要独立思考,这是苏天成和洪承畴严格要求的,以前可以完全听从苏天成的安排,现在可不行了,很多时候,需要独立做出来判断。
见到了保宁卫指挥使之后,刘实亮询问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目前的局势,特别是最近两天的情况,应该说,江宁营大举出动的消息,流寇也是知晓的。
保宁卫指挥使的回答,令刘实亮大为奇怪。前些天流寇还是不是发动小规模的进攻,但从昨天开始,连续两天的时间,看不见流寇前来进攻了。
江宁营大规模的调动,准备歼灭流寇,按说流寇也是要做好应对的,至少要做出来相应的部署,没有进攻本来是正常的时间,但刘实亮感觉到了奇怪。
他想到的是流寇是不是准备逃走了。毕竟流寇是惧怕江宁营的。
其余两路大军还需要三天到四天的时间,才能够赶到巴州,刘实亮认为,自己必须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了,也就是说,侦查到流寇的准确情况。
流寇主要分布在巴州南面和东面的大山深处,想要探究到具体的情况,有着一些危险。
刘实亮没有畏惧。马上派出了好几股的斥候。
斥候连夜出发,离开巴州城。开始进行侦查了。
初七的晚上,有两队斥候回到了巴州城。
他们带来的消息,令刘实亮有些不知所措了。
到流寇驻地去侦查的斥候,几乎没有发现有大队流寇的迹象,大山里面非常安静,斥候冒险到有些好似驻扎过流寇的地方侦查。甚至有斥候进入到一个山寨,发现里面大都是空的,看不见多少人,这和保宁卫指挥使说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也和刘实亮以前掌握的情况不一样。
巴州所属的地方。除开巴州城,其余地方,几乎都是在流寇的控制之下的,随处都能够见到流寇,流寇和江宁营几乎是互不干涉,除开小规模的进攻,双方都没有想到发动进攻的事情,也没有这样的打算,从南阳来到巴州的时候,刘实亮是非常小心的,准备和流寇大干一番的,但没有看见流寇,很顺利就进入了巴州城。
如今,斥候侦查到的消息,隐隐表明了,流寇消失了,说的直白一些,流寇可能逃走了,或者是转移了。
有了这样的判断之后,刘实亮感觉到大事不好。
江宁营几乎是全体出动,准备和流寇决战的,但流寇突然消失了。
刘实亮做出来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八月初八一大早,准备好的一万江宁营将士出发了,留下五千人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