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华再起-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华轩冷哼一声,怒道:“就算十个人,只要五常不在内,他也应该查的出来。这个家伙居然敢瞒骗我,当真该死。”
他发作张五常,其实也等于是发作所有加入这个军中小会党的人,薛福成却是一点不惧,当下向着张华轩正色道:“大人如果不满,福成可以自刎谢罪,其实就是五常当初也说,此事大人若是追究,他应该以死谢罪。”
薛福成倒还罢了,张五常的话张华轩却深知是实,毕竟身为家奴和情报部门的头领,张华轩是对他百分之百的信任,不管为什么被张华轩发现他有所隐瞒的话,恐怕也只能以
了。
薛福成自然知道这个道理,当下又向着张华轩道:“五常之过福成愿意担起来,大人若要追究,福成愿意以死相谢。”
张华轩恼道:“我要你们又不是让你们没事表演抹脖子给我看的。
”
他此时确实有些着恼,一向以为智珠在握,对军中也好,对整个大局也罢,他都能掌握的磁实,不会出半点差错。现下居然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蹦出来个会党,虽然以保他为目的,不过总归叫人不舒服。
两人一时间不再说话,只是纵骑而行,由淮安到扬州三百余里路程,再加上带的婚仪物品很多,每天只能走五六十里,两人纵骑奔出一阵子,已经把大队甩下很远,苗以德看了不放心,只得派遣了几十个有坐骑的戈什哈骑马跟了过来,远远警戒。
“唉,此事就这么罢了,你们也是好意,我决定不再追究了。”
张华轩沉默了良久,权衡清楚之后,终于决意不再追究。事实上,他估计薛福成今日此举也有试探他意思,如果他反应太大,甚至取消这个可能萌芽不久的军中会党,那么日后将士再想着为他效死的时候,未免寒心。
这一瞬间,他算是明白黄袍加身是什么意思,除非他真的是圣人一般,不然还真的难以抵抗这种诱惑。曾国藩后来毅然解散湘军,能做到这一点也当真不易。
既然张华轩如此表态,等于是默认了众人的暗中拥戴,而将来的路,想必也会如众人期盼的那般走下去。薛福成自己还罢了,他当然也不是没有那种建功立业的想法,不过比起那些刚刚喝了两年墨水还不到的淮军将士,他拥戴张华轩的目的就不仅仅是纯功利的原因,不过薛福成也知道将士拥戴当然图的是功名富贵,现在淮军和淮安都在往上走,张华轩再默认此事的话,等于是烈火烹油,将来淮军与整个淮系集团的发展将会不可限量了。
张华轩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着恼的同时也颇觉欣喜,他从两年多前开始经营,也就这么一点时间,就能让麾下将士觉得他有建基开国的实力,就这一点而言,不能不说张华轩无论是在哪一点,都做的极为成功。
“玄耘,张国梁有没有加入?”正当两人一时默然无言的时候,张华轩却是突然没头没脑的问上一句。
“张副将有在其中。”薛福成既然是担负来游说张华轩的责任,对会党情形自然是清楚的很。
“那么去年年尾刚提拔的那批人呢?”
薛福成有些错愕,不知道张华轩是何用意,呆了半天之后,方答道:“参加的军官多半是大人的心腹嫡系,自建军就在内的,后来的除了张副将,就只有去年在淮北跟随大人的张树声了,他刚刚被提为帮统,所以也有资格加入。”
“嗯,不错。”张华轩对这个名单也很是满意,当下又向着薛福成道:“总之你们要仔细,军官帮统以下就不要发展了,
看到薛福成点头,张华轩又道:“总之这件事情不能操之过急,你们也不要露出什么痕迹,总之有这个心我很欣慰,回头告诉他们便是。”
“是,请大人放心。”薛福成几乎是强压住兴奋,与那些追求功名富贵的将士不同,他其实更期待张华轩能把大清全国的局面都改一下。
张华轩也是摇头失笑,又低头想了半天后,方向薛福成笑道:“如果我未来的大舅子小舅子和老岳父他们知道我们现在聊的话题,我这次娶亲是必定娶不成了。”
“大人天赋过人,当世英雄,什么样的女子我都觉得大人配的过了。”
“光自己这样想没有用,还得天下人都这么想才成。”张华轩说到这里忍不住微微一笑,又道:“不过我想这一天不算太远。”
张华轩要大婚的消息早就传遍了两江,总督怡良早就派人送了贺礼,巡抚吉尔杭尔也派了心腹官员到淮安道贺,这一次张华轩摆足车驾到扬州迎亲,消息早就传遍了扬州和苏南各处。怡良和吉尔杭阿怎么说也是张华轩的直属上司,有些却不开面子,只派人道贺,而等张华轩带着人到扬州时,却发现不但扬州知府杨廷宝带着大票官员在外迎候,就是江北大营的现任主官江宁将军托明阿,副都统德兴阿等文武大员也是凑趣前来迎接,一时间扬州城外冠盖云集翎顶辉煌,当真是热闹非常。
第三卷 中流砥柱 (73)成亲
玄着,好久未见,这一下可清减了!”
“大人此来辛苦,一定要在扬州城多耽搁几天才是。醉露书院”
“你那是昏话,大人这一次来可是来迎亲,怎么能随意耽搁时日。”
“果然,看大人当真是满脸喜色,这一下可越发倜傥了。”
等张华轩一靠近扬州城门,够资格称表字的称表字,称大人的也有,称臬台的也多,还有一帮乱嗡嗡称少保大人的也有,各人寒暄奉承,一时间谀词如潮,整个扬州城门附近就仿如惊起了大堆的苍蝇,嗡嗡叫个不停。
“怪道人人想做官,这有权有势的官儿一做起来,确实有味道的多。”张华轩一面暗自想着,一边却是与这些官员故旧执手问好,这些官员虽然表面上态度都一样,其实也是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杨廷宝和两淮盐运等一票官员就是扬州的本土官员,这几年太平军闹的很凶,不过可以直接威胁扬州的镇江守将罗大纲却从来不敢过江找扬州的麻烦,就这一点而言,杨廷宝等人当然不可能认为是江北大营的功劳,所以在迎接张华轩的时候,这一票扬州的官员显的最为诚挚。
而来自两江和江南江北两座大营的官员就显的不是那么对味道了。不管张华轩的淮军帮了他们多大的忙,看着人家老是打胜仗风光无比,而自己就是坐困愁城一无建树,来自北京的诏令文书十有八九都是斥责的,咸丰帝经常拿张华轩的淮军和几个大营的清军做比较,如此这般,不论张华轩怎么在明里暗中帮了清军的忙,总的来说,两江的这些官员和几座大营的清军将领并没有掩饰他们对张华轩地嫉妒之情。
对这些张华轩倒是并不在意,只是打量着那些八旗大爷时,心里总不免满怀恶意的想:“太平军就要西征了。醉露书院
这一次可是石达开亲自领兵,湘军被打的没有还手之力,然后就是攻打镇江和破江南及江北两座大营。到了明年这时候,怕是这里没有几个熟脸在了。”
想到这里他倒是有点沧桑感,熟知历史也有一点坏处,就是有时候眼睁睁看着对面地活人,却总是在想对方是死在什么时候。
对于太平军西征和攻打扫荡江南的动作张华轩并没有破坏的打算,事实上他的淮安与海州发展都需要时间,这就需要太平军干的猛烈一些,最好再把捻子都赶到河南与山东,让北方也热闹起来。不是有句俗话叫做狡兔死走狗烹么。张华轩没把自己当走狗,不过能让清廷多一点忌惮总是好的,他最近在淮安搞的土改动作就很大。再加上淮安时报经常非议朝政,北京已经有不少人不满意了。如果他这个按察使再把手伸到海州或是徐州去,只怕朝廷的警惕和防备就会更加严重了。不过如果太平军和捻军闹腾的厉害,想来朝廷对他这样手握重兵地地方军阀就会有一定的倚重和忌惮。不会主动伸手来对付他。
反正这个时候咸丰也好。正在掌权的鬼子六或是将要掌权地肃顺也罢。都已经认识到汉人团练武装才是清朝扑灭农民起义的主力,对汉人地主武装已经由限制和提防转为倚重与培植了。
“看来是时候让罗大纲和陈玉成他们动一动了。还有淮北地捻子们,最好也把他们赶到山东和河南那里去。”
不过这时候显然也不是想这种事的时候,翁家到底是大清的世家,翁府老爷子虽然没有来,不过送亲地翁同爵与翁同书再加上翁府地不少亲朋好友和故旧也是不少人,这时候扬州城已经热闹非常,就等着张华轩亲自来迎亲。醉露书院
亲事倒是办地很顺利,负责送亲的翁同爵这时候还只是个四品官,对张华轩也很是客气。不过张华轩知道自己这个二舅子也不简单,后来一直做到陕西和湖北地巡抚,署理过湖广总督,论说起来不论是能力还是手腕其实比老大翁同书还要强过几分,所以张华轩在与他言谈之间也着意拉拢,不过翁同爵显然对到淮军中效力并不怎么感兴趣,他现在在京师做部曹官,前途可比前一阵子载倒在江北大营的翁同书要好的多,所以对张华轩有意无意的招揽并不怎么感兴趣。
与翁同爵一起前来的还有翁同和,张华轩对这个晚清赫赫有名的重臣极感兴趣。翁心存曾经入值上书房二十来年,教导过咸丰
亲王等很多亲贵,不过翁同和显然更加不简单,他先治皇帝,然后又教导过光绪皇帝,算是两代帝师,到了光绪亲政之后,翁同和最得光绪皇帝的信任,也因为能在慈禧面前周旋,所以老佛爷对他也算信任,这么着一来,晚清时除了李鸿章,算是这位翁大人最为宣力。到后来帝党与后党争权,翁同和又站在光绪一边,因为翁同和本人和翁家在朝中的力量,一时之间倒也与后党斗了个旗鼓相当。历史上对翁同和的评价多半是正面,因为在操守与廉洁上翁同和做的不错,再加上支持的是一意要维新的光绪,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党的关系也是错踪复杂,种种因素加起来,其形象自然要比被骂成卖国贼李鸿章要高明不少。不过总的来说,张华轩对这个人的评价不高,气量狭小格局不高,表面上是支持维新,其实做事多半因循守旧,而且其与李鸿章的争斗也不能从大局出发,多半只是权力与因私仇而起的意气之争罢了。
而且与李鸿章这个自嘲为裱糊匠人的北洋重臣相比,翁师傅显然在国际与国内形势上都看的不清不楚,这个是能力问题,其实倒也怪不得他了。
只是此时在张华轩眼前的翁师傅显然不会是他记忆里那种满脸大胡子老气模秋的模样,虽然这位小舅子也已经二十四五,嘴角上留了一撇小胡子,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典型的苏南人长相,个子不高皮肤白嫩清秀,如果不是在大清这会子,在后世显然是个标准的小白领模样。
与对翁同和颇感兴趣的张华轩一样,翁同和显然是对自己的这位妹夫也很有兴趣,张华轩在打量他的同时,翁同和也在打量着张华轩。张华轩的长相其实也是明显的富家公子模样,不论他的内在现在如何变化,原本的身体却是定了形,再加上为了迎亲换了一身锦绣华服,一身打扮下来,富贵之气袭人,翁同和显然对张华轩现在的模样并不怎么感冒,一见之下,便是面露不屑之色。
张华轩倒是并不介意,性格决定命运,翁同和也二十四五的年纪了,如果张华轩记得不错的话,明年大比之年翁就会上京殿试,然后一举中了状元从此名闻天下,成为清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