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名门 >

第114部分

名门-第114部分

小说: 名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我地目的就是想让他猜出我在使计。”

张焕仰头大笑,他背着手走到帐门前,望着北方如墨的乌云滚滚而来,一场暴风雪即将来临,他淡淡一笑,“能识破我会郡诱敌者,并非等闲之辈,所谓兵不厌诈,就看谁更计高一筹。”。

武威郡,这是大唐在河西地最后一座堡垒,年年岁岁,朝廷都要拨下巨资进行城池修葺,高达十丈地城墙全部用巨石垒砌,城头打磨得异常光滑,护城河宽四丈深达三丈,这是一座固若金汤地雄堡,在吐蕃人地历次进攻中,始终没有被攻破。

武威郡全城人口约十万人,而驻军有一万,驻扎在城外地两处军营里,其中南大营有七千余人,是河西军的主力所在。

这天傍晚,一场蓄劲已久的暴风雪开始席卷河西,风呜呜地吼着,一霎时,暗黑的天空同雪海打成一片,天地融为一体。

南大营的中军帅帐内却异常暖和,丝毫不觉得外面的风雪,河西节度副使路嗣恭正低着头慢慢踱步,他年纪约四十出头,面色白皙,半尺长的青须使他显得气质儒雅,颇有几分书卷之气,他原本是朔方节度副使,今年五月在救援西受降城时中回纥军埋伏而大败,虽然那是韦谔消灭辛云京部队的手段,但也因为朔方军损失过大而引起韦谔对他地不满,随后便将他调到河西。

不料只过去半年,一支不速之客便闯入了他的地盘,在他的帅案上,摆着韦谔地一纸手令,命他春天之前攻克会郡,截断段秀实南下的通道,但路嗣恭更担心地却是天宝县的张焕。

“你的意思是说,张焕急切要粮是在使计?”团,他始终不大相信张焕能带进天宝县足够地粮食。

在他下首,站着一个胖胖地商人模样地男子,他正是刚从天宝县返回的杜掌柜,当然,他不是什么卖粮食地掌柜,也不叫杜怀水,他的真名叫杜梅,庆治六年进士,现是路嗣恭的首席幕僚。

他是一个很细心,而且很有战略眼光的谋士,张焕三渡黄河占领会郡,想引路嗣恭出来参与围剿,正是他的力劝,才使已经动心的路嗣恭始终按兵不动,最终让张焕的计策失败。

这次他化装成粮商去天宝县仔细地调查了一番,他自信已经掌握了张焕的底细,只见他微微一笑道:“将军,张焕此人确实是个厉害的角色,只看他在细微处的布置,便让人佩服他的用心良苦,先是一个气势汹汹的痞子军官来抢粮,旁边百姓的神色都十分惊异,显然他平时并不是这样,后来我偷偷问一士兵,才得知此人就是张焕的牙将李双鱼,能成张焕的亲卫首领,不该是这副德行,这是其一。”

杜梅见路嗣恭听得出神,眼中露出叹服的神色,这就是他希望看到的效果。他心中着实有些得意,便轻轻咳了一下又继续道:“然后就是军营和军纪,张焕布置很真实。

明,凌乱的军营大门,懈怠的哨兵,乱糟糟的营盘,下级为粮食而辱骂长官,这些都无懈可击,若放在陇右军地身上,我一定会相信,可这是天骑营。原来河东军最精锐的军队,击败过回纥人,又能数千里迂回杀进河西。这需要何等的忠诚和勇敢才可能办得到,这样地军队会是这样的军纪吗?”

说到这里杜梅的情绪有些激动。他确实很欣赏张焕这个对手,并不是因为他有过什么骄人的战绩,而是欣赏他的坚韧和执着。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拒绝崔、裴两家的拉拢。放弃繁华的京师。甘愿到最边荒的地方来建立属于自己根基,就是这份执着使杜梅在他身上看到了一种王者地气质。

路嗣恭见自己的首席幕僚有些失态。甚至还贬低陇右军,他心中很是不满,便重重地咳嗽一声,拉长了声调提醒道:“杜先生!”

杜梅一下子醒来,他歉然地笑了笑道:“抱歉,我有些失态了。”

“先生说的话虽有道理,但都是出于主观臆断,如果张焕之军真是因为缺粮而到了强橹之末呢?”得头头是道,但没有证据,而且路嗣恭也很清楚,士兵缺粮的话,再高地士气也会急剧下降,他冷笑一声又道:“既然先生把张焕吹得这么厉害,那可有什么证据?不要说什么小斗换大斗,那是古之已有的办法,很正常,至于买粮先给定金,若是本帅也会那样做,这些都不是破绽,我只希望将军拿出证据来。”

杜梅也听出了路嗣恭语气中的不满,他淡淡一笑道:“证据当然是有,而且还有两个,我先到天宝县城,就发现城中几乎没有男子,都是妇女和小孩,我连问几个人,都说她们地丈夫到军营干活去了,去伐木铲雪,每天管一顿饭,还给钱,我就觉得奇怪,军营已经扎好,粮食又那么紧张,要伐木铲雪干什么?我便派一个手下去察看情况,后来手下告诉我,他发现那些当地人都在操演军队,将军,你明白吗?是操演军队,就是扩军,如果他缺粮,他可能会这样做吗?”

路嗣恭吸了一口冷气,他地信心开始有点动摇了,或许杜梅说得对,他想了想,又沉声问道:“你说有两个证据,那第二个是什么?”

杜梅微微一笑,他从怀里取出几张叠得形状一样地纸条,递给路嗣恭道:“这是他们士兵聚赌时下的注,我趁乱偷偷拾了几张,将军请看!”

路嗣恭接过,把它们摊开放在案桌上,只见第一张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一行字:刘三毛下注二十一日午饭。

再看第二张,字迹工整,写着:王平赌二十二日晚饭。

其余几张地字迹或潦草或笨拙,都不一样。

“这是他们在用饭来下注,正好说明他们缺粮啊!”得其解,这怎么会反而证明不缺粮呢?他疑惑地向杜梅望去。

杜梅轻捋胡须得意一笑,“张焕想得是很细致,也很周全,可惜他手下执行这个计策的人却疏忽一个最关键的地方。”

“什么地方?”

杜梅用食指关节轻轻叩了叩那几张纸条,“将军你看见没有,这几张纸条的四边都裁得整齐光滑,用的纸质相同而且大小一致,居然叠的形状也一样,而且我看得很清楚,他们都是从自己口袋里掏出,并非当场制作,将军请想一下,只有在什么情况下才会这么巧合?”

路嗣恭沉思一下,忽然恍然大悟,“你是说这些赌注是成批制作?”

“正是!”杜梅淡淡一笑,“这就是张焕事先布置的最确切证据!”

路嗣恭终于相信了杜梅的判断,张焕确实是不缺粮,所谓缺粮只是装出来的一个幌子,他眉头一皱,“那他这样做的真实用意是什么呢?”

“我想应该是为了会郡!”杜梅大步走到地图前,指着会郡道:“段秀实占据灵武郡,和会郡遥相呼应,威胁到了整个陇右的安全,所以韦大帅才命你趁他们立足未稳,先夺下会郡,张焕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才装出缺粮的样子,让将军以为他随时会来攻打武威郡,从而把将军牵制住,给会郡的军队争取时间。”

“先生的意思是他不会来攻打武威郡?”

“不!”杜梅轻轻地摇了摇头,“他肯定会来攻打武威郡,不过不是现在,若我没猜错的话,应是开春过后,那是他的新军也训练得差不多了。”

杜梅走到帐门,望着帐外呼啸的北风和漫天的大雪,无比自信地说道:“再者,这么大的暴风雪,他就是想来也来不了。”

卷三 纵横宦海——卷七 入朝 第一百四十二章 雪夜下凉州(上)

晚的暴风雪是最猛烈的时候,或许是风雪之神想起了忘,便加倍地将风雪灌注到了今年,十一月底是最寒冷之时,风雪疯狂地肆虐,它摧残着、蹂躏着地面上的一切,在低洼处积起雪堆,从山上添去最后的草茎,碎石和尘土随着风雪旋卷,连祁连山也在这百年难遇的暴风雪中颤抖、蜷缩着。

可就在离武威郡约十里的地方,一队长长的黑点在暴风雪中艰难地蠕动着,在苍茫的天地间显得是那么渺小,可他们却是唯一敢和这最狂暴风雪进行挑战的唯一的生命。

三千西凉军已经在暴风雪中行军整整两天,他们爱惜战马,都没有骑在马上,战马身上都裹着厚厚的毛毯,打着响鼻、喷着白气,跟随着主人艰难地前行。

在两天的行军中,近百名弟兄的生命在风雪中消失了,但他们仍然用最顽强、最坚韧的毅力,走完了在别人看来是绝不可能办到的一次行军。

张焕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的肉体已经筋疲力尽,两只脚在艰难而沉重地向前挪动,完全是机械的、麻木的挪动,这或许是他一生中最难以忘怀地一次行军,但他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在出发前,他只剩下三天的军粮。

“都督!要不要先派斥候?”一名偏将在风雪中竭尽全力地叫喊,呼啸的风声却立刻将他的声音淹没。

张焕摆了摆手,示意暂时不要派斥候,众人继续向前,一更时分,队伍在离河西军的南大营不足五里时停了下来,他们找了一处背风的山崖,紧贴着岩壁和雪咽了一点干粮,稍事休息,拼命揉搓着几乎被冻僵的手脚,两名斥候猛灌了几大口酒。一咬牙又冲进了风雪中。

“都督,喝几口暖暖吧!”

贺娄无忌拿着个小铜壶艰难地走到张焕面前,喘着粗气递给他道:“在我们老家走雪夜一定要带最烈的酒。”

张焕看着这个只有十九岁的年轻将领。默默地接过铜壶‘咕咕!’喝了两口。酒很烈也很辣口。但一股暖意立刻从张焕的胸腹间燃起,随即暖意又滚向四肢。

“感觉好多了。”张焕把铜壶还给了他,笑了笑道:“我记得你祖父当年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吧!”

“是啊!”贺娄无忌也靠在岩壁上,他喝了一口酒有些感慨地道:“小时候,爷爷就常给我们说,他当年随高仙芝攻打小勃律时,翻越坦驹岭,那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次行军,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正是他们的信念战胜千里冰川。最后赢得了胜利,可惜爷爷在罗斯战役时失去一条腿,他就再也没有上过战场,成为他后半生最惨痛地回忆。”

张焕拍了拍他的肩膀,“将来有一天我会派你去罗斯再打一仗。假如你赢了。我就封你为碎叶王。”

贺娄无忌扭头望着张焕,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明亮地光芒。

他坚定地道:“好!假如有那一天,我就一路杀到西方去,替你拿下大马士革。”

张焕赞许地笑了笑,“万里之行始于足下,你今晚先替我拿下武威郡!”

贺娄无忌凝视着远处地城池方向,他郑重地点了点头。

时间慢慢地过去,士兵们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斥候地归来,虽然休息可以让体力得到恢复,但本已麻木的身体却开始清晰地感觉到了严寒的痛苦,不敢生火,大家拼命地跺脚,互相打击着,以驱赶浓浓的睡意,在岩壁的另一头,张焕和十几个将领在举行战前的最后一次动员。

“各位,我们已经没有退路,大家身上的干粮就是我们最后的粮食,如果失败,我们将全军覆没,连回天宝县的可能也没有了,所以,我们只能背水一战,用敌人地血来丈量我们西凉军地第一步,用敌人的血来写下我们西凉军史辉煌的开篇!”

张焕望着眼前这群年轻的将领,望着他们一张张年轻而坚毅的脸庞,在他们地眼眸里充满了希望和战意,这些将领都是他亲手从伍长和队正中提拔,虽然年轻,却身经百战,和他一起历尽艰辛走到今天,可谓患难相交,情同兄弟,张焕心中忽然有一种感动,在最恶劣和最艰苦地环境中才能真正体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