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金手指 >

第255部分

大宋金手指-第255部分

小说: 大宋金手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卿别无异议,那此事便如此说了,日后有谏官说朕,卿得出面替朕接下来。”赵与莒不管他心中如何想,有些无赖地说道:“若是再无它事,卿可退下了。”

“臣原是想进宫见见皇子公主的,听闻官家到得这天章阁,才跟了过来,如今还要随陛下去拜谒皇子公主呢。”崔与之笑道。

“你这老儿,公主每每见了你,都要扯你胡须,你还乐此不疲!”提起自家地两个孩儿,赵与莒明显高兴了许多。

二人去宫中不提,杰肯斯凯回到馆驿,一路上,大宋皇帝对他的许诺仍然缠绕在他耳中,让他神魂颠倒不能自拔。

他知道大宋那些华美的绸缎能够在大食乃至更遥远地欧洲卖出什么样的价钱,也知道如果自己真正控制了三年大宋绸缎对大食的出口权,能够获得什么样的利益。他根本无须回到大食,他的那些同乡兼同行们便会踩破他的门槛。

这个消息让他兴奋得无法入眠,辗转许久之后,他又爬了起来,点亮马灯,提起水笔…………他猛然间意识到,除了丝毫外,象是马灯、水笔还有其余许多大宋朝物产,都可以贩运至大食与欧洲去,而且肯定赚上大钱。

但赚那么多钱有何用,如今巴格达城,正处于蒙胡威胁之下,自己来时已经是岌岌可危,回去时还不知巴格达城有无被攻破!

“回去运一船……两船书来,然后留在大宋,就留在这临安城,比之去那个风雨飘摇地巴格达城要安稳得多了!”杰肯斯凯暗暗下定决心。

拿定主意之后,他开始在纸上细细记录自己今天的经历,这是他的一个习惯,当记到自己在大宋皇宫中的见闻时,他不无夸张地写道:“此殿之大足容千人,壮丽富瞻,于我所见中诚无出于其右者,顶瓦上釉,作五彩之色,晶莹如玉石,于日光之下,光辉灿烂宛如天境。”

“宋国皇帝,英武年少,大方贤明,求知若渴,竟欲以宋国三年绸缎专卖之权,换取巴格达诸大学、图书馆藏书,见识之远,世莫能及也。”

“此国必长远,其君遗泽,传诸百世。”

注1:完颜守绪在汴梁修宫殿之事为史实。

第一卷、朝为田舍郎 二三五、壮士志在开疆土

李一挝匆匆忙忙赶回家中,抹了抹额上的汗水,坐在椅子里直喘气。

今天遇得的事情,比起他每天必行的军事操演要让他累十倍。

织娘见着他这模样吓了一大跳,自家丈夫坚强豪迈,虽说有些胸无大志,却不是轻易露出虚弱一面的人。

“出何事了?”她一边捧上毛巾为他擦汗一边问道。

“还不是金国、高丽使者弄出的名堂!”李一挝破口大骂:“***,竟然买通了贼子潜到我炮兵军营来,***杂碎,胆子不小,便是霍广梁那厮的小耗子们不盯着,他们也不可能闯进我戒备森严的军营啊!”

“既是如此,你为何还这般?”织娘笑道:“倒似给他们得手了一般。”

“你不知善后多难处置,今日我将所有岗哨再布了一遍,又召了各队长官训话,还得应付职方司那帮子阴阳怪气的家伙………这些贼厮鸟便差没有问我是不是收了高丽和金人的贿赂了。”

如今职方司也分担了一些调查百官渎职、通敌之职,这也是赵与莒弥补霍重城手下密谍之不足,密谍虽有密侦之职,却不好光明正在讯问百官,由职方司出面,比起密谍要更易接受些。

“郎君辛苦了。”织娘听得不过是此事,微微笑道:“此也是应有之举,谁让奴家郎君替天子执掌天下利器呢!”

李一挝拍拍她的手,这是赵与莒的一个习惯,不知不觉中他也学到了。于织娘的安慰让他心情松缓下来,家有贤妻,有如一宝。

“这几日李二没再来闹事吧?”他问道。

“没。天子赐匾之后。他便没来过了。”

“你地那些姐妹们这些时日里过得可好?”

夫妻二人这般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织娘满心柔情。只觉得这般看似平淡地日子照样过得有滋有味。

李一挝军务繁忙。炮兵不仅仅需要有与普通战兵一般地操训。而且还要有诸如算学、统筹等诸多学科知识要学习。到达大宋陆军学校来受训地。都是地方上地军中宿将。若不是台庄大捷地战绩。哪里会对李邺、李一挝这样年纪地人服气。饶是如此。平时也免不得阴阳怪气地不给好脸色看。对付这些家伙。李邺地种种手段又派得上用场。什么小黑屋之类地便不用提了。便是罚跑圈也让这些傲气得紧地将领们瘦了三圈。

“大官人。外头有人求见。”正谈及操练那些将军们地趣事时。突然仆人来道。

“哦?”李一挝有些吃惊。他交往不阔。等问清楚两人皆被甲后。便请至堂屋相见。

片刻之后,他便见着这两个官,都是三十左右的模样,见着他的近卫军制服。面上都有欣羡之色。无怪乎如此,比起大宋其余将领地军袍,近卫军的制服穿起来既便于行动。又令人英挺威风,更重要的是,这代表了大宋立国以来前所未有的赫赫战功。

“末将孟珙,字璞玉,见过李教官!”

“末将扈世达,字大义。见过李教官!”

这两个官员行礼时都是干净利落,虽然李一挝年纪不过二十四五,比起他们还要小些数岁,但赵与莒在设陆军军官学校时便有敕诏,军校之中只论师生不论长幼尊卑,故此在向李一挝行礼时他们还是非常干脆的。

李一挝忙行了礼,他行的是流求制式军礼,同样干净利落,然后才抱拳:“二位将军请坐。请坐。”

此时孟珙名声已显。他二十二岁便随父出征,二十六岁便因功任县尉。当今天子即位之初,他被任命为峡州兵马签押兼在城巡检,因为其父遗军忠顺军不稳的缘故,去年又被任为权忠顺军统制、京西第五副将。扈世达同样在荆襄任统制,与孟珙一般,都是从父出征,真刀实枪厮杀中搏出的前程。赵与莒整训诸军,荆襄诸军原不在第一批之列,按着赵与莒的计划,应是先收拾好两浙淮北之后,再涉及荆襄川蜀,但是史嵩之之事让他不得不提前自己的计划。

孟珙与扈世达是同一批被调入京进入陆军军官学校培训地,二人看着李一挝身上的近卫军军服都很是羡慕,孟珙道:“听闻李教官在台庄大捷中亲自布下火雷阵,炮兵大展神威,故此末将等一入京便前来拜访,来得突兀,还请教官恕罪。”

“这话说得我不爱听了,咱们都是军人武辞,休要学他们文官那般酸不溜丢的!”经过近一年地磨砺,李一挝也知道如何同这些武人打交道,粗着嗓子道:“我姓李,名一挝,陛下赐字过之,二位便叫我李过之吧,又不是学校之内,用不着唤我教官。”

见他爽快,孟珙与扈世达都是心生好感,孟珙笑道:“末将原先就想,玩得好这霹雳火炮的,怎么也不会是拖泥带水的酸人,过之果然有我武人之风!”

他顺竿便上,李一挝嘿嘿笑了笑,心中却有些不快,显然,这个孟珙有些自负,对称他教官还很是不服气。扈世达倒有些憨厚,他父亲扈再兴一代勇将,有人将之与当初岳飞帐下大将杨再兴并论。

“我二人都不曾见过火炮,只是听闻有些类似大号喷火枪,不知李过之能否让我二人提前见见那火炮操演?”孟珙又道:“若幸蒙允诺,末将必在群英会请过之!”

李一挝哑然失笑,摇了摇头道:“非是小弟不肯,就在昨夜,炮兵营刚出了事,高丽和倭国的使者买通奸细潜入刺探,幸好未能得逞,这几日正是严紧之时,二位若不是这般心急,过个五六日,倒可以安排一次。”

“倭国高丽?”孟珙骂了一声:“这些蕞尔之国,竟然如此狂悖。陛下一怒,便可灭其国家!”

“陛下早有所料,故此遣人盯着他们呢。”李一过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这批来的将领。李一挝也有所耳闻,知道他们都是荆襄之地来的,不少人便是前些时日因为谋逆之事而抄家地史嵩之的同僚或部将。他们当中大部分,经过年余训练之后将会被安置在闲散职务上,这一生也不可能再去带兵了。

孟珙与扈世达告辞出来之后,扈世达有些埋怨地道:“璞玉,你这番只怕是弄巧成拙了!”

“这你便不明白了。”孟珙笑了笑:“此次不过是作个姿态罢了。史嵩之那厮害得咱们好苦,若是不作这个姿态,咱们如何能入得这些天子信臣之眼?早晚都得落个闲职养老去,如今上有圣君下有勇士,正是你我辈开疆拓土之机,让你回乡去守着几亩田,你乐意?”

扈世达瞥了他一眼,没有回答。

“这两年来我一直在看,看咱们的天子能做到哪一步,如今我算看明白了。这位天子,与大宋历代以来任何一位天子都不同!在他治下,咱们武人扬眉吐气的时候到了!”孟珙指了指北方。凛然道:“中原大好河山,谁可复之?非你我莫属也!天下有地是疆土,有的是不臣之国,谁可伐之?非你我莫属也!”

他说得豪气,扈世达也不禁热血沸腾,正待应和他。孟珙忽的一笑:“不过那是日后之事,如今么……据说临安抱剑营小娘子风韵甲于天下,我们先去醉卧美人膝吧!”

临安城御道不准驰马,只能乘车,故此他们招来马车,直接说要去抱剑营。那马车车夫瞧着他们地一身军袍,讪笑着道:“二位将爷是自地方调入京中高升吧,恐怕不知这临安城中规矩,若是这身打扮去抱剑营……免不了要吃军棍。”

孟珙一怔:“竟有此事?”

“天子可为临安驻军钦定了六纪十九规。其中有一条便是不得着军服行有辱军风之事。这穿着军袍往***场所去……”那车夫摇了摇头:“细细追究起来,莫说二位将爷。便是我这送二位前去之人,也免不了受责。”

“孟兄。”扈世达向孟珙使了个眼色。

孟珙心中微微有些不甘,他这人有些好色,略一沉吟之后,那车夫看二人不上车,便有些不耐地道:“二位要不要车,若是不要,小人还得去寻生意,一家老少靠这个嚼口,实是耽误不得。”

“回兵驿吧。”扈世达不等孟珙,自己上了车,孟珙也只得跟了上去。

在临安城外,为安置调入临安的各军将领,专门设有兵驿馆,来报到地将领,去兵部报备之后,便会被送到此地来。孟珙无奈,只能上了车,马车轻快地跑在城中,御街两边地店铺在二人身边闪过,他们左盼右顾,只觉得目不暇接。

“无怪乎有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临安着实繁华似锦。”孟珙赞道:“不愧是行在之所,天子驻处。”

“早些年史弥远当政时哪有这般漂亮。”车夫自古以来都是多嘴的,那马车车夫撇着嘴道:“托了当今天子地福,咱们这些百姓才有了些余粮余钱,可以给妻儿老小添置些新鲜玩意儿,二位将爷自外地来,都知道去年的华亭兵变么?”

孟珙与扈世达交换了一个眼神,孟珙笑道:“本将自荒僻处来,消息不甚灵通,你倒说来听听。”

“不过是些子蠢人,为史嵩之所惑罢了,天子设劝业司,他们失了地不去寻劝业司,却为人一挑便起事谋逆。也是今上宽厚,只将他们流至麻逸苏禄,便是尽数杀了,也是天恩浩荡!”那车夫有一茬没一茬地说道,然后又骂了声:“乡下人,没见识…………二位将爷,小人不是说你们,是说华亭府那些愚夫。”

他嘴中说不出什么真正内幕来,但对史嵩之一伙地痛恨却是发自内心的,这与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