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子风流-第3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要说妖言惑众,明报就是第一个妖言惑众。那些阅读明报的,怕也好不到哪儿去。
王艮目光扫视众人。道:“事到如今,老夫有一言,不知大家可愿意听吗?”
众人道:“王夫子请讲。”
王艮慢悠悠的道:“翰林院要编王学总纲,徐谦不过是个侍读学士,要编书,这是何德何能,所以老夫料定,徐谦背后一定有人支持,老夫再大胆猜测。只怕陛下对王学颇有好感。”
得出这个推论,倒是不难,其实现在天下人都晓得,也不必王艮推论。
王艮叹口气,道:“如今王学气候已成,门徒亦有三五万人,遍布江左江右,既有宫中支持,翰林院又表明了立场。庙堂中的种种污蔑之辞,又何惧之有,他们步步紧逼,难道我们就坐以待毙吗?”
许多人眉眼儿跳了一下。王艮的话虽然没说完,可是意思却是说的再明白不过了,这是要拼命的架势。有人不禁心里冷颤,也有人目露坚毅之色。
王艮正色道:“无路可走。那么不妨破釜沉舟,一味退让。诸位可曾想过前宋的党争吗?”
提到前宋党争,就是所谓的新党和旧党之争,当时空前的剧烈,新党上台,旧党纷纷滚蛋,无一例外,不是去闽粤,就是打发去琼州,不知多少人在发配的路上含恨而死。等到旧党上台,依旧故技重施,又是一番疯狂打击,朝野上下,几乎无人幸免。
王艮拿新旧党政来做例子,便是告诉大家,若是退缩下去,没有人能够幸免,妄图妥协照样没有好下场。
王艮这个人,属于那种锐意进取之人,他从师王学时候,主动讲学,造成一次次的轰动,以至于连王学始祖都吓了一跳,觉得如此张扬,必定不能长久,几次想要将他召回去“痛加制裁”。可惜王艮根本不理会,依旧故我。
可以说王守仁固然开创了王学先河,可是没有王艮,怕是这所谓的王学和历史中许多的流派一样,不过是一群小圈子里的文人们自娱自乐的工具而已,正是因为王艮四处讲学,到处陈述王学观点,这才使历史上的王学到了明朝中后期有了与旧学分庭抗礼的资本。
由此可见,王艮是个基本教义派,这种人一根筋,为了维护他所谓的理念,为了让他认同的理念开枝散叶,他不会有任何的顾忌,王守仁都拉不住他,假若遇到了有人打压,他也绝对不会妥协。
如果有人要消灭他的学说,他宁愿被人消灭**。这既是他的软肋,也是他光辉的一面。
王艮呼吸开始渐渐粗重起来:“若能换明日之格局,你我尽为贤人,若中途夭折,你我皆可为烈士!诸公若是有不肯的,可以立即出去,若是肯愿与老夫共度时艰,我等立即谋划,明日,就让朝中的衮衮诸公们,见识我等的厉害!”
所有人都没有吭声,可是谁都没有走。
王艮的话说的很明白,没有退路了,一旦妥协,他们就都是妖言惑众之徒,与其如此,那么奋力一搏吧。
…………………………………………………………………………………………………………………………………………………………………………………………
次日,明报一篇文章吹响了战斗的号角,王艮亲自主笔,题为《圣人为大道,余不足挂齿》。
这篇文章似乎没有提到任何理学和心学,这也是王艮的高明之处,他只提出了尊孔,全文之中,没有一句程朱,这就是说,圣人是你的,圣人也是我的,你程朱可以解释,我陆王一样可以解释,圣人是正宗,王学不是妖孽,可是你理学也非正道。
一篇文章,笔锋如刀,不过这还不要紧,要紧的是这篇文章出来之后,江南立即开始传抄,整个江南顿时沸腾,有生员当众焚烧程朱集注,到处有人张贴讽刺理学的文章和诗词,浙江同仁县令更是大胆,亲自训斥本县县学官吏,呵斥他们固步自封,曲解经义。
天可怜见,大家授学的内容,可都是官方拟定的,都是考试的必修课,怎么就成了曲解经义了。
不过人家摆明着是指着和尚骂秃驴,骂了也就骂了,你待如何?
江西那边,几处书院发生了学生赶走授课大儒的事件,义愤填膺的学生指斥该大儒抨击王学。
南京这边自然不会寂寞,衙门里的官员们也都不署理公务了,反正他们本来就没有什么公务,纷纷串联,上书的上书,叫骂的叫骂,后来闹的太凶,吓得南京吏部尚书亲自出面,请大家不要非议近来的学事,谁晓得这位大人倒了霉,家门口就从来没有消停过,院墙上天天被人写上各种歪诗叫骂,夜半三更时不时有人丢石头。
南京五军都督衙门见状,连忙下命拿人,谁晓得人是拿到了几个,最后不少人登门,最后又大庭广众的放了出去。
这倒也罢了,更离谱的是山东这边,本来山东反王学最是热火朝天,巡抚大人亲自督阵,面授机宜,声称谁敢妖言惑众,立即拿办。
结果这话还没放出来多久,布政使司衙门就放出了文告,再有儒生不思本业,胡言乱语的,全部革除学籍。
巡抚大人的本意是发动生员,好好抨击一下伪学,所以放任大家叫骂,甚至放纵他们胡闹滋事,可是布政使司这么一个文告,意思却很明显,谁敢胡闹,布政使司不是吃素的,就是恶心你,你能把我怎么样,巡抚了不起吗?有本事来弹劾老子。
巡抚大人一下子傻眼了,要晓得,巡抚某种意义来说,是管军的,当然,也可以插手政事,而布政使司虽然比巡抚低了那么一级,而且权利也不大,可是并不代表人家收拾不了你,就收拾不了别人。
当然,重灾区是在京师,毕竟京师才是决战的焦点,前些日子空气紧张,旧学肆无忌惮,很是嚣张了一阵,可是江南那边吹来了春风,立即大大的鼓舞了京师的士气,那些原本不敢冒头的官吏、读书人此时亦是勇气倍增,都察院已有三个言官跳出来反驳有人想要排除异己,兵部左侍郎跳出来指责有官员妄议学务,翰林院两名侍读公然支持编王学总纲,更离谱的是,刑部尚书张子麟竟也出了面,要求立即平息此事,不得再进行讨论。
所谓不讨论,就是拉偏架,摆明着是王学一伙的,化成灰人家都晓得。
若说其他人阿猫阿狗,这位张大人却不是省油的灯,虽然没有入阁,可也是声誉卓著的人物,一向以刚正不阿著称,曾经勘察皇亲贵族案件,方正严明,不循私情,大明宗室们见了他都像老鼠见了猫,这种人憎鬼嫌的人,自然没什么顾忌,说白了,还是那句话,怎么,你想拿我怎么样,莫非还敢咬我不成?
张子麟一领头,平时隐藏的很深的王党们大受鼓舞,纷纷迫不及待的跳出来,连在天津卫的徐阶此时都不再玩那套中庸把戏了,奏书一写,命人急送入京,要来个刺刀见红。
…………………………………………………………………………………………………………………………………………………………………………………………
第三章送到,哎,又到月底,月票似乎还争气,感谢大家。至于赞榜,算了,输了没关系,说明老虎还是不够给力,以后要加油,最近更新早,老虎尽量会保持。(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六章:你敢杀人?
这一下子,所有人才反应过来。
他们原本以为王学只是小鱼小虾,对于多数庙堂上的大人物们来说,甚至于不少人还是第一次听说王学,可是他们万万不曾想到,王学竟是到了这种地步,不但门徒遍布江左江右,便是朝廷命官研习王学的也不在少数。
原以为只要闹出点声势,一个巴掌下去,就可以将这小伙伴打的永不翻身,谁晓得人家并不是细胳膊嫩腿,早已成了庞然大物。
内阁这边已经下了条子,进行廷议专门讨论此事。显然内阁已经将此事当成了紧急事件,已到了燃眉之急的地步。一般廷议分为两种,一种是嘉靖主持的定期廷议,还有一种是内阁发起,具体方式多为按部门以商讨问题,先要上陈皇帝同意,而后自行在宫中举动,廷议的结果须上奏皇帝,廷议意见不一致时,应摘要奏闻皇帝作裁决。
而嘉靖显然对这个廷议也没有兴致,并没有来。
在崇文殿这里,与会的七十余个大臣纷纷到了。
杨廷和坐在左侧上首的位置上,显出几分焦灼不安地看着众人,慢悠悠地道:“诸公且先肃静,今日廷议,议的是王学……”
说到这里,立即有人站出来,怒气冲冲地道:“什么王学,分明是伪学,伪学便是伪学,为何偏要提王学二字?”
“这是什么话!”刑部尚书张子麟脸色冷漠,给此人迎头痛击:“朝廷何时将王学定为伪学的?莫非你是朝廷,又或者你是天子?”
有人冷笑道:“污浊不堪即是为伪学。妖言惑众就是伪学,有违圣人之道便是伪学!”
礼部的一个主事笑得更冷:“是不是污浊不堪。是不是妖言惑众,有没有违背圣人之道。也不是你们说的,你们自己要闹事,现在好嘛,正好如你们所愿了,江南那边,已是鸡飞狗跳,我等在朝为官,难道不该是图谋社稷安稳,而是非要祸乱国家不可吗?”
“闹事的是你们!不是你们鼓动不明就里的生员闹事。妖言惑众,诋毁官学,会有这事吗?”
“哼!夏虫不可言冰,荒谬!”
“无耻之尤!”
杨廷和越来越发现事情已经远远脱离了他的控制,他在争吵的大臣中逡巡,发现了不少王学门人的身影,这些人倒是胆子不小,显然也是做了破罐子破摔的打算,倒也不怕有人报复。毕竟在他们的身后,有数以万计的生员,有江南数百上千的官吏,有许多的清议在支持。
杨廷和身为内阁首辅。自然不希望事情脱离掌控,不得不拍了拍边上的几子,道:“慎言。慎言,先听老夫一言。你们还是朝廷大臣吗,哪个有大臣的样子?都噤声。”
争吵这才渐渐地消弭下去。大家显得不忿地看向杨廷和。
杨廷和看向一个官员,道:“涂大人,你先来说说眼下的事吧。”
这涂大人点点头,扯扯嗓子道:“山西那边剑拔弩张,本省提学差点和巡抚起了冲突,好在那儿的生员倒还安份,没有闹出什么大事。倒是广东那边,生员们滋生了肢体冲撞,在府学里头打了起来,索性没有伤亡。昨夜送来的急报,苏州倒是死了个生员,说是夜里赶路遭遇歹徒被人打死的,可是该生白日和人因为官学与王学相争的事发生了口角,或许有报复的可能。”
“眼下天下都是隐患,偏生明报那边还在煽风点火,两日前明报又刊了文,说是天下士人,各有所学,何必要有门第、地利学术之分……”
有人低声咕哝:“这是违背祖制,连祖宗都不要了,太祖皇帝亲自颁发的诰命……”
杨廷和瞪了这人一眼,制止了此人的啰嗦,最后他很是凝重的道:“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国家是要四分五裂的……”他冷冷看向张子麟,道:“张尚书,你怎么个说法?”
虽是问说法,却有质问的意思,明显是问张子麟,你打算怎么交代?
偏生这位张大人吃了秤砣铁了心,不以为然的道:“有人拿着竹竿去捅鸟窝,还不准鸟儿叫唤几声吗?滋事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