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新秩序 >

第323部分

大唐新秩序-第323部分

小说: 大唐新秩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营经过简单商议后,重新配置了兵力,重点放在最前沿的寺庄,将主力集中在中间的长平村。
    为此,寺庄方向配属了幽州旅前营和中营一千人,在长平配属了行营的四个战兵营和三个后勤都,以河东军东阳都负责石后堡——土门岭——长平村一线的通道,最后方的石后堡则转为粮台,由幽州旅后营驻守。
    经过调整,上党行营实际上已经前置到了长平村。单从这番布置来看,足见赵原平的攻击**有多强!
    四月中旬开始,进入河东的卢龙军上党行营在休整了五日之后,开始向上东山和高平地区的宣武军展开前期袭扰战。袭扰战以骑兵为主力,配属少量步卒,主要目标在于摸清丹朱岭南侧宣武控制区的敌军情况,总结敌军应变规律,了解敌军的战意和士气。
    经过七天的袭扰和查探,上党行营对当面宣武军内情有了初步的了解。驻守高平的是宣武军侯言所部,兵力主要分布在上东山和高平县城,其中上东山约有三千人,山坡上的军寨内有六百人左右,山后山梁下的军寨内有两千余人。上党行营在沙盘上将前者标注为上东山前寨,后者标注为上东山后寨。
    高平城内的宣武军约在一万五千至两万人之间,上党行营估计,按照宣武军战兵、辅兵的配置,其中应当有五千左右战兵。根据河东方面安重诲的反馈,在丹朱岭东侧的桃山,还有一处军寨,其内驻有宣武军三千至五千人,这是用来抵挡壶关方向河东军的人马。
    因此,宣武军侯言所部的兵力部署基本上就非常清晰了,以高平为后盾,向前方丹朱岭的东西两侧延伸出两个防御支点,卡住南北通道。
    上党行营所面对的,就是上东山的三千宣武军,以及高平方面随时可能增援的兵力。但由于河东军壶关方向安重诲的牵制,高平方向能够用来支援上东山的兵力不会高于一万人,具体多少,还要看安重诲所部的牵制力度,但上党行营不予高估。
    原因无他,这次南向联合作战,河东军的主攻方向在晋州,主力都在向晋州集结,就连潞州李嗣源统帅的番汗内外马步军,也抽掉了一大半兵力支援晋州。留在潞州的河东军,统共只有五六千人,其中壶关安重诲所部,只有以五百横冲都为主力的千余人。以这点兵力而论,自保尚且困难,何况进攻?
    但赵原平和斡麻里仍旧想要进攻,他们的依仗就是两点。手上八百名骑兵,以及三个后勤都!
    四月二十五日,长平村内的后勤都将各式大型攻击器械打造完毕;四月二十八日,各类器械以大车运抵寺庄;四月二十九日,幽燕旅和骑兵营由寺庄南下,前出至宣武军上东山前寨西北二里外的箭头,将这座废弃的古窑口占据。
    四月三十日,在幽燕旅和骑兵营的掩护下,后勤都箭头紧急修建了一处前进营地;五月初一,装载攻击器械的大车进驻箭头。后勤都开始彻夜组装。
    五月初三,箭头至上东山间平整出三条临时道路;同日,宣武军上东山营寨驻兵出寨袭扰,为幽州旅击退,宣武军折损五十余人,幽州旅战殁二十九人、重伤十三人、轻伤八人。
    五月初五,上党行营集中主力,兵分两路,由斡麻里率领八百骑兵南下至上东山后的山梁外。监视上东山后寨的宣武军,并寻机冲寨;赵原平率上党行营三个步卒营及李小喜所部八百人,由箭头出兵,在上东山前寨下列阵;应李都头的请求。河东军东阳都驻守箭头,适时提供支援。
    无论是斡麻里的骑兵也好,亦或赵原平、李小喜的步卒也罢,都不是此战主力。真正的主力,则是三个后勤都。
    两百步外,八架大型投石车沿着上东山前寨的缓坡外一字排开。巨大的臂杆套着皮囊,直指云天。随着后勤都军官的一声声命令,投石车的巨大臂杆在绞盘的绞动下,缓缓向后倒下,发出一阵“咯吱咯吱”的皮带摩擦声。
    然后,猛然间,正中位置的投石车那根巨大的臂杆奋力扬起,皮囊中的石弹嗖的一声向前方抛射出去,砸在上东山前寨木栅前,将一架鹿角砸成粉碎。弹起的石弹向左前方撞过去,又将两外两架鹿角直接带飞出去。
    指挥投石车的后勤都军官右臂平伸,竖起右拇指,左右眼分别闭合,目测之后,高声叫道:“各车校位!甲乙丙丁各车调高两转,方位不变——戊己庚辛各车调高四转,方位各自偏二——”
    “首轮齐射——放!”
    八枚石弹仿佛被天神巨手掷出一般,猛烈的向上东山前寨飞去。一片尘土飞扬,伴随着木屑横飞,以及偶尔传来的惨呼声,卢龙军的攻击正式拉开了序幕。
    “次轮齐射——放!”
    “三轮齐射——放!”
    “各车校位,察阅车况——”
    不到片刻工夫,上东山前寨内就经受了数十枚石弹的洗礼,卢龙军望楼的目测报告也飞快的传到了赵原平手上。
    击毁箭楼一座、木舍五间、马厩一处,木栅被毁坏五处、鹿角十余处,人员伤亡不详……
    上东山本来就很狭小,五六百人屯集其中,这座军寨必然就十分拥挤,有这样的毁伤效果,早在上党行营军官们意料之中。
    李小喜头一次见识到卢龙军攻城器械的巨大威力,单论投石车而言,就让他感到深深震撼了。与他生平作战的见识相比,这些投石车投掷得更远、投的石弹更重、投的频次更快、准头更足,而且更不容易损坏。八架投石车,打出了外镇至少数十架投石车的效果,所用的人力却要少上数倍!一瞬间,李小喜看着这些投石车,自己都生起了一种无力感。
    赵原平优哉游哉的接过亲卫递上来的茶盏,啜了一口,叹道:“不愧是明前的好茶,吴越商贾走海路贩到幽州的,总署后勤司特意拨付上党行营二十斤……老李,你也尝尝,别光愣在那儿了。”
    李小喜“唔”了一声,仍然张着大嘴瞪视着阵前的大型投石车,手中的茶盏向嘴里塞了上去,却猛然被烫了舌头,“噗”的全数吐在地上。
    赵原平摇了摇头,可惜道:“浪费啊……”(未完待续。。)

第六十章 两河轮战(六)
    ps:  感谢头大的成群兄打赏,感谢土匪马、南营玉、oleia兄、云遮兄、无风而翔兄、gledenbull兄的月票鼓励。
    驻守上东山前寨的宣武军早在卢龙军投石机推到阵前时,便已经做了相应的准备。他们将步卒主力向后撤离前方栅栏,退到军寨后方的营舍之中,只在栅栏前留了十多名观察岗哨。
    但这番部署却是按照之前的经验来准备的,后撤的距离并不远,只与卢龙军投石机之间相隔三百多步而已。可惜经验主义害死人,这个距离在以前的情况下,确实可以避过投石机的石弹打击,但卢龙军的投石机却可以覆盖四百步之遥,刚好将宣武军屯集于后的主力纳入攻击范围。
    要命的是,囿于上东山的狭小,军寨本身就不大,四五百宣武军全数堆集在一起,成为了最好的靶子。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的石弹攻击主要覆盖于军寨前沿,但后勤都的作战操典中,沿用的是李诚中剽窃自后世的“延伸射击”概念,自第三批次石弹攻击开始,便以每五十步的距离向后扩展。
    第三批次石弹将本来还有些松散的宣武军继续向后赶,赶到军寨后方,堆集得更加密集,紧接着,第四批次石弹直接就落在了宣武军的头上。首次命中的是其中的两枚石弹,顿时砸出一片哭喊之声,声音之大,连山下卢龙军都听到了。
    指挥投石机发射的后勤都军官立刻分辨出了其中的不同,连忙缩短每批次石弹的发射间隔,顿时将宣武军士卒砸得哭爹喊娘。直到喊叫声逐渐减弱,军官才意犹未尽的下令停止投掷,检查器械。
    上东山下的卢龙军看不清军寨内的情形,包括望楼上的值星军士的视线也同样够不到军寨后方的情况,但驻守军寨的宣武军指挥却差点哭不出来了。数十具宣武军的尸体倒在后方军寨的栅栏前——他们曾经一度疯狂的想要继续后退,却被栅栏挡在了原地。还有数十名宣武军或多或少受了不同程度的伤势,几乎失去了战斗力。就这么短短的片刻工夫,军寨内的宣武军就折损了两成多!
    这么守肯定是守不下去的,上东山前寨指挥咬着后槽牙下令剩余士卒集合,准备下山突击,目标自然是山下的那些投石机。为此,宣武军拟分为两部分,前面是三百名突击军士,后面是一百名辅助军士,突击的军士务必要杀到投石机前。辅助军士人人背着易燃的茅草和引火物,用以焚烧投石机。
    从正面向下冲路程最短,却不可行。这片缓坡布满了鹿角、木砦和绊索,是用来防御敌军攻山的,如今却成了自己下山的阻碍,向下冲锋的难度太大。因此,前寨指挥决定从山后小道下山,这里也是通往后山山梁那座后寨的道路。
    在宣武军的守寨方略中,前寨和后寨是遥相呼应的。前寨需要增援时,后寨便向前寨输送兵力。但现在前寨败得太快,按照卢龙军投石机的打击范围,前寨根本没法守。因此,前寨指挥没来得及竖起约好的信旗,而且也确实不能竖旗——把后寨士兵调上来继续挨揍么?
    必须捣毁卢龙军的投石机,这是前寨指挥非常坚定的想法。否则前寨完全守不住。他几乎放弃了对前寨的防守,将所有兵力都集中在山后的小道上,然后竖起了信旗。希望后寨的士兵能够赶过来增援——不是增援军寨,而是加强兵力一起攻打卢龙军的投石机阵地。
    后寨指挥看到了信旗,立刻点出三百军士前往增援。前寨与后寨并不连在一起,实际上是两座小山,都称作上东山。只不过前寨所居的小山丘更像山形,因此能够在山上驻兵,后寨所居的小山丘呈山梁形状,故此只能在山下驻兵。两寨之间必须通过一片四百步之遥的平地,才能将援兵送上去。
    四百步的路并不远,同时又在两山之间,这里并不适宜排开军阵作战,更不适于骑兵袭扰,故此由后寨增援前寨不存在难度。斡麻里统领的八百卢龙骑兵也并非要阻隔两寨之间的联系,他们的目的是要防止后寨大举出动,从侧面袭扰攻打前寨的卢龙军本阵。
    对于后寨的宣武军来说,只要不出击前方的卢龙军军阵,就不会受到卢龙军骑兵的威胁。至于卢龙军骑兵对后寨的攻击,这一点不需要考虑,双方统兵的军官谁都没有这种想法。
    三百名军士增援到前寨下的后方小路时,才知道并非是要守寨,而是要出击,率领这波增援士卒的宣武军都头也非常干脆,立刻同意加入其中,并且飞快禀告后寨指挥,要求调派更多的人手。
    不过更多的增援暂时是没法等待了,宣武军倾巢而出的举动已经被游走在侧面的卢龙军侦骑发现,若是再等待下去,就会贻误战机。于是两军合为一处,绕着上东山西南侧向卢龙军本阵发起了冲击。
    宣武军的出寨攻击很快,哨探的卢龙军骑兵斥候刚刚将这一军情禀告行营,宣武军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了山脚下,不过上党行营早就拟定好了防止敌军侧翼迂回的方略。
    凡是参加过白狼山培训的高级军官都会学习到攻城或者攻寨的常规战术,预防敌军侧翼突袭一直是卢龙军每一名高级军官都必须掌握的战术要旨。这项要求来自于燕王李诚中本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