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第3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十九章联姻(求票票和收藏)
第九十九章联姻(求票票和收藏)
(照例求个票票和收藏,雪恋谢谢大家)
江东局势一直不稳,孙策重伤不醒,各郡县的叛乱此起彼伏。过去孙坚以强悍武力予以镇压,勉强维持,但现在曹操和刘表两路夹击,所有矛盾交织在一起,稍有刺激就会全面爆发,江东势必瞬间崩溃。江北大军所要做的,就是给江东以巨大威胁,逼着江东危机迅速爆发,继而乘势而下,拿下江东。
两方各有各的道理。在曹操的坚持下,江北大军陈兵长江北岸,准备渡江攻击。曹仁与夏侯惇接到曹操的书信,立即带着大军,再度杀向了皖城、居巢一线,准备和曹操联手杀进江东。
三月下,江东,长沙。
曹仁和夏侯惇的攻击,曹操的陈兵,让江东局势骤然紧张。
孙坚担心皖城、居巢一线给曹仁和夏侯惇突破,几次要求亲自赶到采石矶指挥作战,但都被一众属下留下了。这个时候,孙坚这个支撑江东的柱石,一步也不能离开长沙。
然而,更糟糕的消息从豫章郡送来。
孙策重伤的消息从江东传出,刘表大喜,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指挥大军顺江而下,直杀柴桑。
恰好凌操奉命返回柴桑镇守,得知荆州军气势汹汹而来,他急忙命令水师将士以最快速度在江面上布下了数道拦江铁链,并急召彭泽、采石矶一带的水师回援豫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外忧尚无解决之策,内患又接连爆发。
会稽郡的余暨、上虞、余姚、句章、鄮县、鄞县等县爆发叛乱,声势惊人。豫章郡的鄱阳也发生叛乱,叛军首领彭虎聚集了一万多人攻占了郡阳城。
江东陷入崩溃的边缘。
孙坚镇定自若,连续下令。
命令凌操代领豫章郡军政大权,统一指挥豫章战场上的水陆大军,务必把荆州军挡在下雉、柴桑一带的江面上。同时分兵攻击鄱阳,尽可能招抚彭虎,实在不行,就把他赶到彭蠡湖(今鄱阳湖)里去。
命令程普率领援军,急速赶到采石矶,指挥庐江战场,务必把曹仁和夏侯惇挡在皖城和居巢一线。采石矶和彭泽的水师已经急速回援豫章。曹仁和夏侯惇一旦突破了皖城、居巢防线,长江天险遂告突破。程普深知责任重大,连夜飞驰而去。
命令孙静统率江东水师,领蒋钦、周泰两支大军,屯兵于牛渚,和曹操大军对峙于历阳。
虞翻、魏腾、韩当、黄盖奉命率军急赴会稽,剿杀叛军。孙坚给他们的命令是,尽可能利用当地门阀富豪的力量,安抚叛军,能不杀就不杀,以求迅速稳定郡县。
孙坚紧急约见赵风。
赵风把他们臭骂一顿后,本打算返回河北。孙策重伤后,江东的平衡局面被彻底打破,扬州的平衡局面也被打破了,江东摇摇欲坠,危在旦夕。在赵风看来,江东没有希望了,孙坚根本不是曹操和刘表的对手。但孙夫人吴氏把他留了下来。赵风一走,议和河北的可能也就没了,这对改善江东的危局显然非常不利。赵风碍于情面,勉强答应了。谁知风云变幻,江东局势转眼便陷入了崩溃的深渊,河北成了江东的救命稻草了。
孙夫人这段时间天天把赵风请到内府,好酒好菜招待着,闲聊着家常,也不谈受抚的事,让赵风如坐针毡,心急如焚。他急着要回去。五月春收后,大军就要展开攻击了,如果江东不愿受抚,朝廷的攻击之策随即就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他可不敢耽误大事。
赵风匆匆赶到将军府,看到孙坚和四个儿子五人站在府门外迎接,他立即说道:“如果江东不愿受抚,我们就不要谈了,免得耽误时间。我急着要回去。”
“大人为何如此匆忙?”孙坚有些不高兴了,这个赵风未免欺人太甚,张嘴就没句好听的话。
“因为河北马上就要攻打西凉。”赵风冷笑一声,“大汉战乱十几年了,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朝廷即使平定了天下,也还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恢复,去重建。而中兴大业更需要一代人、两代人甚至三代人才能完成。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我没有时间陪着你们在这里胡扯闲聊。”
孙坚脸显怒色。孙权神色平静。孙朗三人被赵风的气势所震撼,半天没有说话。
“受抚,还是拒抚?”赵风咄咄逼人。
“受抚。”孙权伸手相请,“我们仔细谈谈。”
晚上,孙坚带着几个儿子进屋和两位夫人商量。
“赵大人怎么说?”孙夫人看到孙坚怒气冲天,而孙权却神情沮丧,心里顿觉不妙。
“赵风的态度非常坚决。河北提出的三个条件,一个都不能少,连打折扣都不行。”孙坚怒声说道,“河北的军队要想打到长江,还要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根本就没有可能,所以这个条件我们可以答应。河北要我们上缴财赋,其目的是制约我们在江东发展,遏制我们的实力,这个条件我们当然不能答应。赵风说,考虑到江东现状,朝廷可以免我们三年赋税,但这三年内江东必须向河北提供一千艘大型战船。夫人你们听听这都是什么条件?三年造一千艘大型战船,我就是让江东工匠不吃不喝不睡也造不出来。他这纯粹是讹诈,是逼着我们把江东水师的战船送给他们,摆明了要削弱我们的武力。”
“这个不重要。”孙夫人摇摇手,“江东战船很多,先送给他们一批影响不了水师的武力。质任的事他怎么说?他还是坚持吗?”
“何止坚持要质任,现在赵风的条件更苛刻了。”
“更苛刻?”孙夫人惊讶地看看孙朗,“这是怎么回事?”
“曾炩根本没有人性。父亲怎么会和这种人称兄道弟?”孙翊双手握拳,愤怒地叫道,“赵风说,让嫂夫人带着肚子里的孩子一起随他到无极城,他保证母子平安。”
“不行。”孙夫人突然站起来,用力一挥手,“质任的事,绝对不能答应。一旦质任无极城,江东从此就要受到河北的控制,此事断不可答应。”
“母亲,不答应不行啊。”孙权长叹一声,“江东的局势摆在这里,凭我们现在的力量,无力回天。只有受抚河北,让北疆军南下攻击豫州,迫使曹操撤兵,江东的局势才能得到挽救。曹操一撤,刘表孤掌难鸣,只能败回南郡。这样我们才能集中力量平定叛乱,确保江东无恙。”
孙夫人无力地坐回席上,泪流满面,“不行,绝对不行。桓阶几位大人都没有办法吗?”
孙权摇摇头,“他们认为议和河北,质任无极城,乃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河北的要求并不过分。”他偷偷看了母亲一眼,小声说道,“河北有很多大吏都是父亲的旧日好友,将来我们即使和河北翻脸,弟弟们也不会有性命之忧,日子也不会太艰苦。”
“不行。”孙夫人神情坚定,“我的孩子,一个也不能离开我。”
孙权沉默了一会儿,小心翼翼地说道:“母亲大人,还有一个办法,或许能帮助我们解决质任的事。”
“你快说。”
“联姻。”
“联姻?”孙夫人愣了一下,“你妹妹尚香?和谁联姻?”
孙权胆怯地向后缩了缩身子,“大将军。”
“你说什么?”孙夫人脸色一沉,顺手拿起案几上的书卷劈头盖脸地砸了过去,“曾炩那么多的夫人了,你让你妹妹嫁过去守活寡吗?”
孙权吓得抱着脑袋趴在地上,连连告罪,“母亲,我只是说说而已,说说而已。”
孙坚急忙站起来扶住自己夫人,“夫人,曾炩在无极城的权势你是知道的。曾家在无极城朝廷的地位首屈一指,无人可比。夫人……”
“这是谁的主意?是谁想出来的?”孙夫人气得一把推开孙坚,怒声质问。
“是他……”孙权和孙坚几乎同时指向对方,“是他的主意。”
“你们两个混蛋,给我滚……滚……”
赵风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瞪着桓阶,冷森森地问道:“桓大人,你想让我掉脑袋是不是?”
桓阶微微一笑,“赵大人,对于河北来说,江东如果能控制在孙家手上,对河北平定天下的好处不言而喻。大将军之所以让你赶到江东招抚,目的不就是如此吗?如果你招抚失败,让曹操独霸豫、扬两州,他将来在无极城的日子恐怕不好过吧?”
赵风犹豫了片刻,“江东出事了?”
桓阶郑重地点点头,“江东现在的形势极其危急,如果大将军不即刻出兵豫州,曹操很快就要打到江东了。”
“但是……”赵风想到临走前曾炩的嘱咐,摇了摇头,“如果江东危急,你们更应该质任无极城,换取天子的信任。”
“孙夫人坚决不答应,她宁死也不愿意放走一个孩子,所以……”桓阶皱皱眉,“破虏将军的女儿,你在内府见过几次面,堪称绝色。如果大人赞成联姻,愿意帮这个忙,不但可以顺利完成招抚重任,更能及时遏制曹操实力的发展。这件事对大将军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相信大将军在得知事情真相后,也不会责怪你,反而会夸奖大人临机决断,有魄力。至于联姻嘛,这对双方都有好处,可以大大拉进河北和江东的关系。再说,据我所知,当年我家主公和大将军一起讨伐董卓的时候,和我家小姐有一面之缘,而且对我家小姐颇为爱护,我想,对这件事情,大将军肯定也会乐见其成。”
赵风踌躇不决。
赵风想了又想。他首先要确定自己能说服主公,否则丢官事小,掉脑袋事大。虽然弟弟子龙和戴霜夫人会帮助自己,但主公那一关必须要过。想到戴霜,赵风心情马上轻松下来。在主公那里,赵云说话或许份量有限,但戴霜说话绝对有份量,这就是女人和男人不同的地方。任何一个男人看到美女,或多或少都无法狠下心来拒绝对方的恳求。主公如果要杀我,戴霜一定会出面求情。天塌下来,有这个弟妹顶着,没事。毕竟,自己这是帮主公找了一个漂亮老婆,于情于理,自己都不应该受罚才对。
“好。”赵风装出一副极不情愿的样子,冷声说道,“你去告诉孙坚,叫他把所有事情都准备好,我明天就走。”
桓阶气得差点没晕过去。
第一百章曾炩的犹豫(求票票和收藏)
第一百章曾炩的犹豫(求票票和收藏)
(照例求读者大大们的支持雪恋拜谢。)
随着各地的春耕逐渐接近尾声,朝廷的攻击准备也紧锣密鼓地展开了,但曾炩的最后决策却迟迟没有做出。
众位朝中重臣和军中大将连番催促,要求曾炩立即做出决策,以便朝廷迅速展开攻击部署。
赵云还是主张先攻西凉,而吕布、太史慈、关羽等人却是倾向于先攻豫州,北疆众将并没有将曹操的联姻当回事,战场上尔虞我诈,这样的事情再平常不过了。这两种攻击之策各有利弊,曾炩一时间也很难做出决断。
先攻下豫州,对中兴大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好处不言而喻。但是先攻打西凉,好处也是很明显的
如果先打西凉,那么攻打豫州的时间就要推迟,留给曹操恢复元气的时间也越长,豫州也就更难打,这显然不符合急速平定天下的主旨。所以赵云的这个计策并没有得到众多大臣的赞同。
曾炩和和吕布、关羽、太史慈、赵云、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