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附身萨满 >

第107部分

附身萨满-第107部分

小说: 附身萨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金军那边则忽然无力阻止如潮水般涌向自己的常胜军,一副大势已去的样子,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常胜军用弓箭、大马、长枪等物将自己射死、挑死,侥幸没死的人也会在万马奔腾中被马儿踩死踩伤。

在郭药师通往金军营寨那条三十里的路途中,不知留下了多少具金军和常胜军尸体,到处都残肢断臂,到处都是头首分离的尸体,很多尸体都是纠缠在一起慢慢倒下,他们活着的时候最刻骨铭心的对头,但死了以后却是骨肉不分纠缠在一起。

偶尔有过几声小小的呻吟声,也会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救助而慢慢湮灭

第五卷 第十五章 重夺燕京

今天周末,这边双更,大家有P票的去支援一下天娇……

天娇又掉到第七了,而且和第六越来越远,伤心死我了

“奇怪,怎么没有人?”郭药师看着眼前的金军大营,没有人,没有马,也没有粮,金军走的时候将一切都撤了个干干净净。

“当然没有人啦!”郭药师忽然听到一个少年清脆的声音,他抬头一看,这才发现自己的四面八方竟然涌出大量的金军,而那些金军正有序的一波一波,俨然一副训练有素的样子,朝自己放着火箭。

“妈的!上当了!撤!”郭药师是一个很有军事才华的统率,所以他也很清楚的知道一个道理。常胜将军之所以会成为常胜将军,是因为他们不打没有把握的仗,而不是因为他们每仗必胜。“你说郭药师能撑多久?”完颜宗隽微笑着看着营中被火烧狼狈不堪的郭药师,对着身旁的人笑着问道:“在他的两名手下也被六哥打败之后,还能撑多久?”

那一天,郭药师继上次偷袭燕京之后再次失败。如果说上次的失败还可以怪责到刘光世这个不学无术而且又没胆量的花花公子身上,这次的失败就完全就归于他自己了。

他留下张令徽和刘舜仁与金军交缠的,虽然他知道张令徽和自己不合,但他却没有想到他竟然早就被金人收买。

战争一开始,当一支金军偏师杀向张令徽时,他竟然马上就落荒而逃,而刘舜仁在孤常难鸣的情况下,也撑不了多久。只得各自逃命去。

郭药师一向仗着常胜军才能耀武扬威,但这次常胜军却是死伤残重,他没有敢细点死伤人数。只要一想到自己的帖身的三百亲兵都死了近二百人,其他各军的损失可想而知。。。

仅仅只有这些损失。还只是因为完颜宗望在后军没跟上地情况下,不敢孤军深入而放他们一马的结果。

当郭药师领着自己的残兵败将回来时,张令徽和刘舜仁已经在城内等候多时。他们三个谁也不肯承担败仗地责任,而是在一起互相埋怨。

在他们三人互相埋怨指责的同时,城内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流传起常胜军想要投降金国地消息。

“君等以为如何?”身为燕山安抚使的蔡靖,看着手中的大臣,满脸焦急的问道。

“当速撤!”说话的是转运使吕颐浩。

“不行!”反对地是蔡靖的妻兄许采,他一脸正气凛然的说道:“如主帅远遁,常胜军必降,到时候这燕京归了金国,蔡大人又拿什么脸去见官家。而且若是现在走,我们没有兵没有权,没有人保护我们的话。很有可能一出门就被溃兵掳杀。”

当郭药师他们还有互相指责时,当蔡靖他们还在讨论去留时,把燕京城东北门的将官已经秘密谴使至金军大营。要求开门当这个内应,而且还赤裸裸询问完颜宗望:“不知太子是要生的郭药师。还是要死的郭药师?”

而郭药师本人在经常反反复复生生死死的思想斗争后。却还是百般下不了决定,至到有人说了一句话。郭药师才最后下定了决心“君记得张觉否?”

短短的一句话让他自心中发寒,张觉为宋叛金最后地下场却是惨淡无比,就这么轻易的被大宋政府用一句“维护两国和平”的理由斩首送完金国。

主意打定后,郭药师先是将蔡靖等一干官员会骗到自己府中,然后统统抓了起来,威胁其降金。

蔡靖虽然不肯,但郭药师也没怎么为难他,只是将他关在自己家中,命人草拟了一份降表连夜送给了完颜宗望。

这样,才重回祖国怀抱二年六个月零二十三天地燕京,就这样不明不白的又开始了它数百年地异域生活。

“恭喜四哥!”完颜宗隽笑嘻嘻地模样像只狐狸,他看了看不停在旁边喝闷酒的完颜宗弼,转头对满脸笑容地完颜宗望举杯致敬道:“现在老宗翰被张孝纯拖在太原,大宋精锐的西军也被拖在了太原,这正是四哥大展鸿图的好机会。”

“哈哈……”十天之内攻下整个燕山的好消息明显让完颜宗望很兴奋,虽然他打败了郭药师,但实际上金军的损失和常胜军的损失是差不多的,只是没想到郭药师竟然主动投降把个大好的燕京城拱手让给了自己。完颜宗弼看着谦虚有礼的完颜宗隽,走下来拍拍他的肩膀说道:“八弟,这次你的主意,好!”

完颜宗望笑得更大声,而被夸奖的完颜宗隽则只是谦虚的说道:“这还是要亏燕京留守完颜大人帮忙才行。”

完颜宗隽口中的燕京留守就是郭药师,自从他投降了女真后,为了表达皇帝的厚爱深恩,特意任命他为燕京留守,并赐姓完颜。

“那是那是……”完颜宗望连连点头,看着一旁正随时恭候待命的完颜药师说道:“完颜大人,明日出发去真定,还要完颜大人带路喔。”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完颜药师谄媚的笑容看上去无比丑陋,但他自己却仿佛不知道似的,笑得特别开心。

在这样一场欢乐祥和的酒宴上,每一个人都笑得特别灿烂开心,没有人注意一旁的完颜宗弼正在用愤恨、不甘的目光看着今日笑得最欢的那对兄弟。

完颜寻收到郭药师投金的这个消息时,正在撰写一篇文稿,文稿的内容叫《偶那守边的锅啊,偶拿什么来报答你?》。

文稿的内容是根据官家的12、7讲话精神所撰写,大意是说,金兵来了,我不怕,我和金兵打一架。

虽然现在有少数国外反动势力正在对我国领土觊觎已久,并公然破坏两国政府所订立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派兵进驻我国境界,并且公然杀死我国大使。

首先,我们要强烈谴责这种侵犯他国领土和主权,并且随意杀死他国公务员的野蛮行为其次,现在有少数民众不相信政府,不相信中央,认为我们会打败战,其实这是不对的!

大家一定要相信政府,相信中央,我们在燕京上一支真正大宋的精锐之师…………常胜

常胜军必定能带领燕山百姓抗击金兵、打败金人的入侵、粉碎金国的阴谋,保护好大宋河山。

虽然有一部份反动份子说常胜军要造反,但那是不可信的,是造谣生事,前几天常胜军还有白河和金军大干一场…………虽然没赢。但这种行为是值得肯定的,失败也只是暂时的,邪恶早晚是要被粉碎的,胜利是必将属于我们正义的一方!

为了嘉奖常胜军,官家决定封郭药师为燕王、张令徽为郡王,而且王位可以传于子孙。

“真是的,又浪费一张纸。”完颜寻不无可惜的看着自己刚写好的文稿,随手将它扔在一旁的火盆里。

第五卷 第十六章 夺嫡之战

火势一下子爆涨起来,火舌飞卷慢慢将这一道赵官家为了保命而下的荒唐又可笑的命令吞噬。

“还好,命令还没出京城,就收到消息了。”李师师用拳头在手心中一捶,说道:“不然脸就丢大了!”

“喔?大宋还有脸吗?我怎么不知道?”完颜寻很毒舌的回答道。

完颜寻脸上明知故问的表情让赵臻很愤怒,但他又没办法指责完颜寻的不对。

旁人不清楚,但身为皇室宗亲的自己却是在清楚不过了,现在金军已快要兵临城下了,但父皇他们不但不举行有效的防卫措施,反而还在为皇位的事争来抢去的。

作为一个有几十个儿女的官家,宋徽宗总是不可能把皇家少的可怜的那点亲情平均分下去,哪怕是手心手背都是肉,人心也是偏的,自然而自然的宋徽宗也会有一两个比较自己偏心疼爱的儿女。

比如说女儿之中,宋徽宗就比较疼爱五女茂德帝姬和十六女柔福帝姬。

而儿子之中,自然就更为疼爱那为与自己性情爱好都颇为相似,诗酒棋琴花样样精通的赵楷。

这亲情本来就是有限的,当你厚了这个,自然就会薄了那个,女儿偏一点也无所谓,最多也就是给女儿多招点小人嫉妒。

但儿子一但偏了,而且被宋徽宗薄的那个还是和自己性情完全不同,可谓“声技音乐无一所好”的太子,就算宋徽宗本人没想法,那些为了博得最大前途的官员也会有想法的。

要博得最大的前途,自然就是立最大地功。这天下底下最大的功莫过于拥立之功了,拥立新皇登基,得到最大回报。虽然风险很大。但回报大,回收成本快。历史早已无数次告诉过我们这个道理。

有郓王党就自然有太子党,两派粉丝天天在朝廷上吵得不可交,这些粉丝以前很可能是亲戚朋友熟人,但自从有了政治立场后,就天天狗咬狗。。奇书Qisuu网。互相当成不认识,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蔡京和他地宝贝儿子蔡攸。

当时的郓粉主要是王黼、童贯、梁师成、杨戬,以及蔡攸这几个人。而其中又以王黼态度最为明显。

而完颜寻也最喜欢这个王黼,原因很简单,这王黼虽然是中国人,但却不知道从哪里遗传来一副金发碧眼地相貌,而且长相也极其俊美。

长得美不奇怪,混血的一般都漂亮,但王黼的俊美却颇有西方人的美感。在一大堆东方型帅哥中很得完颜寻喜欢。

想来宋徽宗也是喜欢王黼这副相貌,否则以王黼那点才华,怎么都不可能混到少宰这个位置。再没办法在蔡京罢相后代了他的位。

而且这王黼到也乖巧,不但会拍宋徽宗地马屁。而且为了沽名钓誉。故意事事与蔡京对着干,凡是敌人支持的一律反对。到是蒙骗了不少无知的人,送了他一个“贤相”的称号。只是狐狸是始终藏不住尾巴的,王黼一登相位就开始立刻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势要钱要人要物,生活糜烂程度不亚于当年的蔡京。

华服美食金银珠宝他都喜欢,自然也就更喜欢和自己喜好相投的赵楷,而不是木木讷讷只喜欢读书的赵桓,否则连拍马屁他都不知道自己应该送什么礼物。

难道像蔡京那样,拍一次马屁送些大食国琉璃器给赵恒,反正被人家当成反革命份子送地糖衣炮弹给统统砸碎,来个热脸帖上冷屁屁?

特别是当,赵桓的儿子,也就是嫡长皇孙赵谌出后,宋徽宗本来是准备第二年正月按嫡皇孙封秩比制度封赵谌为崇国公、崇德军节度使。

但王黼在拜相之时向宋徽宗说什么,如果按皇子之礼封了赵,那么赵桓的身份也就水涨船高了。为此宋徽宗强令赵桓门人,请太子推辞授赵谌官地奏章,又在第二年六月降封赵谌为高州防御使。

这种明显欺负人的作法,赵桓也只敢在心里埋怨几句,始终不敢发泄出来,不在沉默中变态,就在变态中沉默;赵桓继续沉默中……

所幸也还有人支持这位木讷太子赵恒,比如说颇受赵佶宠信地尚书右丞李邦彦就非常支持赵桓,理由说出来到也很简单,只是因为李邦彦和王黼互相看不顺眼,只要王黼反对地李邦彦就会支持而已。

当然,这李邦彦也不是什么好人,一向被人称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