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988部分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988部分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太和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臣声势浩大的行礼,今日的早朝正式开始了
    众臣看向皇帝的眼神,多的羡慕,是欢喜,有的则也是一副鄙夷的目光,甚至是反感,甚至是不屑,痛心疾首
    ……
    “启禀陛下,臣有一事要奏”一个大臣等不及,立刻开口说到
    “哦,卿家有何事?”杨改革的心情相当的不错,经过精心的准备,勋贵们入股琉璃斋,增发二成的股票,银子已经到手了,在这个自己最缺钱用的日子里,白白得了近三百万两银子,无疑,是令人相当高兴的事
    “陛下,今日邸报上言,琉璃斋将分出四百万两的红利,可有此事?”这名官员,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这,却有其事”杨改革毫不忌讳的承认
    “陛下,臣以为,何不将这四百万两巨款,收归国库呢?如今天灾延绵,百姓流离失所,边墙之外,又是战事连连,陛下,有这四百万巨款,何愁战事不平,天灾不平?”这个大臣痛心疾首的呼吁着
    话还没说完,不等杨改革发火,下面已经有人替杨改革出头了
    “启禀陛下,臣以为不可,这琉璃斋的股票分红,乃是商家正当获利,怎么可以说收就收了呢?这无疑是朝廷与民争利……陛下万不能啊”这个官员是一脸正义的说到
    杨改革本想发火,但是听到有官员以“与民争利”为理由为自己辩解,心中已经笑了起来,这与民争利从来都是大臣们用来对付皇帝的,现在居然拿出来为自己这个皇帝辩护
    “可是,陛下,这琉璃斋分明就是陛下的产业,既然是陛下的产业,每年有如此之多的出息,为何就不能入库?陛下乃是天下人养之,如今大明朝内荒外战,所用银钱之多,户部早已破败不堪,正急需一笔银子填补,陛下,该当把琉璃斋充入国库啊如此,才是正真的不与民争利……”刚刚那个打算把琉璃斋四百万两银子收归国库的官员,是信誓旦旦,一副我是对的表情
    杨改革本来不错的心情,被这种奇葩一般的言论打击到完全粉碎这要如何辩解?杨改革已经神经错乱,不知所措
    不光是杨改革目瞪着这个大臣,朝堂上的其他人,也同样是目瞪着这个大臣,这个大臣的言论已经触犯了众怒,大部分人也和皇帝一样,对于这种言论不知道从何辩起,只能是瞪着这个家伙
    琉璃斋是皇帝的产业没错,不过,那是公开的秘密,知道归知道,但是,人家皇帝也是按照“规矩”在做事,和大家一样,也是幕后操作,并没有自己甩膀子到琉璃斋卖东西,要是按照您说的,朝廷缺钱就把琉璃斋的红利充公了,就把琉璃斋充公了,那是不是说,也可以以没钱的理由把我们的那些铺子充公了?朝廷没钱了就充公别人的铺子,那是不是说朝廷没钱了,也可以收铺子的税?您这不是要我们的老命么?如今开铺子的,哪家背后没站几个人?没有关系的铺子,在京师这地方开得下去?最可恨的就是琉璃斋分红在即,您一句话充公了,那年底分红我们分什么啊?分西北风啊?何况本钱,就被您一句话漂没了?那可是实打实的银子
    朝中买到股票的人不在少数,借着股票赚钱,发财的也不再少数,指望着年底琉璃斋分红的不在少数,对于这个大臣的言论和说辞,朝堂上,出现了奇异的一幕,皇帝,大臣们都齐赞赞的以怒目对着这个大臣
    这个提出奇异言论的大臣被大殿里几十道目光盯着,才觉得自己浑身燥热,被这些愤怒的目光烤炙,这个大臣越来越不自在,忽然两眼一闭,昏过去了
    “来人啊快叫太医,送下去……”杨改革喊了句,虽然这个人破坏了今天的好心情,但是,看到满朝的大臣都不赞成充公琉璃斋,也是相当的高兴
    这个提出把琉璃斋充公的大臣被抬了出去,刚刚他说的话,皇帝和众人就当他是个屁,给放了,再没人提起
    “今日,还有件事,兵部尚书可在……”杨改革说道
    “回禀陛下,臣在”兵部尚书刘延元立刻出来答道
    “常常有人跟朕提起边军的不易与艰辛,说寒冬腊月,还穿着单薄、破烂的衣裳守卫我大明的江山,朕心中常觉得不忍,所以,朕决定,为边军每人都置办一身棉衣,以表朕的心意,以犒劳他们守卫我大明江山的劳苦,为此,朕建了制衣厂,为边军造了八十万套棉衣,准备派送到每一位边军的手上,如今已经是十月了,最远的宁夏镇,甘肃镇,远在几千里之外,朕想在年前发到每一个官军的手上,让每一位官军都感受到朕的关怀……,所以,第一批棉大衣准备起运了,朕想搞一个起运的仪式,兵部,可懂朕的意思?”杨改革忽然在早朝上宣布这件事
    如今已经是十月上旬了,离过年只有两个月,大明朝最远的宁夏镇,甘肃镇离京城相当的遥远,要在过年之前把棉衣送到,现在已经可以起运了
    下面的大臣窃窃sī语起来,八十万套棉衣,皇帝出手当真是大方
    “回禀陛下,臣明白,必定把这个仪式办得风风光光,妥妥当当”刘延元没多想就答应下来,这不就是一个发银子,发东西,发犒赏,总之,是一个送东西给别人的好差事
    “启禀陛下,臣以为,此事,是不是有点不妥,向来,添置衣料,都有定例,都是和棉huā,陛下这般直接发棉衣,似乎……”对于不合规矩的事,有人出来挑刺了,这是多大一笔钱,没从户部过,也没从兵部过,直接就变成了棉衣,要发给士卒了,这让很多人觉得不爽
    “这有何不可?难道陛下连赐东西的权利也没有么?边军官军能得陛下的厚爱,当感jī不尽,为陛下尽心尽力的守卫边关,守卫大明的江山,以报答陛下的厚恩,何来不妥之说”刘延元得了这样一个好差事,那里有让人打破的道理,所以,立刻就和这个打破的官员斗起嘴来,一上来就问那大臣,皇帝有没有赐予东西的权利?
    这个大臣一时无语,皇帝当然有赐予任何人,任何东西的权利,那可都是无上的荣光,自然也有赐予边军棉衣的权利,虽然一次赐予的有点多,几十万人,几十万套棉衣
    “好了,就这样办,都是朕的子民,朕多关心爱护一些,都是应该的”杨改革下了总结,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的纠缠自己发这样多棉衣要干什么,自己很明白,不是什么人几句话,几个不可以就能改变的,除了收买边军底层士卒的心,是促进纺织业的发展增加就业人群,催生纺织业变革
    群臣也没再多说什么,如果在以前,一次性送如此多的棉衣出去,朝中的大臣少不得要罗嗦一番,什么要节约开支,什么国事艰难肯定要说一大堆,但是现在,皇帝都有银子发四百万两的红利,这样一比,那几十万套棉衣就不算什么了
    货比货,就得扔

第四百一十四章 皇帝要干什么
    第四百一十四章皇帝要干什么
    刘延元得了一个放犒赏的好差事,下了朝,就坐着马车,直奔外城,那里,是制衣厂的所在,已经有数万件棉衣制作好了,等着他一声令下,开拔往甘肃、宁夏镇送呢,想想自己手里下去八十万套的棉衣,刘延元就觉得幸福,当点官,能做出点成绩,可不容易,做出点值得说道的事可不容易,这八十万套棉衣,确实是一件可以值得称道的事,这八十万件即便是号称百万件棉衣也是无可厚非的,百万件,想想,多么不可思议的一个数字……
    ……
    一座装修得典雅的茶楼上,显得很安静,几个看上去颇有官威的男子正在这座茶楼上悠闲的喝茶
    上茶馆喝茶,在北方,远不如南方盛行,北方习惯的是上馆子,不过,自从传说能在茶馆里遇到微服的皇帝,这茶馆就一下子火爆起来,不少地方纷纷冒出一座座茶馆茶楼,有装修得高贵典雅大方的,也有图个人气热闹的,反正,京师中大大的茶馆算是三步一馆,五步一楼,相当的火爆
    这座装修得很典雅的茶楼上,很安静,除了几个喝茶的男子,就没有其他人了,这几个人,都上了年纪,最年轻的也在四十多岁,上了年纪的,鸡皮鹤的也有如果是对官场有了解的人就会现,这些人,来头可不简单,都是一些朝中的大臣
    “今日之日,诸位如何看?”一个声音忽然问到
    “那四百万两银子?”一个正在窗边,朝着外面观察的男子应声答应道,边说,边回回头
    “是,也不是”刚刚问话的这个男子抿了口茶,随意的道
    “要说这四百万两银子嘛,只能说,陛下好大的手笔……”站在窗边的那个人很快就回答道
    “哼哼百万两银子,陛下也舍得拿出来分了,当真是出乎意料啊”刚刚这个抿茶的男子哼了声,说到
    “几位可知这些银子从那里来?”坐在中间的老者,忽然笑呵呵的插口道
    “张大人,这银子不是从那些个勋贵手里弄的么?”站在窗边的那个人开口问道
    “呵呵,不错,其中有一百万两是琉璃斋的分红,有三百万两是那些勋贵入股的银子,这里面的名堂,呵呵,陛下所谋不啊呵呵呵……”这名姓张的老者,眼中带着一丝复杂,笑呵呵的说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此乃人之本性,陛下好手段,看得很准啊唉……,世道要变了哟……”刚刚坐着抿茶的那个男子感叹道
    茶室里沉寂了一阵
    “刘延元这子运气好啊今日得了如此一个好差事,卖乖做好人的事,让他一个人做了,看,这邸报,少不得要在头版头条上大肆宣扬他了……”站在窗前的这个人,掀开帘子看着外面,已经很长时间了,忽然出如此的感叹
    “呵呵,李大人,你就不要羡慕刘延元了,他是帝党的人,陛下有好事,自然是要照顾他的,啧啧,八十万套棉衣啊就这样要出去,这个人情,这个面子卖的,那姓刘的,怕日后是要死心塌地了……”旁边另外一位喝茶的男子插口说到
    “哼……,散钱财以拉拢民心,军服以收军心,陛下这是要干什么?要做……,唉……也不知道稚绳是怎么教的,居然教出了如此奇怪的陛下,当真是……”一直坐在一旁的一个老者,忽然相当不满的说道,本想说出那个词来,不过,这个词到了嘴边,又缩回去了,这个词,可不是个好词,一出口一成真,那可不知道是多少人人头落地的事
    “大人还是轻点声,以免隔墙有耳,如今这锦衣卫、东厂虽然做事如以前那般招摇了,但是听说,本事却比以前厉害了……,别的不说,就说如今草原上,谁是跟着鞑虏的,谁是真心跟着我大明的,他们都分得一清二楚,要血洗那家都由他们说了算,如今的草原上可是一片腥风血雨啊不知道多少门g古人因他们而死,嘿嘿,大人还是不要以为他们比以前斯文了……,嘿嘿……”站在窗边的那名男子嘿嘿直笑着提醒刚才那个出言不逊的人
    那个刚刚不满的人,并没有因为别人的警告而放弃,转而道:“某的意思,相信大家也都是知道的,诸位就没有一点看法么?任凭陛下这般胡闹?这还是大明的天下么?”这个老者一脸不屑与气愤的说道
    “唉,话不能这样说,想我陛下乃是天纵之才聪明绝顶,绝世仅有,所作之事,虽然时常让人匪夷所思,但是,却件件是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