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52部分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52部分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启禀皇上,草民有的,草民已经制作好了。请皇上过目……”说完,李来福小心的从自己衣服兜里掏出一个红布包,小心的打开那个红布包,里面有几个小卡片一样的东西。李来福拿在手里,恭敬的举在头顶,等待皇帝过目。
    王承恩走过去,接过那红包,小心的看了看,从里面抽出几张“卡片”,拿在手里摸了摸,这才小心的呈到皇帝的桌子上。并没有让杨改革直接用手拿“卡片”,看来,王承恩还是很在意皇帝的安全问题。
    杨改革注意到,卡片是用稍微硬一点的纸做的,剪裁成长方形,比后世的那种刮刮卡要大一些,那卡片上,一面是用类似素描手法画的一些图案,另外一面,写了一些字,还有一些数字,估计是编号什么的,
    “你这个东西,要怎么用呢?”杨改革问道。
    “启禀皇上,草民的这个东西,只需要将背面用纸封盖住的地方揭去,就可以看到里面的记号,草民用针,沾些墨汁,在这纸上面点了些记号……”
    杨改革仔细看了看,果然,写数字的这一面,下面是用硬纸封住的,边上还有一个撕开的口子,杨改革揭开一开,里面是针点的几个记号,好像是几个“星星”什么的。
    这个,和后世杨改革记忆中,九十年代那种刮刮奖几乎没有区别,当然,图案不如后世那样鲜艳多彩,纸张也不如后世那样“好”,也没有制作得那样精良,也不用“刮”开兑奖区。这让杨改革想起了九十年代的那个时候,城里卖这种刮刮奖,乡里人成群结队,成村成村的人去城里去刮彩票的场景。还记得的就是兑奖台上的大喇叭声音宣布谁谁谁又得了大奖了,谁又领了一辆摩托车,偶尔,在小奖的兑奖区,家庭主妇在为兑一把雨伞还是一把衣架而愁。
    ……
    【半夜送上一章,算是补偿大家的一点心意。】

第六十五章 母猪也能上树
    '''cp|:25o|h:19o|a:1|u:2526oo1965ooo282715。jpg'''(图为自生火铳)
    “那,这个东西,你准备怎么卖呢?怎么兑奖呢?”杨改革其实对这种刮刮奖相当的清楚,当年,可没少缠着父母买这种东西,当然,大多都是“再来一次”。
    “启禀皇上,草民这种彩票相当简单,统一印制,带有编号,在背面做好记号,用厚实一点的纸盖住记号,然后周边用浆糊糊住,这彩票也就差不多完成了,当然,还得在前面印上一些花纹,图案什么的……”
    杨改革听着李来福说他的明,心里不得不佩服这古人确实很聪明。几乎重现了刮刮卡。尽管技术层面不如后世,但是,基本的方法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你这个东西,成本是多少?”
    “启禀皇上,草民能用一文钱做五个……”
    “两厘?”
    “启禀皇上,是的,只需两厘,就可制成,如果大批的印制,还可以再少些……”李来福很肯定的回答道。
    “嗯,不错,来福,看来你是下了功夫研究这个东西的啊!”杨改革对这个李来福现在是很满意。自己缺的就是这种肯上进,肯钻研的人。
    “草民谢皇上夸奖……”李来福是高兴带着眼泪的,自己多不容易,为了研究这东西,头都白了。可以说是费尽心神,备受煎熬。为的还不是在皇上面前露脸,证明自己能成事。让皇帝知道自己的价值。自己也才活得有价值。
    ……
    “这样,来福,你回去之后,把这种彩票再弄得漂亮一些,上面的图案弄得丰富一些,可以印些花草,鱼虫什么的,也可以印些神话人物什么的,把那记号分成很多种,不同的记号兑不同的奖……”
    “草民记下了……”
    “这彩票的事,既然你有心,那就你负责吧,先写本册子,想想这彩票要怎么制作,怎么贩卖,怎么兑奖,怎么防止他人作弊,生事等等,等朕看过,就可以去卖了,明白吗?”
    “草民明白,谢皇上赏赐……”李来福现在终于得了一个差事。还是皇帝亲口封的一个,这日子,算是有盼头了。跪在地上磕头谢恩。
    ……
    “走吧,大伴,去孙师傅那里去。”杨改革在李来福身上已经耽误很长时间了。彩票虽然也很重要,但是和枪杆子比起来,就不算什么了。
    ……
    新军的训练场。
    众人都见过礼之后。
    杨改革问孙承宗:“孙师傅,这几日训练得如何?”
    孙承宗道:“启禀皇上,训练得还可以,有些已经开始进行火枪训练了。”
    “走,去看看。”
    “是,皇上。”孙承宗说完,就带着皇帝去看训练了。
    ……
    一排排的学员们,端举着一杆杆的枪,作瞄准状,一动不动,不少枪的枪口,还系吊了一块砖头,额头上满是汗水,在这春天的冷风中,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不少人的枪口都是上下的起伏,被“教练”看到,立刻一顿训斥,鞭子上身,然后枪又能保持一阵不摇晃了。
    “呵呵,孙师傅,这些学员训练得很辛苦啊!”
    “启禀皇上,是啊!现在不辛苦一点,到了战场上,胡乱的开枪,岂不是坏了大事,丢了性命?‘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皇上的话,老臣可是随时记在心中的。”
    “呵呵……”被孙承宗夸奖,杨改革只能笑笑应对一下。
    “对了,孙师傅,这学员们,都吃得如何?”杨改革看过不少的穿越小说,里面训练军队,清一色的都是伙食好,肥肉管够,吃得你呕吐。
    “皇上不要为此担心,伙食不是很好,也不是很坏。天天有肉吃,但是也会参杂些杂粮什么的。”
    “这是为何?”
    “皇上,天天有肉吃,是保证学员们个个都有力气,吃些杂粮,是为了将来在战场上,能更好的适应战事,战场上,可不是想吃什么就有什么的,基本都是有什么就吃什么,所以,现在都要及早的训练他们吃杂粮。”
    “孙师傅说得有道理。”
    ……
    “老臣有一物,要进献给皇上。”孙承宗忽然说了这样一句。
    “哦?呵呵,孙师傅还有什么好东西要给朕啊?快给朕瞧瞧。”杨改革很想知道孙承宗给自己什么东西,值得孙承宗推荐的东西,肯定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自己现在,可没精力弄那些什么大力丸,印度神油。
    一位小校端着一个盘子过来了,上面用黄色绸缎盖住,王承恩走过去,揭开了黄布。
    一把短铳露了出来。
    杨改革很惊讶,说道:“孙师傅,这是,手铳?还是燧的?”杨改革见这种东西相当的眼熟。在那里见过,却一直想不起来具体在那里见过。
    “陛下圣明,此物正是燧的短铳,也可叫手铳,因用燧石火而得名。比我朝用的火绳枪好用得多,可以不惧怕阴雨天……如我朝大量装备……”说道这里,杨改革听出来,孙承宗的声音居然也带着一丝激动,可见,这把枪的影响有多大。
    杨改革想起来,自己以前看金庸金大侠的书,里面的韦小宝好像就有这样一把燧枪,给杨改革印象深刻。韦小宝不过是康熙初年,和现在没有隔多少时间。至于是不是金大侠胡扯,杨改革也就不清楚了。
    杨改革拿起那手铳,仔细的瞧起来,果然是燧枪,不用点火绳的。安装了火石。杨改革心中万分兴奋,高兴极了。这东西可是划时代了的东西啊!啊哈哈!神器,杨改革觉得老天都在帮自己。
    “孙师傅,此物可是从西洋的来?朕准备仿制,装备我朝,使之成为我朝主战装备,更替原来的火绳枪,此物可称得上神物,划时代之物啊……”杨改革可是兴奋极了,恨不得马上就有成千上万的这种燧枪,这样,那野猪皮敢来打自己,自己就给他一个好瞧,让他输得连裤子都没有。
    “回皇上,此物可不是西洋而来,这件物品,正是我大明进士所作……”孙承宗见皇帝以为这件东西是什么西洋来的,连忙澄清。
    “……我朝进士?孙师傅,朕没听错吧?”杨改革怀疑自己的耳朵出毛病了,明朝的进士?制造了这把手铳?杨改革忽然觉得这母猪也能上树了。
    “呵呵,皇上,此物正是我朝进士所制,此人叫毕懋康,乃万历二十六年进士,今日,老臣正准备推荐给陛下的……”孙承宗这老脸,又笑开了。
    见孙承宗开了笑脸,杨改革知道这是好事,因为孙承宗从来就不苟言笑,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是不可能看到他笑的。
    “真有这事?我朝进士制作的燧手铳?”杨改革迷糊了,不是说明朝的文人看不起做这些东西的吗?怎么还有进士干这事?这事实在太稀奇了,母猪能上树,这事确实稀奇。但是又想想,这孙承宗、徐光启、孙元化后来都还主持过造枪造炮什么的,看样子似乎没有许多书上说的那样迂腐不堪。
    杨改革大为高兴,觉得今天是自己的幸运日,就算被那些大臣宰了一刀,也是好事,和这燧枪相比,那几十万两银子,不值一提。
    “快快给朕引见。”杨改革急不可耐了。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怎么就降临到自己的头上了,杨改革还不相信,自己手下一官,还能造出这东西,神器啊,神器!
    野猪皮,你们的末日到了,杨改革在心中大喊!
    ……

第六十六章 利器
    '''cp|:25o|h:19o|a:1|u:286999o648o76687o86。jpg'''(图为燧手铳)
    “臣,毕懋康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懋mao)
    头戴梁冠,身穿绯服,上了年纪了,精神不错,杨改革的第一印象,大约有五六十岁。
    “你就是毕懋康?”
    “启禀皇上,臣正是毕懋康。”
    “好!好!好!”杨改革连叫三声好,实在太激动了点。
    “这款燧枪,可是你制成的?”
    “启禀皇上,正是臣所制。”
    “好!好!好!”杨改革激动无比,不知道说些什么,原因是这个燧枪实在是太牛B了一点,划时代的东西啊!有了他,杨改革再也怕野猪皮进关了,反而是很期待,看看这野猪皮进关之后是怎么被自己虐。
    “……赏……”杨改革激动的很,不知道说什么,就说了个赏。想了想,又问道:“毕懋康,你现在身居何职?”
    “启禀皇上,臣现任右佥都御史……”
    右佥都御史?杨改革不懂这是个啥官,但是御史,估计也就是言官一类的官了。当下就道:“爱卿有大才,不要在干御史了,去……”杨改革很想说去兵部干个副部长之类的,专门负责兵器研,制造什么的,自己还可以组建武器研部门,甚至开个武器公司,卖各种武器赚钱,这可是自己将来的财路啊!没见后来美国卖武器卖得那样欢快?值得重视,但是杨改革也不清楚现在这武器制造归不归兵部管,自己内廷里还有一个兵仗局呢,归内廷管理。
    “……这个,这个,赏银一万两……赏锦衣卫千户,这个……”杨改革有点语无伦次了,如点菜一般点赏赐。
    ……
    毕懋康正准备谢恩,皇帝的赏赐又接着来了,今天算是得了大彩头了,赏银一万两,还有一个锦衣卫千户的头衔,不错,最主要的是皇帝看中了自己,自己本来就是正四品的官了,稍稍的升一下,就到了三品去了,三品以上,进则是尚书,内阁,出则是一方的大员。和四品有着天壤之别。那是多少人为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