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408部分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408部分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金的骑兵追赶明朝的骑兵的景象,就在眼前。
    看到这里,大多数人还是莫名其妙,来这里就是为了看东虏追赶我大明的骑兵?不少人看得莫名其妙,准备出言阻止这场莫名其妙的演武。
    “诸位大人,请仔细了……当下就是这场演武的关键,红衣骑士将丢手榴弹了……,手榴弹乃是我朝新造的利器,以火折子点燃引信扔出去,大概过了十息就会爆炸,其威力,足以开山裂石,威力巨大,乃是重击鞑子的好东西……”
    不少人听到这里,才明白过来,这场演武的关键在这里,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看个究竟,不少准备开口说话的人,也不出声了,因为大家都在伸着脖子看“好戏”。
    “诸位大人,红衣骑士扔出了第一个手榴弹,第二个,第三个……好……轰……”孔有德看得热血沸腾,自己用口音模拟着那手榴弹的爆炸场面,其实,那校场上的手榴弹根本没爆炸,也就是从地上冒出一些烟而以,当然,冒烟的时候,代表了东虏的蓝衣骑兵刚好追赶到这些烟雾之上,也就是说,追赶到这里的时候手榴弹爆炸了。
    一众大臣看得也是惊讶,更是一副惊讶的表情看着孔有德,这校场上的那个什么疙瘩根本就没响,是那家伙自己“配”的音。
    杨改革看得也是差点爆笑,我x,这家伙的配音真是绝了,不去做配音演员实在是可惜了。见孔有德被众臣看得尴尬不已,笑道:“蓝衣骑兵追赶红衣骑兵的时候,这个距离大概在一百步左右,红衣骑兵朝后方的道路上扔下手榴弹,手榴弹大概七八息之后会爆炸,此时,蓝衣骑兵则刚好骑马冲到扔手榴弹的地方,所以,手榴弹一旦爆炸,则蓝衣骑兵必定会打乱,马受惊不说,骑在马上的人怕也会给扔下来,如果被手榴弹炸到,轻则断手断脚,重则当场丧命,场面甚是恐怖,呵呵,一般到了此时,被巨响震惊的蓝衣骑兵,都不可能再去追赶红衣骑兵了,呵呵,到此时,红衣骑兵基本还未有伤亡,而蓝衣骑兵则至少伤亡四五人……”
    杨改革笑着替尴尬的孔有德解释,众臣见皇帝出面解释,也不再追究“配音”的问题。其中有几个人看懂了,看出了里面的名堂,如获至宝,欣喜不以,还有些则不明所以,不过,听了皇帝的解释,大明的二十骑骑兵一个没损失,而东虏的蓝色骑兵则损失了至少四五个,也就是说,大明全胜,这就够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有此战法,平定东虏,指日可待……”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此法当真是善法,用来对付没有手榴弹的东虏,则再好不过了……”
    ……
    群臣立刻送上马屁,不管真的看懂了,还是没看懂。
    杨改革也笑着接受了。
    “不过,这种战法,也多是小股部队的时候用比较好,而且最好还是山谷之间追逐比较好,如果是广阔草原,或者是大规模的部队,这种战法,又是另外的打法了,不过,不管怎么说,以手榴弹迟滞敌人的进攻和追赶,无论如何,也是一个相当好的办法,呵呵,朕开始还以为,只能以手榴弹守城,没料到,这手榴弹还有此等用法,呵呵,确实是一大收获,起码日后,我大明的探马骑兵遇到东虏骑兵追赶,再也不怕了……,至少这军威是壮起来了……”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一群不懂“军事”的大臣除了上几个马屁之外,说不出什么来。
    “启禀陛下,臣以为,即便是我朝和东虏大股骑兵交锋,也可用此种战法,大股骑兵在草原上,虽然不比山谷里道路狭窄,但是,人多,扔的也就多,效果也是一样的,东虏如果敢一直追下来,怕要经历多次被炸,呵呵,到了那时,东虏还有多少胆气,还是未知数呢……,陛下,以火器伤人,而不伤我朝士卒一人,我朝士卒之士气,必定大涨,于两军交锋对垒之际,这可是很关键的……,陛下,此事,于我朝有大利……,臣谏议,尽快使用此法对付东虏……”兵部尚书刘延元听出了门路,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群大臣纷纷点头称赞,以表示自己也听懂了。
    杨改革也点头表示说得不错。
    “启禀陛下,臣以为,此战法,和陛下定下的‘纠缠’二字,十分的吻合,既不伤我朝的士卒,又可壮我朝军威,强我朝士气,还可让东虏无计可施,无法脱身,又不得不和我朝‘纠缠’,则无法回去从事生产,陛下,东虏二十万人要养四五万战兵,呵呵,陛下只要拖得一两年,则东虏必死无疑……”毕自严也出来力挺了,他对经济钱粮比较在行,这战法好不好不知道,只知道如果能把东虏拖一两年,不让他大军回去生产,这仗,八成就赢了。
    群臣又是一阵叫好,这次,毕自严说的关于拖死东虏的话,他们算是明白了。
    “呵呵,两位爱卿说得不错,我朝反正就是‘纠缠’二字,东虏不来,则我就打他边缘地区的薄弱地带,如果东虏来了,重兵进攻,我就分散,或者撤回海上、撤回城池,如果他回去,则我朝又上去‘纠缠’,如果他敢不理我,正好,围他几个围子和寨子,这东虏怕疼,自然又得出来……如此折磨下去,不出两年,东虏是强的拖成弱的,胖的拖成瘦的,哈哈哈……”
    杨改革也哈哈大笑,这明朝的“猥琐流”简直是猥琐到家了,野猪皮即便是知道自己的打法,怕也无计可施,除了和自己硬挺之外,没有其他办法。
    群臣也跟着一阵哈哈大笑。
    “创出这种战法的人,是一员小将,乃是东江镇毛文龙手下一个千总的探马,年纪不过十五六岁,呵呵,英雄出少年啊……”杨改革又说道。
    “陛下,臣以为,该嘉奖此人,此人创出了此种战法,为我朝对付东虏出了大力,该当嘉奖,以彰显陛下圣明。”兵部尚书刘延元立刻接过话头,提议要奖励那个小将,这不明摆着的吗?皇帝高兴,说这个人的功劳,这人是武将,自然得兵部出头,刘延元身为帝党,自然是当仁不让。
    杨改革相当的高兴,自己培养帝党,当真是有必要,在有些关键的时候,就会有人出来给自己站场子,自己说的这话才接得下去,否则,皇帝一个人玩双簧,岂不是郁闷死?
    “好,赏这个叫做马石的小将锦衣卫百户,银币千枚,锦缎三十匹,以彰显其功……”杨改革一拨拉,一个锦衣卫百户就送出去了,别的官杨改革也嫌麻烦,这锦衣卫是皇帝的自留地,想赏个什么就给个什么,群臣也没话说。【猥琐:weisuo】

第三百七十六章 谁把谁蒙在鼓里敲?
    第三百七十六章谁把谁蒙在鼓里敲?
    “孙师傅,推广此种战法的事,就拜托你了。”杨改革对此次演武相当的满意。
    “遵命,陛下,臣一定会尽力的。”孙承宗答应道。
    “富明德。”杨改革又喊道。
    “奴婢在。”施明德安排完了演武,又跑到皇帝身边伺候着。
    “这种加长引信的手榴弹,你就多注意,多多生产一些,务必足量供应前线将士们使用,呵呵,日后有得东虏受的了,将来平定了东虏,你的功劳是跑不了的。”杨改革又吩咐道,手榴弹,杨改革开始的打算,不过是用来守城,从高处往低处仍,借助城墙的保护,可以说是守城的利器,不过,实在是没料到,手榴弹居然还会有这种“猥琐流”打法,要这样,明朝的骑兵日后逗着野猪皮玩,那还真不是难事,原本以为,配给骑兵用的手榴弹因为重量轻,威力有限,不过是能听个响,没料到,如今倒是不用用力的往外扔,只要丢到地上,然后等着敌人自动跑上来,这样,现在配给骑兵用的手榴弹,个头倒是比原来大了不少,威力也大了不少,这不得不说,是个意外外的收获。
    “奴婢遵旨……”富明德立刻答应道,生产武器的事,他已经有了很多心得,对于“大内造”这块金字招牌,他现在也是越来越喜欢了的,对于皇帝说的,分润一些平定东虏的功劳,他更是看在眼里。
    “诸位,这演武也看完了,也都散了吧,依旧回文华殿议事。”杨改革又对着群臣说道。此次演武,观看手榴弹如何玩猥琐流,杨改革是很满意的,给群臣上的军事课,也没算白上,起码让大家知道打击东虏的办法是越来越多。
    几个原本跃跃欲试,准备“奏事”的官员,听说皇帝要回文华殿,也息了劲头,没说了,还是等回了文华殿再说,这里太敞亮了些,实在不是议事的好场所。
    ……
    文华殿。
    九月中旬的天早已十分的凉爽,不似前些日子炎热,也就是到了午时,还有那么一丝丝的热,不过,往高大的大殿里一躲,则感受不到一丝的炎热。
    到了文华殿,一些官员瞅准了机会,立刻把郑芝龙的事提了出来,因为皇帝所做的事,十分的危险,大有借那个海盗头子重开市舶司,重开海禁收税的意思,这样那些一直在做南洋生意的“总后台们”十分的焦急,要是皇帝真的借助那个海盗的力量掌握了闽浙沿海,那么,做了一百多年免费南洋生意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皇帝少不得要找个机会收税,士大夫阶级免赋,免税乃是帝国的“优良传统”,如果把税收到士人的头上,则是不可以容忍的,是必须制止的,即便是给那海盗头子收去了,也不能给皇帝收,皇帝拿到银子,势力就会大涨,他们限制皇权,影响朝政,左右天下的努力,就白费了,斗争必须进行下去。
    “你们是说,朕不该如此超规格的对待那个海盗头子?这有违礼法是吗?”杨改革问道,在郑芝龙的问题上,杨改革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
    “回陛下,正是如此,陛下乃是天子,高高在上,那个海盗头子乃是贼寇,乃是至贱之人,陛下怎么可以毫不顾忌身份,作出如此屈尊之事呢?陛下,这根本就不用如此客气的对待那个海盗头子,以一七品小官,执一圣旨,宣他一个五品的海防游击,打发他走就是,东南遂平,何须陛下如此自降身份去感化他呢?陛下肯招安他,肯给他官做,就已经是天大的恩赐,就已经可以让他感恩戴德了……”一个大臣立刻接着杨改革的话说道。
    杨改革心里觉得好笑,郑芝龙有多大的作用,有多大的价值,你们这些明朝人不懂,还给他个五品小官,放他回去?这不是放虎归山吗?自己就是再白痴,也不至于蠢到这种程度。
    “这位卿家,你可知道,朕如此下功夫招安郑芝龙,有何深意?”杨改革笑着说道。
    众臣一个个就纳闷了,看不懂皇帝的意思,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招安个海盗头子,还有什么深意?无非就是免了一方战火,解了一方百姓的倒悬之苦罢了,还能有什么?
    那几个大臣更是心里猛跳,莫非皇帝的意思就是指收了郑芝龙,好借郑芝龙的手去掌控闽浙沿海?这就是陛下要收银子了?
    几个人很不自在,这种事,只能是敲边鼓,和皇帝谈大义,谈祖制,谈民利,谈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跟皇帝直说海上生意很赚钱,皇帝您招安好了郑芝龙,是不是想收我们大家的银子?
    这几个上奏说不能如此招安郑芝龙的大臣有些不自然起来,看皇帝的脸色,满脸堆笑,搞不清楚皇帝是不是真的知道了海上生意赚钱,所以要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