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1388部分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1388部分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再争的。如果没有过得去的辞而继续争,就是胡搅蛮缠了,而胡搅蛮缠可不受皇帝待见。皇帝可以容忍反对,可以容忍有理有据的反对,但绝不允许在哪里胡搅蛮缠。
    “那位卿家还有话要?”杨改革点点头,问道。这个事,袁崇焕是知道的,现在袁崇焕也站在自己这边话,杨改革点点头,觉得没有出意外。袁崇焕在杨改革的眼里,就是属于那种忠心有、干劲有,但欠缺眼光和办事能力的那种人,属于可以慢慢培养的。
    虽然历史上的袁崇焕做的事有些无头无脑,可在明末这个时代,更多的官员是选择了打酱油,把脑袋埋在沙里,活在梦幻里,相比之下,一个愿意做事,勇于做事的人,其实就已经比大多数官员要强了,至于能力和眼光,这个,杨改革觉得可以培养。
    群臣又互相看了看,稍稍的议论了一下,不少人把目光看向了陈于廷,觉得陈于廷不反对,怕是没人反对了。
    陈于廷被大家的目光盯着,也难受,不得不出来道:“启禀陛下,臣无话可了……”
    “好,既然诸位卿家都无异议,那就按照几位卿家的做,三边卫所军堡暂且依旧保留不动,沃儿都司那地方,新设军堡卫所,将之纳入我朝的疆域,至于谁去,就依袁卿家的,此次大战有功者,愿意升迁到此地的,升迁到此地,作为战功的褒奖……”杨改革很快就定下结论。
    “陛下圣明!”群臣称赞道。这真的是一个好皇帝,又什么事都和大家商量,大家得有道理,皇帝就依大家的,皇帝确实很圣明。
    “……呃,既然此次要以新设xxx堡卫所来奖励有战功者,以此jī烈其他官军,朕以为,此事宜尽快的办妥,袁兵部,兵部尽快催促卢象升将有功者的名单上报,兵部尽快的定下功劳,尽快的将此事办妥,大战在即,早一天完成此事,也早一天jī励官军们的士气……”杨改革道。
    “臣领旨!”袁崇焕立刻答应道,这个是意料之中的事。
    群臣看看皇帝,再看看袁崇焕,没人出来话,大事已经定下来了,这不过是细节,多无益。
    杨改革解决了这事,准备散了朝议。正准备开口话,却听见施凤来又开口了,这让杨改革有些诧异,今日这个施凤来,倒是有些“异常”。
    “启禀陛下,臣有一事要禀奏,还请陛下定夺。”施凤来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在群臣都以为要散朝会的时候忽然来了这么一句。
    “哦,首辅有何事?只管来。”杨改革道,杨改革有些诧异的问道。今日这个施凤来,确实有些不一样。
    “回禀陛下,臣以为,朝廷在沃儿都司新设立官署军堡,这是好事,但这里也毕竟不如关内富庶,算得上荒凉艰苦之地,很难养得起人,臣以为,朝廷应该大力在此地推广番薯的种植,以尽快的获得粮食,尽快的扶植起新设立的卫所军堡,只有卫所军堡能在此地生存下去了,这个地方也能安稳,否则,即便是朝廷在此地设立了官署军堡,也难以维持下去,养不起人又怎么守得住这个地方!陛下……”施凤来尽力的提起气场道。
    这话完,群臣侧目,杨改革也侧目,杨改革对施凤来的感观变了不少,谁这面糊一般的首辅没有雄心大志的?这不在种番薯这事上,也是很执着的,在推广番薯这事上,可是动了不少心思、想了不少主意的。还真的应了那句话,三句话不离本行,看来,这施凤来,确实把种番薯当成了自己的一项事业了,是铁了心在这件事做出一番事业来。
    “首辅得有道理,确实如此,这地方确实荒凉,不然,我朝以前也不会退回来,此事,就依首辅的,朝廷大力支持他们,尽力的扶植他们,让他们尽快在那地方扎根,这推广番薯也是首辅负责的,首辅看怎么扶植,拿个条呈给朕过目一下就行了……”杨改革倒是很大方的答应了。这件事,施凤来如此坚持,就是要将他自己绑在这一波扩张的战车上,他也要从扩张中获益。杨改革也乐得有人提出这个,和自己原本的打算并不冲突,甚至有不的助益,杨改革自然不会拒绝。
    “谢陛下隆恩!”施凤来似乎是松了一口气,谢恩道。谁心里都有一份九九,做官做到首辅这个位置,要没有一番抱负,不想在史书上留个名,那是瞎扯,不过,要在史书上留名,可不是那么简单,没有一点值得一提的功劳和事迹,谁把往史书上写?施凤来知道自己有很大的局限性,其他方面要想有所作为也难,也唯有在这个皇帝给他铺设的道路上找找机会。
    ……
    散了朝议。
    杨改革回头就对王承恩道:“大伴,让袁崇焕来乾清宫见朕。”杨改革道,刚处理的是政策性的东西,实际,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处理。此事关系重大,杨改革不得不谨慎。
    “奴婢遵旨!”王承恩答应道。
    ……
    暖。
    平台到乾清宫暖,实际很近,杨改革前脚进的乾清宫,袁崇焕后脚就到了,杨改革不过是喝口水的功夫。
    “臣参见陛下!”袁崇焕行礼道。
    “免了……”杨改革放下茶杯,道。
    “谢陛下!”袁崇焕道。
    “此次沃儿都司的事,事关重大,卿家可得仔细了,不可出了差错……”杨改革率先道。
    “回禀陛下,臣明白
    “好!……先前在平台里,议论的是三边的的卫所军堡不可废弃,不过,却也没不准升迁这三边的有功者……”杨改革开始处理细节上的东西。
    “……边军的情况,朕就不多了,想必卿家也清楚,边军现在是不得不有所改变,否则,这么糜烂下去,也不是个事……这次大战,是一个好机会……”杨改革道。
    袁崇焕认真的听着,边军的情况,他也知道,边军的日苦,发不出军饷,这日过得,可以猪狗不如,以前他觉得是朝廷发不出军饷的缘故,觉得只要朝廷能及时发军饷,这边军总会好起来的,不过,现在,他到未必会这样认为,庞大的军费开支,即便是袁崇焕这个楞人,也心惊肉跳,实在太庞大了,对比起来,袁崇焕简直不敢想以前大明朝都是怎么过来的。完全依靠朝廷发军饷解决边军的问题,实际是不可能的,两百年下来,边军生养了多少代人?可地还是原来那些地,完全靠朝廷养,朝廷的包袱会越来越重,总有背不下去的一天,倒是皇帝的,新开辟一批土地,给边军分流,袁崇焕觉得,倒是不错,如此边军可以过得不错,可以有不的战斗力,还可以节省朝廷的军费。
    “回禀陛下,臣明白
    “嗯,知道就好,此次新设立的卫所军堡,多从陕西三边里选吧,只要有战功的,总旗升百户,百户升千户,千户升参将,……陕西三边因升迁出去而空出来的官职,暂且不宜让人递进顶上来,空出来的官职倒是可以空着,如今的边军,要瘦身了……”杨改革道。
    “臣明白,可陛下,如果空出了官职不让后面的人升迁顶替上来,只怕……”袁崇焕道。
    “没事,这个很好打发,那些边军都是世袭的,百户就是百户,总旗就是总旗,没有功劳,如何升迁?如何让人心服?总不能有战功的升迁了,他们来捡便宜,要那样,谁还有心思去打仗?”杨改革道。
    “陛下得有道理,臣明白了……”袁崇焕道。这个主意,还是得皇帝出,他好执行,不然,还真的是个得罪人的差事。
    “……不过,陛下,空出来这么多的官职,那这差事不是没人做了?”袁崇焕又问道。
    “没事,原本该百户做的差事,可以让总旗做,官品虽然不升,但差事可以做,不然,朕这瘦身,如何瘦得下来……”杨改革道。先前在群臣面前,虽然不弃三边,可实际,还是有操作的余地的,兵费,该节省的还是要节省的。
    杨改革的目的,就是想把边军系统逐渐的向外移,向外扩张,而又保持总体不会过于庞大导致自己无法承受。并且让官军的升迁基本只能靠军功,以此jī烈官军们打仗的yù望,算是耕战的一种了。
    “回禀陛下,臣明白了。”既然皇帝叫如此操作,袁崇焕也就有了根据了,自然是答应下来。
    ……
    朝廷大肆奖励作战有功人员的消息一出,确实让几千里的边墙沸腾起来。整个边军的士气,再次为之一振。
    这一下,算是把边军们的yù望彻底的jī发出来了。介于皇帝一向的好名声,既然这事皇帝已经发下了话,那自然是不会假的。
    边军是世袭,升迁或者挪动地方的可能实在太,能有一个机会升迁和挪动,可是相当难得。这种机会,一般只有打仗的时候有。
    可打仗这个东西,又是大家希望和不希望的。
    希望,自然是希望有仗了,没仗打,一辈不会升迁的,一辈不会出人头地,但打仗,也要打能赢的仗好,如果老打输仗,还谈什么升迁?有命在就不错了。
    而这次无疑是个好机会,既有仗打,貌似打赢的机会不,只要勇敢一点,不准可以升迁,可以挪个地方。要知道,在边军的世界里,世界的层次是很分明的,百户是百户,千户是千户,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
    辽东。
    黄台吉不是没料到沃儿都司的灭亡。
    可接到明朝边军一夜之间淹没沃儿都司的消息,内心还是忍不住抽搐了几下。对于明朝的内情,黄台吉清楚得很,他可以很清晰的数落出明朝内部的各种优缺点。自然明白几十万边军被释放出战斗yù望是什么后果

第六百九十五章 返青
    第六百九十五章返青
    三月下旬,辽东的草原上,已经开发返青,到四月初,大地上,已经是一片青绿了。
    草原上,终于等来了久违的返青。
    大地上的青绿,并不能掩盖这片青绿上的血腥和残酷。
    残酷的“斥候战”,不断的在这片草原上上演着。
    ……
    海州卫城。
    如今这里已经成了明朝大军的前进大本营。
    秦良身为此战的总指挥,正在作战室里,商议最新的对策。
    “如今已经是四月了,这草原上,也已基本返青,诸位看,鞑接下来会有什么新动向?我大军又该如何?”秦良问道。草原上的草场返青,战争已经进行到另外一个进度了。
    这里的几个人,都是一方的大将主官,有文龙,洪承畴,满桂,包括马祥麟。
    “总指挥,依末将看,只要一直这样僵持下去,鞑必败无疑,即便现在已经返青,可鞑依旧得不到什么休息,一直就在和我大军对峙,我大明耗得起,鞑必定是耗不起的……”满桂率先开口了,这种压着敌人打的仗,满桂还是很喜欢的。
    秦良微微的笑了笑,表示自己的认真的听。
    “总指挥,依下官看,满大人说得不错,只要继续派人马出去轮战,鞑必定会疲惫之极,我大明可坐等鞑崩溃,不过,这草原上已经返青了,或许,可以再压一压鞑,不可让鞑太好过了……”文龙想了想,如此说道。
    秦良也微微笑了笑,也点点头,所谓的轮战,实际就是斥候战的高级阶段,成建制的“斥候”大军轮流的出去扫草原,将兵线,遮蔽的范围不断的向北扩张。
    不断的遮蔽鞑的视线,让鞑看不清楚战场上的情况。看不清战场上的情况,自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误判,这对战争来说,就是失败的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