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春秋霸主 >

第40部分

春秋霸主-第40部分

小说: 春秋霸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胜,想什么呢?竟然还能笑的这么开心。”坐在熊胜身旁的夫差,此时也是一个亲兵模样的打扮,他见熊胜在自个的发笑,不由奇怪的问道。熊胜在听到夫差的发问后,方才醒悟过来,玩笑的说道:“我在想我们两个公子,这副模样要是被俘虏了,怕也只是被敌人当做士卒处理,因该还是挺划算的吧。”
“说什么呢,还未出征,你就想着被俘虏的事,我可告诉你,本公子的剑法绝对一流,在战场我看谁是我的对手。”夫差自信的神情,充满霸者的气势,看来即将位极王者身份的夫差,正在显示出他那独有的霸气。
“公子好气魄,胜岂能及也!”熊胜谦虚之余,同时也恭维的说道。夫差粗声说道:“子胜无须自谦,你可是我的军师,又岂时一般人能比的。”
两人的高谈阔论,并没有丝毫隐藏,因为周围的三百甲士,除了伯嚭自己的一百亲兵外,剩下的二百甲士,都是夫差这些年在奴隶商行,买回来的奴隶,这些奴隶个个身强力壮,加上夫差暗中的严格训练,他们完全有以一挡十的能力,并且绝对忠诚,因为夫差早已免除了他们的奴隶身份,允许他们享受军人待遇,一旦立功者,还可以授予奖励。
在这三百心腹甲士的拱卫之下,熊胜和夫差的谈话,自然不需要保密,更不需要小声的交谈。
“子胜,依你看先锋部队,何时能够攻破越国第一道关卡石门关?”两人的交谈,渐渐的转移到战局之上。徐凇的职责是暗中护卫熊胜,因此他一直没有说话,只是跟随在旁,听着二人的谈论。
对于夫差的这个问题,熊胜心中早有谱,他觉的越军在击败吴军的战略上,用的是三百死士的震慑,才起到扭转战局的条件,那么先决条件,就必须开始一定是越军节节败退,在无奈之时,才想出这招,而同时吴军因起初的胜利,而冲昏了头脑,因此到后期,过于轻视越军,才有此败。
有这个想法的熊胜,自然是自信的回道:“兵到则关破,原因则是因为我们的先锋部队,有两员大将率领,可谓是兵精将猛,并且士气高昂,要攻破越国的小小关卡石门关,我料必是手到擒来。”
“哈哈,好,子胜你不但言简意赅,而且还用词精妙,看来所料不远矣!”夫差仰头一笑,表示赞同熊胜的推测。鼓噪无味的行军,却在两人的投机的话题中,增添了不少趣味,也使夫差对于熊胜,更加的信任和敬佩。
————————————————————————————————
越国,即位两月的越王勾践,在登上王位之初,就意识到要想王权不旁落,就必须掌握兵权,因此他亲自接管了大将军印,同时又封自己的心腹灵姑浮为军中司马,诸稽郢为军中都尉,辛田为军尉,三人负责训练军士,时刻准备着迎战吴军的侵略。
当吴国出征之事传到越国后,勾践虽然已经准备充足,但却仍然吓了一跳,在越国王廷召开紧急会议之后,在勾践的主战之下,君臣上下一致决定,共抗吴师,并且越王勾践亲自出征。
越军由诸稽郢为先锋,率领三千越兵,前往石门关镇守,灵姑浮率领水军侧应,勾践率领大军为中军,吴越之战,正式拉开序幕。

第二卷 吴越风云 第0072章 范蠡论战

第0072章 范蠡论战
越国军民虽然畏惧强大的吴国,但在越王勾践的亲自号召下,到也是举国振奋,大有背水一战的决心。但光有信心,没有实力是不够的,越军兵士经久未战,训练也并不充足,装备武器也要落后与吴,在起初之时,虽然士气得到鼓舞,但畏吴之心,由来已久,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想法。
因此战局刚一开始,越国就呈现出兵败如山倒的局面,尤其是诸稽郢率领的三千先锋部队,刚增援石门关的第一战,就被吴军杀的惨败而逃,被王子累的先锋部队,整整追杀一天一夜,三千增援的越军加上原守关的二千越军,共五千越兵几乎损失怠尽。
这个消息传到越国都城时,顿时全城百姓都恐慌起来了,刚刚鼓舞起来的士气,也被彻底的湮灭下去。留守越国都城的司空扶同和太史皓进,同样也是心急如焚,两人一边加强戒备,一边安抚百姓,同时又要担心战局,可谓是忙的焦头烂额。
操劳一整天的扶同,直到深夜才回到家中,但他却无法松弛下来,整个眉头依然紧皱在一起,他这是为越国的前途担忧,就在他叹气之时,管家忽然说道:“老爷,我记的武胜大夫(熊胜在越国的化名)走时,给你留有书简,我还记的他说过,如果越国在危难之时,可以拆开第一封竹简来看。”
管家的话立即提醒了扶同,当下他抚掌说道:“对,我怎么忘了,快去把竹简拿来。”扶同在打开竹简后,发现里面还有个密封布帛,但竹简上却写着,让他在吴越开战后,如果越国战败,可去皓进府找一个叫范蠡的人,把里面的密封的布帛角给他,如果范蠡不在越国的话,那他便可以自己解开。
扶同对这竹简上的消息,感到大惑不解,但他却相信熊胜的话,当下就说道:“快,准备马车,我要去皓进大人府上一趟。”
在越国同样担忧国家安危的还有皓进,他几乎是和扶同同时回到家中,不过他并没有急着去休息,而是直奔后院,那里住着的人,正是他的好友范蠡,如今国事渐危,皓进也只能向他求救了。
“开门,开门。”皓进现在是焦急万分,自然也不顾什么仪态,上前就蓬蓬的举手拍起门来。“门没栓,深更半夜的也不让人睡个安稳觉。”房间内的范蠡,躺在席上打了哈欠,继续微闭上了眼睛。
“我的少伯兄,你还有心睡觉,快醒醒。”皓进冲进屋,就直接把范蠡给拉了起来。“什么事情啊,难道就不能明早再说么?”范蠡睡眼朦胧,伸了个懒腰,一副无精打彩的样子。
“我越国的先锋大军大败了。”皓进神情落寞的说道。
“哦,知道了。”范蠡仿佛没听见般,又继续躺了下去。“范先生,看在为兄的面子上,你就帮帮我越国吧。”皓进虽然对范蠡的态度不满,但他也知道现在能救越国的,就只有范蠡一人,这会见他竟然不理睬,当下就跪在地上磕起头来。
范蠡见状,可就再装不下去,当下忙起身把皓进拉了起来,说道:“这局面我早就料到了,又有什么好奇怪的,皓进兄弟你这又何苦为难我呢?”
“什么,你既然知道,那你有一定有解救的办法?”皓进兴奋的拉着他的手臂,就像个溺水的人抓住一根浮萍似的。
“败,而且要连战连败,只有这样才能扭转乾坤。”范蠡胸有成足的说道。
皓进有些疑惑的问:“这话何解,我怎么有些听不明白啊?”
“如今吴国气势正盛,可谓是锐不可挡,并且他们又是虎狼之师,凭越军的战力,如果是正面迎敌的话,那只有惨败二字。”范蠡的神情很自傲,这是他自信的象征。
皓进对范蠡是信服的,这会见他有招,自然是着急的喊道:“哎哟,你就别跟我卖关子了,到底有什么办法,你就快说出来吧。”
范蠡留在越国,是因为皓进请求他待一年,但同时也说好,只要他为越国完成一件大事,他也可以随时离开。“办法是有,但前提是完成之后,你让我离开。”范蠡实在不想在越国待下去了,尤其是熊胜走后,他觉的自己在越国,实在是憋的慌,就好比是坐吃等死的囚犯一样。
“好,我答应你就是。”皓进二话不说,就点头拍板了。
范蠡这才说道:“越军善于水战,这是我们的长处,因此要好好的利用,只有用自己之长,奇 ^书*~网!&*收*集。整@理攻敌人之短,才能取到优势。”
“如今吴军先锋,是吴国王子累将军统帅,这人善于战阵,但却脾气暴躁,容易激怒,因此可以派一支三千人的水军,对他们百般挑衅,然后在不知不觉中,把他们引到水网密集的乌程邑一带,最后把他们死死的拖住在那里,这样一来就等于砍断了吴王的右臂。”
“而作为吴王左臂的右军,战斗能力并不强,是属于辎重部队,因此只要我们把吴王的中军部队,牵引着动起来的话,后面的这支部队,就无法跟上来,这样一来,这支右军就对我们失去了威胁。”
“如一来,吴军的左右二军,就被我们彻底砍断,剩下我们真正要对付的吴军,也就只有吴王阖闾,所统帅的不到三万兵力的中军主力,这支部队同样是善战之军,战斗能力也不容忽视。”
“因此要想战胜这支部队,首要要选择好一个地形复杂的区域,埋伏好伏兵,然后由越王亲自率领一支五千人的部队,前去引诱吴王阖闾的中军,但在引诱的过程中,必须做到每战必败,但又同时要做每败复战,直到把这支部队拖的疲惫不堪的境地时,再引入伏击地段,进行全面围歼。”范蠡滔滔不决的战术概括,把皓进这个不懂军事的人,听的一愣一愣的,好在范蠡早有准备,把早准备好的地图,摆了上来。
皓进在看到地图后,顿时豁然清醒,当下就抚掌笑道:“好,果然是条好计谋啊。”
“大人,扶同大人在外,有要事求见。”皓进正兴奋之时,家中管家在房门喊道。
PS:主角马上就要进入新的局面了,嘎嘎

第二卷 吴越风云 第0073章 檇李之战

第0073章 檇李之战
皓进听到扶同深夜求见,还以为前方又要战报传来,慌忙喊道:“快,快请他到大堂,我这就来。”皓进起身要跟范蠡告辞时,却发现他正在沉思,只好转身离去。
范蠡刚才的战略论述,其实早就是他制定好的方略,本是用来作为自己进身之用,但却因为熊胜的出现,使他把自己的战略方案,再次放进了肚里,本还以为今生无法再用,没想到最后还是用上了。
不过范蠡这会的沉思,却是因为他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忽视了越军和吴军的战斗比例,刚才他的计算比例,完全是按人数来计算,而不是按战力要计算,这是个致命的失误。
首要,按他的战略规划,越军可以抽出三万五千余兵力,在地形复杂的檇李山区埋伏,而这时的吴军主力,因该不到三万,从兵力上来看,的确是越军占了便宜,但战场上很多时候,胜败的关键不是兵力的多寡,而是取决于士兵的战斗力和士气。
范蠡这时想到的问题,就是越军虽然兵力占有一点优势,但在士气和作战能力上,绝对无法与吴军比,同时吴军还有一支一万多人的右军在后方,如果越军在檇李地区与吴军交战时间过长,那么吴军的右军,就很可能反扑上来,到这时越军将注定彻底败亡。
范蠡在思考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才能做到迅速的瓦解这支部队士气,要做到这点,就必须有震慑对方的法宝。有这个意识的范蠡,脑海中瞬间闪过一个画面,他刚要捕捉之时。
皓进在外喊道:“范蠡,扶同大人说武胜大人有布帛留于你。”范蠡一听,赶忙迎了出去,在听完扶同的讲述后,他立即打开了布帛,上面写着:吴越之战,在所难免,如要抗吴,必先选择有利地形,死士刎于阵前,然伏兵尽出,必可大破吴军。
“好,好,果然是好计策。”范蠡在看到死士二字时,顿时豁然开朗,因为他刚刚也闪过这个念头,这也正是震慑吴军的法宝。
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畅的得多,在范蠡的指点下,皓进和扶同自然是心领神会,随后扶同连夜出城而去,带着范蠡的战略规划,送往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