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天工 >

第166部分

大明天工-第166部分

小说: 大明天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辽西的最高军政主管,孙承宗也有如此担心,只有王国兴信心满满,他认为建奴在解决辽南、东江之前,必不敢全军进攻辽西,要是只来个两三万,王国兴有信心以两三营复辽军,守住宁远、觉华防线,要是建奴敢孤军深入,一定会给他们一个惨重地教训。*

王国兴最后拍着胸脯立下军令状,孙承宗也本着军事上地事情交给军将来做的原则,将关外地军务交给了王国兴,另外在山海关囤积重兵。

王国兴得到孙承宗的支持,顶住各方的压力,在辽西裁汰冗兵的同时,选募了三营新兵,拉起了一个协、五个营的新军。

辽西与辽南相比,在粮饷上要充裕得多,五个营加辅兵也就是两万多人,与袁应泰、熊廷弼、王化贞等人动则十几万相比,无疑要精练得多,训练物资都能保证,半年后顺利成军,趁着建奴大军攻伐辽南、东江的时候,趁机推到锦州一线,建筑锦州城。

当建奴在辽海碰壁,试图到辽西找回场子,并阻止明军国兴又利用新建的工事,在锦州狠狠打击了建奴,使其狼狈败退,取得了辽西战场上,首个大捷。*

与李彦相比,王国兴用兵更为狠辣,完全不顾伤亡的打法,使得锦州之战中,四个营主力,加上两营新兵,伤亡过半,减员将近两个营,但是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使得建奴付出了更为惨重的代价。

此战过后,王国兴凭借军功,加封都督府大都督,并赐封子爵,这是明军中极其少见的,普通将领根本难以企及,但谁让王国兴本身就是勋戚,他的父亲,正是朱由校母亲的弟弟,有了这层关系,加上卓著的军功,封爵自然水到渠成。

此战过后,不仅辽西稳如泰山,锦州防线再成,山海关已然无忧,辽西、辽南、东江三条战线,如铜墙铁壁,就此横亘在建奴面前,无论他们选择哪里为主攻方向,非付出极大的代价之外,都难以获得寸功。

此战过后,王国兴的声望也一时无两,孙承宗的地位也稳如泰山,辽西的练兵计划也得以顺利推行。

到了此时,辽西也拥有十个营新军,其中直属辽东总兵王国兴五个营,直属山海总兵马世龙五个营,王国兴虽然主导了新军组建,但是统兵权依然只是一个镇,五个营。

历数一线的四镇总兵,总十万人,加上辅兵,其规模已经接近此前熊廷弼、王化贞以及袁应泰时期,不过这十万人的军需供给却又不同。

辽海的十五个营,在朝廷放开辽南盐场以后,已经是让辽海自筹军饷,当然朝廷也将山东的几个盐场交给辽海来运营,又放开内地商人向辽南的商品输出,虽然在朝廷看来,这样的条件并不足以维持五万大军,不过对辽海镇来说,他们从盐场、海贸中获得的利益,完全能够满足军事上的需

事实上朝廷只需要供给山海关以及辽西的十个营,也就是三万多战兵,加上辅兵是五万左右,而在李彦与孙承宗的建议下,朝廷彻底放开了津滦以及辽西的厂矿,并从中榷税以支持军用(奇*书*网。整*理*提*供),朝廷直接承担的军费开支,大为减少。

年初,一些东林官员上疏,天启皇帝核准,取消了一直加征了数年的辽饷,朝廷也提出了五年复辽的计划,在这样的情况下,建奴对辽南经济的威胁,其实已经微乎其微,甚至有些商人还盼望着战争的发生,因为那样的话,他们可以同复辽军做更多的生意。

现在参与辽海政权的这些商人们最担心就是朝廷会不会将李彦调走,所谓鸟尽弓藏,一旦辽东战事结束的话,作为居功至伟者,李彦恐怕是肯定要动一动。

这种动,一种可能是升就像当年的李成梁一样,继续镇守辽东;还有一种就是升到中枢去,而且以这样的可能性更大。

听说天启皇帝一直都想将孙承宗、李彦二人留在身边,但是因为前方战事的需要,还有某些人的阻挠,才让他们留在外镇,一旦军事形势持续好转,这种情况很可能发生变化。

其实,李彦也早就知道下面人的担心,毕竟辽海乃至辽东现在的局面,几乎由他只手打造,很难有人能够想象,短短四五年间,辽海就在李彦的手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李彦更愿意将这种变化归功于工业化,以及重商主义,辽海的今天并不是最终结果,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而在此之前,他同样需要面对商人们担心的这两个问题:一是建奴的军事威胁;二是他与辽海之间的未来。

第三卷 巧木匠

第一九二回 治理结构

顺风号蒸汽船的试航大获成功,在不用风帆的情况下,蒸汽船也能以较快的速度在海上航行,不过因为蒸汽锅炉的效率问题,以及锅炉的体积,使得蒸汽船的航程受到限制,如果是远洋航行,譬如从辽南到济州岛,一艘福船可能需要装满大半下煤炭才行,这就使得蒸汽船的用途受到很大的限制。

从天启元年开始,精作坊就在研究使用蒸汽机,并且很早就开始使用往复式活塞机构,从而使得蒸汽机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了实用化。

这一两年来,蒸汽机已经开始在辽南的矿场、工厂中投入使用,其中最好用的就是抽水机,然后还有最新式的、能够带动纺织机器的蒸汽机,至于蒸汽船,还只是最新的一种应用,不过这次试验以后,华夏船运社当即下了五艘蒸汽船的订单,这五艘船,其中两艘将用于旅顺到登州的人货摆渡,两艘用于金州到长生岛之间的摆渡,还有一艘将安排在辽西的觉华岛与宁远之间的摆渡。

蒸汽船作为一种新生的事物,其完善与发展还需要时间,精作坊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就是和华夏造船厂合作,开发二百料左右的大型蒸汽船。//

经过几年的发展,华夏造船厂,包括天津造船厂,都已经拥有了较为先进的造船技术,特别是购进了西洋帆船,,现在船厂已经能够造出比福船、广船更大、更快的远洋舰船,这几年造出的船只,也使得几大船社,以及大洋舰队的规模越来越大,现在北方的远洋船队,在规模上已经差不多同南方的海商平起平坐,几大船厂功不可没。

这一次为了顺风号搞的试航。只是首届发展大会地开始,这次大会,辽海议事会邀请了与辽南关系紧密的几大协会一起参加,将决定未来辽海的基本格局。

“这次邀请大家来,最重要,也是最先想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理一理士农工商各个领域的管理体系,在这之前,通过各个协会及管理机构。使辽海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但是相互之间,也发生了一些冲突,很多事情,都有交叉,如何协调,这是一个问题,”在大会开始之前。李彦就请了一些核心的人物。包括各协会的会长,来共商这次大会的核心问题。

李彦认为,随着辽海地发展越来越充分,各行业之间的集合也越来越密切,以前通过专业协会能够解决的问题,现在已经很难解决,而随着有些协会的壮大。他们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更迫切希望参与其他领域的管理,以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李彦提出的改革建议,就是将这些协会合并,组成一个事会,就像现在的辽海军政联席议事会一样,他希望通过一个综合性的议事会,来代替现在不同协会的一些作用。

而合并议事会,其实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合并原来归口各协会管理的专业行政机构,譬如海关、税务局、科技社等等,因为之前各自分散,接受辽海议事会地领导,但是又要接受各协会的监督管理,李彦希望将这些行政机构合并。组成一个综合性的行政机构。

对于李彦提出的这个改革方案。其实很多人都以为是辽海打算收回原本掌握在各协会手中的管理权,因为这些行政机构合并以后。//就相当于是一个综合性地官衙了。

不过这样的做法,大家都不会感到意外,因为这本来就是意料中的事情,也是老传统了,朝廷怎么能够容忍民间的组织掌握了朝廷的权力呢?

只不过李彦提出的最终方案,又让他们感到十分惊讶和难以置信,在这个方案中,辽海地区仍将保留一个巡抚衙门,但是这个巡抚衙门并不管理具体的事务,具体的民政事务,都将由政务院经手,而这个政务院,将会由议事会选举产生,辽海巡抚对此人选有提名权,以及最终的决定却,但是议事会也有提名、选举,以及否决的权力。

这个议事会说地并不是现事会,而是将来由各协会重组而成的辽海议事会,这个议事会将决定政务院地首脑人选,甚至政务下属一级部门的正职,以及重要的人事任命、行政举措等,都需要得到议事会的允可。

也就是说,未来的议事会在一定程度上,将对政务院进行领导,议事会的具体地位,差不多能够同巡抚相抗衡,这样的设计,让与会的要员都感到不可思议,这分明就是让他们能够参与到辽海的政治权力之中。

除了议事会与政务院的设置,辽海还将设置提刑司、按察司、理问司,提刑司是社会治安管理法司,将归口政务院管理,其特殊性是要受到按察司、理问司的监督管理,按察司负责查问诉讼,理问司负责审判定案。

在李彦的这个设计中,参照了现代三权分立的分权制衡模式,但是也不尽相同,这主要还是因为受到辽海当前情况的限制,一方面是辽海地区的首脑,辽海巡抚的权力比较大,虽然做了很多限制,但是并不明显。

其次就是政务院的**性并不强,它受到议事会和辽海巡抚的双重领导,而不像三权分立模式中,议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性更强。

而李彦的这个体系,赋予了议事会更多的权力,他们对政务院的影响更大。/官的设置比较简单,先后增设了两个监军道,还有原来的兵备道,加上参议,正式的官员也就是十人左右,其中大多数都是辽海系统中提拔起来的,只有两个监军道是朝廷任命的,不过他们的职权,并不涉及到民政。

辽海本来就没有民政衙门,所以政务院的设置,并不会与原来官僚体系形成冲突,而原来的议事会,以及军议院、民议院,则会成为巡抚的幕僚机构,或者直接并入政务院。

李彦提出的这个设想,可以说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不过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个方案就是让原来只参与专业管理的协会,真正参与到地方管理当中,虽然丧失了原本对专业领域的直接管理权,但是却得到了对整个地方的管理权,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当官了。

此前,从来没有人想过,可以有这样的方式,但是毫无疑问,这种方式对他们来说,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

经过一夜的商量,到了第二天,几乎是所有的协会要员、富商都是积极响应,并开始讨论具体的参与方式与细则。

对于李彦的这种做法,反弹最大的,可能只是原本掌握了政治权力的士绅,只不过辽海连年打仗,曾经全境沦陷,有能力的士绅都已经逃往关内,虽然辽民中不乏童生、生不过这些人因为受到过良好的教育,识字会书写,早就被辽海、华夏的系统提拔任用,几年下来,也已经融入了这个体系,这个时候自然也不会提出反对。

于是,这个方案很快就得到了通过,不过在具体事项上,却没有那么容易敲定,其主要问题,无非就是原来的各个协会,在议事会中所能拥有的名额。

李彦并不想在这样的事情上浪费太多的时间,在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