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品公卿 >

第208部分

一品公卿-第208部分

小说: 一品公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的洪武朝,很多曾和朱元璋并肩作战的老功臣明明已经是没有了影响皇权的可能,可依然没有落到好下场,林三洪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

皇帝是金口玉言不假,可在极端的集权形势下,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随时随地都可以翻脸。当年洪武朝的四十二个侯爵,一个活下来的都没有。现在的功臣当中,姚广孝已经年迈体衰如同风中残烛,只要将他拨到一边就可以了,反正黑衣病虎以到八十高龄再也活不了几天。而年轻的林三洪就不一样了,只要朱林想起来,抬手就能把林三洪拍的粉身碎骨。

所以必须提早防范,免得到时候悔之晚矣。

“老爷真的要和皇上斗法?斗得过么?”毕竟是同心同体的结夫妻,杜月娘很担忧的说道:“耍不然老爷再上折子,辞了这个劳什子的要命侯爵”

“那没有用,没有自保的实力说什么都是虚的。要不然夫人带着改儿和母亲出海几年吧,”

杜月娘好似恼了一样甩下林三洪的胳膊,气呼呼的说道:“老爷这是说的什么话?你我夫妻乃是天缘,老爷都不怕,我做娘子人家的还能的什么?”

“也好,形势还没有危急到那种地步,反正我已经遣散了所有人,准备和皇上斗一斗了

“老爷斗得过皇上么?

林三洪努力做咋。轻松的神色:“他有翻天印,我有遁地术,现如今的皇上已经被《大明国》书迷住了心窍,西北的战事也不是说话就能结束的。只要给我时间,我就有翻盘的机会。明年再有一年的时间,皇上就算是想动我也得顾虑许多。要是能熬过三年。胜负之数各位五五,若是熬上五六年,我手里的胜酬也有七分,十年之后,可言必胜。”

随着年龄的增长,杜月娘越慵懒,也很少认真考虑什么事情,虽然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这话是林三洪的安慰之词,却也觉得放心了许多,揽着丈夫的肩头打个呵欠:“那就好,老爷眼光准心眼活泛,有应对的法子我就放心了。说不准皇上根本早就把老爷忘记了呢,咱们这是杞人忧天也说不定呢!”

“杞人忧天?那就最好了,睡觉吧

次日,一大帮子宫人和宗人府的小吏来到林三洪家中,闹闹哄哄的折腾起来,先是按照惯例赏赐了侯爵应有的冠服和仪仗,然后又要搬出不少银钱,据说这些钱出自国库,用来给林三洪修建侯爵府邸”

“看来朱猪真的没有忘记我这个脑袋小帽子大的侯爵呀。”按照体制,虽然是虚封的侯爵,也可以使用定制的仪仗并且拥有一定数量的小吏。至于修建侯爵府邸,除非是皇上赏赐,否则朝廷没有义务出这份钱。

因为现在的皇上还是前线打仗,各种文书往来和仪制的置制都需要繁琐的过程和相当长久的时间,所以一直到了今天,种种封爵之后的待遇才接踵而至。

仪仗冠服什么的可以直接收了,至于修建侯爵府”林三洪恨不得被朱林忘记呢,怎么可能大兴土木为自己修建府邸?

可这种赏赐不接也不行,林三洪只能摆开架势,做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接受了朝廷的赏赐,一再。谢天恩雨露,收下这些银钱之后立匆就提出:

“现如今朝廷在西北用兵,三洪恨不能效力军前,身受皇恩厚重惶恐不已,情愿将修建府邸之资报效给朝廷。以为大用”

一转手,就又把朝廷赏赐下来的银钱物资又送了回去,还落下一咋。“热切报效。的好名声!

大明朝的爵位,追究到根子上,其实就是一咋。“赠官”的性质,完完全全是一个名义上的东西,其本身并不值钱,也没有什么权势。只不过因为历来的爵位获得者,尤其是侯爵这个级别的人物,大多都是用这样那样的功劳,本身就已经是高官了,为了筹功而赏下来的这么一种荣耀。就好像科举考场上中了状元一样,虽然在很多人心目中状元之后都要披红挂彩的跨马游街,其实那并不是什么定制,而是朝廷里赏赐下来的荣耀而已。

现在的林三洪没有实实在在的官职和权位,仅仅是带着一个虚的不能再虚的安北侯爵个,就好像没有中状元也披红挂彩的游街一样,除了表面上的荣耀之外什么都没有,,

好不容易打了这帮小官小吏,林三洪已极是低必。二夫人和二夫人很殷勤的要老爷回房休息,林二洪却连咋小侧室的好意:“唤宛若到书房伺候着,老爷要用文字笔墨了。”

宛若这个丫鬟样貌虽然平平无奇,文字功夫确实扎实的很,若是男儿之身,放到士林学子当中,说不定还可以博取个功名什么的,至少比安北侯林爵爷要高明的多。

作为秘书使用的宛若很恭敬的坐在书桌之内,蘸墨执笔做好了录书的准备。

一直以来都是这个样子,下人宛若坐着,上人林三洪站着,不管林三洪说什么宛若都会很仔细的记录下来并且加以润色。也不知林三洪又要做什么书文,宛若只是老老实实的执笔在手,等候着林三洪言:

“这个帖木儿根本就不是什么蒙古人。更和黄金家族没有半点相干。这个浪子耸心的家伙打着黄金家族的幌子,接连灭掉几个黄金家族的后裔,以扶植愧儡的手段迹,然后杀掉傀儡自立,已吞并几个汗国”

“夫帖木儿者,非蒙古后窝。假借元室正名行一己之私,以贼计妄行废立之举,名为蒙人,实为蒙贼,”

“帖木儿字号蒙古汗国,其实就是他自己的帖木儿帝国,如今的帖木儿占地万里,拥兵百万。已有染指大明疆土跃马嘉峪关内之野心”

林三洪大致的描述了一下帖木儿和帖木儿的第二蒙古帝国的概况,而宛若则笔走龙蛇,快记录的同时把林三洪的大白话稍微润色一下。

“帖木儿帝国距此万里之遥,劳民伤财穷兵欺武,其后勤线之漫长  …”

“帖木儿帝国乃拼凑而成,内部纷争不断倾轧严重,内乱更是此起彼 ”

林三洪简要的描述了做了一开篇,说明了当年大明朝对手的概况,并且第一次比较详尽的描述出帖木儿帝国内部的情形。

帖木儿帝国本身就没有一个可以作为核心的主体民族,打着蒙古人的旗号却和很多蒙古汗国作战,内部纷争不断等等等等,虽然有相当一部分是林三洪个人想当然的言辞,但是和事实也相差不远了。

有了这个开篇之后,林三洪并没有直接说战争本身,而是着重讲述蒙古各部的风土人情和民风民俗,以轻松的语调勾勒出一幅万里之外难得一见的异域风情。

因为林三洪等人在瓦图部居住长达三年之久,对于这些遥远蒙古部落的风俗烂熟于胸,说起来也是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尤其是作为第一批内附的西方部落,十三部落之间的异同和部落领,以及他们在风俗和军事上的特色,林三洪都做了详细描述。

也不晓得过了多少时辰,林三洪感觉篇幅差不多了,低头一看,宛若手边已经铺满了几十张稿纸,每一张都是密密麻麻的蛇头小字。

“老爷说完了么?”

趁着林三洪说话的空当,写字机器宛若揉了揉酸疼的手腕。

“还没有说完呢,休息一下吧。”

“奴婢不累,老爷若是累了奴婢就去弄点茶水点心,

林三洪摇头说道:“若是真的不累,咱们就继续写下去,茶水点心什么的就免了,一会我让厨房给你加菜。

我说,你录

“如瓦图、车车穆尔、库尔库曼这样的部落,因为出于极西之疆域,其实对于蒙古汗国的依附完全是一种松散的归属。自帖木儿灭掉汗国之后,各部落更加松散群龙无,”

“同样,因为这些部落距离我大明太过遥远,又有处处凶险的大漠阻隔,各部落于我大明之间素无往来。尤其是洪武朝北伐之后,东西蒙古混战不休,各部落其实已是单独存在

宛若的额头已经现出一层细细密密的汗珠,依旧尽职尽责的记录这林三洪的话语。

在林三洪的介绍下,极西蒙古各部的大致形势已经跃然纸上。

大明王朝和帖木儿之间的战争,其实老百姓们并不清楚到底是为什么才打起来的,反正大明乃是万邦之中央,乃是上过天朝,国力强盛圣天子在位,自然是想打谁就打谁了。而林三洪描述过西北的形势之后,人们就可以通过林三洪的描述知道战争的原因和最基本的形势了。

“还有,你加上这一段”林三洪双手撑着书桌的边角,眼睛眯缝起来遥望西北:“郭四妹本是我湖广农家子弟,虽本侯爵进入瓦图之后,于瓦图公主,对,就是公主,于瓦图公主闺名其其格者一见倾心。瓦图之王乃雄才大略之辈,而郭四妹之父郭弗烈乃是我大明健卒,于危难之际力挽狂澜,于万马军中父子携手拼死一战,救出瓦图之王。大战之后,瓦图王于郭姊烈英魂陨落,有感于父辈并肩而战同生共死之谊,有感于郎才”林三洪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郎才女貌”这也词汇:瓦图公主其其格于我大明子弟郭四妹结为夫妇,在瓦图部落群龙无之际,郭四妹为万众所归勇挑重担,成为新的瓦图之王,受我大明敕 …”

生死惨烈的大战在林三洪口中成了才子佳人故事的背景,阴差阳错一点也不幸福美满的郭四妹和其其格被林三洪说成是天造地设的好姻缘,差一点就用上了“千里姻缘一线牵”这也的话语了!

郭四妹为什么于其其格成亲,两个人是不是“心仪已久”林三洪自然清楚的很,在这个时候他没有说实话,而把用轻松的语调说完了这咋。被鲜血和不幸所浸染的故事。

“老爷,郭四妹的这个事情真好”就连执笔人宛若也被这个故事所感染,仿佛见到了精彩的才子佳人的戏文一般。通常情况下,戏文里的才子佳人都会喜结连理然后被皇帝加封为这样那样的大官儿。郭四妹和其其格显然就是这样故事里的主角,太让人羡慕了。

郭四妹不是才子,其其格也不是佳人,两个人的姻缘之中入”是不幸,这一个故事的背景也不是恢弘壮阔的战争史以血淋淋的厮杀和死亡。只不过,林三洪可以的隐瞒了这一切,只让人们看到好的一面。至于真相,恐怕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了。

林三洪看了看宛若的笔记,特意说道:“郭四妹名字当中的妹字,你改一下,不是姐妹的妹,而是三昧真火的昧。郭弗烈乃我大明雄兵,纵横一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效其父,如烈火一般瑕炼天下,成为钢筋铁骨的铮铮男儿,所以用了这个昧字。而郭四妹也真有出息,不负父亲的期望,征战驰骋顶天立地,为我汉家好儿男,瓦图部落有此一王。兴盛不远矣!”

显然,林三洪是把自己的美好期望用谎言的形式加到了郭四妹的身上。于是乎,如女孩子一样的娘娘艇郭四妹,在宛若的笔下,成了铁骨铮铮的郭四昧”

“好了”说完郭家父子的“故事”林三洪真的感觉很累,仿佛走过漫长的行程一般:“先写这些吧,你再把文字润一润,腾好了给我过目。”

因为只是单纯的校队和誊抄,宛若的度快了很多,时辰不大就写好了十几篇纸张,整理好了遂交到了林三洪手中:“请老爷过目。”

拿着这些记录了自己三年经历的这篇“故事”大漠黄沙苍茫草原,仿佛历历在目,悠长低沉的牛角号,如战鼓一般的万马奔腾之声好似就在耳边回响。尤其是看到郭家父子的这一段,虽然已经被自己改动的面目全非,可林三洪永远也不会忘记事实的真相。

在很多时候,流传下来的未必就是真的,很多美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