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品公卿 >

第206部分

一品公卿-第206部分

小说: 一品公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淅、两淮的值丝作坊都和咱们丰隆昌作对,分明就是想挤的咱们生意做,恨不得让丰隆昌即可关门他们解气

“是啊,淅东的陈家,淮东的胡家和李家,联合起来抢咱们的生意,抢咱们的虽户”。

尤其是近一年多以来,丰隆昌扩张的太快,已经实实在在的影响到了两淅个两淮的整咋小制造业。那些本地的工房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有鉴于丰隆昌巨无霸一般的规模,单打独斗肯定不是对手,于是很自然的采用了商业联合的方式,约定了统一的出丝价格,在一定时期之内形成价格联盟,有了这个优势之后就一面和丰隆昌大打价格战,一面出手抢夺江南的茧户。

价格打压和釜底抽薪的手段。让丰隆昌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不得不适当提高收购蚕茧的价格,要不然就没有足够的原料。光是这一点所带来的后果就极其严重,也需要丰隆昌支付更高的成本,这些高成本很直接的化为蚕农手中的利润!

其实在前期,春桃就已经事实上掌控了蚕农,以垄断的形式残酷压低蚕茧的收购价格。因为丰隆昌奎断了附近的蚕茧收购,蚕农不得不“忍气吞声”的接受春桃的压榨和盘录。

这种垄断是任何一个蚕农都无法打破的现实,但是自然会有其他的大作坊站出来挑战丰隆昌的奎断。虽然其他的作坊也肯定不愿意提高蚕茧的价格,可是他们和丰隆昌的竞争已经让蚕农成为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这种现象,一直会持续到真正的缥丝垒断寡头出现,或者是丰隆昌和各地的同行互相妥协结束恶性竞争才会结束。不管这种局再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可以肯定是现在笑得何不拢的广大蚕农到时候又要自忙一年了!眼前看得见摸得到的利益让蚕农们一再扩大养殖规模,现在几十张蚕床的蚕农比比皆是,这种不需要付出多大的本钱只需要辛苦侍弄的经营明显比耕田种地有更好的收益,在利益面前,人们的选择很自然也很直接。

很多耕田都已经改植桑树,甚至出现了很多不养蚕而专门给养蚕人家出受桑叶的从业者。这些人都是有一定土地的农民或者是小地主,他们现单纯的种植桑树比种植谷物粮食更赚钱之后,索性弃耕了

耕田种地太过辛苦,不必种植桑树的清闲,也不必售桑叶赚的多,谁还辛辛苦苦的种田?

缥丝行业内部的竞争,蚕农的短视,桑农的盲目,这些都是利益使然,一切都处于开始阶段必然的混乱之中。

这一切未必就是什么好事,却是必由之路,其中夹杂着多少人家的欢喜和眼泪已经不必多言。只有经过了一次次的欢喜和无奈之后,无论是桑农还是蚕户,都会逐渐变得理智。而伴随着成长起来的,必然是整个制造行业。

“按照三洪哥哥的说法,这次草原上打仗咱们大明朝胜利的可能已经很大。尤其是十三部落的内附,必然带动更多部落模仿。如此一来,草原上商路就已经打开,朝廷的军队可以打到哪里,各地的商队就可以把货物卖到哪里。盐茶虽然是草原各部急需之物,鼻究是受朝廷控制,而丝绸布帛必然大量输出,不管是两淮也好两淅也罢,还有咱们的丰隆昌,必然面对一个绝好的出货机会

一直默不作声的春桃无疑拥有更加广阔的眼光,几句话就让春桃这个职业经理人显露出比几个作坊主人更加深远的经营理念:大局观。

这次战争更多的是出于国家战略需要。但却在不经意间给民间带来了好处,至少给整个丝织棉坊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北方广大的市场渐渐打开,通往西方的商路正在大明军队的马足之下延伸,虽然朱猪从来也没有想到过要为商人们去打仗,但是事实确实如此:商人们正准备分享战争红利!总有一天,战争将不是因为单纯的政治,而是为了商业,综合目前的局势,林三洪感觉这一天已经不再遥远了。

利益可以驱使很多东西,自然也包括战争!但是这些需要时间,更需要对机会的把握。

林三洪笑着听这些女人唧唧喳喳个没完没了,自由一份久别重逢之后的亲切感觉在

“对了,诸位东家”林三洪笑道:“现如今作坊里没有我一个铜钱的股份,按说我是不应该说什么的。不过春桃是我的妹子,作为兄长我也应当为她争取一些东西。春桃妹子做的怎么样诸个当东家的姐妹都看在眼里了,我敢说,没有春桃的努力就没有今日的丰隆昌。诸位姐妹也别太小小气了,可以适当的那吃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权且当作奖励给春桃妹子,只有这样她才会做的更好更卖力气”

玉兰笑嘻嘻的说道:“林大人真是内举不避亲呐,春桃妹妹做的着么样我们姐妹不比林侯爷更清楚么?去年我们拿出了五千两红利分给春桃妹妹,酬谢她一年的辛苦。今年正琢磨着加一加春桃妹妹的股份,只有春桃妹妹的股份再多一点,妹妹才不会认为这是在给我们姐妹当牛做马,也是在给她自己赚钱嘛。”

适当的激励制度还是很有必耍的。

林三洪笑道:“诸位东家真是财大气粗哇,出手就是五千两,还是白花花的现银!我这个做侯爷的,一年到头才一千五百石禄米,干三年都不及春桃妹妹一年的收成,哈哈

大明朝的侯爵是怎么回事,大家都心中有数,尤其是林三洪这种,完全就是被“配”了。有个安北侯的爵位在身上,其实是多了一层狂抬,还不如做个白丁更好。

一说起这咋”众人无不黯然。

林三洪的本事有目共睹。尤其是这些烟花女子能有今日,能过上自由自在的日子,俱拜林三洪这个扬州知府所赐。

昔日风光无限的林府台已经沦落如此。确实让人有点无法接受。

当年的烟花女子已经成了丰隆昌的东家,昔日的屠户之女也成为经营能者,就是这些小女子也比林三洪这咋“。朝不保夕”的侯爵要强不少。

“三洪哥哥,要是你心里实在忿不过。咱们使点银子,悄个官职

林三洪哈哈一笑,拿出当年教年幼的春桃之时的兄长模样:“大家真是小看我了,不当官就不当官吧,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若是丢了官职就活不下去,天底下的老百姓还不得忿忿而死?我要做的事情多着呢。”

话是这么说,可林三洪并没有什么傍身的本事,从官场上下来之后,他能做什么?如果他愿意的话,众女子肯定会在作坊里安排一个清闲的职位给昔日的作坊创始人。但是所有人心中都明白的很,林三洪肯定不会愿意在这些女子手下吃闲饭。

“官职是没有了,可以前的人脉还在。又有武家营的乡亲们帮衬着。在路上的时候我们就商量好了,这些日子里,我组织个商队。贩运一些货物到草原上。歪好我们也在草原上呆了三年,各部落的风俗也很熟悉,熟门熟路的做一会贩运的勾当,应该可以糊口了。说不准哪天碰到什么好行情,还可以狠狠的赚一笔,”

这个营生听起来确实不错。

林三洪等人熟悉草原上的道理,和许多部落之间也有不错的交情。如今的大明帝国和各个蒙古部落之间已经确定了从属关系,商路已经打通,做一点这样的生意应该有不错的收益。

夜色已深。

林三洪辞别了众人出来,春桃跟着三洪身后缓步相随。

“三洪哥哥”春桃犹犹豫豫的好半天,吞吞吐吐的说道:“贩运货物去草原上,你真的打算这么做么?。

林三洪心中一暖,回头看着春桃明亮的双眸,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就如十几年前对待那个少不更事的小了头一样,亲密如同兄妹一样,语气中却平和了许多:“春桃啊,我的好妹子,你真真的长大了,终于能明白我的心思。贩运货物到蒙古各部,确实是要做的,只不过是给武家营的乡亲们安排的营生而已。他们跟着我这些年来,也不容易,不能让他们没有下场。而且,”

林三洪很明显的犹豫了一下,似乎是在斟酌措辞一般,良久方才说道:“我想春桃妹妹你也看出来,你哥哥我现在处于一个比较危险的境地。

现在的皇上虽然只是免了我的官职,并且表达了不再追究的意思,其实我不大相信皇帝的话”。

“是的,皇帝说话从来就不算数。

“你知道皇帝为什么要在我立功的时候免去我的官职吗?”

“要是以前,我绝对想不通,不过现在我明白了。”春桃象个饱经沧桑的老者一样仰望苍穹,说出和她实际年龄并不相符的苍凉味道:“因为利益

“三洪哥哥立下的功劳足以抵消临阵脱逃的罪过,可是皇上还没有想好要怎么赏你,或者根本就不想赏了。因为你的官职若是再高的话,势必要进入中枢影响到朝局。而且一直以来,三洪哥哥都是剑走偏锋,现如今皇上已经明确了要立汉王为太子的意思,若是再留你在朝廷之中,恐怕你走了偏锋,做出对皇帝不利的举动!”

“呵呵,你说的对,这一次无论是不是有临阵脱逃的罪名,皇帝肯定已经容我不得了,直到皇上要汉王随军出征以后我才想明白这一点。”林三洪伸手拉住春桃的手掌:“汉王可能还没有看明白,他的局势并不怎么好,至少皇帝并不完全相信他。要不然不会把我这个汉王的左膀右臂砍下来。”

在集中了整个帝国的权利之后,朱猪要做的事情很多,现在准备立太子,并不表示他愿意把自己手中的权利分给太子,哪怕是亲如父子,也不行。

但是因为体制的关系,太子必然会起到一个监国的作用,先看下作为朱高煦臂膀的林三洪,然后再把太子秘书化,这就是朱猪的算盘。

主要朱林这座大山挡在前面,就算是朱高煦成了大明太子,其实他什么事情也做不了,至少不会展出真正具有影响的实力”,,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 心 ,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68章 在野

马带老骡勉勉强强凑起来不到五十匹。又临时性的旧 二十来个力夫,武奉孝等人再次踏上北去草原的路程。

这一次他们的身份完全变了,已经成为真真正正的贩货商人,携带者丝绸、布帛、瓷器和一些漆器以及许多内地的常见货物出了关口。

这一次走货是林三洪特意安排给武家营这些山民的生计,他本人却没有参与其中。

武奉孝等人本来还抱着大赚一笔的心思,可出了关口之后才现早有数不清的商队快人一步捷足先得了。

随着内附的部落越来越多,内地和蒙古各部的统属关系逐渐确立下来,至少是从表面上得到双方的承认。旷日持久的战争和准战争状态忽然就转了风向,无数拥有灵敏目光的商人们都瞅准了草原这一大片商品销售市场,一时间蜂拥而入,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双方的商品贸易呈现出爆状态。

尤其是甘、陕、晋等地的商队,拥有地缘上的天然优势,呼啦一下子就冲了进来,,武奉孝带领的这个小小商队在众多的商队大军中根本就不起眼,携带的货物也太过普通,根本就没有什么竞争力,想象丰大受牧民欢迎的情形根本就没有出现。

因为一下子涌进来的商队太多,很多部落也改变了以往对商队的欢迎态度,对各种商品也变得挑剔起来,这让本就不善经营的武家营商队的状况如雪上加霜。

武奉孝不得不带着乡亲们走的更远,力图避开越来越多的同行,在巨大的期望和残路的现实之间,众人又走了一个多月,按照原来的老路再一次来到熟悉的不能再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