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理想年代 >

第441部分

理想年代-第441部分

小说: 理想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20 章 中300辆汽车,甘孜、德格间集中5000头牦牛,所需冬衣、干粮、携带燃料等8月底可运新津,9月和10月再由汽车、马车运800万斤粮食、物资到甘孜,则昌都战役可以在10月间实施。”
    曾高拿着参谋部早做好的实施昌都战役的报告书递给李想。
    李想看到报告后,询问道:“今年如能进到昌都当然是很好的,问题是:(一)甘孜到昌都一段很长道路是否能随军队攻进速度修筑通车;(二)昌都能否修建机场及是否适于空投;(三)一个师进攻昌都是否够用,藏军似有相当强的战斗力,必须准备打几个硬仗,这方面你们有足够估计否。”说完顿了一下,侧过脸对曾高说道:“我们对于以上几点尚不清楚,你能具体说一下吗?”
    曾高说道:“至昌都的公路尚待勘查,明年才能修筑;飞机在昌都空投是可能的,能否修筑机场尚无确切情报;对于藏军的战斗力,根据与藏军的第一次军事接触做出评估:我们曾以两个连同敌人一个代本打了一仗,以一个排冲垮敌人一个代本。藏军在昌都地区只有5000至6000兵力,且驻地分散,不易相互支援。因此,使用第四师4个团又2个营,加上玉树方面、察隅方面少数部队的配合,是够用的。”





180利箭待发


    战争的阴云笼罩在昌都,这个藏东的政治、经济中心,是革命军进藏的咽喉要道。
    在支援司令部和康藏公路修筑司令部的领导下,到昌都的公路已修筑750公里,用飞机、汽车和马车向前方运输了上万吨物资。随着准备工作的进展,进藏部队陆续向前开进。两万大军由借道四川进至金沙江东岸的邓柯、德格、巴塘一线和青海军区骑兵支队进至玉树,从东、北俩个方向接近了昌都地区,完成了战役展开。
    就在大战一触即发的时刻,青海政教组织组成以当才活佛、夏日仓活佛、显灵呼图克图、格勒嘉措和迟玉锐参加的青海省各寺院劝告和平解放西藏代表团。并向兰州西北军事委员会陈情。
    最后经过林铁长、张凤翙等进一步的慎重研究,决定暂缓去进攻昌都,先派个活佛去昌都,看能不能劝降,并将此意见立即报告了军委。
    李想收到电报后立即回电,指出:“决心在和平光复西藏甚慰。同青藏上层政教人士的团结协和极为必要。一定要向西藏人民传达鄂州关于和平光复西藏问题的指示精神,勉励他们为争取和平光复西藏做贡献。”
    收到李想的电报后,林铁长与青海的班禅商议,决定由就近昌都的甘孜的白利寺的格达活佛出面,去游说昌都总管。
    格达活佛被鄂州人民政府任命为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西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前往昌都游说,进而准备前往拉萨说服西藏政府同意和平解放西藏。
    第四师到达甘孜后,刘经将军就住在白利寺,一住就是七天。每天都和格达活佛叙谈到深夜。刘经向格达活佛表达了鄂州和平光复西藏的方略。
    格达活佛连连点头称赞:“李大帅真是英明,鄂州对西藏实行的和平光复实乃爱护众生,不使生灵涂炭,善哉善哉。我这个信仰释迦牟尼的有神论者衷心欢迎你们这些无神论者。”
    就这样,格达活佛带着中央政府的重托和和平的心愿启程了。
    当时考虑到安全问题,刘经将军曾派出部队负责他的安全,但让格达活佛拒绝了。
    临行前他说道:“李大帅宽宏大量,西藏现行的政治制度维持原状,达奶喇嘛的地位及职权不会变更,各级官员照常供职,西藏实行民主区域自治,李大帅考虑的比我想象的还要周到。我去西藏劝和的使命一定能够实现。”
    经过艰难的跋涉,格达活佛一行达到了昌都,并会见了当时昌都总管府的总管拉鲁次旺多吉。
    格达活佛劝说拉鲁道:“李大帅反正都要光复西藏,因此宁愿采取和平的方式而不应诉诸武力。如果拉萨企图与李大帅抗争,那不但会造成生灵涂炭,而且还会导致佛教和寺院的毁灭。”
    他带来了李大帅提出的三点和平建议:1.西藏必须承认其为中国的一部分。2.西藏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的边境地区必须部署国民革命军。3.西藏必须断绝同帝国zhu义国家的一切联系。
    格达对拉鲁说道:“如果西藏接受这些和平建议,革命军就没有必要进军西藏,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就能得以维持。”
    拉鲁把这些和平建议提交给了拉萨,拉萨方面回复模棱两可:“可以考虑这些建议。”
    此时的格达活佛拿着这样的回复心急如焚,他是亲眼看到革命军的厉害的,藏军和革命军一比,就是乌合之众。再加上一路劳累病倒了。更为严重的是一场极为险恶的阴谋正在临近格达活佛。格达活佛只是小病,却发生病情恶化,就这样突然去世。
    格达活佛的和平之旅随着他的去世而中断。
    正当这个战和难定的关键时刻,拉萨委派阿沛?阿旺为新任昌都总管,接替拉鲁。
    阿沛在昌都见到拉鲁就说道:“西藏斗不过汉人的,因为汉人拥有最新式的武器装备和训练有素、身经百战的官兵。设法进行谈判、达成和平的解决办法要比武力对抗好得多。”
    “不要忘了你的身份。”拉鲁手里拿着念珠,端坐如一尊泥菩萨,说道:“不管有没有成功的可能都要誓死抗争。”
    阿沛冷笑道:“没有必要激怒革命军,必须拆除修筑在山顶上的防御工事。停止招募更多的康巴民兵。”
    “不行!”拉鲁冷冷的道:“昌都现在还是我说了算。”
    “你真以为在昌都只手遮天啦?不要以为你干的亵渎神明的事情没有人知道?”
    “你说什么?”
    “格达活佛在昌都突然去世,不是病逝的,他是被人下毒给毒死的!”阿沛阴阴的说道。
    “你说什么?”拉鲁就是泥菩萨也坐不住了。
    “是谁下的毒手,有人说格达活佛是被驻昌都的英国无线电报务员福特杀害的,也有的说是被你给杀害的。但有一点很明确,格达活佛是被投毒身亡的。无论如何,格达活佛的死,你这个昌都总管脱不了干系!”
    “说这话,你要证据!”
    拉鲁表面强硬,冷汗却刷刷的流下,觉得屋里有点闷热,悄悄拉开一点衣领。
    阿沛冷笑一声:“哼!大敌当前,我也不想为难你。不过昌都这个地方太小,没有必要由两名噶伦共同驻守管理,我建议拉鲁老爷还是离开昌都到玉树南部琼布色达去开辟一个新的作战根据地,而我则留驻昌都。”
    拉鲁嘴角频频抽动,却没有再出言反对。
    阿沛虽然很想与革命军和谈,可惜格达活佛已死,而且拉萨也不同意和谈,所以阿沛的行事就颇像那位在鴉片战争时:“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广州“六不总督”叶名琛。面对革命军大兵压境,阿沛判断失误,导致了昌都战役完全按照革命军的设想进行。
    在防御上阿沛没有建立一支常备的后备军。藏军全体官兵除了几百人留守昌都之外,其余军队都被分散布防于边境沿线;革命军随时都可能突破藏军的防线,而边防军后面并没有设置第二道防线。英国人早在护送达乃回藏的时候就提出有必要建立一支后备军,但是这一报告显然从未被达乃的官员采纳过。
    自藏军设在邓柯的电台被捣毁之后,在拉鲁的一再请求下,阿沛从拉萨带来了两部手提式无线电收发报机,可是他决定不在金沙江沿岸边境地区设置这两部电台。于是拉鲁带了一部到洛隆宗,另一部则留在昌都闲置着。
    英国人福特试图说服阿沛将那部闲置未用的电台送到战略要地类乌齐去,以便能够及时迅速地收到有关拉贡昂达撤退路线的情报,但遭到了阿沛的拒绝。
    随着9月底的到来,许多人都推测冬季的临近意味着革命军队可能不会发动进攻,从而使藏军逐渐放松了警惕。
    格达活佛的遇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第四师前线指挥部并不知情,而此时的藏军开始调集兵力在渡口布防,并开始扩军,由原来的14个代本,扩为17个,一个代本相当于一个团的兵力。藏军主力三分之二的兵力布置在昌都周围及金沙江西岸广阔地区。企图扼守昌都重镇,卡断入藏要道阻止革命军渡河,并从英属印度大量购买了先进武器。
    “西藏地区的九月份正值雨季,河水暴涨。这给革命军渡河作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刘经在用刚刚接通的电话线给李大帅打电话。
    李想在武汉红楼对着电话说道:“为了确保战役的顺利进行,革命军必须想办法用各种方法制造渡河工具。兰州时,我就看到当地很多人用羊皮筏子过黄河,你们也可以考虑用当地牦牛皮制作的简易木筏,成了当时主要的渡河工具嘛。”
    刘经立刻兴奋的说道:“还是大帅有办法,我这就叫他们这么试一下,看行不行。”
    李想说道:“我听说刚刚组建的空军部队开始向前线部队空投物资了,但是远远满足不了战争消耗的,为确保战役顺利进行。在空军向前线部队空运物资的同时,地面运输队正在翻山越岭向前线奔袭。”
    “大帅,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运输线上,从内地出发的骡马队已经派不上用场,急需的就是高原之舟牦牛。然而,在人烟稀少的高原上,征集牦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不简单你也得给我办好!”
    “唔?”
    “这是政治任务!”
    “是!”
    “藏区又几个土司、头人,跟尹昌衡都督情谊很不错,我会请他给那些土司、头人拍电报,打个招呼。”
    “谢大帅!”
    “这又不是为你,有什么好谢的。”
    ……
    藏区还处在土司头人管理之下,掌控着几乎所有社会资源,包括农牧民家养的牦牛。降央白姆、夏格刀登和达多吉是金沙江以东地区最大的土司和头人。
    刘经拿着尹昌衡的电报亲自拜访他们。经过彻夜长谈,夏格刀登答应自己亲自出五千头牦牛,还可以帮助从降央白姆那里提供两千头。几天后,一支近万头牦牛的运输队出现在通往西藏的茶马古道上。
    刘经下达了三天后发起进攻的命令。一张张拉满弓的利箭指向金沙江的两岸,随即待发。





181势如破竹


    黄昏,晚霞婀娜。
    李想吃过晚饭,晃荡着肩膀在落迦山别墅的院子里走了一圈,看看时间,又问了问前线指挥官的准备情况。少顷,一道对昌都发起总攻的命令飞到了西征西藏各攻城部队。
    1912年10月10日,是武昌首义一周年的纪念日,西征西藏 第 522 章 约粮食,发扬高度英勇、坚决顽强的战斗精神。在战术上,攻击每一据点,事先要有充分准备,不草率从事,不放过每一个战机。隐蔽运动,突然攻击与短促火力相结合,集中优势兵力、火力突破一点,割裂敌人阵地。”
    他喝过一碗水,又继续说:“各兵团必须协同动作,先打弱敌,后打强敌,争取战役在军事上政治上的全胜,为西藏人民立下第一功。”
    西北安西军区正式下达《昌都战役基本命令》,确定“歼灭藏军主力于昌都及其以西之恩达、类乌齐地区,占领昌都,打下明年进军拉萨解放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