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理想年代 >

第385部分

理想年代-第385部分

小说: 理想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策勒村是和阗的重要市镇,老毛子势力早已深入该地。辛亥革命后,在该地的老毛子商人和私自加入老毛子国籍的地痞汉奸乘机大造谣言,诱迫该地居民加入老毛子国籍。当他们聚众煽惑与居民发生冲突时,竟开枪打死居民两人,打伤两人,于是民情激愤,在冲突中,有一名老毛子商人和二十七名非法加入老毛子国籍的汉奸被打死(汉奸总比敌人更加招恨……笔者按)。
    老毛子借此扩大事态,提出要求处死一百八十名中国人,赔偿白银八十八万两等许多无理要求。
    自新疆都督府建立后,特别是安西军入疆之后,沙俄仍不断在新疆挑起事端。
    林铁长正在布置南疆防御,准备在北疆和老毛子一战,收复承化寺。
    所以林铁长认为,如要从新疆和青海入藏,仅完成入藏准备,就需要两年。
    林铁长鉴于新疆和西藏的地理状况及军事需要,向李想建议:“新藏间,横隔昆仑高原,均高六千四百米有余,进军阿里,不宜大量出兵,应先派出一连左右之兵力先行进藏,担负侦察、设站等任务。”
    看到林铁长的电报,李西屏不由得失声说道:“大帅,照老李的办法,要什么时候才能平得了藏,乱?”
    “入藏不难,”李想说道:“经营西域和西藏,非十年不足以收功。”
    “十年?”旁边的曾高也吓了一跳,“那得”
    他虽住口不语,李想也知道,说的是要费多少饷?笑笑说道:“征西征藏是长治久安之计。就象搞经济建设一样,不能急切图利;可是一旦见效,你就知道我的打算不错了。”
    “是!”
    曾高和李西屏低着头沉思。
    “你们在想什么?”
    “我想得很远。”曾高答说。
    李西屏道:“我也是想到十年八年以后。”
    “着!”李想拊掌欣然,“你们的意思与我不谋而合;我们要好好打算先研究一下藏军的特点。”
    “大帅,”曾高问道:“达頼是在英属印度总督支持下入藏,我们是否要做好英军入藏的准备?”
    “这,你就不懂了。”李想说。
    曾高脸一红,却很诚恳地说:“是!我确是不大懂,请大帅明言。”
    “印度英军如果入藏,老毛子 第 449 章 。从武昌抽调了六个工兵团,投入施工。修路部队要做好克服高山缺氧,施工条件极差的困难准备,用四个月时间,借到四川,从大渡河修桥,打通了海拔三千六百多米的二郎山和海拔四千二百多米的折多山,在今年夏季到来之前必须通车甘孜。
    与此同时,新疆安西军派出一个独立骑兵师一个骆驼团,给我在海拔四千五百米的地方修筑从于田经普络入藏的公路两百公里。必须在夏季大部队入藏前完成。青海第一军修筑自西宁到黄河沿的公路近五百公里。同样必须在夏季大部队入藏之前完成。”
    “还有,进军西藏,不吃地方,进军西藏部队所需的物资得自己想办法保障。”曾高道。
    “那就至少要有抽调汽车八百辆,骡马三千匹,组成四个汽车团、四个瑙重团,在川藏线上接力运输。”李西屏说,“马倒是现成的,在新疆甘肃有很多。就是汽车能生产多少?”
    “加班加点,还是可以完成。不然再购买一条生产线。”李想说道。“最后就是对进藏路线问题。”
    林铁长已经否定藏北和青海两天路线,剩下就是借道四川,经康进藏。
    曾高指出:“经康进藏,通常走的路线有三条:
    一是由打箭炉经甘孜、德格、昌都、嘉黎至拉萨。此为满清时赵尔丰进藏旧路,有驿站。但山多且陡险,昌都至嘉黎间有东西两大雪山,均在海拔五六千公尺以上,终年积雪,最难走。
    二是由昌都至恩达西北行,经类乌齐、德庆、萨尔松多、索克宗至黑河,再折向拉萨。
    三是由甘孜至玉树西行,经布母拉,沿格尔吉河上行,至唐古拉、黑河,这一条路是高原的脊背。”
    曾高在地图上指指点点的说道:“最终选择走哪条路,还需进一步研究。但无论走哪条路,均需以甘孜为补给站。”





109先遣连


    江南的初春,清丽宛转、柔美多情。一泓春水,烟波渺渺,岸边杨柳,柔条飘飘。那绵绵不尽的萋萋芳草蔓伸到遥远的天涯。但塞北天高气冷,依旧寒气难当。白毛风裹着雪粒、雪片,时而如骤沙狂奔,时而如玉龙柱天。
    寒风如刀,一队骑兵在戈壁滩上疾驰。
    两个小时前,林丹突然接到命令,要他火速赶往师部,接受任命。最近老毛子在南疆北疆不断生事,师部这边,还不知有什么重要的变化?林丹火急火撩的往师部赶。
    林丹刚进师部,就听到一个消息,等待他的,将是一项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
    为配合李想入藏的计划,新疆军区司令员井勿幕向鄂州国民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上报关于新疆部队入藏路线及组建进藏du立骑兵师的报告,报告说:由新疆军区第二军组建独立骑兵师,进驻南疆于阗地区,进行修路、侦察等进军准备,入藏后首先占领阿里首府噶大克。
    同时李想也正式批准之前林铁长提议先遣连入藏的计划。
    独立骑兵师第一团第一连为“进藏先遣连”。考虑到先遣连将长途征战,远离部队,单独执行任务,又将遇到意料不到的情况和困难,独立骑兵师党委研究决定,任命林丹任先遣连总指挥。组成团机关进藏前线指挥所,随先遣连进军阿里。同时,抽调部分通信、医务力量并加强武器装备。
    “考虑来考虑去,还是你最合适。”兵团司令井勿幕说。
    安西军总司令林铁长考虑到此次任命的艰苦和复杂,先让井勿幕私下跟他的王牌刀客林丹做做工作,把他思想上有可能出现的疙瘩先给消灭掉。
    听完井勿幕的话,林丹低头不语。这决定太意外,这可是一个比战争时期冲锋陷阵还要难的角色啊。
    “司令,”想了半天,林丹吞吞吐吐道。“能不能?”
    “怎么,胆小了?你林丹可是走西口游侠里最有胆量的刀客,在一路西征,你的本家林总司令员还夸你是永远插在敌人心脏上的一把尖刀呢。不会也是让这戈壁滩的风把心吹得动摇了吧?”
    井勿幕比林丹大不了几岁,两人又同是走西口在刀客游侠混江湖的交情,说起话来,自然就多了几份平和。
    “我是想”林丹还是犹豫着,不知该怎么向井勿幕解释。
    “想什么,不会真是舍不得那个在你挂彩的时候照顾你的小护士了吧?我可告诉你,生为军人,决不能让女同志牵住心,那个小护士虽是年轻漂亮,但你是军人,第一要服从的,先是军命。如果真要看上她,组织上可以出面,让她留下来,我甚至可以安排她入先遣连的医护队。不过,要是因她拖了工作的后腿,我可饶不了你。”
    “不,不,”林丹紧忙摇头,他的犹豫跟那个小护士江如梦无关,“人家才多大,你可别往这事上想。”
    “不是我想,你林丹啥时犹豫过,怎么才出现一个江如梦,你就变得婆婆妈妈了。我只问你一句,服从还是不服从?”
    让井勿幕这么一逼,林丹便没了退路,身子一挺,很是坚定地回答:“服从!”
    “好!”井勿幕笑笑,目光里露出几份赞许,“我就知道,你林丹不会让我失望!”
    进藏先遣连全连官兵共136人,分别由汉、蒙、回、藏、维吾尔、哈萨克、锡伯等7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占全连总人数的40%。
    “这次安西军总司令部把组建进藏先遣连的神圣使命交付给我们师,是对我兵团的高度信任啊。”井勿幕富有激情地说。
    林丹的心,忽一下沉重起来,组建进藏先遣连,到最前沿去,考验的,将不再是一个人的智慧和胆略,而是恶劣残酷的自然环境中,能否光复西藏的伟大理想变为现实。
    阿里地处西藏西部,是青藏高原海拔最高、高原形态最完整的地理单元。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等众多大山,把这块雪域高原托举到了世界最高处,被西方的那些探险家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这里大部分地区海拔在4600米到5100米之间,空气含氧量不到海平面的一半,不适宜植物生长、动物生存和人类生活,也被西方探险家们称为“生命禁区”。尤其是阿里北部昆仑山南部高原,海拔更高,人迹罕至。
    这些资料,他也是在入疆之前,看了从抓获日本大谷探险队获得的资料,其中也包括新疆和西藏的地图。
    但是西藏地图部分,大谷探险队手中,也只有一张当年瑞典人斯文·赫定绘制的阿里地区地图,上面除了标明阿里首府噶大克所在的位置以外,其他地方特别是阿里北部,许多地方都是空白。新疆与阿里之间横亘莽莽昆仑山脉,先遣连只能沿着于阗前往喀喇昆仑的一条古道出发。
    昆仑脚下的新疆于田县普鲁山村红旗如林,锣鼓喧天,以井勿幕兵团大刀队团长林丹为首的一百三十九名游侠刀客组成的英雄健儿入藏先遣连,在今天,在这儿誓师出发!
    林丹脸色有些暗淡,甚或带几分沮丧。先遣连毕竟不是战时兵团,肩负的使命远比战时一个尖刀团担负的使命重要,一举一动,都将关乎到兵团事业的大局。
    林丹对这次任命却是心存芥蒂,不过他不会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这位三十多岁的陕北汉子在兵团司令井勿幕面前,表现得乐观而坚定,一走出师部大门,他的脸色便阴了起来。这阵,那份阴就带了明显的情绪化色彩,尤其是现在看到司令部派给他的入藏先遣连精锐,两道愁眉锁得更紧了。
    新疆兵团司令员井勿幕和其他前来送行的部队长官,勉励先遣连指战员们忠于祖国、热爱人民,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把胜利的红旗插上西藏高原!
    先遣连的指战员们不断振臂高呼:
    “誓死完成李大帅交给的任务!”
    “不怕艰难险阻,光复西藏!”
    “一定把列强势力赶出西藏!”
    “保卫祖国边疆!”
    在一片震天动地的欢呼声中,林丹率领的光复阿里的英雄分队,高举红旗,扬鞭跃马,踏上进军西藏的征途。
    进藏先遣连配有179匹战马、35匹峰骆驼。三个排每人一支步枪,每班一挺轻机枪。第四个排是机炮排,装备有6门无后坐力炮和迫击炮,两挺重机枪。
    这些武器虽然简单,在以后的进军途中却极少被使用,因为他们面对的并非操枪之敌。事实上,在建立第一个据点后,机炮排和大多数重武器都被留在这里:携带它们行军已经是很大的挑战。
    先遣连自和田地区的于田县普鲁村出发。由于开始与运输队同行,行军速度并不快。
    从新疆到西藏阿里,中间隔着千里迢迢,终年积雪的昆仑山脉,没有公路,就连羊小道也没有。进入昆仑山区,眼前呈现出一座座插入云际的雪山,一条条深不见底的湍涧,冰峰林立,全连凭一张地图和一块指南针,边侦察,边前进。
    他们虽然是在喀什、和田地区驻扎,但他们从来没有进入过高海拔地区。
    一字儿拉开三十五匹峰驼,这是后勤处从当地一支很有名的驼队手里买来的三十五峰公驼,其耐力和行走速度都属一流。可驼上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