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理想年代 >

第303部分

理想年代-第303部分

小说: 理想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独立。其中最活跃的就是一个叫做川岛浪速的黑龙会浪人,川岛浪速早在甲午海战时就参加了对中国的侵略,后来与肃亲王善耆结识,称为兄弟。眼看清朝大势已去,川岛与善耆正在加速勾结,决定在东北发起勤王军,先行满蒙之独立,而后再图中原日本有贺氏著俄日新约之社说,谓废除朴茲茅斯俄日皆自加限制之和约,今则对于满蒙,明目张胆各刮分其势力范围,且有互相援助之义务。”
    一席话说得孙中山几个人万分惊恐,孙中山他们不傻,他身边总少不了日本人的身影,虽然现在还没有什么,难保以后不会出现什么,日本侵华野心一旦张开,他和那么多日本人亲近,不惹一身骚才怪,到时候也只好暗认晦气。
    黄兴也觉心惊肉跳,但更多的是震惊。因为同盟会和日本之间的关系,他是知道的,可没想日本人的态度变得这么快,暗地里做的这些事情太出格了!
    “事已至此,该如何是好?”胡汉民代他们问出这个最想问的问题。
    “这就发生在袁世凯眼皮子底下,袁世凯在朝鲜时候就不和日本对眼,他不会视若无睹的。”李想冷冷说道,“至于蒙藏问题之根本解决办法,就看你们肯不肯采纳了。”
    “任命你为安西革命军总司令,全权处理西北边疆危机?”孙中山忍不住问道,又点点头,“这到不是问题!明日陆军部就发出命令,通告全国。”
    “慢!”黄兴阻止道,“蒙藏背叛,内之足以障碍民国之进行,扰乱共和之秩序;外之足以引起列强之野心,酿成中国之瓜分。你到说说,藏蒙问题你要如何解决?”
    “征抚蒙藏,不可仅视其形势之难易,状况之利害,拘泥于战术之一隅,要当深省英俄之现状,与关系係于蒙藏之如何而定。剿抚蒙藏,不能当作表面的征抚活佛*,应该直当作征抚英俄之代名词。也正是因为英俄表现的野心,你们才会缚手缚脚。”李想信口说道,“今日征蒙藏之势,已成骑虎,明知不可战,而乃有不可不战之苦,明知不能战,而乃有不能不战之难”
    李想侃侃而谈,多是空话,就这样要他们陪着他冒险,总要给他让他们安心的理由啊!胡汉民听不下去,截断他的话头道:“藏道险远,行军不易,运输尤难,不比蒙道之广坦也。至其通于内地之道,虽有四端,其中唯成都经打箭炉、里塘、巴塘、而达拉萨者,号称孔道,约六千里,其余由西宁府经青海而达拉萨之道约五千里,由大理府出洛崇隆而达拉萨之道约在千里,由新疆经后藏喀齐高原而达拉萨之道约四千里,如上三道,若非崎岖险峻,即荒废广漠,然自成都而进者未及数百里,如炉定之铁索,钗花扁之栈道,纳贡之狭窄,朗吉宗之峻斜,已为奇险难行之道,而况运输辎重炮车?观前清川军出发半年,尚未直达里化,是可知其行军之难。反观印度方面,入藏之道,如太吉岭入亚东关经江孜而达拉萨,或札什伦布一道,英人之印度铁道,已达于太吉岭,由此而北,不逾二十日可抵拉萨,试与我官道相较,其距离之远近,时日之缓速,不言可知。且尼泊尔与布丹,早已入于英之势力范围,而其厚绩兵力于旺达与加多曼,已非一日,使一旦乘机发难,则尼泊尔由加多曼都而入后藏,布丹由旺达而入拉萨,三路並进,万矢集的,则你将何以应?西藏高地早寒,又是冬季,又加之地形不明,军械不完,军费不敷。以外交而言,征藏则我国立于失败之地,以战术而言,征藏则我军难操必勝之权”
    胡汉民说这样的话,李想听来自不受用。但要他说什么战术,他就是门外汉,怎么反驳,他完全就是凭借超越他们百年的知识说说战略还行,在这个时代,也确实没有人有比他更高远的战略目光了。他在汉口只管制定战略,底下自然有小弟们绝对地服从他的战略思想,进而帮助替完成战术制定。只恨曾高不在,使胡汉民耀武扬威。
    李想也不可能这么容易被打到,他冷哼一声道:“纸上谈兵!印度民族主义革命也正兴起,法国,俄国也都对印度半岛虎视眈眈,印度半岛局势不安稳的很,英国从印度大量调兵进入西藏,不可能!”他喝了一口茶,又道,“俄国自日俄战败以后,国内革命一直就没有歇息过,可以说是狼烟处处,巴尔干战争即将打响,他更无力东顾!”
    孙中山,黄兴,胡汉民三个人至此都不言语了。
    此时李想倒不急了,索性坐了下来,他也要好生想想。
    “我答应你!”这是黄兴的声音,“化日之下,竟为鼠辈跳梁,卧榻之旁,已为他人酣睡,是以我之藩为非藩,而以我之国亦为不国。”
    其实他们左右为难,不愿李想在这个非常事情对蒙藏大动干戈,不是不相信他有平定蒙藏的能力,就是怕他惹起外交纠纷,而李想行事强硬,经常喜欢惹起外交纠纷。而蒙藏不是汉口,打起来相当于前清同时打响中法战争和平定回疆这两场战争,这对新生的民国无疑是一场灾难。
    但是李想的分析,至少给了他们很多看不到的希望,终于还是答应陪他冒这个险,毕竟事关国家领土之完整,以及新民国之新气象,也可以看出民国之新作风,更是告诉全世界,中华民国不是清王朝,是个强硬之政府。
    “好!”李想哈哈一笑道:“不过,我还有个小小的要求。”
    黄兴有点不悦的道:“你的要求怎么这么多?”
    “我要南京政府帮小小的我修订一下《鄂州约法》。”李想道。
    “你想怎么修?”孙中山问道。“我先声明, 第 355 章 总纲,第三条:“中华民国完全成立后,此约法即取消,应从中华民国宪法之规定;但鄂州人民关于鄂州统治之域内,从中华民国之承认自定鄂州宪法。”这一条是无论如何不能修改,其他的条款,只要不有违民主共和政体,到是可以考虑。”
    “当然,我要该的也不是这一条!”李想想了想,道:“我要修改 第 355 章 :第一条!”
    在座各位当然都知道《鄂州约法》 第 355 章 总纲,第一条,内容是:中华鄂州人民,以已取得之鄂州土地为境域,组织鄂州政府统治之。将来取得之土地,在鄂州域内者,同受鄂州政府之统治;若在他州域内者,亦暂受鄂州政府之统治,俟中华民国成立时,另定区划。
    这是湖北优于其他省份的根据,所以李想可以堂而皇之的把陕西纳为《鄂州约法》的统治之下,但是这个前提是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前,现在南京政府已经成立,陕西另定区划也就是时间问题,而且他今后远征西北边疆获得的地盘,也没有合法的拥有权了。
    “你要怎么改?”孙中山艰难的开口问道。
    李想看着紧张兮兮的他们,缓缓把自己心里想好的条款念出来:“ 第 355 章 :第一条、中华鄂州人民,以已取得之鄂州土地为境域,组织鄂州政府统治之。将来取得之土地,在鄂州域内者,同受鄂州政府之统治;若在他州域内者,亦暂受鄂州政府之统治,俟中华民国完全成立时,另定区划。”
    孙中山和黄兴同时吐出一口浊气,笑道:“就是“中华民国成立时”,改成“中华民国完全成立时”,这我们当然可以接受。”
    李想欢欢喜喜的笑道:“最好以大总统府的名义公告全国。”





15谦恭


    深更半夜,李想才回到居所,水仙儿还没有睡,还在整理文件。湖北陕西两省的军政汇集过来,更有北伐就要开始,向他请示的东西也多了起来。
    “你去歇着吧。”李想在椅上坐了,微笑道:“这些我自己来,反正都是要批复的。”
    水仙儿眨着犯困的眼睛道:“这些我都看过了,我来给你说说,会快一些。还有,你今天这么晚才回来,事情谈的怎么样了?”
    “圆满成功!”李想开心笑道:“我本想待北伐结束之后,再计议组建安西革命军之事,但是今天和孙、黄谈起西北边疆的严重危机,因为牵扯列国外交,同盟会上下对此多有忌讳,若是耽搁久了恐多生变化,所以这事已刻不容缓了。”
    大西北土地广阔,几乎有半个中国大,安西革命军成立,那李想的权柄势力岂是现在一个小小湖北大元帅比得?半个中国全在他的掌握,如此巨大的市场,李想身后刚刚兴起的资本集团一定会欣喜若狂。所以一听李想已准备开设安西革命军,水仙儿不禁喜上眉梢地问道:“您准备怎么办?”
    “不急,坐下说话。”李想摆摆手道:“我在回来的路上细细考虑了一番,有了些主意,咱们负责两路北伐军,同时要组建安西革命军出兵西北,打起来就同时开启三条战线,战线铺开,才发现咱们扩张太快了,以至缺人、缺钱,什么都缺。可是建立安西革命军,南京临时政府的国库空空如也,是拿不出军费给我们的,鄂州军政府现在的预算也在短期内无法支出这么一大笔特别军用费用,咱还得另能办法。”
    水仙儿浅笑道:“你如果能够保证远征边疆所取得之土地归鄂州统治,路矿、经济之权益归鄂州人民,我就有办法给你筹到军费。”
    李想眼前一亮,贼笑道:“幸好我早存了一点点私心,今天我顺便要求大总统把《鄂州约法》修改,把 第 356 章 总纲: 第 356 章 还在位,每相遇时总是大呼“少荃”,因此有一天李便板着脸对溥伟说:“令祖老恭王在日,承他老人家爱护,总称呼我老中堂,小王爷大概不知道!”他这样的个性,以致和宗室亲贵都处得不太好。
    所谓王莽谦恭未篡时,袁世凯此时也谦恭至极地回道:“世凯受国厚恩,一定主持君主立宪。惟南方兵力强盛,人心尽去,我处兵弱饷缺,军械不足奈何?”接着又长叹低言道:“向使王爷秉政,决不致坏到如此。”
    听袁世凯无以为继诉苦,溥伟再怎么草包也当知道袁世凯之必叛!
    “项城,我还是希望你不要学程德全、汤寿潜、伍廷芳等!”溥伟说罢,在老管家的搀扶下钻进马车,扬长而去。
    看着马车深入胡同黑暗里,袁世凯的脸色瞬间阴沉下去,转身往里疾走,甩下一句硬棒棒的话:“关门!”
    袁克定追着老爹的屁股后面说道:“自从姜桂题、冯国璋等发表联名通电,拥护君主立宪,反对共和政体。宗室们的心思又活了起来,听说良弼谋划组建宗社党。”
    袁世凯有洋人的支持,在民军方面的朋友也多到可以左右民军行动的程度。那些由原先的立宪党人变成的革命党人,已经明白袁世凯是他们的希望;这种希望后来又传染给某些天真的共和主义者。因此在民军方面做出了这个决议:只要袁赞成共和,共和很快就可以成功;只要袁肯干,可以请袁做第一任大总统。这正符合了袁的理想,何况引退的摄政王周围,还有一个始终敌对的宗室势力,无论他打胜了革命党还是败给革命党,这个势力都不饶他,鸟尽弓藏,爱新觉罗家向来如此。他决定接受这个条件,但对清室的处置,还费考虑。
    袁世凯沉着地说道:“放心,老子有法子治他们!”
    袁世凯初以为南方易与,颇侧南方,及南方选举总统后,恍然南北终是两家,不愿南方势力增长,如国民大会成立,将终为其挟持,不能摆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