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理想年代 >

第302部分

理想年代-第302部分

小说: 理想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汉民涨红了脸也要发飙,他也就比李想大个几岁,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不过孙中山一把按住了他。一阵难看的沉默过后,孙中山才开口道:“现在我们能做的也只有宣布在革命军兴起以后,清政府对外缔结之条约、所借之外债、出让之权利,民国一律否认。要想收回清政府出卖之利权,也不在争这一时啊!我国人皆知蒙亡国亡,与其不抵抗屈辱而亡,孰若抗俄而壮烈之亡,故举国一致,矢死靡他也。然欲征蒙藏,必定会与英俄起衅,南京政府这时候不忍辱负重,更加得不到列强的承认!我以 第 354 章 ,与保皇派展开论战。先生以土耳其和摩洛哥为例,阐明革命不仅不会招致*瓜分,相反,被瓜分和被干涉的问题还可以“由革命而解决”,先生斥责保皇党“惧革命招瓜分者乃不识时务者也”。”宋大小姐拧眉思索片刻首先开口,说完她忽然大为兴奋,鼓掌笑道:“中山先生这些打破旧思想,推翻旧制度,慷慨激昂的革命舆论压倒了保皇党的反革命宣传,进一步唤起海外华侨的爱国主义觉悟。南洋各地广大华侨站在中山先生一边。”
    孙中山自然高兴,矜持地笑道:“当防城之役发动之后,同盟会干部分赴海防、西贡、新加坡、暹罗、槟榔屿、吉隆坡、缅甸等地筹集起义经费,当地华侨热烈响应,慷慨解囊,踊跃捐输,还想方设法购买粮械运往起义前线”
    孙中山等人想起那段岁月,还是那么的热血沸腾。
    “恕我冒昧,既然你们认为“惧革命招瓜分者乃不识时务者也”,那你们现在的惧怕又算什么?”见他们从缅怀热血岁月的骄傲变成错愕的神情,李想自己倒一杯茶,晚饭没吃,肚子饿了先灌水,端起杯子一吸而尽,又道,“以的摩洛哥之革命,表现出德国统治者之大胆敢为,加具欧洲列强之紧张,而引起意土之战争的爆发。沙俄唆使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签订反土同盟条约,希腊和保加利亚订立盟约,门的内哥罗也在参加了盟约。这样就形成了四个巴尔干国家反土同盟,并决定利用意土战争的时机发动对土战争。欧洲列强绩数百年来不阴不阳巴尔干之疑问,将死未死土耳其之处分,而乃解绝之于二十世纪开幕之时期,是乃世界之一大快事,亦中国之一大机会。”
    巴尔干就是欧洲的火药桶,大家伙当然知道巴尔干战争很可能引爆欧战,欧战如果爆发,列强也绝对没有精力再来干涉中国革命,英俄也就无暇伸手蒙藏!
    孙中山从欧洲回来的时候就听说在武昌革命之前发生的摩洛哥危机,而意大利趁欧洲局势紧张的时刻,以其在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的利益受到侵犯为借口,向土耳其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土耳其同意其进驻的黎波里,遭拒绝后于并向土宣战。时间和武昌举义几乎同时,所以那段时间孙中山看的报纸机会每天都有报道。
    只是孙中山和他们都没有想到意土战争导致四个巴尔干国家结成反土同盟,并决定利用意土战争的时机发动对土战争。
    孙中山按捺不住高兴,笑道:“这个却还难说,巴尔干半岛的战争,能否引燃欧洲的火药桶,还是未知。”孙中山说着,情不自禁自己也斟一杯茶饮了起来,又复叹息道,“俄、英、法肯定是站在巴尔干同盟一边,德、奥同盟一直和英、法协约国敌对,必定会支持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这样巴尔干的局势更加复杂化,各方有了牵制,所以就怕他们打不起来”
    “绝对会打起来!”李想肯定地道,“由于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巴尔干地区的民族和宗教关系十分复杂,历史遗留问题更是难以解决,特别是领土问题。各个民族都想建立单独的民族国家,扩大领土范围!”见孙中山他们一个个面现诧异之色,便把他了解的巴尔干的秘闻,对孙中山他们说道:“欧洲列强在巴尔干地区的明争暗斗,直接影响着该地区诸国的内外政策,左右着巴尔干政局的发展和变化。在这里,民族之间的冲突使得人们内心的传统意识更加根深蒂固,由于民族的兴亡受到传统敌人的威胁,巴尔干各国决心联合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将它赶出欧洲,解放被占领土,实现各民族自治,这正是巴尔干同盟得以建立的直接成因和尔后的一致目标。在这种形势下,巴尔干地区酝酿着一场迫在眉睫的战争。”
    孙中山一听话音便知其意,忙问道:“这和英、俄,蒙、藏,又有什么关系?”
    黄兴,胡汉民,宋大小姐也都盯着李想,看他怎么回答。
    “我肚子饿了,给我弄点吃的,水果就好,潮州菜我吃不惯。”李想摸摸饿扁了的肚子,又朝黄兴一笑,他也是没吃晚饭,竟然现在还不喊饿?
    孙中山笑着向宋大小姐示意,她兴致正高,将嘴微微一撇笑道:“一定等我回来再说。”
    宋大小姐很快端着一盘洗净的苹果回来,李想拿起啃上一口,含糊不清的就说起来:“沙皇曾经面对巴尔干岛发誓不再受辱,所以这次意土之战争爆发,就是俄国在背后唆使巴尔干诸国启衅,以彼为巴尔干战争之主东,固早知其事之难免,于是先其事之未发,协同英国,相继干涉我国蒙藏,条件是其急吞蒙古,然后并力西向,以为扩张巴尔干势力范围之计,再为沙皇雪耻。”
    说到这里,李想顿了一下,吃两口苹果,又说道:“然俄国近年政略,专志东图,发展其黄俄罗斯计划,不逞西顾,凡主要军队移扎极东,而其本部军队虽有三十军之多,仅防范其国內,尚且不足,何暇分兵南下巴尔干?巴尔干一旦战斗开打,又不能不急撤驻远东军队,调回辅助,俄国乃不能不用其虚声恫嚇之惯术,以赞助外蒙之独立。另外,英国防俄国之南下,恐绝其印度之联络已非一日,阿富汗与西藏也是出于这个考虑,太鲁太之海峡,迄今独依然封锁,不使俄国自由出入于巴尔干,是为其最明而易知者也。故英俄之感情,无论其如何融洽,而其天然之纠葛,万难消灭。巴尔干战争一旦爆发,英国还能对西藏构成威胁?以上所论,不过英俄二国,由巴尔干战争影响于我国之一端。”
    孙中山已如梦初醒,但又不好马上改口,站起来在客厅转了两圈,道:“既然西北边疆不如表面的危机,北伐也正是关键时刻,你出兵西北边疆,未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不如通过外交联日制俄?”
    (南京临时政府的《对外宣言书》收录于作品相关里,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14跳梁鼠辈


    “联日制俄!?”这是李想在咆哮,他正在吃哈苹果,嚼烂的水果汁液喷溅出三尺远,说话稍微还有些不清。
    孙中山呵呵一笑道:“我在日本,友人甚多。华日联盟,大有可望,假以半年至一年之期,当可办到。故俄蒙之约,只需不承仁它,出以最强硬之抗议,使此问题延长时日,则必有善良之结果。”孙中山对自己这一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划洋洋得意,又称,“俄蒙之举,不过一、二好大喜功之徒,欲乘我之不备,以博功勋,实非俄政府之本意。故对此事,以外交为第一办法,以牵延为第二办法。”
    听到这里,李想气极而笑,激动的起身来手舞足蹈地道:“日本对华之一贯政策,为煽动内乱,破坏中国之统一。我也知道同盟会革命,日本实援助之,助款济械,历有年所。然日本非同情中国革命,其真正目的,系欲中国长久分裂,自相残杀,他可坐收渔人之利,取得其操纵与干涉之代价。”
    孙中山道:“日本头山满、河野广中、杉田定一、根津一,小川平吉等,则组织日本善邻同志会发表宣言,赞成中国革命。有说道:吾人本善邻之谊,照其国利民福热诚,以祷革命军速贯彻其目的,且望列国善鉴时局之情形,无出于干涉政体谬举。”
    李想气苦道:“在武昌举义之后一个月,日本陆相石本新六,奏可令饬名古屋第三师团,在步兵第三十三标及五十一标内,选拔步兵一营,机关枪队一队,兵员数七百五十人,编成混成一支队,由宇品乘桦太丸出发,于秦皇岛上陆,由守备司令阿部少将指挥,分配于北京、天津、山海关等处。汉口方面亦调到陆军五百人,借口保护租界同时并派兵一万三千名由奉天之大连湾柳树屯登陆。日本更和俄国定力密约,若革命及于满洲,日俄两国将不与列强相商,立即出兵。在任何列强动作之前,两万日军能立达北京。”
    不过,汉口总共一千五百日本陆军全被李想打死。日本预备借此增兵或为实行干涉,惟北京外交团原有一致行动之协议,不得单独干涉,美德特加注视,英国虽与同盟,亦与美德密切联络,齐声反对日本出兵,而李想正在此时被迫离开汉口,汉口租界被黎元洪代表民军归还列强,并表示赔偿日本损失,日本因此毫无可借口处,故卒归无事。
    虽然李想面对列强一贯强势,而且从来没有吃过亏,但是外人看来,每次都是心惊肉跳。所以李想敢做的事情,他们可不敢做,都是被洋人打怕了的。
    孙中山忙辩解道:“日本绝无侵略之野心。”
    李想立即大声顶撞道:“日本的野心从甲午海战就可以看出来,与日本太亲善了,来日必招来遗臭万年的骂名!”
    孙中山不禁呆了,黄兴,胡汉民,宋大小姐三人都吓了一跳。对于在日本待的时间不短的他们来说,日本人对中国人很友善,对中国革命也很同情,而且两国文明一衣带水,虽然经历了甲午海战,但是对于日本的仇恨还远远没有上升到后世的高度。所以他们都认为,李想危言耸听了。但是他们也知道李想却有过人之处,每有论断,必发前人所未想,所以他们也不敢小觑。
    黄兴忙问道:“愿闻其详!”
    “不以危言,何能耸听!但学生所言,确为实语。”李想也知道自己大言过早了,遂笑道:“革命爆发后,日本企图乘中国局势动荡之机,图谋*,吞并东北。武昌起义不久,日本政府就发表了《关于对华政策》,声称“为根本解决满蒙问题,帝国政府必须不懈地策划,待有可乘之机,则采取断然措施加以利用”。在革命开始时,形势不明朗,因此日本政府内部高层意见也不一致。而且由于明治天皇刚刚上西天,日本政坛元老、军部、内阁等大都各行其是。但以军部和民间右翼最为活跃。军部很快就绝定对华用兵问题,决定向东北增派兵力,以便形势有变之时占领各地要冲,同时派出大批军事间谍刺探情报。在东北的关东都督府和满铁也十分积极,他们以满铁附属地作为策源地,通过给“革命党人”提供资金和武器,企图造成东北局势动荡,为日本出兵创造机会,对此军部中央十分支持。美国报纸出于捣乱的目的,四处宣称日本就在十二月初军部拟定了《满洲派遣师团编制要领》,计划向东北增派一个师团,并与关东都督府商讨了用兵事宜。”
    宋大小姐秀气的鼻子皱起来,这样小道八卦消息,说服力大大的降低。
    “另一方面,是我散布在北京的密探传回的消息,绝对属实!”李想沉声道:“一部分日本民间浪人势力勾结军部中央及关东都督府,策划利用满清贵族正在组织对抗袁世凯反对共和的宗社党,进行*的满蒙之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